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路青云 1063:节前会

《一路青云》1063:节前会

作者:刀的温柔 字数:1907 书籍:一路青云

  订单有了接下来就是生产,接订单只是一个生产企业的赚钱的第一步。同样,招商引资的工作,有了项目有了投资商,在投资商把钱变成项目目标之前,还有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土地的征收。

  自从有土地征收这个事以来,土地征收工作都是非常难做的工作。国人对土地的热爱达到迷恋的地址,这种对土地的执着,是数千年的农耕社会的演变结果。对于活在农耕社会里的人,手上有钱都不是最安全的,有土地才是最安全的,因为有土地就有粮食,没有粮食有再多的钱,也是会饿死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能超过国人对土地的热,所以,要征收人们手中的土地时,工作真的很难做。

  不管多难,这个工作都必须按时保量保质的完成,因为这关系到后面资金的流入,关系到投资商的投资信心,更关系到本县是否能在计划内脱贫。

  元旦后就开始着手征地工作,但是成绩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微城的征地工作进展缓慢,完全达不到预期。本来,大家都认为,在这么一个几乎可以说得上是穷山恶水的地方投进去几个亿的资金搞开发,村民们会欢呼支持的,结果,他们支持是支持了,但听说要征收自己的山林田地时,他们不乐意了。

  春节假期前,范思成增开了一场县府工作会议,特别讨论征地问题。

  早上九点半,与会的人到齐,赖华茂捧着笔记本和资料跟在范思成后面进入会议室。

  “咳,都到了是吧,那就开会吧。年终总结以及其它的事,年度工作会议上都已说过了,今天这个会,专门讨论微城的征地工作问题。冯明同志你是分管国土的领导,又是微城项目组的副组长,你说说情况如何?”范思成点名冯明。

  范思成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只要真有能力的人并且爱党爱国的人,他是不会看出身,也不会看原来是哪个“山头”的人。冯明虽然是一员“判将”,但是站到范思成这一边后,工作十分的出色,所以在范思成的建议下,他总算前进了一步,由县府办主任变成了副县长。

  现在范思成又将他放到微城项目中当副组长,很明显是让他积累政绩,偏心啊,这个项目一旦完成,这个副组长的政绩自然不小啊。

  “还是由国土的黎局长先说说具体的难点吧,毕竟,国土参与了具体的征收工作,他讲比我讲更详细。”冯明不是不知道,他是有意让黎文清发言的。

  黎文清原来是搞审计工作的,范思成整顿三公消费的时候发现了他并不是那些死板的数字书生,所以,把他调整到国土局任副局长。现在国土局长因病请了长假,看形势,实际上已接手了全面工作的黎文清,年后应该要将副字拿掉了。都是范思成提起来的人,冯明自然要关照了,他是有意将这种不需成本的风头让给黎文清,让他在各位领导面前表现表现。

  “那,黎局你详细说说,主要说说为什么大家支持这个项目,为什么到让他们拿出土地的时候却不愿意了?这个项目首先受益的就是丰门和健城两镇,他们脑子里到底怎么想的?”

  黎文清站了起,打开笔记本准备说话,范思成让他坐下说,没必要搞到像小学生回答问题一样。

  “是,那我就说说具体的情况吧。”黎文清坐下后说道,“各位领导我先说一下这次微城需要征收的土地有多少,微城项目按照设计需要,将湖岸往外延伸一公里或两公里划归微城项目,也就是说,整个微城的规划是长十一公里,最宽八公里。”

  “这些划归微城项目里的地方,绝大部份是不需要征收的,照规划整改就行了,需要征收的部份,大概是湖岸延伸一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说,十多平方公里。这十多平方公里里面,有荒山、山林、经济林、旱地、水田、还有村子。”

  “其它的都好办,最难办的是村子动迁,以及水田。大家都知道,我们县特别是西北部,也就是丰门附近这几个镇子,水田是很少的。所以,村民们舍不得放弃这些水田啊……。”

  显然,黎文清是偏向于村民一方考虑问题的,从他的语气里就可以听出,他自己也舍不得这些水田。

  水田就是粮食的保证啊,没了水田,去哪儿搞粮食。这是很多老年村民们的思想。

  “你确定他们只是舍不得水田,而不是嫌补偿价格低?”黎文清停顿的时候范思成插话说。

  “年轻人嫌补偿款低,才年人舍不得。”黎文清说。

  “被征收的水田总数多少亩?”

  “四百二十亩。”

  “子项目向阳梯田将会造田多少亩,果乐园将会造旱地多少亩?”

  “按照项目设计,向阳梯田将会将飞鸡山的五十亩旱地和飞鸡山南坡改造成梯田,大概造田二百九十亩左右,而果乐园的规划,将会将二龙山改成观光果园,租种果园一千亩。”

  “很好,既然我们有田,谁喜欢田的,那就还田给他们。新造的梯田,肯定产量和那些种熟了的水田差很远的,我们可以给他们发补贴,或者置换更多的面积。或者让他们换租种果园,黎局,你觉得这样能解决那些不愿意征收水田的人吗?”

  黎文清还没说话,列席的叶海像小学生一样举手要求发言。

  “哈全,老叶你要说话啊,行,欢迎,我说一下啊,镇里和村里来的同志们,你必须拥跃发言啊,因为你们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你们最懂他们的心思了。”范思成笑着对叶海说,“老叶,你说。”

  “我觉得吧,补偿已不低了,自己耕种,每亩每年也就割稻一千八百斤左右,现在的优粘才一百多块钱一担,大家种的都是汕优,价格还要低一点,算来每亩每年收入也就三千不到,这里面要花多少人力畜力不计,肥料肥药占一大半,现在每亩每年补偿两千块,这价格一点儿都不低了,更何况,惩收了水田和搬迁的人,还可以优先到微城工作,这是多好的条件。”

  “他们所以不同意,是因为有几户‘钉子户’ 在背后搞鬼,把这几户摆平了,其它的就没事了。”叶海是地头蛇,自然知道得比黎文清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