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第922章 事出突然

《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第922章 事出突然

作者:安安的生活 字数:2365 书籍: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等林远秋把第一幅“授子娘娘图”画好之后,已差不多快戌时了。

  看了看还有墨汁未用完,他干脆拿出一张四尺对开的宣纸,而后对折裁开,接着又画起水墨山水图来。

  像这种小尺寸的画作,装裱后挂在书房里也是极雅的。

  等画好两幅山水图后,林远秋没再继续,他把几幅画全都摊到炕上晾着,接着打开房门,去屋外清洗起毛笔来。

  为了让儿子用水方便,在离林远秋住处不远的围墙边上,林三柱特地按了口大水缸在那里。这样不论洗毛笔还是舀水磨墨,包括现在的清洗色盘,都极为方便。

  等把晾干的几幅画全都卷好放到书箱里后,林远秋就宽衣上了床。

  其实这个点,在现代也就是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可在这边没有电视,没有娱乐,已经习惯早睡的林远秋,这会儿已有些困了。

  气聚丹田,然后对着一米多远的油灯用力一吹,房间很快黑了下来。

  每次旬假回家,林远秋都会发现,房间里的油灯都是添满了灯油的。

  而在墙角的位置,还有一小罐灯油放着。这应该是担心他灯油不够使,特地给备着的。

  这让林远秋想起自己刚穿过来的那会儿,那时各房用灯油都是有定数的,基本就是半个月一勺。是以房里的油灯很难得有点亮的时候,每次天还没黑,他和两个妹妹就得上炕,否则乌漆嘛黑的很容易撞到墙上。

  而大人们起夜去茅房,绝对都是摸着黑出去的。

  现如今,家里不但给每个房里都配了油灯,他奶也终于不再每天盯着用灯油的事了。

  林远秋闭着眼,在脑海里盘点着一件件变化,感叹如今在物资上,比以往好上了太多。

  想着想着,睡意渐渐袭来,很快就进入到了梦乡。

  ......

  等再次睁开眼时,窗外头已有清脆的鸟鸣声响起。

  天已经亮了。

  林远秋很快起了床,如今不是适合蹲被窝的冬日,既然已经醒了,就没有再赖床的必要。

  何况他准备趁着清晨记忆力最强的时候,继续“围攻”大景律法。

  林远秋是知道自己的,论起背书来,周子旭绝对强他太多。若自己不勤快些,恐怕等人家把整本书都抄好了,自己还处在“坑坑洼洼”的阶段,届时可就没处放他这张脸皮了。

  于是背上锄头正准备去山上转上一圈的老林头,在路过小孙子的房间时,就听到有读书声传来。

  老林头心下感慨,村里人只看见远秋考中童生时的风光,可又有谁知晓,他孙儿念书时的辛劳。

  昨晚他跟老伴可是亲眼瞧见,这边快到亥时才吹灯歇下,可这会儿,小孙子又早早起来背书了。

  所以那些羡慕他家孙儿的村人也不好好想想,这天上哪会有掉馅饼的好事呢。

  等吃过早饭,林远秋就提着装着书的包袱上了山,准备去凉棚那儿背书去。

  前些时候,林大柱三兄弟,还有林远枫和林远松,几人用木头和干芒草在山腰上搭了间草棚。

  这样若是干活累的时候,就可以到凉棚里歇上一歇。

  而周氏妯娌三人,见到新搭成的棚子后,心里立马就有了打算。

  她们做绣活的人,最不喜的就是七月、八月这两个最热的月份。可有了这个草棚后,她们就可以把绣活拿到山上去做,届时凉风徐徐,岂不太爽。

  吴氏一听,觉得这主意还真不错。想着不如再砌上个灶台,这样家里人在山上做活时,就可以直接在凉棚里做饭烧菜了,如此倒能省下来回跑动的时间。

  对于老娘的提议,林大柱和林三柱他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不出两日,兄弟三人就砌了个小灶台出来。

  而后再把家中的旧桌子旧凳子搬了一套上去。

  这下,原本简简单单的一个草棚子,就多出了用场,不但可以休憩观景,也是个能供家里人临时吃饭的好所在了。

  说到观景,等这会儿林远秋站在草棚往下眺望时,正好看到他家三哥和四哥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然后飞快往村道上跑去。

  想来是到村里找小伙伴们玩的吧。

  林远秋把律法书翻到“鞭作官刑”的那页,而后逐字逐句朗读了起来。

  朗读,是林远秋前世读书时养成的习惯。因为比起轻声默背,像这种大声念读的法子,能让人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书中内容的记背。

  都说好的方法有事半功倍之效,读书也一样。

  等林远秋把“鞭作官刑”的诸多条例都理清楚后,已差不多过去一个半时辰了。

  抬头看了看天,快午时了。

  林远秋起身,把律法书重新用包袱布包上。看了看这几天被自己翻出来的折痕,林远秋心想,好在高伯给他们的是五成新的样书,不然就自己又是读又是背的使用频率,他还真不好意思把书还回去。

  系好包袱,然后伸出胳膊往肩膀上一套,待提上装水的竹筒后,林远秋就快步出了草棚。

  费了这么多口水,他的肚子早就饿了。

  只是今日的午饭肯定不能准点吃上了。

  因为,等林远秋到了家门口时,就看到满头大汗的林远柏和林远槐从村道上跑了过来。

  未等林远秋与他们打上招呼,就见两人快步跨进院门,接着飞也似的往爷奶屋里冲。

  看这样子,肯定有急事。

  林远秋忙跟了上去,然后就听到了林远柏的大嗓音,“爷,奶,那郭振元的娘可凶了,说我们要是再敲她家的门,就拿大木棍打死我和三哥!”

  林远槐也跟着大声说道,“对对对,爷,奶,那郭振元的娘亲实在太吓人了,我不要让大姐嫁到他们家去!”

  老林头和吴氏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郭振元是谁?

  听到动静忙跑过来的周氏,正好听到林远槐说的话,心里纳闷小儿子是打哪儿听来的消息,见公婆一副愣怔的模样,忙开口说道,“爹,娘,郭振元就是李媒婆提的那个读书人啊。”

  说着,周氏忙转向自家儿子,着急道,“远槐,这话是谁跟你说的?”

  周氏之所以心急,那是因为昨晚她与春梅把三家的情况都说了后,发现闺女属意的正好是郭家。而周氏自己,一直就觉得郭家不错。不但家里有二十多亩水田,还盖了新房,特别是郭家小子还是个读书人来着。

  这若是将来能考个秀才出来,那么自家闺女可就有享不完的福了。

  还有,前几日她就悄悄去隔壁村打听过了,得到的说法都是这家寡娘勤俭持家,家中子女懂事孝顺。这让周氏顿时放心了许多,心里差不多就定下这家了。

  可这会儿却听到郭振元的娘凶悍的话,周氏仿佛被突然浇了冰水,难道自己打听到的有误?

  要真是凶悍难处可绝对不行,在周氏看来,女孩子成亲嫁人,虽夫婿的好坏,摆在前位,可婆婆慈和与否也同样重要,不然以后的日子可有的熬呢。

  所以自己一定要把这事弄清楚才行。

  吴氏也问着和周氏一样的话,“对啊,这些话谁跟你俩说的?”

  吴氏想的是,会不会是族里有人嚼了舌根,毕竟早上她去拒了那几门亲事时,几个人的脸上可都不好看呢。

  可转念,吴氏又想到,李媒婆给说的是哪户人家,自家可从没对外说,所以村里人肯定不知道才对。

  “奶,今日我跟四弟到隔壁新阳村了。”

  至于为何会去新阳村,林远槐也不磨叽,很快一五一十说了个清楚明白。

  原来这段时日,不止几个大人在关心着春梅的亲事,家中几个小的,对大姐的亲事也都上着心呢。

  特别是林远槐,打小他就跟大姐的感情好,是以对大姐的亲事,他自然时刻挂在心上。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昨晚他和林远柏躲在堂屋门口偷听的事。

  而今日两人为何会突然往新阳村去,当然是因为昨晚五弟带给他们的震撼了。

  其实说是震撼,不如说是小孩子不愿被大人小瞧的心思在作怪。

  昨晚,看到五弟被爷奶留下商量家里的事,林远槐和林远柏心里是十分羡慕的。

  想着爷奶他们为何不让自己也留下来,可等蹲在屋外的林远槐和林远柏,听到五弟侃侃而谈的话语时,两人心里除了震惊,也终于明白爷奶为何要让五弟一起商量家里的事了。

  因为五弟说起话来不但有条有理,而且拿起主意来也是干脆利落的。

  这要是换作他们俩,肯定是做不到的。

  果然就像爷爷说的,读书才能明理,五弟读书厉害,所以才这么聪明的吧。

  只是一想到那好玩的蝈蝈,林远槐和林远柏决定还是不去多想念书的事了。

  反正他们已经跟着大哥识了不少字了不是吗。

  还有,他们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呢,也得为大姐的亲事出把力才行。

  只是他俩该做些啥呢?

  最后还是林远柏给出了主意,“要不咱俩先替大姐掌掌眼吧,去看看大姐夫长得好不好看。”

  刚刚他们也听到了,那第一家说亲的就住在隔壁新阳村呢。新阳村好啊,不但离得近,那个时常跟他们赛蝈蝈的张石头,不就住那个村子里吗。

  既然五弟放旬假了,那个郭家哥哥肯定也放假在家,到时他们找张石头打听一下郭家的位置,不就能看到人了嘛。

  于是自认为肯定“大功劳”一件的二人,一大早就去了隔壁新阳村,先找到张石头,问了郭振元家的位置,然后直接了当的去敲人家的门了。

  只是没等两人开口说出自己是谁,就被来开门的郭振元的老娘大骂了一顿。

  李氏心里正为自家儿子旬假又没回家的事心烦呢,见到敲门的是两个陌生的男孩子,只以为小孩子家家来闹着玩的,是以骂起人来是一点都没收着。

  林远柏和林远槐被面目凶恶的李氏吓得撒腿就跑,然后就是这会儿的告状了。

  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林远槐和林远柏,会被他们爹怎样一顿收拾了,这八字还没一撇呢,竟然就直接上人家家里去,要是被别人知道,还以为他们家的女娃子有多恨嫁呢。

  林远槐捂着被打疼的屁股没流一滴眼泪,哼,娘们家家才哭哭啼啼的呢。

  而林远柏,则捂着屁股的同时还不忘说上一句,“爷,奶,那老虔婆可凶了,大姐千万不能嫁到他们家去!”

  啥?老虔婆!

  林二柱抡起大巴掌又朝小儿子屁股来了一下,“小小年纪,哪学来这些骂人的话的?”

  林远秋并没说话,因为他突然觉得这个“郭振元”的名字,自己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对了对了,在帖子上!

  想到这里,林远秋快步往房里跑去,先前那些邀他参加诗会的帖子他都收在书箱里呢。

  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那些帖子的用纸了,那是一种天青色的竹丝笺。喜爱画画的人,自然对各种纸都感兴趣,所以林远秋就收着没有扔。

  等他把书箱里的几张邀请帖都拿了出来,果然看到每张帖子上都有郭振元的名字。

  所以这郭振元就是那些吃了饭没事干,整天想着去勾栏瓦院开诗会的一员了?

  且说不定还是其中的“骨干”或者组织者来着,不然怎会张张帖子上都有他的大名呢。

  像这样的常宿花丛之人,肯定不能当他的大姐夫,昨日他也忘记问一下姓名,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若是等定下亲事后才发现这个情况,那可就有的烦了。

  说来还多亏三哥和四哥今天跑的这一趟呢。

  林远柏和林远槐有些委屈,听五弟的意思,他俩可是立功了呢。

  还有,五弟你咋不早点想起这件事来啊,呜呜呜,这样他俩肯定就不会挨揍了。

  这顿中饭一家人食之无味,而周氏只差哭着往嘴里扒饭了。

  等到了吃晚饭时,林远秋听到他爷对他爹说道,“老三,后日你送远秋去镇上时,顺带去一趟亲家大伯那儿,你让他帮咱们打听一下何家的情况。”

  何家就是在西市开锅碗瓢盆铺子的那家,看来,家里是准备给大姐相看镇上的这一家了。

  按理来说,家里这样的决定也属正常,可这种被动的感觉让林远秋心里实在舒服不起来。

  想到恬静温柔时常帮他做衣裳的大姐,林远秋总觉得她值得更好的人家。

  当天晚上,林远秋失眠了,在画了一幅又一幅的画后,他推开门走到了屋外。

  而后望着满天星辰,想着两个多月后的院试来。

  林远秋知道,这次府试自己能得第二名,完全是得益于那首诗赋。

  所以,若自己去考这次的院试的话,成功率应该不足三成。

  可是怎么办呢,此时的林远秋很想去试一试,不去多想最后的成绩如何,他就是迫切想去试一试。

  拿定主意后,第二日早饭时,林远秋对老林头和吴氏说出了自己的决定,“爷,奶,孙儿准备去参加八月份的院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