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剑 【评点本004】四章 泥絮

《大剑》【评点本004】四章 泥絮

作者:九指书魔 字数:3647 书籍:大剑

  常思豪虽惦记着秦绝响的事情,却也没太放慢速度,快出河北才见李双吉跟上,询问之下听他说“话已传到”,秦绝响也“知道了”,居然没个准确回应,不由大感郁闷,心想这双吉真是实透心了,让他传话,他果然便只传话,多余一句也不打听【娴墨:在某些行业,这其实才是好员工,】,绝响倒底明没明白,听没听懂,也不清楚,郭强和武志铭全瞧了出来,两个暗地里挤眉弄眼地窃笑,一副“要我来办,必不至如此”的表情,倪红垒笑着拍拍李双吉的后背以示安慰,倒把他拍得有些发愣,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常思豪心想秦绝响聪明机灵,那句粗疏隐语他多半能懂,如今自己一身照不到两地事,也顾不得他了,当下加了速度依旧兼程前行,这日过了黄河进入郑州地界,眼见天色不早,便在驿馆中落脚休息,此处是南北沟通的要道,往来歇脚的驿骑不少,打听之下,听说广州方面军情并不吃紧,相反曾一本知朝廷兵至,已然躲藏起来,俞大人每天派人侦察,不时捣巢破个小据点,这仗零零散散的,倒似打成了游击,暗自寻思道:“说什么这曾一本会用兵,看来也是平常,几万海贼对官军,正当以多欺少,他却躲躲藏藏,显然大没底气,看来贼毕竟是贼,比不得正规军队,”次日起程,心头也轻松了不少,

  时近中午经过一片林荫夹道,远远可见尽头林开处有一座城池在望,齐中华指道:“侯爷,前面便是新郑,咱们进城打火,略作休整再走罢,”常思豪点头,行至树林边缘时,就见在道边一株树下有人站起身来,朝这边望了一望,似乎确认了什么似地,横身子拦住了道路,

  常思豪等勒住马匹,只见那人身上是青白相间的僧衣,脚踩麻鞋,将斗笠往后一顶,露出青森森烫着戒疤的光头,武志铭将马鞭甩了个响:“你这和尚挡什么道,小心化一身马蹄子,”

  那僧人倒乐了:“马蹄印在身上,倒也和元宝差不多呀,”

  常思豪心知大道上没来由出个和尚必有蹊跷,摆手让武志铭退后,

  那僧人上下打量着他,问道:“请问前面来的,可是百剑盟的常思豪常盟主么【娴墨:不叫侯爷,单称盟主,便有因由,】,”

  常思豪执鞭拱手道:“在下便是常思豪,请问阁下是,”

  那僧人敛容合十道:“小僧普从【娴墨:史上实有其人,曾随俞大猷平倭立功,作者不细叙其生平,只拿来做个引路小厮,真是埋没英雄,】,是少林派弟子,奉本门方丈小山宗书之命,在此等候盟主多日了,”常思豪有些奇怪,心想那大头和尚与郑盟主有说有笑,跟郭书荣华如亲似厚,和徐三公子粘粘糊糊,脑子里不知有些什么鬼转轴,如今又派个人在半路上拦我做什么,只听普从道:“常盟主不必多虑,方丈有些事务要与您商谈,知道盟主南下平寇要途经此处,故命小僧守候于此,言说此事关乎天下,务必请您移步一叙,”

  常思豪凝目道:“上人何在,”

  普从一笑侧身东指,几人移目望去,远处小河畔一片桃林花艳,粉生生犹如落地之云,

  本来快马疾鞭眨眼即到,但普从是步行,总不能把他抛下不理,常思豪索性下了马,也步行跟在他身后,一路走来,倒觉得一改赶路的急切,心情变得舒缓了许多,【娴墨:正是以步伐之缓,调理文字之气,】

  入得桃林深处【娴墨:云中侯入云中矣】,只见前面现出一座小院,青瓦白壁,甚是清新【娴墨:云中有院,知是天上人间】,普从进去禀报,不多时,小山宗书亲自带人迎了出来,一见之下微笑道:“阿弥陀佛,果然是常盟主【娴墨:小山也是称盟主,不称侯爷】到了,老衲迎接来迟,还望盟主恕罪呀,”

  常思豪合十道:“不敢当,在下闲杂事不少,上人离京也没赶上相送,实在抱歉,”客套几句进了院子,普从引领齐中华等人休息看茶,常思豪随小山宗书穿廊过桥直往后行,一路见院中也是花云盈满,桃枝过墙,颇觉赏心悦目,便眯起眼睛道:“不想这里还有一所少林别院,上人每日闲看桃花,想必惬意得很呐,【娴墨:人面桃花相映红,衬带人面,不知上人可思桃臀否,】”小山上人拢须大笑,

  来到后园,只见小庭中有一石桌,周围有三个大花椅,仔细一瞧,原来也是三株桃树,桃树本来低矮,加上多年来在剪枝的时候修出了两手相捧的形状,上面架好木板和靠背,铺上宣宣棉棉的软垫,周围花枝包裹,就成了天然的椅子,小山上人道了声“请,”常思豪在左手边桃树椅上落坐,屁股沾椅往后一靠,只觉头顶左右满眼白红粉瓣,如同陷入了花海中一般,心想:“这和尚果然大会享受,”

  小山上人在对面坐了,笑道:“可惜方今早春,只能看个花景,若是赶在入秋时来,坐树摘桃而食,则更别有一番滋味哟,【娴墨:春时思秋,秋时能不思春,大和尚托桃在手,岂能不别有滋味,还想上嘴,更暧昧之极,】”有个留长须的中年仆人奉上了香茶,转身退到一边,

  常思豪道:“看在眼里的是花,坐在身下的是树,闻在鼻中的是香,既然树在指边,花已入眼,鼻中香满,这一刻已足令人欢欣无限,又何必为将来那一口香甜,令当下之心有所期盼,变得躁动不安呢,”【娴墨:眼耳鼻舌身意,意不动,则其它都是享受,意一动,其它都成欲求,】

  小山上人道:“阿弥陀佛,盟主此言颇具禅机,如登高望远,令人开阔,百剑盟大旗不倒,剑家后继有人,老衲真替徐老剑客和郑盟主高兴啊,”

  常思豪听听句句唤自己“盟主”,不离江湖身份,便也猜到他两分心思,笑道:“在下才德不具,不过是勉力支撑罢了,哪像上人您哪,少林派在您的主持下威震江湖自不必说,难得的是到了京里,上上下下照样关系通达【娴墨:是捧是骂,】,您不但是徐家的座上客,更有郭督公做大靠山,可称得起是私官两面,手眼通天呐,想来若没有您这样知晓时务、智慧通达的当家人,少林也不会在江湖上雄屹千年【娴墨:是捧是骂,】,我们做晚辈的,真该向您好好学学呢,”

  小山上人手拢白须,摇着大头,将脸上笑容荡尽道:“诶,盟主这话就说远了,老衲禅心已做沾泥絮,岂逐东风上下狂呢【娴墨:大和尚是读书人,前人诗句手到拈来,引得合顺,全无突兀】,至于客座谈禅,也不过是为了弘扬佛法罢了【娴墨:索南嘉措也如此,总之有一个光辉万丈的引头放在那里,往下做什么都合理】,”

  常思豪想起立春东厂大宴上,曾听他说过“细雨不自重,故必乘风,星有星辰路,岂效浮萍”的话,当时被曾仕权打断,没再深谈,但他以天星自许,言中颇有与东厂并非一路的暗示,听现在这话,此意更是明显,难道自己以前都料错了,一时脑中急速旋转,心想这和尚是个老油条,就算不是东厂一路,也要多加小心才是,呵呵一笑道:“寒冬腊月里,北风又冷又硬,路上可是苦得很呐,没有东风送暖,上人何必进京遭那趟罪,”

  小山上人不说话,从怀中掏出一封书简递过,常思豪迟疑着瞧他一眼,接过展开,只见信纸上都是饱满的隶书,字体颇觉熟悉,小山上人道:“这是郑盟主邀老衲进京的书信,他的秦蚕古隶【娴墨:接第二部,书诀不冷】饱满刚劲,风骨特别,想必常盟主一定认得,【娴墨:字体在此又可为证,一笔多用】”

  常思豪仔细看去,确是郑盟主的笔体无疑,见书信里面用词恳切,意在力邀小山上人入京一晤,不由暗暗奇怪,心想这信若是真的,小山上人是被郑盟主邀请入京,而非被郭书荣华叫去的,那么东厂鼓动三派退盟时用他主持公证的事,又岂是假的,

  小山上人看出了他的疑惑,说道:“此间并无外人,老衲也便有话直言,之前老衲的师弟宗玉,,哦,就是白塔寺的主持小池上人,,给老衲来了一封书信,说是因邀来了白教的护法金刚进京,颇觉难得,故而也想邀老衲过去同研佛法,互解疑难,老衲一来是禅宗门下,二来在嵩山静修多年,向少下山走动,便有意回绝【娴墨:也有脸面问题,绝响所料其实不虚】,然而郑盟主这封信来,说要请老衲商讨武林大事,内中言辞恳切,一片赤诚,倒让老衲动了心思,因此这才决意入京,没成想,到在白塔寺中,一时群雄不请自至,皇上突如其来下旨封官,夏增辉等挑起争议骚动未平,应红英母子又当着天下英雄诉冤,让老衲来做见证,紧跟着三派竟又随之发起退盟,种种逆乱目不暇接,真令人胆底生风,现在想来,老衲一路行得隐秘低调,怎会在短时间内引来那么多武林人士到白塔寺问候,必是东厂探得了风声之后,定下计策,故意给他们通传了消息,以致后来种种,将老衲也牵制利用在了其中,当时老衲身在洪流之中毫无办法,只好唯喏应对,幸而郑盟主目光烛照,来个顺水推舟【娴墨:上部借东方大剑之口写一笔,此处又是一笔,内描外镂,刻出多层侧面,郑盟主是真难,】,避免了冲突,将一场惊天动地祸事化作无形,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常思豪道:“上人怎知一切是东厂指使,”

  小山上人道:“曹向飞对武林人不屑一顾,对你却恭恭敬敬,显为刻意营造敌视氛围,武林人中又有一派倾向官府,挑拨官家与武林之间的矛盾,也是意在激火,当时种种虽无确据,却从形势中便可猜得出来,”

  常思豪回想当时白塔寺里的情形,果真是处处看得明白,又不得不按人家的牌路来走,现在想来,仍觉胸中郁闷难消,忖这东厂以势压人,摆布石便休、霍秋海之流也不算奇,奇的是偶然而至的人、毫没关系的人也都能被他们耍在手里,棋子般安排在阴谋之内,又令其反抗不能,看来当日百剑盟那个门人也是东厂的眼线,否则不会故意泄底,将自己引到白塔寺去,郭书荣华处处安排周密,这份心思,倒真算是诡道之极了【娴墨:此处绝不该用诡道二字,而作者偏偏用此二字,何也,盖因承认其诡道,不直承其厉害,是小常仍不服气、虽挫不损其勇故,用厉害二字,则表现不出此心理,】,

  此时小山上人长长一叹,说道:“当日你和秦少主离开之后,老衲和郑盟主谈了一个下午,郑盟主言说,长孙笑迟倏然隐退,令得江湖局势陷入极大动荡之中,朱情、江晚、沈绿之辈有心扶国,又与百剑盟所走之路大不相同,他不希望看到将来两下相争、大开杀戮之事,又与他们讲说不通,故而希望老衲以武林前辈的身份出面,在当中主持调停,也好将这一场大祸消弭在萌芽之内,【娴墨:正反方不好说话,必要有个第三方,郑盟主想法不错,】”

  常思豪想起郑盟主与自己在雪夜中喝粥坐谈,讨论政体时局情形,心中一阵难过,剑家立足高远,却总是陷入不被理解的困境,反要处处低声下气、委屈求全,想来实是无奈之极,【娴墨:非暴力手段总是缓慢低效的,正如西方民主,意见搞不统一,办什么事也不能雷厉风行,好处则是稳妥,】

  小山上人打个沉吟,目光往起一抬:“老衲既已和盘托出,便想问个明白,一夜竹声,江山尽改【娴墨:绝响放火铳,以金吾谈爆竹作引;小山披内情,有秦蚕古隶为证,白塔寺内,你嗔我诉恩成恨;桃园深处,盟主方丈叙旧情,三派退盟,红英称谢,一个和尚脑袋大;茶座言欢,重提旧事,侯爷两眼对如灯,说甚么,一夜竹声江山改,道甚么,花谢春红太匆匆,总之政治春秋无限好,管你庙上云开是几重,】,如今百剑盟执掌在常施主手中,不知既往之议,还能否成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