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林珩 第二百三十六章

《林珩》第二百三十六章

作者:来自远方 字数:3321 书籍:林珩

  傍晚时分,祭祀接近尾声。

  平地突起狂风,天空乌云密布,一夕间堕入黑暗。

  疾风冲城,呼啸声刺耳,堪比鬼哭狼嚎。

  风过祭台,席卷燃烧的篝火,火舌瞬间蹿升,舔舐鼎身上的铭文,释放骇人的强光。

  巫伏身在鼎前,任凭焰光逼近,爆裂的火星溅到身上,始终纹丝不动,更不曾后退半步。

  “天兆!”

  狂风大作,淹没了他的话语。

  近处的巫奴捕捉到声音,却表情木然,匍匐在地一动不动,如同泥塑木雕。

  姬典正要走下祭台,中途遇狂风阻拦,只能困在台阶上,一时间进退不能。

  风越来越大,他站立不稳,突然脚下一滑从高处滚落。

  “陛下!”

  眼见天子坠落,王子盛和王子岁骇然失色。两人强顶着狂风艰难迈步,前后来到天子身边,试图将他搀扶起来。

  “嘶……”姬典伤到手腕,脚踝也变得肿胀。趴在地上不觉如何,一旦被搀扶起身,疼痛感骤然袭来,让他冷嘶出声。

  王族成员缩在一旁,对姬典的惨状冷眼旁观。

  先有牺牲发狂,后有巫言不吉,此番亲眼目睹天子从祭台坠落,众人心思各异,看向姬典的目光极其复杂。

  楚齐两国产生龃龉,举行这场祭祀本为调停争端。不承想从仪式开始就状况频发。

  诸侯国的争端退居其次,针对上京和天子的凶兆连续发生,不免使人产生怀疑,莫非王族气数将尽,天子德不配位,才使得祭祀无法顺利进行?

  “来人!”

  “速来帮忙!”

  见姬典无法站起身,王族众人竟无一上前,王子盛勃然大怒,王子岁也是怒火中烧。

  无论之前怀抱何种想法,此时此刻,他们对姬典的担忧作不得假,对王族的愤怒可想而知。

  听到二人的声音,王族成员才似如梦初醒,纷纷走上前作势关心。

  目睹这一场景,诸侯面现讥讽,心中的想法表现在脸上,根本不屑于遮掩。

  “上京,天子,王族。”林珩手按佩剑,指腹擦过剑柄上的花纹,暗沉闪过眼底,旋即隐去。

  看到他的表情变化,楚煜略一挑眉,难得一言不发保持沉默。

  楚项冷哼一声,对上京王族实打实地鄙夷,很是不屑一顾。

  唯有赵弼特立独行,在众人被天子和王族吸引注意力时,他始终关注祭台下的巫,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嘈杂声中,巫解下挂在脖颈上的龟甲,在火光中抛出,视线随之挪移。

  王族七手八脚移走天子,搀扶着他站起身。

  由于左脚受伤,姬典只能单足站立。他额头冒出冷汗,很想要立刻躺下,奈何祭祀尚未结束,他不能就此离开。

  好在巫行占卜,马上就能得到启示。

  “卜!”

  巫的声音穿透狂风,清

  晰流入每个人的耳朵。

  出于本能,众人屏息敛气,伫立在风中,只等最后一片龟甲落地。

  风始终不见减小,图腾旗在风中撕扯,旗面拉扯到极限,旗杆发出危险的吱嘎声。

  王族遵循传统,旗杆多以木制成。

  擎旗的虎贲身材魁梧,因接二连三的变故心生惊慌,稍不留神没能扶稳旗帜,竟使得旗杆脱手。

  “王旗!”

  象征王室的图腾旗被风吹倒,虎贲挽救不及,焦急向前扑出,竟随着王旗一同栽倒。

  这一幕发生在电光石火间,不等众人回过神来,巫已捧起龟甲,道出卜谶的结果:“凶!”

  凶?

  祭祀问于天地,卦象为凶?

  这是否意味着楚齐争端无解,势必要以战争解决?

  联系祭祀中的种种,某个念头闪过脑海,众人看向受伤的天子,又看一眼倒下的王旗,亦或是非关楚齐,凶在上京?

  王族成员更希望是前者,诸侯与之截然相反。

  身为当事人,楚项和赵弼却表现得云淡风轻。

  赵弦和楚妍之事必须解决,但有林珩描绘的远景,二人权衡利弊,决定不起兵,暂时各退一步。

  主意既定,卜谶的结果对两人影响有限,已非至关重要。不过碍于世情,他们仍要尊重祭祀,言行谨慎,不使人抓住把柄。

  “凶。”巫二度出声,目光移动,却未看向诸侯,而是锁定被王族拱卫的天子。

  姬典的脸上青白交加,因心悸指尖颤抖。心中忐忑不安,仍要力持镇定,不能再次出丑。

  可惜伪装并不成功。

  巫没有明言,行动中却充满暗示。

  凶在上京,应在天子。

  祭祀中状况频发,天子滚落祭台,王旗在卜谶时倒下,都在验证卦象,事实无可辩驳。

  “陛下,此乃天兆。”巫的声音沙哑,最后一字出口,嘴角溢出鲜血,脸色陡然灰败。

  见状,姬典无法口出斥责,反而要表达关心,装模作样也要表现出焦急、

  巫因他受伤,假若死在今日,他注定背负骂名再不能翻身。

  牵涉到巫,不需要诸侯动手脚,民意就能将他吞噬,让他粉身碎骨。

  “召医,快召医!”顾不得自己的伤,姬典推开搀扶,一瘸一拐冲向巫,大声召唤良医。

  因他的举动,祭台下出现混乱,登时乱糟糟一片。

  这场祭祀似完未完,看似有了结果,却与众人所想大相径庭。

  “谁又能想到?”楚煜双手袖在身前,看着王族众人或如无头苍蝇,或装腔作势,一味惺惺作态,忽感到百无聊赖。他侧头看向林珩,发现对方表情未变,眼底却透出不耐,不由得发出一声轻笑。

  “越君何故发笑?”林珩疑惑道。

  “想到初来上京时,废王行祭祀,声势浩大,八面威风,与今日对比,竟如天壤之别。”

  听楚煜提起旧事

  ,林珩不免陷入回忆。

  十二年前,他初至上京,在驿坊内见到各国公子。

  彼时,众人正当年少,因离国多感不安。心知自己将困囿上京,却不知这一困便是九年。

  “废王祭祀。()”楚项与两人距离不远,听到他们的对话,双眼微微眯起,凶光涌现。

  赵弼也陷入沉思,长睫低垂,落下弯月状的暗影。

  当年,他们因一道诏书就要离国,远赴上京成为质子。

  离开熟悉的环境,多年不能见到亲人,更要独自面对诸多恶意,即便身后是强大的诸侯国,也会疲于应对。

  废王不仅强索质子,更在众人到齐后行祭祀,要求诸国公子同祭。

  “我至今还记得,那日战车行过的路。?()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赵弼缓慢开口,声音平静,却无端令人发寒。

  废王要震慑诸侯国,诸国公子成为牺牲品。

  整整九年,有人韬光养晦,有人肆意张扬,有人隐忍不发,有人针锋相对。

  大国公子仍需千方百计自保,何况小国之人。

  “我初至上京,下榻驿坊,坊内百余人。九年间,多人埋骨王城,或病亡,或自戕,或逝于意外。待归国之日,驿坊竟变得空旷,早已无法住满。”林珩声音平和,话中道出的一切却是血淋淋,可谓怵目惊心。

  十二年前那场祭祀,废王高高在上,诸国质子站在台下,仰望高处,天子鼎仿佛遥不可及。

  十二年过去,在同一地点,昔日的质子,今日的国君再次站到祭台下,形势却变得截然不同,强弱早已更替。

  “第一个出事的是离伯长子。”楚煜之所以记得清楚,全因离是越的附庸国。

  “若我没记错,他落入王宫冰湖,动手的是个王女。”楚项接言道。

  “三王女。”楚煜和楚项身为宿敌,交谈时难得这般平心静气。

  “离国小,甲士不足千人,明知不是意外却无法追究,事情草草了结。”想到自己的遭遇,林珩目光微冷。

  “三王女死于上巳节,葬身城外,尸骨不存。”赵弼幽幽出声。

  “谁让她运气不好,遇上了狼。”楚项冷笑一声,耳上的玉饰浮现微光,雕刻的睚眦线条狰狞,双瞳凝聚暗红。

  关于三王女的死,上京城内众说纷纭。废王曾下令追查,可惜线索全部中断,最后抓不到凶手,只能归结为意外。

  出事当日正逢上巳节,青年男女聚集到河畔,人员繁杂,根本无法逐一排查。

  执政曾言,动手的必为大国之人。

  他甚至锁定了目标,矛头直指楚煜和楚项。可惜找不到证据,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三王女害死离国公子,上京掩过饰非,不予追究。没过多久,三王女就死得不明不白,明知与大国公子有关,却因无凭无据没法抓人。

  这是一场上京与诸侯的角力,也是废王强索质子之后,双方第一次正面交锋。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楚煜斜睨楚项,

  () 问出当年不曾出口的话,“我动手时你也在场,为何助我?”

  “离为越附庸,亦是南境诸侯。”楚项正色道。

  三王女害死离国公子,意味着废王拿南境诸侯开刀。身为南境霸主,楚国如何能忍?

  他相助楚煜,帮忙扫清痕迹,为的是让上京自咽苦果。

  “上京行恶,就该知恶有恶报。”

  几人说话时,良医匆匆赶来,在祭台下为巫诊治。

  经过良医把脉,众人才知巫的情况万分凶险。腿上的伤倒在其次,他的腰腹被羊角顶伤,骨头疑似断裂,内腑受创,能撑到祭祀结束已是奇迹。

  “不能移回城内,否则难保性命。”良医实话实说,姬典面临难题。

  就在这时,王子盛凑到他耳边低语,目光扫过诸侯,分明意有所指。

  短暂犹豫之后,姬典看向不远处的林珩,试探道:“晋王,巫伤重,能否暂入晋营?”

  “可。”林珩没有推诿,当场点头答应。

  他如此干脆,反倒让姬典和王子盛愣了一下。

  没理会这对兄弟,林珩命人准备大车,直接将巫带回营地。

  “今日天色已晚,不宜请陛下过营。”见姬典要迈步跟上,林珩出声阻拦。他的言行不能说无礼,却也不见半分客气。

  “陛下有伤,需尽快回宫诊治。”乍一听,楚煜像是给天子台阶,但联系性命垂危的巫,想到巫重伤的缘由,这番话怎么听都充满了讽刺。

  姬典心中暗恼却发作不得,只能强压下情绪,被人搀扶着登上马车,调头返回城内。

  王族众人紧随其后,都是行色匆匆,不肯在城外多留片刻。

  王子盛和王子岁留在最后,两人小心命人移走天子鼎,熄灭祭台下的篝火,徒留遍地残烬。

  待到车驾远去,诸侯们才各自归营。

  彼时天色尽暗,云层浓重,不见星月。

  营内点燃火把,巫被安顿在中军大帐旁,由良医贴身照看。

  他伤势虽重,神智却还清醒,入帐前叫住林珩,从腰间解下一条骨链,颤抖着手递过去:“此物,晋王请观。”

  林珩抬了抬手,马塘上前接过骨链,奉到他的面前。

  骨链看似有些年月,雕工简单,手法粗糙,绝非大匠的手艺,倒像是出自孩童之手。

  林珩在一块骨片上察觉异样,借助火光看去,发现上面刻有两个字。

  字体有些变形,笔划十分稚嫩,只能依稀辨认出正面为“卓”,背面是“超”。

  “卓,超?”

  林珩放下骨链,看向面色灰败的巫。

  所谓一叶障目。

  能避开王族和诸侯视线在祭祀上动手脚,还不会第一时间遭到怀疑,再无比巫更合适的人选。

  “巫老,您与姬超兄弟有旧?”

  “愎王崩,本不该废王登位。”巫没有正面回答,却给出更让人吃惊的答案。

  林珩捏住骨链,目光锐利,似要看穿面前的老人。

  暂且不提此言真假,由巫亲口道出,且有今日祭祀的种种,一旦事情发酵,王族必乱,王室内部注定要分崩离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