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铁甲军 第二百一十五章 惊为天人

《大宋铁甲军》第二百一十五章 惊为天人

作者:家家哥 字数:2135 书籍:大宋铁甲军

  闻袖里乾坤这话,竟意在挑拨场中诸人与水镜为敌,不由接道:“先生此言差矣!据小老儿所知,凌大侠夫妻所携,确系一寻常古琴!”

  不待袖里乾坤回答,云中子在旁一声冷哼,道:“好个寻常古琴!神医何苦为他人说项?那魔音,贫道与在场诸位,刚才已领教过了!”

  水镜上人不由神色一凛。

  刚才那怪异之极的琴声,与不久前他在少林寺中所闻那梵天慑心琴音,异曲同工。虽远远的听到,也令他心晃神移。觉这音乐,非中土之声,但也不象西土梵音。隐约的,倒似一种未经开化的蛮乐,夹杂着恨世之音。水镜上人听着,只觉心旌摇晃气欲散。当下停运体内神功定力,将那琴声顶住,那恨世之音,却又倏然而止。

  水镜上人辨出发声方向,急奔而来,却见这一伙人如痴如迷,愣在林中。

  水镜上人不知刚才场中诸人,已与俗家弟子凌如风有过一场恶斗,更不知众人正追击凌如风夫妻时,这琴声突出,将众人困在林中,因此才有此问。

  谁知众人对自己,竟有敌意。听云中子如此说,水镜不由问道:“难道说,道长认为刚才那怪异的琴声,是老衲弟子凌如风所弹?”

  云中子冷哼一声,并不回答。三才剑中的天剑却冷冷笑道,“嵩山少林寺,乃中原武林北斗。今又出俗家弟子凌如风如此了得,贫道怎敢讨死?告辞了!”

  云中子将手中追魂剑挽了个剑花,“铮”的一声,滑入鞘中,厉声道:“百年前咱掌门之血,一直涂在咱武当神坛上,咱武当与魔琴誓不两衷!走着瞧吧!”

  云中子向众人一稽首,率三才剑,带着一脸怨毒之色,急驰而去。

  桐柏双煞怕圣手神医与他们算以前旧帐,不敢再留,忙跟在后面急步而逃。

  裁云手牛鸿彩怪眼一瞪,冷笑一声,道:“鹿死谁手,大家走着瞧吧!”甩袖而去。司马文生忙向水镜上人与圣手神医打个哈哈,转身跟去。

  水镜上人双眉一抖,正欲说话,猛闻远处,传来一阵悲壮凄婉的歌声:

  “皇天后土兮,-

  道云深。

  ……”

  这歌声,竟与那魔琴主人所唱之歌一样。水镜上人一惊,忙向圣手神医使个眼色,二人急向那歌声传来之处奔去。

  第九章 二乔二鬼之恋

  鄂西小镇,这日适逢赶集。

  秋高气爽,难得的好晴天。来自四方的村民们,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方可勉强糊住口。遇这集日,大都松口气,瞅个空子,怀揣几贯村钞,邀朋结友,携儿带女,绽出黄金般的牙齿说着笑着,前呼后涌,皆来凑个热闹。一时间,通往集市的大道上,熙熙攘攘的,走着不少村民。

  凌如风夫妻夹杂在这人流中,急匆匆地走着。昨日,在南襄隘道上,马匹被乱箭射死,又被几路群豪协迟,落荒而逃。为甩开众人追击,夫妻二人皆展开绝顶轻功,一路飞奔。一日间,竟走了二百余里。

  嚼着身边干粮,二人在山间野洞中,宿了一夜,方才赶到这大道上随着人流奔走,唯恐几路对头追来。

  二人却不知,几路对头,一时间是绝对不会追来了。

  原来那魔琴声,竟是由弹琴之人,运功择向而发。这就如射出之箭,绝伤不了身后之人一样。那琴声,是向着林中群豪而发。所以凌如风夫妻对那魔琴声,竟是分毫未闻,更不知几路人马,在那林间,已跌了个大跟斗。

  夫妻双双急走,惟恐这被仇家发觉,皆低头而行。

  正走间,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极其怪异的嚎陶大哭。

  凌如风夫妻二人,本身功力精湛,纵是要开宗立派,也可算得一代宗匠,可是突闻这阵大哭,两人在刹那间,竟感到心族一阵摇晃,把持不住。

  二人赶紧定神,回头看时,只见身后大哭之人,生得极是怪异:一个又瘦又高,穿一身白,浑身披麻戴孝,手握一个招魂幡,上面两串缅钦制成的冥币。一张马脸白森森的,两只三角限闪着用磷怪绿,可怖之极。

  另一个又矮又胖,穿身黑,头扎一根白带,手中握着一付精钢打就的铁链,一张尿泡脸布着一层黑气,两只绿豆眼泛着阵阵寒光,令人畏惧。

  这二人周身鬼气,诡异之极;全然不象是生人。

  这一阵哭,引得路所有的人皆向他俩人望去。

  二人却旁若无人似的,只管号哭不已,冲来闯去,也不管路上车马行人正多。一时间,引起一阵混乱。

  二人闯至凌波仙子身旁时,有意无意的,伸手在她所背琴囊上一摸。凌波仙子见状,一个急步,斜斜躲开。

  一照而时,心里不由失惊,差点失声叫出:“黑、白二无常!”

  凌如风一认出二人,乃平都鬼圣二子,急忙挤在!凌波仙子身后,紧紧将琴囊护住。

  平都二鬼见凌如风几天来一连受挫,仍不失戒备,不敢贸然下手。便朝旁一挤,向正在行走的一匹大黑马撞去。

  那大黑马吃惊,“吁聿聿”一声长嘶,人立起来,差点将骑在马上的一个腰挎大刀的紫面大汉掀下马来。

  那大汉抱紧马颈,好容易才没摔下马来。回头一看,立刻向二鬼骂起来:“你他妈找死咋的?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东西。就是死了老子,也用不着象你这样,没规没矩的四处乱问

  二鬼本已挤过去,闻骂皆回过头来,不但哭的声音,更加难听之极,连讲话的声音,也充满了阴森森的鬼气,骂道:“我家老子,岂不是你家爷?他死了,你这当贤孙的,也该拜上一拜,给祖宗哭灵呀!”

  二人说着,向那大汉一招手,又返身斜斜向前乱闯。

  那大汉真的听话似的,立即一个倒栽葱跌下马,趴在地上尖声地大叫起来,如丧考妣。不一会儿,竟脸上发黑,周身一阵抽搐,直挺挺的死在地上。

  众人一阵大乱,欲抓二鬼去见官。寻找时,已不见踪影。

  凌如风忙低声对凌波仙子道:“君如,那平都鬼圣,差了他这两个宝贝儿子一路跟踪我们,可得小心才是!”

  凌波仙子道:“这趟镖,也实在怪异。不知托镖之人,倒底是何货色,竟引来这一路路的人马拦截。这鬼门之人,最是阴毒不过。如今紧缠咱们不放,实是危险,依妾看来,咱不如打道回中州,将这趟镖退还货主才是。你看如何?”

  凌如风脸上不由阴沉沉的。闷了一会儿:方道:“咱们中州镖局,一百多年来所创名声,从未出错。难道到咱们这代,会给老祖宗脸上抹黑?大江大湖都闯过了,咱就不情会在这阴沟里翻船!”

  凌波仙子忙道:“但自从接这镖后,实令妾放心不下!想那梵天慑心琴,与咱中原十大门派,皆结下血毒,人人闻之切齿。如今,咱们带的,虽一寻常古琴,但谁又会相信咱们带的不是那魔琴?这样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咱们也不会相信的!依妾看,此行实是凶多吉少,还得早早设法……”

  凌如风点点头,正欲说话,忽然听得背后有人高叫道:“借光!借光!”

  此时,已近城门。路上行人虽然很多,但欲要超过他们过路,却是用不着喝道让路的。二人听这人在后连喊几次,心头不由有气,回过头一看,不由一惊。

  只见一个赤足大汉,头戴竹笠;身披蓑衣,肩背一个巨大的竹篓,里面装着两条巨蟒,腥气扑鼻。

  瞧那竹篓,怕不有两三百斤?但这赤足大汉却没事人似的背着,两旁那么宽的道不走,只一味跟在二人背后,迈开两只赤足疾走,一连声的大叫“借光!”

  此乃深秋,不是要蛇之时。凌如风夫妻见多识广,见这大汉背着几百斤东西奔走如风,心中已知他不是寻常之人。而看这模样,分明是想惹事。

  凌如风夫妻经这几日后,知道去蜀南路上,定会遇到不少高手劫道。如在平常之时,遇到这种惹事之人凌如风定会出声喝斥。但连遇两次空前未有的挫折后,凌如凤一颗雄心(奇*书*网^_^整*理*提*供),已消去大半,只求平安将这枝镖送到蜀南,不想多事。

  因此,在这赤足大汉再次吃喝之后,凌如风夫妻皆齐齐站住,侧身让这大汉先过。

  这大汉也着实不客气,背着蛇篓,在二人侧身相让时,大踏步从中挤过,还故意将蛇篓一偏,撞向凌波仙子所背琴囊。

  (

  )凌波仙子是何身法,岂能让他撞上?轻娜四寸金莲,巧巧一侧,躲过来势。

  (

  )这大汉一撞落空,也不回头,突然加快脚步,“飕飕飕”的,一会儿就越过许多车马,径投镇里而去。

  (

  )夫妻二人相对一望,凌波仙子皱起柳眉,道:“如风,这背蛇汉子好生怪异,看模样,好象是滇中灵蛇怪手漆建春!”

  灵蛇怪手?凌如风闻言一惊。知道这灵蛇怪手,乃那云南鸡爪山上苗人头领,甚会弄蛇。所养二蟒,甚是灵异。他对这二蟒疼爱异常,竟取了三国时两个美女的名字:大乔二乔。闲时教与上乘武功。这二蟒与人相斗之时,灵巧之极,令人防不胜防。不少武林高手,曾丧生这二蟒口下,人人闻之色变,皆退避三舍。如今,这蛇怪也赶来了?

  凌波仙子幼时生长蜀中,曾见过蛇怪一次,知二蟒厉害。见凌如风脸色一变,怕他担心,反笑道:“这灵蛇怪手的大乔小乔虽厉害,但今时逢深秋,该那畜牲入洞之时,想来,是难以猖狂的。”

  凌如风想想,也是道理,不由放下心来,笑道,“那云南鸡爪山,本古时夜郎国之地,怪不得这灵蛇怪手如此自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