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娱之开局被明星老婆扫地出门 227:史无前例

  事实上。

  徐桐在拜访邱木之前,他就已经做了非常多的事先准备。

  毕竟,对于这么一位全东区都公认着的天才导演,他觉得,再怎么之郑重都不足为过,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

  而愈是调查。

  徐桐便愈是心惊。

  因为,邱木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过于传奇,大学就读于表演专业,为自己的前妻打造了一张神专,离婚之后,更是凭借着《隐秘的角落》一路起飞,一步步走上了东区电影界的顶点。

  哪怕。

  他现在还只有30多岁。

  但,关于邱木的评价,早已在电影界展开了半公认的定论。

  众所周知。

  电影这玩意起源于西美,而它传入东区的时间远不及西美,纵观东区电影发展史,大概可以简单地做一个划分。

  第一阶段,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电影其实可以简称为录像带。

  第二阶段,黄金时期,伴随着电影在东区的逐渐普及,以夏穆、章一等为首的两辈导演结合着东区的历史文化和电影的先进技术,逐渐确定了东区电影的发展方向。

  并成功带领着东区电影走向全球的视野,并在联邦斩获了诸多的奖项和认可。

  第三阶段,新时期。

  自迈入了新世纪之后,面对着好莱坞类型商业电影的冲击,艺术电影在东区逐渐式微,在此,新老导演们面对着商业化的冲击,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这期间,虽然偶有佳作,但,大多烂片当道。

  这个时期。

  最具代表性的导演是谁?邱木,没有之一。

  在这个商业的时代之中,他可谓是成功搭建了一个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桥梁。

  顺便,让东区电影再一次成功地站回了联邦以往的高度,单论这一点,便足以让邱木在东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讲真。

  邱木现在唯一的劣势大概只在于他还太年轻,甚至,在过分点说,只在于……他还没狗带。

  死后封神,懂得都懂。

  至于邱木在大众眼中的影响力,亦是一流。

  关于邱木的才华向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邱木的名字,可以霹雳哗啦地出现一系列的附加词。

  其中。

  对于邱木的评价亦不少。

  再结合邱木自出名之后的行为——不参与综艺、不接没意义的代言、不随便和别人合作、至于写歌、写剧本什么的,基本上都是Pass!

  这是一种什么追求?

  这是沉寂在自我世界的完美追求。

  要知道,网络上可是因为邱木这一点,对他充满着赞誉之声,觉得这才是一位真正的明星的必备修养。

  一个才华横溢、洁身自好、对于艺术保持着热忱和追求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有没有!?

  所以。

  先入为主。

  徐桐觉得,这样的邱导在生活一定是充满着格调……吧!?

  嗯。

  徐桐先前一直坚信着这一点。

  在心里树立着一个关于电影艺术家的美好幻想。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道重重的铁拳,因为,这个邱导……貌似,有点闲!?

  以至于,他现在关于邱木的观察日记渐渐变成了——

  2月4日,天气晴,今日无事。

  2月5日,天气阴,今日无事。

  ……

  用邱导自己的话来陈述。

  关于电影。

  “主竞赛单元的那几部电影,我在当评委的时候,翻来覆去地看了七八遍,关于它们,大概没有人比我更熟悉。”

  关于柏林。

  “所谓的文化旅游城市的核心是,你首先得认识到这个地方的文化,方才能感受到来自于文化和历史的厚重,不然,就别谈什么共情和感叹,真要说什么宏伟壮阔,在我眼中,大自然所塑造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宏伟壮阔。”

  好吧。

  徐桐觉得,邱导的道理有很多。

  但,如果真要细细深究……貌似,邱导的所有道理都是为他的“悠闲”人生做着诠释!?

  咳咳。

  总之。

  和网上那些人所自以为是式打上的“学霸”人设,显得有些泾渭分明。

  当然。

  在徐铜眼中。

  这并非是什么坏事。

  他此行的目的便是为了更好地认识邱导,唯有亲眼见证,才能感受到来自于邱导的魅力。

  徐铜不得不承认的是,和邱导闲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用他的记录来说明。

  在我这么多年的人生中,邱导绝对属于我所接触到的所有人中,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位,大概,这亦推动他成为一位如此优秀的创作者的原因,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总能产生一些新奇的点子。

  并且。

  邱导在偶然之间所挂在嘴边的那些话亦显得饶有趣味性。

  譬如,偷得浮生半日闲。

  ……

  邱木不知道,在他一个不经意之间,又做了一次文抄公。

  ……

  ……

  其实。

  邱木这边并没有闲着。

  他现在正忙着和何正、苏云一同讨论着剧本的发展方向,用苏云的话来讲,改编《三体》乃是一门工作量巨大的事宜。

  在此。

  他还特意提出了一个十年计划,以十年为标准,按现阶段东区的电影工业水平,进行统筹安排。

  第一个十年。

  依托《三体1》的剧情,以ETO的三部曲为主线进行延伸,扩展其他的支线剧情,完成第一部到第二部之间的铺垫,而这一部分剧情,对于特效的要求并没有后续那么的宏大。

  在拍摄之中,还能促进电影工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嗯。

  苏云这人,邱木觉得,还真是一个人才!

  对此。

  关于首部剧本的改编,正在进行中。

  在剧本这方面,何正和苏云可谓是非常之靠谱,而邱木,则进行着总体的统筹规划,三体项目,正式起航!

  这个时候。

  在柏林的另一边。

  李洪文看着窗外,薄雾弥漫,打开车门,一股寒气涌来。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穿过眼前的回廊,直到他走进室内,寒冷的感觉方才消散开来,眼前,是一间装潢淡雅的大厅,墙壁上挂着古典主义的油画,显得甚有格调。

  当然。

  地点不是关键,关键是这里的人。

  这里位于电影节主展厅的不远处,在这个特殊的事情,总能在这里遇到一些那些在大银幕上熟悉的面孔,当然,还有幕后的面孔。

  比如眼前的这位。

  李洪文看着他,不由得露出一分灿烂的微笑,显得甚是亲切。

  “邱导的首席大弟子,久仰大名,你总算来了,不然,没有了你,我们可能要少上一分乐趣。”

  李洪文谦逊地摇了摇头。

  和对方打了个招呼,李洪文跟着他渐渐走进里面的一个房间之中。

  推开门,里面全部都是东区面孔。

  他们看着李洪文,各自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一分微笑,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

  毕竟。

  李洪文的名气可不小。

  邱导的首席大弟子,单论这个头衔,便足以让他们多看一眼,以示尊重。

  这里是今年柏林电影节所有的入围导演们举办的小沙龙地点。

  而李洪文作为今年主竞赛单元的入围者,自然是必不可少。

  事实上。

  类似于这样的沙龙,以往在三大之中并不少,但,更多的依然属于各自小圈子的场合。

  并且。

  电影节具备着展览和奖项的双重属性。

  而以往的沙龙,大多都是过来参展的人士,而并非是入围者。

  毕竟。

  往届电影节中,能有两三个东区入围者,便顶天了。

  至于,为什么今年在这里有着这么一个独特的沙龙呢?

  这便得多亏于今年柏林这破天荒地的入围人数,单单只论主竞赛单元,便有着6人,至于其他单元,人数亦不少。

  所以。

  方才推动了这一沙龙。

  “张浩。”

  “今井大悟。”

  李洪文看着眼前这些人的自我介绍,笑着和他们握了握手。

  “李洪文。”

  “邱导的大弟子么,我们都认识你。”

  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率先说着,显得很热情。

  他便是张浩,今年的主竞赛单元的入围者之一。

  作为外界公认的新影派人士,虽然张浩从未在公开场合表示赞同,但,亦从未在公开场合反驳……

  新影派这个头衔。

  对于张浩还真有着一定的帮助,所以,虽然他自己不以为然,但,出于利益考虑,他的态度很含糊。

  至于其他人,今井大悟亦笑着对李洪文点了点头。

  “你在没来的时候,我们刚刚都在讨论着你呢。”

  “嗯!?”

  李洪文疑惑地看了看张浩。

  “准确地说,应该是讨论你的《极寒之暴》。”

  “哪里哪里,张导你的《焦灼》才是真的精彩,充满着暴力美学的魅力。”

  商业互吹。

  社交交往的不二法则之一。

  当然。

  站在事实出发,李洪文的《极寒之暴》在本届的主流评论之中,亦属于好评如潮,而张浩的《焦灼》则显得有些毁誉参半。

  李洪文还真担得上今年的得奖大热门人选之一。

  场刊评分3.1。

  几个人继续闲聊了一两句。

  张浩看着李洪文,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随意地说了一句。

  “说来,邱导作为今年的评委会主席,不知道你有没有上门拜访一下!?”

  李洪文不由得眉头微微皱了皱。

  总觉得,这个张浩显得有些话里有话,意有所指。

  想了想。

  他如此说着。

  “张导说笑了,邱导最近可不是一般的忙,即是主席,在美区那边可还是在角逐着奥斯卡呢,我可不敢打扰他!”

  伴随着奥斯卡提名的公布,关于它角逐奥斯卡,俨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是是目前东区导演关注着的焦点。

  “《鸟人》那个一镜到底式的拍摄,当真是对于目前电影的一个巨大的惊喜,讲真,在我心里,它显然值得一个奥斯卡。”

  谈起邱木,几个人不由得变得更加热情了些许。

  一时间。

  整个现场宛如一场大型的粉丝见面会。

  足见邱木的影响力。

  看着这一幕,张浩不由得有些沉默。

  原本他是想着探探李洪文的底,看能不能知道一些内幕消息!?

  不曾想。

  这群人瞬间跑偏了!?

  WTF,邱导当真是恐怖如斯。

  “我觉得《杀人回忆》中的那场雨夜追凶当真是经典中的经典,阴郁冷清的色调,强烈的光线对比,湿漉漉的乡间小道,空气中仿佛弥漫着雨雾……完美地营造了一个让人惊慌的场景。”

  “嘿,我也最喜欢这一段。”

  李洪文看着眼前的人,单看长相,他大概是这里最年轻的一位。

  “你是?”

  “王致远。”

  王致远腼腆地对李洪文介绍着自己的名字。

  他在这个场合并不显眼,因为,他太年轻,且,还是一位新人。

  但。

  听着这个名字。

  李洪文不由得思索了一两秒。

  脸上不由得浮现更加真切的笑意。

  “东街少年杀人事件!?”

  “嗯。”

  王致远点了点头。

  “你的那部电影,我可是在展馆看了两遍,当真是一部非常之优秀的电影,尤其是最后男主在一片草地上亲手杀死女主的时候,简直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李洪文不由得感觉有些惊喜。

  真没想到,王致远居然这么年轻!?

  听着对方的夸赞。

  王致远不禁还有些害羞。

  嗯。

  他还没有经受这个圈子的不要脸的考验,所以,还处于萌新状态。

  李洪文看着他,不由得有些感慨。

  想当年。

  他刚刚进圈的时候,亦如此。

  在此。

  2月13日。

  柏林电影节的落幕式兼颁奖典礼,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是邱木所熟悉的地点,熟悉的场合,还有熟悉的开场方式,但,此时此刻,物是人非。

  他从曾经的选手,变成了今天的裁判。

  “欢迎大家来到第73届柏林联邦电影节的颁奖典礼现场……”

  “获得我们第73届联邦电影节阿弗雷鲍尔奖的电影是……《东街少年杀人事件》!”

  “让我们恭喜这位来自于东区的导演,哦,他的年轻让我想到了那位东区的邱……”

  这个时候。

  镜头正好对着王致远的脸上,现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发出了激烈的掌声。

  王致远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脸上还带着一分不可思议。

  毕竟。

  他是一个新人。

  虽然,这个阿弗雷鲍尔奖不算什么重头戏,甚至,都没什么人关注。

  可,这依然是柏林电影节!

  王致远难以置信。

  在他充满着感谢的颁奖感言之中,颁奖仪式继续进行中,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

  终于。

  最佳影片,小金熊。

  “获得第73届柏林联邦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的电影是——让我们恭喜《极寒之暴》。”

  “让我们用掌声为李洪文导演进行祝贺,再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我们本届的评委会主席,邱木先生为他颁奖!”

  一时间。

  现场的诸多东区人、东区媒体们,不由得沸腾了起来。

  邱木。

  李洪文。

  大荧幕上。

  两个东区面孔,都充满着年轻和活力,在这个舞台上,显得是那么的惊奇,可能……

  史无前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