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林珩 第二百零四章

《林珩》第二百零四章

作者:来自远方 字数:3119 书籍:林珩

  林珩态度强硬,不容来使拒绝。

  想休战必须拿出诚意,令尹和国相身份不够,必须楚项和赵弼亲自来谈。

  “寡人不为难尔等,只需两位归营转告,要谈可以,楚侯和齐侯亲自来。至于五城,”林珩冷笑一声,随手拿起国书,直接丢到两人脚下,“寡人不缺五城,但缺五十城。不能令寡人满意,寡人亲自去取!”

  此言一出,贾吉神情骤变,霎时间面沉似水。匡斌也是勃然变色,弯腰拾起国书,用力到指关节发白。

  奇耻大辱!

  两人身为大国重臣,位比上京执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何等尊贵。小国国君见到他们都会以礼相待,态度客气三分。

  如今日这般遭遇,两人数十年未曾经历,难免怒火中烧,偏偏又发作不得。

  数日鏖战,大军胜负未分,实则晋越占定先机,优势尽现,楚齐一度落于下风。仰仗氏族齐心,甲士奋不顾身,两军才勉强维持战局,没有一溃千里。

  战况看似胶着,实则一方始终强横,另一方隐现颓势。

  对楚齐来说,继续鏖战下去,胜算实在渺茫。远不如趁机抽身,以免落得三军暴骨,对国内难以交代。

  想要休战是真,不甘心是真,趁机挑拨晋越也是真。

  不承想晋侯一眼窥坡,当场揭穿,口口声声继续再战。

  如果林珩有些许犹豫,贾吉和匡斌尚能想一想办法,不至于被丢弃国书当面羞辱。奈何他强横霸道,大有不合心意就要再战的架势。

  晋侯盛气凌人,半点不似在作戏。

  帐内的晋国氏族有样学样,连同西境诸侯在内,真正戮力同心,丝毫不惧再战。

  假若对面不是晋侯,左右不是晋国氏族,贾吉必定当场发作,匡斌也不会善罢甘休。

  奈何现实不允许。

  纵然怒不可遏,两人也必须咽下这口气。这次拂袖而走,下次未必还能走进这座大营。

  他们此行是为求和休战,而非激化矛盾,使战局进一步恶化,再无扭转可能。

  贾吉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怒火,在匡斌之后拾起竹简,牢牢握于掌中,声音低沉:“君侯之言,仆定如实禀告君上。”

  “令尹明智。”林珩很不走心地夸赞一句。语气虽然平和,字里行间却充满挑衅,险些让贾吉撑不住表情。

  “另有一事,寡人需提醒楚侯,还有齐侯。”林珩单手覆上桌面,身体微微前倾,领口的绣纹浮现微光,金辉流淌,几能刺痛人眼。

  “君侯请讲,仆定转告君上。”贾吉和匡斌有不好预感,却不能阻止林珩,只能心一横,硬着头皮听下去。

  “晋越同盟,休戚与共。若要休战,与寡人谈罢,还需越侯点头。”林珩的语速不紧不慢,话说得慢条斯理,却让两人的心不断下沉,一直沉到谷底。

  尤其是贾吉。

  楚和越有世仇,两国间的烽火从未熄灭。几百年的

  厮杀,完全就是不死不休。让楚国向越国低头求和,简直比死更加难受。

  有一瞬间,贾吉很想不管不顾转身就走。

  最终是理智拦住了他。

  深吸一口气,贾吉直视林珩,握紧符节和国书,一字一句说道:“君侯之言,必定字字带到。”

  “善。”好似没看到对方的怒气,林珩满意点头,嘴角浮上一丝浅笑,又将目光移向匡斌,“齐相以为如何?”

  “君侯放心,仆定然据实以禀,一字不落。”相比怒火中烧的贾吉,匡斌的表情相对平静。

  齐国参战非出于仇怨,与晋国、越国也称不上死敌。出兵不过是未雨绸缪,为今后打算。

  如今事情不成,继续打下去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得不偿失。齐国君臣都倾向于尽快休战,其后转道上京。

  至于楚国君臣情愿与否,齐国众人并不在意。

  不情愿又如何?

  楚国内忧外患,三年两乱,天下皆知。假如战事继续,只需拖上几个月,楚国必生内乱。

  齐国君臣能看清的现实,相信晋越也是一清二楚。

  如此一来,和谈势在必行。

  至于晋侯会狮子大开口,齐国君臣也有准备。

  “烦请君侯手书一封,由仆带回。”匡斌打定主意求和,态度能屈能伸。他无视贾吉难看的脸色,主动向林珩讨要国书。

  口说无凭,事后不承认,或在谈判中临时改口,于齐国大为不利。

  齐国君臣做好准备割肉,一切最好落于文字。从最开始就定下条件,以免横生枝节,中途再出现波折。

  “可。”林珩允他所请。

  马塘铺开一卷空白的竹简,马桂呈上笔墨。

  林珩略一思索,提笔蘸墨,上百字一挥而就。

  “五十城。”

  “临桓城以东百里,尽归于晋。”

  其余无需赘言,这两条列在最先。

  “这是寡人的条件。越侯有何要求,尔等自行去问。”林珩在竹简上落印,由马塘封入木盒,捧起交给匡斌。

  其后,林珩再次提笔,又写成一封国书,内容一般无二,由马桂交给贾吉。

  无论心中如何想,贾吉也只能接过木盒,回营交给楚项。

  “仆告辞。”

  事已至此,两人多说无益,同时向林珩告辞,转身离开大帐。

  和来时不同,两人沿途皆未交流。出营后各自登上马车,关闭车门背道而驰,大有分道扬镳之势。

  在两人身后,中军大帐又一次变得热闹。

  林珩向众人道出国书内容,连素来沉稳的雍楹都为之一怔,差点拽断下巴上的长须。

  “五十城?!”

  蕲君等小国国君更是震惊。

  大国五十城,比他们的国土面积都大。唯有强悍如晋,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君上,其定然不肯。”智渊提出现实问题。

  五十城固然好,只是听到就心头火热。然而楚国未必答应,齐国纵然愿意割肉,也不会乐意伤筋动骨,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所以才需谈判。”林珩笑对众人,道出心中所想。

  战场上占据优势,战场下更要先声夺人。

  他提出条件,楚齐认为苛刻地话,大可以讨价还价。

  底线是一国二十城,这是他和楚煜商定的结果。若对方不肯答应,无妨继续再打。

  反正着急的不是晋国。

  至于上京动乱,执政虽然病重,尚未一命呜呼。不提为人如何,其能力无可指摘。只要他在一日,对王子肥就形成牵制,上京贵族想做二臣也要仔细掂量,更可能是龟缩不出,任凭他们斗得两败俱伤。

  天子身中剧毒,迄今消息全无。

  昏迷不醒也好,隐瞒死讯也罢,不妨碍他以侯伯的名义出兵勤王。

  如果天子驾崩,且王子肥秘不发丧,不过是出兵檄文多加一条。

  林珩单手撑着下巴,想到后一种可能,忽然间觉得在野地多停留几日倒也无妨。

  在他陷入沉思时,帐内众人围绕“讨价还价”四个字展开讨论。

  如果可以,他们的确想拿下五十城。但这显然十分困难。假若对方要求更改,多少比较合适?

  “四十?”

  “一国四十?”

  “自然。”

  “仍多。”

  “绝不能少于三十城,否则再战!”田婴粗声粗气,大手拍着膝盖,砰砰作响、

  田壮在一旁呲牙咧嘴。

  无他,田婴的巴掌是拍在他的身上。

  “三十城甚好,四十城更佳。”费毅悠然开口。

  “附议!”

  晋国氏族讨论得热火朝天,都赞成不少于三十城。两国就是六十城,比林珩和楚煜所定多出整整二十城。

  西境诸侯坐在一旁,从头至尾插不上嘴。看到晋国氏族的模样,明知道他们的杀气不是针对自己,也禁不住脊背生寒,压根不敢轻易出声。

  “诸卿。”讨论接近尾声,林珩终于出声,“如寡人所料不差,最迟后日,楚齐将再次派人。届时,还需诸卿群策群力。”

  话音刚落,晋国氏族就全部起身,一同叠手下拜,齐声应诺。

  “君上有命,臣伏唯是听。”

  “为国计,定竭尽全力!”

  议事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大帐,三三两两结伴返回各自帐内。

  休战是题中之义。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如何把握主动,牢牢占据优势,还需进一步商讨。

  “沙场既能胜,谈判不能让分毫。暂不能灭国,也要使其痛,再不敢轻易挑衅。”

  晋国氏族狂妄不假,却有傲慢的底气。

  见到他们的表现,西境诸侯很是羡慕。蕲君则是老神在在,再次庆幸于自己的果决,先一步抱住晋侯大腿,坚决不松手。

  扫一眼神情复

  杂的几人,蕲君心情大好,若非怕招来群殴,都想叉腰大笑几声。

  “先人一步,蕲无忧矣!”

  中军大帐内,席位全部撤去,侍人拨亮灯芯,重新送上茶汤和糕点。

  林珩净过手,饮下半盏茶汤,吃下两块甜糕就没有再用。

  他亲手铺开一卷竹简,提笔写成短信,交给一旁的马桂,道:“你亲自过营,将此信交到越侯手中。”

  “诺。”

  马桂捧起竹简,行礼后退出大帐。

  两座营盘相隔不远,奈何雨实在太大,马桂策马来到越军大营,全身都被淋湿。

  他在营前通报身份,立即有人上禀楚煜。

  不多时,马桂被带往中军大帐。

  此时帐内坐满了越国氏族,不时低声交谈,目光偶尔看向帐前。

  晋侯突然派人过营,不知其意为何,众人都很好奇。

  帐帘掀起,马桂目不斜视穿过人群,躬身行礼后,将装有竹简的木盒呈给楚煜。

  “君上亲笔,言交君侯。”

  一名侍人接过木盒,送到楚煜手边。

  马桂没有停留,再向上首行礼,旋即转身离开。

  帐帘掀起又落下,楚煜亲手掀起盒盖,取出里面的竹简,当着众人的面展开。

  信中内容不长,他却看了许久,目光迟迟不曾移动。

  这一幕落入众人眼中,愈发令人感到好奇,犹如百爪挠心。

  终于,楚煜合拢竹简,抬头看向众人,声音中带着笑意:“晋君邀寡人过营,共商大事。”

  大事?

  越国氏族同时想到,今日两使过晋营,必是与休战相关。

  “晋君言,楚、齐妄想割让五城换取罢兵,他实不悦。故提五十城,并要求楚项和赵弼亲自出面方能谈和。”

  五十城?!

  越国氏族难以置信,以为自己听错。

  “君上,真是五十城?”松阳君急切道。

  “不错。”楚煜颔首。

  “楚国未必肯答应,齐国也是一样。”经历过短暂兴奋,氏族们陆续冷静下来,开始考虑现实问题。

  “谈不拢,那便再战。”想到林珩信中所写,楚煜笑容灿烂,“寡人与晋君占据上风,楚项不想面缚舆榇,必须割让城池。”

  此言正合众人心意。

  楚国霸道多年,终于要狠狠栽上一回。

  无论五十城还是二十城,割城求和一事传出,南境霸主威势动摇,如魏这般的附庸国是否又会蠢蠢欲动?

  内忧外患频发,压得住一次,可压得住十次、百次?

  思及此,越国氏族相顾一眼,笑容浮现在脸上,满目尽是凶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