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1开始 第191章 人不如猪

《2011开始》第191章 人不如猪

作者:辛老七 字数:3521 书籍:2011开始

  三娘的两个学生中,狄平性格沉静,很耐得住性子,平时跟在三娘身边经常拿着小本本做记,偶尔郑莹都忍不住多他几眼,觉得这家伙迟早会抢她的活干。

  狄安性格跳脱多了,跟着三娘提审完犯人就开始痛斥人贩子的可恨之处。

  像刚才那个人就是因为妻儿被拐卖后变卖祖产到处寻人,结果人没找着,家也没了,很快成了官府最头疼的那类人:无家可归、没事可做,且还身强体壮。

  这种人吧,心里头已经没什么可在乎的,有人一牵头他们就能去干坏事。

  当初张九龄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就是在商量怎么解决这些无产流民可能带来的治安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依然挺要命,全塞军队里朝廷养不起,塞边境让将领自己养又怕养出问题来。

  刚才那个犯人就是个典型例子,本来家里有点田地,日子虽然不算富裕,却也过得去。后来连那点地都没了,他就只能跟着那些三教九流的人混日子,混着混着就把自己混进牢里去了。

  劝人向善不容易,但人要变坏可太简单了。

  三娘目前在蓝田县所做的事都还只是在摸底,所以牢里这些人的情况她也想了解了解。

  刑罚的存在不是单纯为了惩罚和泄愤,更重要的是要震慑住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敲打他们不要越过那条线。要是起不到这个作用,抓再多犯人也无济于事,治安该变坏还是会继续变坏!

  三娘正忙碌着,就听绕梁过来说家里来人了,是王维过来了。

  三娘听后马上把手头的卷宗收拾好,回家去招待自己的老师。

  见了人,王维就笑着说道:“你怎地连冬至都待在县衙里头?”

  三娘道:“有许多事是我牵的头,能守着还是守着的好。”事情都已经安排下去了,真正需要她出面的事其实不多,三娘也是记挂着人贩子的案子而已。

  既然王维来了,三娘便给他介绍了狄平和狄安,说是她在蓝田县收的两个学生。

  得知王维是三娘的老师,狄安麻溜喊人:“师祖!”

  王维:?

  这活泼的劲头倒是和三娘小时候挺像。

  王维浅笑道:“我只是教了阿晗弹琴作画之类,算不得正经老师。”

  三娘道:“弹琴作画怎么就不正经了!”

  既然王维来了,三娘便拿了个张婆婆雕好的印章送给王维。

  印纽是座很有王维山水画风格的山,光从那把皴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雕工就得出张婆婆的水平有多高。

  王维只这印纽,心中已生出几分喜来。再印文,写的竟是“坐云起时”,乃是他暂居终南别业时所写的诗。

  “我找人刻的闲章,老师你不喜欢也没关系。”

  三娘说着又给王维说起张婆婆的情况,丈夫教给他的手艺兴许是她活下去的唯一执念了,所以她准备时不时过去委托张婆婆雕些闲章送人。要是可以的话,以后她还打算给张婆婆物色几个品行和悟性都不错的学生。

  这样好的技艺,若是失传了就太可惜了。

  年轻人学成以后也不愁没生意。

  别的不说,至少文人这个市场就蛮大的嘛!

  王维耐心听着三娘说话,心底莫名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别人到了地方上都是琢磨着怎么找关系升迁,她却是真的想在这位置上干点事,这一点着实不容易。

  王维道:“这手艺确实很不错,合该有人继承下去。”

  得了王维的肯定,三娘自是高兴不已。

  王维冬至这几天都住在辋川庄那边,今天也是听人说起冬至大集的热闹才过来,顺便瞧瞧三娘在忙什么。

  他问三娘要不要去辋川庄走走。

  三娘道:“老师您都来了,我肯定是要去的。”眼狄安在旁边眼巴巴地着,三娘便帮她们问王维能不能多带几个人。

  王维自然没意见。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辋川庄出发。

  王维出去的时候只带了两个仆从,回来的时候却带回了这么大一群人,着实让别业里的仆人都惊了一下。不过王维性情淡漠,平时不喜底下的人多说话,众人也没有多嘴。

  只有个王家老仆上前向王维禀报:“裴郎君来了。”

  王维笑道:“倒是巧了。”他转头对三娘说,“你上回不是说想见裴兄吗?这次他正巧在。”

  这裴郎君说的是裴迪,早些年在张九龄幕府干过活,如今在终南山读备考。

  说是备考,其实和隐居差不多,他和王维志相投,都属于常年在仕途边缘试探的那种人。想不想当官?偶尔也是会想的,世上哪有那么多不想当官的读人。但是一想到当官难免要干许多违心事,他们又觉得隐居挺好。

  王维与他一见如故,时不时在终南山中携手赋诗,关系十分亲近。

  三娘有次读了他们和的诗,便和王维说想见见这位裴秀才。

  王维说裴迪行踪不定,有机会再让她们见个面相互认识认识。

  这次便是机会来了。

  三娘提着酒进门,一眼瞧见了站起来迎接他们的陌生男子。

  裴迪年纪比王维小一些,长相与气质自然是清俊出尘,一便不是俗世凡人。</p>

  三娘是个自来熟,不必王维介绍便和裴迪聊了起来,末了还说既然王维与他相交莫逆,她便该喊声师叔了。</p>

  王维:“………”</p>

  裴迪:“………”</p>

  裴迪哈哈大笑,乐不可支地对王维道:“你这学生可一点都不像你。”</p>

  都是相熟的人,王维也就不辩解什么“只是教弹琴”了。</p>

  几人坐下喝酒,郑莹属于一杯倒的那种,便没厚着脸皮往前凑,负责领着狄安她们在别业里玩耍。</p>

  酒过三巡,三娘便和裴迪埋怨道:“你和老师感情可真好,老师来辋川庄这边小住,你听到消息就过来他了。我有一好同样在终南山这一带隐居,我到蓝田县这么久都没见着他人。”</p>

  裴迪听后笑问:“你说的这个好可是姓李?”</p>

  三娘惊疑地向裴迪。</p>

  一三娘那表情,裴迪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他微微笑道:“你若是想他来见你,我可以帮你代为转告。”</p>

  终南山非常大,几乎对长安城形成半包围状态,所以想在里头找人其实是挺不容易的。不过如果是长居终南山,总归还是会有那么几个熟人。</p>

  隐士也是需要社交的嘛。</p>

  三娘没想到自己随口埋怨一句,还能埋怨到共同的熟人面前。她说道:“还是不用了,他想来自然会来,他不想来的话,来了也不会快活的。”</p>

  裴迪道:“难怪你们能当朋,这话听着便很有道性。”</p>

  道家最讲究的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为。</p>

  已是入冬了,周围其实也没什么好景致,狄平他们在外头玩耍够了便回来吃茶暖暖身子。</p>

  冬日里头没什么好消遣,几人随意地围坐在炉边喝酒聊天等吃饭。</p>

  结果快到吃饭的点,又有人来报说萧戡找过来了。</p>

  三娘微讶,接着便惊喜地起身迎了出去。</p>

  方才外面又下了场小雪,萧戡一路骑行而来,头上肩上都对着些碎雪。三娘走上前见着了,顺手帮他拍了拍,询问道:“这这么快就回来了?事情办得如何了?”</p>

  萧戡得意洋洋地自夸道:“我亲自去办的,哪有办不好的道理!”</p>

  “人都找回来了?”三娘忙追问。</p>

  “差不多。”萧戡道,“人都找到了,带上小孩走得慢,我就留了人负责护送,自己先回来了。”</p>

  他是刺激的性格,人已经弄出来了,他就懒得跟着大队伍慢慢走了。这次跟他出去办事的都是公主府中颇可靠的老人了,负责护送批女人小孩回来还是可以的。</p>

  三娘听萧戡这么说也放下心来,点着头道:“那就好,先进来喝杯酒暖和暖和,正好一会就吃饭了。”</p>

  萧戡把马交给仆从与她一起往里走。</p>

  屋内,王维与裴迪坐在火炉边借着半掩的窗户着外头的少年与少女。</p>

  裴迪说道:“这两小孩莫不是要走到一块?”</p>

  刚才他们都见三娘随意地帮萧戡拂去身上的雪花,那份亲近有眼睛的人都能出来。</p>

  王维道:“这种事谁能说得准,顺其自然就是了。”</p>

  王维自己并不是重情/欲的人,并不热衷于男女之事。他自己三十多岁便丧了妻,至今都没有再娶,所以对于婚姻什么的他觉得不必太执着。</p>

  遇到适合的就成亲,没遇到也没事。</p>

  裴迪听王维这么说也觉得挺有道理。</p>

  郭家有那么多长辈在,这种事轮不到他们这些外人来操心,他们还是不要乱插嘴为好。</p>

  两人正闲聊着,三娘已经领着萧戡进来了,说是今晚粉】扑-儿文=~学!蹭饭的人又多了一个。</p>

  王维笑道:“你在集市上买了那么多肉菜,再多十个个人都不算什么。”</p>

  三娘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实际上压根没把自己当外人,早就让绕梁派人去厨下多做几个菜给大伙下酒了。</p>

  一行人蹭吃蹭喝完,三娘也没急着回县城,而是带着两学生在辋川一带赏雪,教他们临景赋诗。</p>

  既然都已经收了拜师礼,当然得好好教点东西。</p>

  写诗作文那可是读人的基本功!</p>

  辋川这边有这么好的山和水,不多安排几篇命题作文着实可惜了!</p>

  裴迪与王维也不远不近地缀在她们身后散步消食,只偶尔走近听三娘如何教学生写诗。</p>

  若是换成旁的十几岁小娃娃收徒,他们兴许会觉得对方狂妄自大,可这种事出现在三娘身上就一点都不稀奇了。</p>

  人家可是五岁就能在御前写应制诗的小神童!</p>

  </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