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皇纪 第三章 千古积弊

《秦皇纪》第三章 千古积弊

作者:殷扬 字数:2629 书籍:秦皇纪

  上书房中,秦异人跪坐在短案上,正在处置公务。而面前的短案上堆满了竹简,等着秦异人处置。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在尉缭的指挥下,几个铁鹰锐士又抬着几大捆竹简进来了。

  秦异人一瞧就是一阵头大,这天下一统之后,事务多如牛毛,各地的奏章言事者不知几多,秦异人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了。

  “放下吧。”秦异人挥手。

  铁鹰锐士放下竹简,见礼告退。

  “进来。”尉缭冲门下吩咐一声,只见十几个读书人快步进来,冲秦异人见礼,道:“见过君上。”

  “你们是……”秦异人把这十几个读书人一打量,没有一个认识的。

  “君上,他们是饱学之士,能识多种字。”尉缭抚着额头,颇有些头疼,道:“眼下收到的奏章中,有不少是赵齐楚魏韩燕写的,臣恐君上不识得,找了他们来,君上但有疑惑,可以向他们问询。”

  秦异人想说上几句,却是不知从何起来,右手重重拍在自己额头上,道:“尉缭,你做得很好。”

  秦异人站起身,把刚刚送进来的竹简一阵翻找,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了。

  正如尉缭所说,这些竹简来自全国各地,所用的字五花八门,齐、魏、赵、楚、韩、燕,无不应有尽有。

  “一国之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字,真是天大的笑话!”秦异人抚着额头,倍觉头疼。

  “君上,天下刚刚一统,各地的字依然在实行。比如说一个‘马’字,就有近十种写法,一个‘敢’字就有二十余种写法。”一个读书人上前一步,冲秦异人一礼,颇为感慨。

  “你叫什么名字?”秦异人把这个读书人一打量,只见这人中等个头,却是很精神。

  “臣叫周青臣。”此人忙回答,甚是荣耀,昂头挺胸。

  秦异人第一个就问他的名字。他很是自豪。

  “周青臣?”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打量着他,暗道:“引来焚书坑儒之人?他在后世背负了骂名,实际上他说的是实话,很有眼光。”

  “是的”。周青臣忙道。

  “一个‘马’字就有近十种写法。一个‘敢’字有二十余种写法,骇人听闻啊,这字必须要统一。”秦异人眉头一轩,沉声道。

  造成字如此混乱,不用说,当然是天下不一,诸侯力征的必然产物。往昔里。与诸侯较着劲,倒还不觉得,如今,天下一统了。把这些由各种字写成的奏章摆在一起,方知其不方便如斯。

  这仅仅是秦异人遇到的积弊之一,随着王翦他们的归来,秦异人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哪一件不是千古积弊?

  王翦、李牧、司马尚、李斯、黄石公、王绾、范增、郑国、李冰他们先后赶到咸阳,秦异人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商议。

  “在你们往回赶的这段时间。寡人这里的政务增加了十倍都不止,随着治理的铺开,这政务会更多。”秦异人抚着额头,轻笑道:“不一天下,不知事务是如此之呀。”

  原秦异人已经把治理的事务想得够多的了,临到事儿来了的时候,方知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再多也得撑着。”范睢揉揉发红的眼睛,很是困乏。

  范睢是个精力旺盛的人,入秦这么多年来,就少有见他困乏的时候,如今他都累成这样了,由此可知政务之繁重。

  “幸好你们都赶回来了,可以分担一些了。”秦异人把李斯他们一打量道。

  李斯、黄石公、王绾、范增政才不凡,有他们帮忙,相信会好上很多。

  “接下来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干系着一统伟业能否存续的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为此,寡人特命各地官员赶来咸阳,参与大朝会,共商大事。”秦异人的眉头一挑,道:“然,在举行大朝会以前,我们得先好好商议商议,拿出个章程来。”

  大朝会主要目的是给各地的官员统一认识,明确如何治理一事。在大朝会之前,秦异人他们这些高层就要达成共识,拿出如何治理的纲领,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积弊。”秦异人眉头一挑,很是头疼,道:“这些积弊可不得了,很多是千年积弊,存在上千年呢。你们从各地赶来,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说吧。”

  “君上,臣率军东进,先是征韩,后是灭魏齐,再灭楚,深入江东之地,足迹遍布华夏各地,感慨最深的当数交通不便了。”王翦抚着额头,第一个发言,一脸的感慨,道:“交通之不便不仅仅是地形各异,还在道路难行,宽窄不一。从咸阳去临淄,要经过韩地、魏地,韩地通行的车辆不能适宜魏地道路,魏地道路不适宜于齐地道路,太难行了,太难行了。”

  华夏分裂,诸侯力征,各自有各自的道路标准,要是好走了就成了怪事。

  “没错,上将军之言深获我心。”一片附和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

  “寡人也是为此事感慨万端呀。”秦异人深知战国时代的道路是如何的难行了,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多的是人为。

  “还有,关卡多如牛毛。”王绾一脸的感慨,扳着手指头,细数起来道:“臣在韩地时,随便找个方向出行,不要走太远,就走百八十里,就会遇到三五个关卡不等。若是走上千里地,遇到的关卡竟然多达四五十个。”

  “哎!”一片叹息声响起,一众人大摇其头,一脸的感慨。

  上千里之地就有四五十个关卡,平均算下来就是二三十里就有一道关卡。

  关卡如此之多,就在于韩地实行的是分封制度,韩王要分封他的大臣,大臣还要分封家臣,家臣还有家臣……层层分封下来,每多一次分封就多了一道关卡,人人都有权力在自己的封地上设关卡收税。

  “韩地还算是好的,楚地更加令人震惊。”尉缭摇头,道:“在大世家的封地上,还算好的。大世家的封地大,关卡数目要少些。在那些小世家的封地上,那才叫一个令人震惊,我曾经看见十里之地就四道关卡,细算下来,三两里地就有一道关卡。”

  “这些关卡不能留,一定要废。”秦异人亲眼见过山东的关卡是如何的恐怖。

  “臣在魏地数载,亲眼所见世家豪强是何等的猖狂。”李斯摇着头,大是气愤,道:“世家豪强在山东之地根深蒂固,虽然推行秦法后有所收敛,却仍是不容小觑。那些世家大族大养门客,少则三五人,多则数百上千,为他们爪牙,多行不法之事。”

  战国时代,养门客成风。所谓的门客,其实就是游手好闲之辈,依附有钱有势之家,为虎作伥,欺压良善,巧取豪夺。

  养门客最有名的便是有着“战国四公子”之称的孟尝君田、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人有着丰厚的身家,所养门客多达数千,为他们奔走吹嘘,把四人吹得跟花儿一样,“贤名”满天下。

  其实,这四人背地里尽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和一个“贤”字挨不着边,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春申君竟然干起了篡国的勾当,这能当得一个“贤”字?

  在山东之地推行秦法,这些豪强之家虽然有所收敛,却是根基仍在,时不时就会做出坏法之事。

  要知道,在战国大争之事,侠客多如狗,刺客满地走,一言不合便要拔剑而起,杀人泄愤,要想在短时间内根除这些豪强,那是不现实的,是以,尽管韩魏齐三地已下数年,豪强仍是很猖狂。

  “六国旧贵族、世家、豪强必须连根拔起,不然的话,山东不宁,国人庶民难有好日子过。”秦异人与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多次交手,深知这些人有多么猖狂。

  以前,天下未一,秦国还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眼下是该惩治这些人的时候了。

  “货币不一,不便商贾贸易。”范增道。

  七大战国各有各的货币,齐刀赵币各行其地,秦国忙着一统天下,还未整顿经济秩序,眼下各大战国的货币仍在流通。要是不进行整顿的话,不便经济的发展,经济不发展的话,国人庶民难有好日子过。

  “货币必须要一统。”秦异人重重点头。

  货币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谁都能明白,此事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臣路上所见所闻,国人庶民多为尺度不一,衡器不一而苦恼。更有那些不良豪强世家,以此做欺诈之事。”李牧右手紧握成拳,一脸的气愤。

  战国时代,天下大乱,度量衡多如牛毛,一个国家有一种甚至数种度量衡,乱得一塌糊涂,不法商贾、豪强世家从中渔利,牟取暴利。

  有些国家的度量衡可以达到十数甚至数十种。这点,楚国最为明显。因为楚国实行的是分治,世家林立,世家的势力很大,就是楚王都难以控制,他们是为所欲为,度量衡如何制订,还不是他们一句话的功夫?

  “度量衡必须一统。”秦异人当然知道度量衡混乱的可怕后果。

  就这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所说无一不是千古积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