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刺芒 第二卷 第107章 三张聊天记录

《刺芒》第二卷 第107章 三张聊天记录

作者:亲亲雪梨 字数:2966 书籍:刺芒

  刚要说些感激的话,却被杜四以目止住,像是知道他心意说道:“巧拙与我相交几十年,区区小事许小兄不必过分拘礼。”

  许漠洋借机道:“巧拙大师临去前,吩咐我去笑望山庄找兵甲传人,想不到竟然在此碰见了前辈。”杜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随我来吧。”他当先往沙漠中行去。许、杨二人对望一眼,只得跟上。

  迷茫的月色下,杜四带着许漠洋与杨霜儿展开身法,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朝北疾走,渐渐深入沙漠腹地,抬眼望去,已可见数里外一座山脉的轮廓。

  许漠洋见杜四一路上不发一语,料想他必是心伤好友巧拙大师的身死,虽是心有百般疑问,也不敢出口相询。

  沙漠中的夜晚没有白日毒辣的阳光,气温也骤然降了下来,只是地面黄沙仍是炙热异常,积存于地底的雨水蒸腾起一股暑气,令人烦闷难耐。三人行了几里,杨霜儿虽为女流,但身出名门,从小武功基础扎得坚实,倒也不觉什么。而许漠洋被暑气一蒸,只觉心闷欲呕,浑身旧伤隐隐发作,咬牙强忍,终不免慢了下来。

  杜四放慢了身形,落在许漠洋旁边,一只手轻轻扶住他肩头,稍做提携。许漠洋心中感激,偷眼望去,但见杜四望着前路,一脸坚韧,哪还有半分初见时衰老形态。适才见杜四一掌将安身立命的小店击毁,毫不拖泥带水,做事决断果敢,知道此人必是不凡,从前应也是叱咤江湖的人物,巧拙大师既然让自己找他,却不知下一步应该如何?

  走了一会,杜四见许漠洋气息急促,知他伤重难支,停下脚步待其稍作调息。自己蹲在一个小沙丘上,仰望夜空,若有所思。杨霜儿却也知情识趣,默默立于二人身旁,不发一语。

  许漠洋缓缓调匀呼吸,百般疑团却不知从何问起。忆起这一日一夜发生的种种变故,不由黯然神伤。几次想开声说话,却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倒是杜四先开了口:“许小兄可曾听说过干将莫邪的故事?”许漠洋呆了一下,他虽自小生于塞外,却对中原文化颇多研读,自知干将莫邪为楚王炼剑的故事,。他知道对方言语间必是大有深意,当下恭谨称是。

  杜四点点头:“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炼剑,三年方成,剑分雌雄。干将知楚王必不会放自己回山再铸良剑,赴宫前已知将死,好在莫邪已有身孕,于是干将只献一剑于楚王,留言莫邪,嘱其子报仇……”杜四浑厚的声音就像是从洪荒深处传来,缓缓讲述着千年前的一段旧事。虽然许漠洋与杨霜儿都知道这段千古传颂的典故,但面对一望无涯的旷漠荒原,重新听来,仍不由心血澎湃,别有一番感悟。

  杨霜儿忍不住接道:“楚王后来果然杀了干将,干将莫邪之子名为赤,长大后想行刺楚王,却苦于没有机会,后来有个人说可以帮他报仇,但却需要他的头,于是赤就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了。那个人果然献头于楚王,获得了楚王的信任,然后让楚王以汤镬煮赤之头,趁其不备割下了楚王的脑袋,自己也自刎了……”

  杜四叹道:“而且三人的首级都掉在锅中,全煮得稀烂,再不可辨。楚臣只好分以葬之。血仇终于得报,但那份赴死全义的豪情却传诵世间。”许漠洋心有所思,忍不住长叹一声,怅然道:“干将莫邪千古神器,谁料想其间却有如此的血泪之篇!”

  杨霜儿想的却是另外的事:“是啊,干将一死,其子也以身赴难,那铸剑之术只怕也失传了。”杜四大笑:“小侄女错了,赤虽为父报仇自刎,却尚留有一子,交与母亲抚养成人。莫邪眼见丈夫儿子皆因铸剑而遭横祸,不想再传铸剑之术于孙子,改传铸甲之术。却不料赤还留下了一本铸剑秘籍。其后人便兵甲共铸,那就是我兵甲派的开山祖师云歧子!”

  许漠洋与杨霜儿恍然大悟,原来杜四是借此对二人讲说兵甲派的由来。兵甲传人日夜浸淫兵甲之中,对兵器的熟悉远非他人可比。怪不得齐追城的炙雷剑虽是奇门兵刃,一旦碰上了杜四这样的兵器祖师,短短一瞬间,便解成一堆碎铁。

  杨霜儿垂头思索,低声道:“我曾听父亲谈及兵甲派。他说这是江北流马河边一个相当神秘的门派,每代只有两个传人,一人炼兵一人铸甲,每个门人一生最多只炼三件神器,但所铸之物无不成为名动一时的神兵宝甲。”杜四仰天长叹:“其实也不尽然,真正的神兵宝甲一生若能铸成一件,便已是本派门徒最大的自豪了。何况若无战事,甲胄全然无用,是以兵甲派终分为两派,一派全意铸兵、一派尽力铸甲,数代来纷争不下,弄得本门势微。我当初也就为了一块昆仑神铁与师弟斗千金争一时意气,这才远赴塞外,寻找炼甲之神铁。唉,良匠易得,神品难求,想我兵甲派已有近十代未能炼成一件神兵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想是为师门没落而黯然神伤。

  许漠洋与杨霜儿这才明白,兵甲派中竟有这许多的关节,听杜四的口气,其必是属于铸甲一派。而要制成神兵宝甲自然需要上好的材料,就若玉匠要雕琢传世名器先要有一块质地无暇的美玉一样。而杜四所说的神铁既属铁类,自是不适合铸成甲胄,难怪他争不过一意炼兵的师弟。

  许漠洋眼见杜四眉头紧锁,想劝劝这个老人,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心中忽有明悟,脱口而出:“其实铸兵甲同天下许多事理,因材施行方为最善。若是不顾物品的属类而强意雕琢,反为不美。”杜四眼中精光一闪,讶然望向许漠洋:“你能说出这道理,可见得了巧拙大师的真传。”

  杨霜儿少女心性,说话毫无顾忌:“管它是铸兵还是铸甲,杜伯伯最好能找到些好材料,铸成一件千古难遇的兵器,气死那个什么斗千金……”忽想到那斗千金是杜四的师弟,算起来也是自己的长辈,这般直呼其名大是不敬,不由吐吐舌头。

  杜四却是毫不在意杨霜儿话中的越礼,便像是呆住了一般回思着什么,长叹一声,老泪横流:“巧拙啊巧拙,我必不负你的苦心!”

  许漠洋与杨霜儿对望一眼,心中都不由自主想到那画帛上充满杀气的大弓!

  杜四再度长叹一声:“巧拙与我二十年前相识,结为生死知交。九年前,他与昊空门弃徒明将军决裂,远走天涯,我不知其踪。六年前他却找到了我,说是已有了对付明将军的计划。他一生少求于人,却要我守在此处,等待一个拿着他信物的人……”

  许漠洋大讶:“莫非六年前巧拙大师就已知道我会来找你么?”他心头突然涌起一种荒谬的念头,好像命运始终被控制,巧拙清楚地知道自己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一时茫然若失,再也说不出话来。

  杜四望着许漠洋:“从你一进我的店门,我就认出了巧拙那柄拂尘,只是事起匆忙,不得不慎重为之。想不到六年前与巧拙一别,言犹在耳,却已是天人永诀……”言罢不胜唏嘘。

  杨霜儿大感兴趣,“杜伯伯你是说巧拙大师竟可以预知几年后的事吗?”杜四不置可否:“我虽对《天命宝典》一无所知,可其既为昊空门两大神功之一,当中的奥妙之处一定远非他人所能想象。”杨霜儿不解道:“天命难测,真要洞悉天机又谈何容易?”“不然。”杜四道:“巧拙一生穷究玄机,其行事自难为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

  许漠洋这才略微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难怪沙漠边缘会有这么一家奇怪的酒店。杜四为遵承诺,在此荒漠孤岭中独守六年,闲暇时想必只有以刀刻枝,聊以解闷。他不由对身边这位守信如铁的老人肃然起敬。

  杨霜儿又问:“巧拙大师可对杜伯伯说过,等到他派来的人要怎么做吗?”杜四默然摇头:“当日与巧拙匆匆一见,他说还有些事尚要好好想想再做决断。”转眼望向许漠洋,“许小兄可将自己知道的情形说出来,大家一并参详。”

  许漠洋便将巧拙七年前如何结识自己,并嘱咐他冬归城破后上山来见,如何与明将军说那些针锋相对又让人似懂非懂的言语,如何望了一眼后再以拂尘传功,自己如何有了那些奇怪的想法,最后巧拙又如何从明将军大兵伏伺下将自己掷出重围,并传音让他来笑望山庄找兵甲传人。起初他说起那一眼的感觉时尚觉得有些恍惚,后来便越说越快,似乎那些巧拙的记忆全都是真实发生在自己生命中一样。

  许漠洋越说越是心惊,隐隐觉得巧拙似乎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正如他早早知道冬归城将被攻破,所以自己见到他时,他正默运玄功,仿佛提前就做好了准备,要看那惊天动地的一眼。可他又想不通,巧拙如果真能预知未来,甚至预知生死,为何又不提早避祸……

  杜四听到许漠洋说到经巧拙那一眼时心神中的种种幻觉,不禁长叹一声,别有深意地瞧着许漠洋:“许小兄福缘巧合下竟有此奇遇,定要好好利用,日后必有可为!”

  待听到许漠洋说起巧拙点出六年前的四月初七是将军最不利的时辰,杜四眉头略微一皱,喃喃道:“莫不是为此,六年前巧拙才来找我?”而许漠洋想到那柄拂尘中的卷帛,那张满布杀气、样式奇特的弓,突然便有所悟:“我知道了,正是六年前的四月初七,巧拙大师画下了那把弓!”

  杨霜儿也是一脸茫然:“我曾听父亲说,他四年前与一个神交已久的道人结下一约,要在今年四月派一名精通我无双城武功的人赶到此处的笑望山庄,现在想来那个道人应该就是巧拙大师,难道他四年前就知道现在的这些变故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