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海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况且别出心裁

《大海商》第四百五十七章 况且别出心裁

作者:尚南山 字数:2860 书籍:大海商

  三个千夫长彻底懵圈了,大概是请君入瓮的心情过于急切,竟然忘了那个狭窄的入口况且的行辇根本过不去。大队人马进退维谷,这可怎么是好?

  总不能说让所有人都过去,把况且留下吧,没有了全权钦差大臣这个主角,还怎么判谈啊?

  唯一的办法只有改道了,从另一条平原上的道路绕道而行。

  况且也在犯愁,这可真是他没想到的,他几乎把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入口如此狭窄。其实卓茂林昨天跟他说过的,出入口都只能由两匹马并行通过。

  两匹马并行通过的宽度是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内地官道就是四匹马并行的宽度,这种宽度从秦始皇时代就确定下来,以后历朝历代虽然多少有些变化,基本差不多。所谓车同轨指的就是全国的道路一般宽,这样军队就可以在全国畅通无阻地行军了。

  行辇无法通行,鞑靼人和况且一样着急,双方都在打着自己心里的算盘,谁也不想改道而行,一时间竟出现了滑稽的僵局。

  一窝蜂的人马也看傻了,大家都在发愁。

  不料况且却做出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货车继续通过,其余能通过的车辆也都从这里走,我带一部分人马改道,从另一条路线追上去。”

  “钦差殿下别出心裁,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主意啊。”一个千夫长大喜过望,学汉人竖着大拇指夸奖道。

  其实况且是否改道并不重要,只要货物全部进入黄沙圉,一窝蜂的人就会发起进攻,然后况且的人就会被杀得七零八落,这就等于剪除了况且的羽翼,以后况且和使团成员就落到他们手里了,他们尽可以慢慢割肉,把这些人身上的财富都榨干。

  至于俺答王的命令,他们也没有违背,只要况且和使团成员胳膊腿齐全,安全到达俺答王那里参加谈判,他们的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三个千夫长这样想,况且何尝不是如此,他不想绕道走,就是不想错过全歼两股流寇的机会,至于晚一天两天见到俺答王,他根本不在乎。皇上并没给他下达最后到达板升城的日期,所有事情都由他全权决定。俺答王想要他在某日之前到达板升城,那只是俺答王的想法,对他根本没有任何约束力。

  就在此时,孙虎的人最先跟一窝蜂的一股接上火了。

  一个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流寇首先遭殃,他还没发现对手,脑袋就被孙虎砍掉了。

  这还是锦衣第六卫的绣春刀第一次见血。

  此刀一开,绣春刀便四处开花刀刀见血,锦衣卫护卫借助地形的掩护从一窝蜂的身后突然出现,将他们咬住了。这种做法虽然有些不地道,不过所有人都认为,跟流寇不用讲什么江湖规矩,也不存在这东西。

  一窝蜂的人立马炸窝了,有人大喊:“汉人攻上来了,咱们上当了。”

  他们的确上当了,只是发现晚了,已经被困住了。

  一窝蜂的三十六股流寇除了独眼龙的人马全押上来,其余的差不多都留下一半人马策应,此时见他们埋伏在前面的人受到攻击,也都开始狂奔着上前准备策应。

  不料就在他们向前奔跑的时候,又被锦衣卫的护卫拦住了。

  这就是一字长蛇阵的妙用,孙虎只是带着蛇头部分开始攻击埋伏的人,蛇腹部分恰好拦截上来增援的,至于蛇尾依然在远处兜截。

  一窝蜂的老大知道大势已去,他们要打的埋伏已经被人识破,现在是反而被人伏击了,他马上下令后撤,可惜正好撞在了一字长蛇阵的蛇尾上。

  现在一字长蛇阵已经把这半边所有流寇都包抄进去,一个都没漏下。

  这边如此,另一边同样是这样,于是乎流寇开始了困兽之斗,这可是性命之战,而不再是什么抢劫了。

  “怎么回事?”鞑靼的三个千夫长都同时仰望两边的丘陵。

  “没什么,我的人在剿匪。”况且淡淡道。

  “什么?剿匪?”三个千夫长还有一些百夫长目瞪口呆。

  况且哈哈笑道:“正是,虽说这本来是你们的活儿,不过我看你们好像没心思剿匪,我就顺手帮你们做了,不用谢我,算是我给俺答王送的第一份大礼吧。”

  鞑靼骑兵看出了点名堂,全都懵逼了,他们还指望着这些流寇建功立业,抢下况且的货物然后分赃呢,没想到风向说变就变了。

  他们脑子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汉人在剿匪,汉人不是不能打仗吗?不是说这些穿着漂亮制服的锦衣卫护卫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吗?

  流寇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弱,即使鞑靼的三千骑兵上去跟他们火拼,未必能占到太大的便宜,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带只能步战,鞑靼骑兵的步战能力比骑战逊色不少。这也是流寇敢于冒风险的一个原因,他们在步战方面占有优势。

  鞑靼骑兵则不屑于步战,他们认为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只有骑战才能显示出他们的英雄本色。

  此时,有人发现大批的锦衣卫护卫都已经不见了,显然都上两边去剿匪了。

  三个千夫长互相看了一眼,都想怎么帮那些流寇一点忙,给况且添添乱,可是一时却拿不出好主意。

  况且的周围还有三千中军守护着,既然另外几千人敢舍弃马匹,跟流寇步战,说明这些留下来的人更强一些。

  他们若在此时翻脸,向况且发起挑战,基本占不到便宜,而一旦成为敌军,问题就大了,俺答王也庇护不了他们。

  “钦差殿下,你的人有把握剿匪吗?草原上的流寇可是很凶猛的啊。”巴腾倒是有些忧虑道。

  “放心吧,是一伙叫一窝蜂的流寇,也就两千多人,这一战过后,一窝蜂就在大草原上除名了。”况且丝毫不以为意道。

  “一窝蜂的人?”巴腾张大了嘴,他可是知道一窝蜂的人多么难惹。

  “钦差殿下,千万不能轻敌,一窝蜂的人很难对付的。”

  三个千夫长气的直欲喷血,这个巴腾到底哪伙的?

  不过他们也没法公开斥责他,毕竟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况且,先不说敌军友军,责任明明白白摆在那儿。

  况且却哂然一笑道:“你放心吧,马上作战他们可能还有一点逃命的机会,步战他们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巴腾半信半疑地看着况且,心里还在犯嘀咕,他从未有过跟明军作战的经历,上次鞑靼跟明朝大战他留在了板升城。

  三个千夫长和几个百夫长脑袋有点大,他们想不通,感觉真是日了鬼了,什么时候汉人敢跟塞外的人主动开战了?

  他们几个都是参加过上次大战的将领,跟随俺答王一路打到北京城下,耀武扬威一番后撤军。

  当时在北京城外不下数十万大军,可是面对十几万的鞑靼大军却没有一个将领敢主动发起攻击,等鞑靼主力撤退的没影子了,明军才假模假式的开始尾追。

  在撤退的一路上,他们也有些损失,但都不是鞑靼的主力部队,而是那些小的族群的军队忙着四处抢掠,结果被尾随在后的明朝官军拣了便宜。

  最让他们气愤的是沿路上,一些土匪开始向他们下手,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意思。

  明军没有做到的事,倒是让一些土匪山匪做到了,他们盘踞于崇山峻岭,对过往的鞑靼大军发起突然袭击,倒是让鞑靼大军损失不小。

  这些土匪当然不是出于什么爱国心愤而出击,而是听说鞑靼抢劫了很多财物,所以想黑吃黑一把,见者有份嘛。

  一旦遭遇这种突然袭击,地段往往又在山区,鞑靼的骑兵根本派不上用场,结果队形就会被打乱,然后尾随在后的明朝官军就会乘机扑上来狠狠咬几口,弄得鞑靼主力也是狼狈不堪。

  事情还不止于此,还有一些江湖人士也开始浑水摸鱼,在鞑靼主力宿营时,一些江湖高手不忿鞑靼的四处抢劫烧杀,开始潜入鞑靼营地搞暗杀活动,几乎每次宿营都有一些鞑靼将领的脑袋不翼而飞,吓得鞑靼主力最后连宿营都不敢,一路疾驱逃回了塞外。

  由此,鞑靼人对内地的土匪很是恐惧,更怕汉人中那些江湖高手。

  内地的江湖高手经常往来关内外,在塞外也是通行无阻,没有人因为他们是汉人而小觑他们,更没有人敢主动挑战。

  这方面白莲教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白莲教招揽了各族的不少高手,核心层还都是汉人,不是武术高手就是擅长使用法术的高人,这些人偶尔出手唬得鞑靼人目瞪口呆,只能视为神人。

  也就在同时,纪昌率领一千人绕了一个小圈子,迅速完成了对藏身于一片丘陵后面的草上飞人马的包围。

  草上飞的人并没有像一窝蜂的人那样弃马不用,他们还都骑在马背上,只是马都趴下了,人也伏在马背上遮掩身形。

  他们就是等况且的人马快要都进入黄沙圉时,猛地骑马扑上去狠狠把况且车队的尾巴咬下来,虽然只是条尾巴,也够他们吃几年的了。

  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况且早就预定好将他们作为食材,现在就等着上桌了。

  “不好,汉人包围上来了。”一个流寇先发现了纪昌的人,即刻大呼小叫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