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必须浪 第0271章 三线并进,事业拓展

《重生必须浪》第0271章 三线并进,事业拓展

作者:阿拉灯神丁哥 字数:1957 书籍:重生必须浪

  钟华仕的第二笔利润分成打入了沙漠之舟的账户,多达1800万元。

  老板钟华已经成为中国箱包界的风云人物。在沙漠之舟的运作之下,他最近登上了央视二套接受专访,大谈民族品牌。

  他很感激骆千帆的操盘,亲自带队到虹城拜访骆千帆,请他和沙漠之舟团队吃饭,当然,更重要的是请教下一步的运作方案。

  骆千帆支招,让他请明星代言。

  钟华想请陈冠西,被骆千帆好说歹说否定了。

  别看他现在风头正劲,将来会被打入地狱,反噬代言品牌。

  骆千帆给出一个建议名单,可是钟华死活不同意,嫌他们名气小。

  他哪里知道,骆千帆列出的这几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名气将火速蹿升。

  俩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取了个折中的意见,决定聘请王力宏为钟华仕箱包代言,至少很稳!

  签订代言合同的时候,骆千帆近水楼台,特别加了一条,要求王力宏至少分别参加一次“沙漠之舟”和正在运作中的“骆驼教育”的活动。

  骆千帆已经在为“骆驼教育”的发展铺路了。

  ……

  4月6日,周三,《教育周刊》正式出版第一期,反响火爆。

  其实此前举办线下汉东教育版“百家讲坛”的时候就已初见端倪。

  活动邀请来虹城市名气很大的作文老师翟江。

  骆千帆大手笔,以每节课5000元的价格签了翟江18节课,每节课2个小时,并买下课程版权。

  2005年,这个价格是非常高的。

  不仅如此,出书或者制作光盘出售的时候还要付给他稿酬。

  骆千帆另与翟江达成一份协议,等成立“骆驼教育”以后,将与其签订一份作文培训的长约。同时承诺他,《教育周刊》将负责为他打名气。

  骆千帆还悄悄告诉翟江,他将安排公司里的人“占领”各大论坛,宣传造势打人气。

  翟江是个脑子很活的人,长远来看,名气意味着更多的金钱,翟江很高兴。

  虹城晚报前期的宣传很给力,加之沙漠之舟公司印制广告散页散发到各中小学,所以活动现场人气火爆。

  最关键,翟江讲课的效果非常好,一下子把“百家讲坛”第一期带到一个高度。

  线下活动的火爆对《教育周刊》的改版形成呼应。

  翟江的课程以文字版的形式全文刊登,让没有现场听课的学生家长趋之若鹜。

  其他栏目也都干货满满,排版上也新颖别致。

  文字表述鲜活、接地气,读起来好玩又有趣,别具一格。

  这是骆千帆特意要求的,教育周刊必须在文字上成为整个《虹城晚报》的“天花板”和效仿对象。

  为此,骆千帆特意施行“主笔制度”,必要的时候采、写分离——采访归采访,写稿归写稿。

  这个时候张楚的文字优势显露无遗,受到骆千帆的器重和称赞。骆千帆还邀请周旭阳进行把关,最终呈现了非常不错的文字效果。

  《教育周刊》第一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广告不多。

  广告商都不是傻子,没看到你最终呈现的版面,也没有看到市场的反响,他们是不会轻易投放广告的。

  不过,一周以后的第二期报纸出版,刊登的广告明显增加。

  等到第三期出版的时候,24版的《教育周刊》,大大小小刊登了二十多个广告,其中包括六个整版广告和六个半版广告,超出其他任何一份周刊。

  等到出版第四期的时候,不仅广告继续增加,《教育周刊》精心打造的五个栏目,都拥有了长期的冠名商。他们看中的是《教育周刊》背后的学生资源。

  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其他周刊加起来才四个冠名栏目。

  而且到这个阶段,“汉东教育百家讲坛”的线下活动已经不需要任何宣传了。

  有人为了拿到有限的门票,竟然私下里找水载舟和魏青山开后门。

  还有很多记者编辑来找骆千帆为亲戚朋友要票。

  有人建议售票,骆千帆拒绝了,保证人气和热度最重要。

  至于挣钱,他有的是办法——“百家讲坛”线下活动开辟出场内外二十个展位进行招商,到最后,单靠线下活动就足以盈利,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五一过后,水载舟、魏青山亲自摆下庆功宴,为《教育周刊》全体人员庆功。

  事实上连水载舟自己都没想到《教育周刊》会办得这么好,也没有想到《教育周刊》的市场反响会这么大。

  庆功宴上,骆千帆一点都不贪功,一方面把功劳分摊给下属,一个一个点名夸出花来;另一方面,把功劳推给水载舟和魏青山。

  “都是水总高瞻远瞩给铺的路,要不是水总的‘承包制’指明方向,我骆千帆到现在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也多亏了魏总关心指导、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才让我们教育周刊免除了烦杂之忧……”

  骆千帆马屁拍得好,最后趁两位领导高兴,又无耻地提了两个要求,“希望报社给配一个专职的摄影记者”,“希望报社增加《教育周刊》的版面,最好能从原来的24个版加到40个版……”

  水载舟和魏青山被拍得晕晕乎乎,酒也喝得迷迷瞪瞪,没怎么思考就答应了。

  第二天回想才发现上当——白给了骆千帆一个摄影记者和16个版面,报社却需要多承担一大笔纸张、印刷和人力成本。

  ……

  这边,《教育周刊》办得风生水起;另一边,“骆驼教育”成功注册,教学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骆驼教育”的教学地点选定在振兴小学旁边的少年宫,靠近重点小学,区位优势突出。

  少年宫一共9层,骆千帆一下子租下了其中的6到9层。

  其实他想整租下来,但是1到3层是另一个叫“汉东沃土培训”的培训机构。沃土是个老牌子,规模很大,有四个校区。第五个校区也将在暑期正式开班。

  少年宫是沃土的总部,也是其中的一个校区。

  4层5层还零散分布着其他的一些小型培训机构。

  蒙蕾处于从报社半离职状态,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骆驼教育这边,和高薪聘请的振兴小学退休老校长蔡正明、伺候蒙耀祖老爷子归来的马东一起,带着从沙漠之舟抽调来的六个人负责“骆驼教育”的筹备工作。

  到目前为止,办公和教学场地的布置已经基本结束,各种教学设备基本到位,可以提前开展暑假和秋学期招生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聘老师和招收学生。

  问题是,“骆驼教育”还没什么动静呢,少年宫其他的培训机构已经虎视眈眈了,尤其沃土培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