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海商 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意上门了

《大海商》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意上门了

作者:尚南山 字数:2801 书籍:大海商

  “主要是那些流寇头目,应该让他们都知道。”况且道。

  “你放心吧,每一股流寇我都派专人送信了,他们保证会来不少,这些流寇间都是有矛盾的,有不少甚至有血海深仇,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哪怕是为了看笑话,他们也会赶来。”卓茂林道。

  况且想的并不是挣流寇多少银子,主要是想让他们看看,一旦惹怒了大明钦差,得罪了他,会是什么下场。

  “不过有件事你应该知道,这些大大小小的流寇加在一起可是有几万人啊,另外再加上一些大小部落的人,那就更多了,你现在在这里开这个拍卖会真的能行吗?”卓茂林提醒他一句道。

  “你是怕他们会对咱们群起而攻之?”

  “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得不防啊。”卓茂林正色道。

  “嗯,这事我也考虑过,这两天会加固营地的防卫。我计算过,这里距离长城只有一天的路程,如果他们真要对咱们下手,就打一场好了,只要固守一天,边关那里就会派来援军。”况且道。

  “固守一天?能办到吗?”

  卓茂林对草原上流寇的作战力所知甚多,他们人数少的时候威胁并不大,一旦结集成千上万,几乎就是一道不可抗御的洪流,因为他们都是骑术高手,可以靠匹马的冲击力摧垮对手的防守。

  在卓茂林看来,这次一窝蜂的人几个照面就向况且投降,主要是因为他们舍弃了自己的长处,而况且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如果这两千多人骑在马上作战,况且也未必能胜的这样轻松。

  况且并不担心,对于骑兵的冲击他还是有反击手段的,一字长蛇阵、阴阳两仪阵都是步兵对骑兵冲锋攻击的最好反制手段,锦衣第六卫一直演练的就是这些阵法,相反,在骑兵的战术上倒是没有投入多少精力。

  他带来的器械里,也有许多拒马、绊马索,铁蒺藜,这些防范骑兵冲锋或者敌军偷营的东西,对付草原上的流寇绰绰有余,他们不是正规部队,没怎么尝过器械的滋味。另外,那五百具鸟铳、三百具手铳的杀伤力就更不用说了。

  他觉得,各股流寇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们之间本来就矛盾重重,见面往往要分出个生死高下,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团结一致?。

  想到这些,况且笑道:“放心吧,别说那些流寇了,就是俺答王的精兵打过来,如果只是一万人的话,我可以跟他们放对厮杀,如果他们是两万人的话,我可以先防守再反击,如果他们是四万人的话,我们只好固守待援了。如果超过五万人,那就说明他们疯了。”

  卓茂林心里仍然怀有疑虑,不过他没再说什么,笑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况且说是不在意,但他做的事可是真不少,在营地周围挖掘了一条两丈宽、三米深的壕沟,只是缺乏水,没法弄成护城河。

  壕沟靠近营地的这边就是栅栏,栅栏的里面有几丈宽的地域遍布拒马桩、绊马索、铁蒺藜这些专门对付骑兵攻击的东西,再里面就是一千具强弓硬弩已经支好,只要有人进攻,马上就可以开弓射箭,况且相信有了这些准备,即使面对两万名骑兵的攻击也能应付裕如。

  这些事他没有亲历亲为,而是交给孙虎去监督,自己回到行辇里陪着李香君几个美女说了会话,然后就到自己的卧室补觉去了。

  不仅他在补觉,所有的官员也都在补觉。

  这些大人在京城里可都是坐轿子的人,哪里做过马车走这么远,一个个疲乏得不行。

  当时的马车都是木头轮子外面包铁皮的轱辘,不像后世有橡胶轮胎,也没有高品质的弹簧,自然也就没法设计出减震系统,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座椅上多铺一些柔软的垫子,马车跑动起来,颠簸自然是免不了的。

  如果是短途还不要紧,但是长途跋涉,这种颠簸积累下来,让这些大人都个个腰酸腿疼,都跟被拆了骨头似的。

  好在况且要在这里呆上几天,这些人就喝酒解乏,然后昏沉沉尽量补觉。睡醒了之后就四处走走,等吃过饭后依然还是睡觉。

  在当时的条件下,坐车真不如骑马,熟练的骑手,反而不会受到多大的颠簸,毕竟马就是最好的减震器,只要人马和谐一体,骑马真还不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

  一个优秀的骑手可以换马不换人地一口气跑上几千里,若是让他坐车,估计两千里人就零碎了。

  这一个大型聚居区,其实也就只有一百多户人家,还不及内地一个小镇的规模,但是在塞外已经算是很大的聚居区了,周围还零零散散有一些蒙古包,都是牧民借着这里的水源还有草场放牧。

  况且初来时颇为纳闷,这里为何牧民不是很多,按理来说有水源还有丰茂的草场,应该有一个大部落积聚在此才对。

  他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里距离边关太近了,牧民们害怕明朝官军会来偷袭骚扰,所以这里一直没有形成气候。

  偶尔出关打一圈,明朝驻守边关的官军经常干这事儿,他们也先是派出游骑,侦察到哪里有大型的牧民部落,守卫力量又不是很强大,便会从边关偷偷出来攻打这个部落,把牛羊马匹全部抢走,连带牧民都会驱赶进关内做苦力。

  所以这里的居民大多是汉人,他们都是跟边关上有联系的,官军也不会骚扰他们。

  不过况且这批人马一到,这里立即就热闹起来,一万多人,连带五千多辆大车,停下之后之后马上成了一个小镇,规模和占地都比这个聚居区大多了。

  左羚没在行辇里,而是在聚居区四处查看,想要收购一些珍惜药材,她身后紧跟着一辆车,车上拉着的不是银子,而是食盐。

  在这里,食盐就是硬通货,比银子更受欢迎,也更加紧俏。

  左羚车上的那些布匹、绸缎和粮食都没有拿出来贩卖,因为左羚发现这里可买的东西太少了,不值得大张旗鼓地销售这些东西,还是等到关键时候再拿出来派用场。

  “夫人,您看那里好像有一个药铺。”一个护卫指着一个低矮的房子说道。

  左羚摇摇头:“那是咱们汉人开的铺子,别说不会有好的药材,就是有也不会卖给咱们。”

  正说着,她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蹲在地上,面前铺着一张草席,草席上摆着几十棵草药。

  “这些草药怎么卖的?”左羚上去问道。

  左羚身后跟着的巴图鲁急忙给她翻译成蒙语。

  “不卖。”那个人抬起一张黧黑的脸生硬地道。

  巴图鲁又翻译成汉语,然后摊摊双手。

  “不卖你摆在这儿干什么?”左羚不解道。

  “这些药材不卖,只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人道。

  “换什么东西?”左羚又问道。

  两个人说着,巴图鲁飞快地给翻译着,倒也都没觉得有什么别扭的。

  “一窝蜂老三的脑袋。”那人说完,低下头,浑身透着一种固执。

  “一窝蜂老三的脑袋?就是那个三当家的吗?”左羚问道。

  那人没有言语,只是点点头。

  左羚笑了,看来这生意真还是上门了,可是此人怎么来的这么快?消息不是才散发出去吗?

  再说了,人头是要用银子来拍卖的,而不是药材,即便可以用药材抵价,这些药材也不值那个价吧。

  “咱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这人有些异想天开了。”左羚笑着也就放弃了。

  这几百棵药材里的确有不少上等货,但是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两银子,一窝蜂三十六个当家的脑袋可不是这个价,至少每个值两千两银子,这还只是拍卖的底价。

  “这些药材只是样品,我还有很多。”那人见左羚走开,就又说了一句。

  “你还有很多?有多少?”左羚停住脚问道。

  她最喜欢的不是银子,而是上好的药材,自从她开始制作中成药,吃够了药材匮乏的苦,怎么想办法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这次到塞外无疑是囤积优质药材的良机,她并没有想赚多少银子回去,弄出这么大阵仗完全是况且的主意。

  就像况且的软肋是古人字画一样,左羚的软肋就是地道上好的药材。

  “有二十车。”那人生硬地道。

  巴图鲁有些惊住了,草药在塞外也是很贵的,这可不是大白菜,怎么能论车来算呢?

  “他说什么?”左羚见巴图鲁迟迟没有翻译,就问道。

  “他说他有二十辆车的药材。”巴图鲁这才翻译道。

  “二十车?多大的车?都是什么药材?”

  左羚虽说有些吃惊,却也没流露出来,她在北京时进货也是一车一车进的,她只是有些纳闷这人是干什么的,为何有这么多的药材?如果是一个药材商人,为何不肯卖银子,干嘛非要一窝蜂三当家的脑袋?

  “那么大的车。”那人指着远处况且原来围营地的车辆道。

  这些车辆也是拉货物的车辆,到了地头就停下,然后把马卸下来喂草料,车辆就围绕着营地排成一圈,组成一个现成的车阵。

  “那么大的车?你确定?”左羚脑子里盘算着,如果跟他们拉货的车一般大的话,二十辆大车的草药的确是很大的数目,价值肯定超过两千两银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