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皇纪 第三十三章 联兵讨秦

《秦皇纪》第三十三章 联兵讨秦

作者:殷扬 字数:2743 书籍:秦皇纪

  “大王英明,不知大王愿出兵几多?”鲁仲连虽然早就知道合纵必成,当楚考烈王亲口证实后,他仍是免不了几分欢喜。()

  合纵由苏秦提出,并且苏秦在世时,多次合纵,给秦国制造了天大的麻烦。正是因为如此,秦国这才拜张仪为相,以联横破合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自从苏秦辞世之后,时不时就有人在提合纵,在为合纵而奔走,然而,成功的次数就少了许多,远远比不了苏秦在世时。

  鲁仲连被称为“最后的纵横家”,他学的就是纵横之道,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走天下,想要合纵抗秦,穷其一生之力都没有成功。这次,他终于成功合纵了,这是他平生头一遭完成如此大事,这让他万分欢喜。

  “大楚地大物丰,口众多,一直以来,合纵之际出兵总是最多,这次寡人原本想出兵三十万,只是因为中牟一战后,大楚元气大伤,远未恢复,是以只能出兵二十万。”楚考烈王颇有些惋惜。

  自从苏秦提出合纵以来,每次合纵,楚国出兵总是最多的,因为楚国的口众最多,土地城池最多,出兵多自是不在话下了。

  而且,这纵约长(相当于现代的联军总司令)是由出兵多者担当,楚国对这纵约长是誓在必得,因为这会显示楚国的威严。

  这次,楚考烈王很想多派些兵马,只是因为中牟一战令楚国损失惨重,想要多派兵亦不可得。

  二十万不少了,鲁仲连还是满意的,点点头,赞颂一句道:“大王英明,大公无私。一切以天下为重,仲连佩服。“

  “呵呵。”鲁仲连个顺手马屁令楚考烈王大是欢喜,脸上泛着笑容,道:“不知他国愿出兵几多?”

  魏使忙道:“大魏出兵十万。”

  “十万?”楚考烈王点点头,倒也满意。魏国的城池口众远远不能与楚国比,能出兵十万不少了。看得出来,魏王恨秦国。这也难怪,谁叫魏国被秦国打得很惨呢?

  “燕国呢?”楚考烈王扭头问道。

  “大燕地狭民少,兵力有限。只能出兵十万。”燕使忙回答。

  燕国地处北方,土地倒是不少,只是因为当时北方没有开发出来,属于极度过发达之地,口众不多。能出兵十万已经难能可贵了。

  “韩使呢?”楚考烈王问道。

  “大韩愿出兵十万。”韩使忙回答。

  “尚可。”韩国被秦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败,大量的土地城池口众被秦国夺去,如今的韩国已经是极为虚弱了,能出兵十万不错了,楚考烈王很是满意。

  “齐国呢?”楚考烈王眼睛瞪得滚圆,死命的盯着齐使。

  齐国一直是楚国的死敌。楚考烈王很是担心齐国出兵太多,抢了楚国的风头。

  “大齐早已不复当年盛况,无力参与此等攻伐之事,只是。大齐属山东之地,不能眼看着虎狼秦国横行,大齐这次不得不出兵。五万,大齐只能出兵五万。多了实在是没有。”齐使早就得到君王后旨意,在这次联兵讨秦一事上要低调些。不能太出风头。

  “齐人也知齐国不如当年了?那个不毛之地你们是不是不要了?”楚考烈王对齐国可是着恼得很呢。

  楚齐两国曾经为了一片不毛之地打了数十年,不是为了得地,而是为了争一口气,楚考烈王这是在挤兑齐国。

  鲁仲连生怕齐使着恼,坏了合纵大事,忙岔开话题,笑道:“大楚出兵最多,按惯例,这纵约长当属大楚。”

  “没错。”虽然纵约长很拉风,列国都想当,可是,这得依出兵多寡来定,韩燕齐魏四国出兵数远远不如楚国,就是想当也是没戏,只得让给楚国。

  “呵呵!”楚考烈王被鲁仲连的马屁拍得舒畅,发出一阵畅笑声。

  笑过之后,楚考烈王右手轻摆:“这纵约长一事,依寡人看,这次就不用大楚担任了。”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一众人个个一脸的惊讶之色。

  自从苏秦合纵以来,这纵约长都是楚国担任的,就是苏秦这个合纵发起人也不能担任纵约长。谁也没有想到,楚考烈王竟然把纵约长一职放弃了,这可是有合纵以来的头一遭,要众人不惊讶都不成。

  “君上,不可呀。”李园眼中冒光,忙阻止。

  自从妹妹李嫣很得楚考烈王欢心以来,李园的地位就是水涨船高了,如今虽然不是楚国令尹,却是掌握着令尹的实权,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李园很想当这纵约长,那是提升地位权势的捷径,哪有让出去的道理。

  “哼!”楚考烈王被李园拂了面子,有点儿不舒服,轻哼一声,李园不敢再说了。

  “敢问大王,何人担当纵约长为宜?”鲁仲连忙问道,眼中充满希望,心中暗想:“会不会是我呢?”

  苏秦这个合纵发起人都不能担任纵约长,若是自己担任纵约长的话,那是何等的风光?不要说真当上纵约长,光是想想就让鲁仲连欢喜莫铭。

  不少人人以这纵约长非鲁仲连莫属,无不是把目光落在他身上。

  “我看这事非信陵君不可。”楚考烈王的话大出众人意料。

  “信陵君?”一片惊呼声响,众人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信陵君身上。

  信陵君一个人坐在角落,很不惹人关注,乍闻此言,不由得大是震惊。

  如今的信陵君早已不是往昔那个一呼百应的“贤公子”了,不过是一只走投无路的落水狗罢了,很为人瞧不起。要不是楚考烈王提起,谁都不会关注信陵君。

  “我?”信陵君乍闻楚考烈王的话,不由得大是惊奇,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纵约长这一拉风的高位竟然会落到他身上,要他不震惊都不成。

  紧接着,信陵君就是大喜过望,眼中精光闪烁,不等众人说话,忙道:“谢大王!”

  “嗯。”楚考烈王打量着信陵君,脸上泛着笑容,只是轻嗯一声。

  信陵君明白,忙道:“大王栽培之恩,无忌定有厚报。”

  信陵君自然明白楚考烈王让他当纵约长的意思了,是在给他提振地位。信陵君与鲁仲连同时来到楚国,要楚考烈王反秦,楚考烈王不纳,鲁仲连愤而离去,信陵君却是留了下来,他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楚考烈给他说了一件令他怦然心动的事。

  楚考烈王当时的信陵君耳边说的是“可愿为君”。

  这话的意思就是在问信陵君愿不愿当魏王,信陵君能不愿意吗?往昔里,信陵君虽然早就有心取代魏王,只是他顾忌自己的“贤名”,这才遮遮掩掩,一直没有采取行动。如今的信陵君,名声早就不如往昔了,他成了丧家之犬,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投,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他若想回到魏国,就只有谋逆,杀掉魏王,自个当魏王一途了。不然的话,他只有老死他乡。因为他杀晋鄙,窃兵符一事魏王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的。

  信陵君做梦都想当魏王,只是因为无权无势,不能成功。楚考烈王要支持他,信陵君哪有不愿意的,这是他没有随鲁仲连离去的原因。

  如今,楚考烈王竟然把纵约长高位让给他,那就是在给他机会,要他好好把握。只要这事做成了,信陵君的名声威望就是人所难及,再有楚国支持,信陵君只需要登高一呼,响应者云集,他要当上魏王又有何难哉?

  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楚考烈王把信陵君扶上魏王高位,自然是要回报的。信陵君自然是明白楚考烈王的意思,立时提出有厚报,这令楚考烈王大喜,笑得极是欢畅:“呵呵!信陵君言重了,言重了。”

  “信陵君贤名天下传,是天下间有数的贤公子,他担任纵约长再合适不过了。”鲁仲连虽然对信陵君没有与他一道离开楚国而有些不爽,却也不会与信陵君抢这位置。

  鲁仲连早就有让信陵君篡位的想法,并且为他谋划了不少,要不然的话,长平之战后,信陵君也不会离开魏国前去邯郸捞名声了。

  以鲁仲连的才智,他不会想不明白楚考烈王此举的用意,率先支持。

  “没错,信陵君才干不凡,为人仗义,更有贤名,他不当纵约长谁敢当?”韩使齐使燕使忙着响应。

  对于韩燕齐三国来说,谁当魏王对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犯不着因此事而开罪楚考烈王。再说了,信陵君要行篡逆之事的话,必然会令魏国生乱,说不定韩燕齐三国还能捞些好处。

  不怕魏国生乱,就怕魏国不乱!

  唯一不爽的就是魏使了,信陵君得势,就意味着魏王没有好日子过了。要知道,信陵君差一点被立为太子,他一直是魏王的眼中钉,肉中刺,魏王很想弄死他,只是没有机会罢了。信陵君这一得势,魏使能爽吗?

  可是,大局已定,魏使也不敢说什么,除非他敢开罪楚燕韩齐四国。

  “敢问纵约长,何时起兵?”大局已定,楚考烈王很是欢喜,忙问信陵君。

  “兵贵神速,自然是越快越好。这一次,我要率领大军压到函谷关,定要攻破函谷关,扫灭虎狼秦国!”信陵君这辈子头一遭担此重任,自信心膨胀,口出狂言。

  “好!信陵君多壮志,此行定当成功!”

  一片叫好声响起,在座众人个个信心满满,以为可以灭了秦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