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初唐傻小子 第九十一章 战辽东(上)

《初唐傻小子》第九十一章 战辽东(上)

作者:慕容仲康 字数:2788 书籍:初唐傻小子

  却说李世民决意御驾亲征,率十万精兵进攻高句丽,收复辽东失地,一雪前耻。

  众臣感动不已,群情激奋。

  岑文本请命道:“皇上既已决定,老臣别无他求,只愿随皇上左右,效死军前!”

  “景仁,你的病彻底好了吗?此次出征路途遥远,朕很担心你的身体。”

  “多谢皇上挂怀,老臣无恙。”

  “好吧!朕便准你所请!”

  其后,长孙无忌等众臣也都请命随军出征。

  李世民一一准奏,这时,他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向身边的太监吩咐道:“传朕旨意,命玄奘法师也一同随朕起行。”

  “遵旨!”太监领旨,下殿而去。

  没过多久,太监便匆匆返回,禀报道:“皇上,玄奘法师坚称染病,无法侍驾,向皇上请辞!”

  李世民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面露不悦。

  长孙无忌进言道:“皇上,玄奘忤逆圣意,抗旨不尊,罪在不赦,请皇上下旨严惩!”

  “不!他是佛门中人,朕不强求,且随他吧!”

  贞观十九年二月,李世民在洛阳誓师出征,随军的主将有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副总管李道宗,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还有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牛进达等一干勇将,苏定方由于尚在安西都护府坐镇,未得诏命。

  当然,张小七、李恪、程怀亮也都随军出征了。

  大军兵分两路,李世民率李勣、李道宗众将,统六万步骑兵,走旱路,进兵辽东,张亮则率军四万,战舰五百艘,从莱州渡海,直扑平壤。

  三月底,李勣、李道宗率先头部队抵达柳城。

  李勣命军兵日夜鼓噪,佯装要正面渡辽水,越长城,攻打怀远镇,吸引守军的注意,而后,秘密向北进军,经通定甬道,架起浮桥,渡过辽水,突然兵临武鹰逻,进入辽东腹地。

  辽东诸城守军大骇,遂各自紧闭城门,无人敢来迎战。

  李勣率军向东一路横扫,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攻拔后黄、横山、磨米、麦谷,直捣玄菟城。

  李道宗趁机率领余下的数千军兵,从柳城出发,渡过辽水,兵围新城,新城五万余守军惊慌失措,龟缩城中,不敢应战。

  四月中,李勣、李道宗合兵进攻盖牟城,城破,俘获高句丽人两万余口,粮食十万担。

  五月初,李勣、李道宗率军四千进兵辽东城。

  而此时,张小七众人则随同李世民的*主力,渡过辽泽、辽水,进驻马首山。

  张小七早就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私下里对李恪和程怀亮抱怨道:“早知如此,咱们就该当先锋的,天天在后军呆着,打不着仗,看着人家建功,真急死人哪!”

  程怀亮也道:“是啊!一想起那个高句丽将军的嘴脸,我他娘的就恨得牙根都痒痒,真想好好跟他们大杀一场!”

  李恪笑笑道:“放心吧!大仗还在后面呢,有咱们杀敌的时候!”

  这时,皇上的旨意到了,要他们率五百骑护驾,随皇上前往辽东城下,与李勣、李道宗汇合。

  三人领旨,随即动身,点齐兵马,入中军帐侍驾。

  李世民起行,三人率队追随左右,离开了兵营,催开战马,抄小路,向辽东城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急行军,次日黄昏时分,他们赶到一处山谷。

  李世民勒住坐骑,向向导问道:“此去辽东城,还有多远?”

  向导回道:“回皇上,尚有五十余里,今夜我们便可与李勣将军他们见面了。”

  “恩,好!传令下去,令士兵们暂且歇息片刻,朕要到附近转转。”

  李恪忙问道:“父皇,你要去哪儿?”

  李世民用手指了指一侧的山坡,“你们看看那边!”

  众人扭头看去,但见那山坡上横七竖八地堆叠着很多具白骨,不少遗骸都残缺不全,深嵌在泥沙之中,他们身上的衣服有的还未腐蚀殆尽,还能依稀分辨出大隋的图案。

  李世民带着三人,催马趋至近前,仔细查看,不禁长叹一声,“唉!这些人都是前隋将士,是我中华子弟,他们为国捐躯,却暴尸于荒野之中,成了孤魂野鬼,怎能不叫朕痛心哪?”

  李恪劝慰道:“父皇不必感伤,我们此来就是要为他们报仇雪耻的!”

  可他话音还未落,忽而一支冷箭从斜刺里飞来,刺向了李世民的面门。

  张小七最先反应过来,见势不好,一纵身在马上一跃而起,探手一抓,一把就把那支箭抓在手里。

  “不好!有敌人!快!准备迎战!”

  接着,不远处的山口,喊杀声响起,“唐王在这儿呢!快!活捉李世民!杀!”一支高句丽军队呐喊着,涌进山口,朝众人冲杀过来。

  李恪和程怀亮大惊,忙将李世民护在身后。

  张小七跃马抡刀,冲锋在前,带着众军兵,与敌接战。

  李恪就说:“父皇请放心,有儿臣在,定可保父皇无虞!”

  “诶,不必担心朕,他们来得正好!”李世民摆了摆手,“随朕杀开一条血路,我们今晚便去辽东城下,与李勣他们汇合!”

  “遵旨!”

  众人随即冲入数千敌军之中,一路所向披靡,径直杀出了山口。

  高句丽军兵们阻拦不住,眼看李世民跑了,赶紧重新集结,又在后面追杀上来。

  正这时,迎面,一支*赶到了,这支军队为首的两员战将正是李勣和李道宗。

  两人见状,也大惊失色,慌忙指挥士兵救驾.

  半个时辰后,他们便将追过来的高句丽军队全部歼灭。

  李勣和李道宗滚鞍下马,来到李世民近前,跪拜在地,“皇上,臣等救驾来迟,请皇上治罪!”

  “战场上不必拘礼,快起来吧!”

  “谢皇上!”

  李世民问道:“你们不在辽东城围城,怎么带兵到这儿来了?”

  李勣回道:“皇上,臣等接到哨骑禀报,高句丽大将军盖苏文遣五万余步骑兵救援辽东城,臣等唯恐皇上在途中与他们相遇,遭遇不测,这才带兵前来接应!”

  “盖苏文发兵五万救援辽东?”

  “正是,皇上,刚刚您遇到的,应该就是他们的先锋部队,臣估计,再有不到半个时辰,敌军就会赶到这里,敌军势大,而我们只有四千人马。为皇上安危计,臣请皇上尽快回军马首山。”

  “朕不走!”

  “皇上……”

  “你们不要劝了!”李世民催马往前走了几步,来到军前,“朕到这儿是做什么来了?是吊民伐罪,是为前朝雪耻!那个山谷里有很多前朝士兵的尸首,他们在天的英灵在看着朕,看着你们为他们报仇!朕岂能让他们失望,做那临阵脱逃的无耻懦夫?

  朕的军队是天下无敌的精锐,敌军纵有五万又有何妨?不遇劲敌,何以显壮士?今日,就让朕与你们用这场大战,来祭奠那些死难在山谷里的烈士们!”

  众将闻言,皆跳下马来,跪倒在地,“臣等皆愿为皇上效死!”

  “杀!杀!杀!杀!”军士们士气大振,声震山谷。

  很快,远处出现了点点火光,高句丽的援军到了,顶在最前面的是盾牌手,后面是长枪兵,再往后是大批马队和弓弩手,铺天盖地,一望无边。

  两军对垒,战鼓如雷。

  李世民用手中马鞭一指,“众军听令!杀敌冲锋!”

  “杀!”张小七一骑当先,冲在了最前头,后面,众军兵催开战马,一个个就像刚出笼的猛虎一般,杀进了敌阵。

  张小七早就憋足了劲了,这下可算是有了发泄的机会,把武艺施展开了,在敌阵中乱砍乱剁,往来冲锋,无人能挡。

  其余众将也都大肆杀将起来。

  书中代言,高句丽的军队跟突厥、薛延陀这些草原部族的军队是不同的。

  突厥骑兵攻强守弱,讲究的是长途奔袭,所以身上甲胄都是很薄的,容易被刺杀,可高句丽的军队最擅防守,不仅城池修得非常坚固,军兵也都身着重甲,一旦陷入肉搏战,极难对付,更何况对方人数还是*的十倍有余。

  所以,即便大唐士兵士气旺盛,奋勇冲杀,可想要取胜,依旧非常困难。

  李世民立马于高坡上,观察着战场的局势,心中暗忖:“小七一个人搅乱了敌军的左翼,牵制了两三万敌兵,可右翼阵型未乱,恩!”

  “来人!在朕的周围点起灯球火把,撑开黄罗伞盖!”

  他身边的李恪忙道:“父皇,您这是何故?这样一来,岂不是暴露了您的位置,引敌军来攻吗?”

  “朕就是要引他们过来,只要敌军右翼一动,中军自然空虚,你即刻率五百骑冲杀进去,斩将夺旗!”

  “父皇!这太危险了!您的安危最重要,请您收回成命,万万不可呀!”

  “朕不怕他们,你又怕什么!”

  “父皇……”

  “军情似火,休得多言,这是军令!”

  “是!”李恪只得从命。

  事情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他一现身,敌军右翼上万骑兵闻风而动,冲出大阵,漫山遍野地朝着他扑了过来。

  李恪见时机已到,即刻抽出长剑,率领五百骑兵直插中军而去。

  李世民则带着剩下的数百兵士与敌接战。

  战局骤然混乱起来,各股军队各自为战,在敌阵中杀乱套了。

  却说李恪率军一路狂飙突进,冲开一条血路,杀到了中军大旗前,可到了地方一看,他登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原来敌军的大旗前有一道连弩车构成的屏障,连弩车后还有大批长枪兵和弓弩手严阵以待。

  他们一靠近,连弩车便启动了,“啪啪啪啪啪!”劲弩一出,一射就是一串,将他们射得人仰马翻。

  五百骑兵根本不够看,一个照面便折损了大半。

  李恪急了,在马上飞身而起,孤身冲阵,可是敌军万箭齐发,他连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身上也挂了彩了。

  “怎么办?敌阵无法攻破,父皇又身陷重围,恐怕挺不了多长时间了,我该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