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天启录 第三百二十二章 凤阳王国(四)

《大明天启录》第三百二十二章 凤阳王国(四)

作者:老牤牛 字数:2608 书籍:大明天启录

  由于大明的介入,凤阳王国的出现,本来就战事非常激烈的巴格达更加混乱,击发枪的出现让士兵们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就可以击毙对方,小二踢脚炮虽然威力有限,但胜在它可以攻击的距离更远。奥斯曼帝国和萨菲王国以前装备的回回炮现在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要他们敢出现在战场,第一时间内就会被小二踢脚炮摧毁,这样的结果让双方僵持下来,士兵的伤亡人数反倒是减少了。

  随着伤亡人数减少,拥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就会越来越多,但是战争对击发枪和小二踢脚炮的需求就更多了,双方都在不停的向凤阳王国加大采购数量,让凤阳王国的朱常润高兴坏了,这他妈要是一直打下去,自己就发了大财了,怪不得皇帝陛下让自己来这个地方立国,原来这才是其中的奥妙。

  最先顶不住的是哈立德家族支持的总督,这家伙想在巴格达战场立功,这个目的实达到了,而且奥斯曼皇帝穆拉德四世也给予他更多的土地和金钱,但是穆拉德四世也不会做赔本的生意,土地是可以封给他,金钱的数量有限,总督也不可能一半天就把属地都变成金币,因此巨量的武器购买就压塌了他的脊梁,他的想想别的法子弄钱了,否则不但现在的地位保不住,弄不好连本钱也得输掉。

  在这个时候,哈立德家族就给他出主意了,说是我们既然没有钱支付购买武器的货款,那么就用土地做抵押或者出售给凤阳王国算了,反正穆拉德四世陛下也不会到咱们的地方来看,我那原来的地方就被凤阳王国给占去了,要不咱们给凤阳王国商量一下,将那一片沙漠卖给他算了,反正那也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如果万一有什么事,咱们有足够的武器也可以应付。

  就这样在哈立德家族的忽悠下,这个总督就下决心将波斯湾南侧四百里的地方换取了凤阳王国的大批武器,双方合作愉快。这件事让朱常润喜出望外,本来这片领地属于强取豪夺,说不定还会和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但是哈立德家族这出售合同一签,自己就可以合法拥有这片领土了,就算是以后和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自己也成了占理的一方。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自己的绝对实力的基础上,没有绝对的实力,再有里也是枉然,占住了理由的好处是可以给对方面子,让奥斯曼帝国不想打下去的时候,有一个体面的退出理由,比较容易结束战争。

  朱常润便将买下奥斯曼帝国土地的事情向朱有孝传递过去,并说不知道是不是合适,希望皇帝陛下裁决。朱有孝接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是非常高兴,虽然是地方总督私自出售给凤阳王国的土地,但是只要契约在手就不怕他们反悔。自己并不想和奥斯曼帝国开战,或者说朱有孝以后并不打算四处开战,不像当初女真人不打败他们就要灭国,现在已经非常强大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最好不打仗。

  奥斯曼帝国是以后抵抗欧洲列强的桥头堡,朱有孝不愿意它像后世那样崩溃,因此关键的时候还得给予必要的帮助,所以朱有孝不打算和奥斯曼帝国弄僵关系,现在凤阳王国手里有了这份合约,倒是候就可以给穆拉德四世或者是他的继任者一个体面的理由,让他们放弃战争。当然了,如果阿拉伯半岛像历史上发生独立事件,在不影响奥斯曼帝国大局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奥斯曼帝国和凤阳王国隔离开最好。

  接下来朱有孝给朱常润回信,告诉他这件事情做得非常漂亮,马上再给他运输更多的武器过去,估计萨非王朝也会需要更多的武器了,如果萨非王朝过来使者谈判购买武器,也可以和他们商量一下,让他们签下承认凤阳王国目前势力范围的现实,否则就不再出手给他们武器,等到奥斯曼帝国攻下巴格达以后,再和他们谈判时就将波斯湾沿岸的布什尔省要过来,如果他们还是不答应,就告诉他们要和奥斯曼帝国联合,将他们在底格里斯河下游的土地瓜分。

  随着油轮带着大批的军火来到阿巴丹,这里的港口现在已经非常完善,这个码头已经有些近现代的特点。在大明工程师的努力研究下,钢筋混凝土工艺成功的应用到了这里,牵引船不再依靠拉纤和风帆,完全由蒸汽机船带动,极大的提高进出效率。上船、下船的货物也用蒸汽机做动力,由亚麻、丝棉配上钢丝编织的传送带非常结实,可以直接从码头的货物堆积点输送到船上,节省了无数的劳动力。在朱有孝的指点下,还采用了集装箱模式,这就更加方便装卸,在配备上轨道吊车,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看着越发先进的港口,朱常润觉得自己太幸福了,朱有孝送来的军火已经卸载完毕,庞大的仓库里面堆积了如山的武器,虽然上次哈立德家族用土地换取了大量的武器,看起来有些亏本,但是独家经营的石油贸易给腾龙银行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再加上腾龙银行自己也有武器制造厂,制造这些武器成本低廉,根本就算不上亏本,朱有孝不在乎这点利益,朱常润那就更谈不上在乎了。这次满满的运输船运来的武器还准备置换土地,就看看波斯人是不是认可了,要是他们不识相的话,只好让他们吃个大亏了。

  波斯人来了,带着大量的地毯、藏红花、绿松石、坚果、椰枣等,但是就是没有黄金和白银,他们的国库不在丰盈了,巴格达战役将他们拖得精疲力尽,大量的金钱耗费在了那里,他们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资金了,只好用这些土特产品来换武器。

  经过在大明朝廷扯皮,经过在非洲贩卖武器,现在的朱常润可以说是精明无比,自从朱有孝给他提出建议以后,朱常润就把从这里收购的土特产品留存在码头仓库里,一船也没有运走,他的目的就是和波斯人谈谈价格。从他们上次购买武器时的表情来看,就知道他们的黄金、白银紧张了,朱有孝的建议更是让他觉得可以大赚一把了。

  好吃好喝招待一下波斯客人,然后再看看他们带来的商品,也不谈价格高低贵贱,就把他们带到了码头的仓库,在仓库里转上一圈,什么也不用说,波斯客人自然就明白了朱常润的意思。

  看看这里堆得像山一样的的各色土产特产,就明白朱常润这次要讲价钱了,这么多货物不运出去,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运力不足,大量的货物积压,一种是这些商品滞销了,滞销就意味着要降价,不然的话谁会赔钱做生意。

  肯定的说第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港口的运输、装卸能力都有空闲,那就是这些货物在大明滞销了,或者是朱常润故意设计了这个场面。不多对于波斯使者来说,他还没有什么打破这个局面的办法,就算是翻脸说透朱常润是故意这样做的,朱常润就是不买给他们武器也没有办法。

  回到宾馆之后,波斯使者的脸色非常难看,现在巴格达局势非常危险,急需大量的武器供应,尤其是大量的子弹和炮弹,这些都是一次性消耗品,也不知道奥斯曼帝国他们花费了多少金钱,反正他们的火炮压制得波斯军人抬不起头来,如果这次不能购买大量的武器,那么巴格达失陷是迟早的事情。

  波斯使者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去找朱常润想办法。硬着头皮来到了朱常润的王府,见到朱常润还得满脸赔笑,将波斯和大明如何是友好邻邦,双方的友谊如何源远流长,甚至都从汉朝讲起,一直到双方不久前的武器交易,直讲得双方就像一队好基友,就差说是异母同胞了,几乎把朱常润都说得相信这些都是真事,张口就把武器送给他了。

  好在脑中还有一丝清明,朱常润把阿巴斯一世入侵大明身死的事情略微提了一下,让这位波斯使者明白自己不好忽悠,只好尴尬的自我嘲笑一番。就在波斯使者绝望的要离开时,朱常润拿出了哈立德家族代表他们总督签署的协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