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陆赞歌 046 勇敢的克斯特

《大陆赞歌》046 勇敢的克斯特

作者:蓝鲸小鱼 字数:2792 书籍:大陆赞歌

  “卖报,卖报,《京城周报》,岳将军凯旋而归、午门献俘~”赵启沿街叫卖着报纸,因为已经是新一期报纸发行的第三天,老顾客该买的都买了,所以他的生意并不算好,只有这两天才来京城的人偶尔会叫住他买一份。

  赵启原名赵七,正是原城南育婴堂的那位报童,他们这群孤儿被要到皇庄,本以为是去给六阿哥做奴才的,没想到进了皇庄以后,等待他们的却不是那些最低下的杂活累活。他们不但和原来一样,能去给报社当报童赚工钱,甚至他们每日还有两个时辰可以跟着老师认字学算术!以及去跟着工匠师傅学习做木工!当伙计!操作印刷机!

  管着他们的山长甚至是三阿哥!三阿哥甚至还亲自给他们这些孩子一个个改名!他赵七改为赵启,赵十九改名赵石臼,周六改名周柳,念着虽然差不多,但字可大大不一样,他现在写的最好的字除了‘京城周报’就是‘赵启’!

  这每一样都不是他们这群孤儿敢妄想的,这时候想学手艺、想认字,那都是要花钱找人教的,是要把师傅当做父亲一样伺候孝敬的,但现在,因为六阿哥一句话,他们就能得到这些寻常人家都不敢想的东西。赵启他们觉得,六阿哥哪是什么皇子,分明是下凡的神仙童子,他们要给六阿哥当一辈子奴才!

  岳钟琪看着那个叫卖的小孩子,有些迟疑地道:“六阿哥,那孩子是……”他回京以后不是在御前就是在府中书房,整日想着曾静之事,根本没心思关心京城多了什么新鲜事物,身边事都是亲兵负责,老宅的下人根本凑不到他身边来,今日要不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他也不会关注这个在叫卖什么东西的孩子。

  “他是报童。”弘书一笑,“岳将军你久不在京,不知道,京城如今开了一家报社,办了一份类似邸报的报纸,叫做《京城周报》,报童就是专卖报纸的。唉,那个小孩,过来,来一份报纸。”

  赵启小跑过来,迅速瞄了弘书和岳钟琪的穿着一眼,拿出两份报纸,热情地笑道:“这位将军和少爷是才随着岳将军回京的吧,给您两份,您两位就不用凑在一起看了,不贵的,两份只要四文钱。”他没有认出弘书,虽然当初在开(认)学(主)仪(大)式(会)上弘书出现过,但当时所有孩子都不敢正眼去看主子长什么样,只敢瞄一瞄袍角和鞋子而已。

  岳钟琪看了那纸张颇大、张数也不少的报纸一眼,挑了挑眉:“这报纸一份只要两文钱?”这能挣钱?不得亏死。

  赵启憨笑道:“是的,将军大人,咱们这报纸从一开始就卖两文钱一份,从来没改过价。”

  岳钟琪忍不住道:“你们这报纸能赚钱吗?”

  赵启不是第一次被问这个问题了,熟练道:“小的只是卖报的,也不知,不过想来应该是不赚钱的吧。这报纸是六阿哥办的,六阿哥他老人家体恤咱们这些小民,从来不想着赚咱们小民的钱,不止这报纸,就连六阿哥开的惠民书局,里面的书价格也都比其他书局低得多呢,听说都是亏本在卖。大家都说,六阿哥是神仙童子下凡,想让咱们小民都读得起书。将军大人您要是想给少爷买书,也可以去咱们惠民书局,许多官老爷都在那里买书呢。”

  岳钟琪的眼睛唰地就盯在了弘书身上。

  弘书抽抽嘴角,掏出四文钱递给赵启,将这个话多的小子打发走,虽然他挺喜欢听别人夸自己的,但‘他老人家’是什么鬼?他明明才十岁好不好!而且为什么会将他当成岳钟琪的儿子,他在岳钟琪面前难道没有一点势均力敌的气势吗!

  将一份报纸递给岳钟琪,弘书含笑道:“岳将军看看,关于您的这篇文章可是报社的编辑组长书写、二十一贝子审核的,您这位当事人瞧瞧,若有不满意之处,我回去便扣他俩的月俸。”

  他这般态度,岳钟琪倒不好再问什么,拿过报纸就看了起来,入目最显眼的一行字便是:准噶尔大捷,岳将军凯旋而归、午门献俘!整篇文章没有什么文体和华丽辞藻,通篇都是大白话,将准噶尔叛乱的前因后果大致说了一遍,主要写的还是这场战争对大清的意义和好处,以及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文章里对他的夸奖并不多,只有一二行,还在最后,紧接着就是今日献俘仪式的预告,说会在下一期报道献俘的情况。

  “岳将军,如何?”弘书看出他已经看完了,笑问,“可有不妥之处?”

  岳钟琪捏着报纸的手指有些发白,他脑子里有闪电划过,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改变了,此时却顾不得去想,迟疑地摇摇头:“没有……就是,臣当不得如此夸赞,准噶尔大捷,并不是臣的功劳。这文章只提臣一人,是不是有些…有些不太合适…”

  这岳钟琪看来真是被这次曾静的事情吓到了,弘书暗道,如今竟连这种文章都会这般敏感。

  心下有些怜惜,安慰道:“岳将军放心,这报纸每期一印出来,我都会放一份在皇阿玛案头,皇阿玛抽空都会看的。”

  岳钟琪当即松了一口气,喃喃道:“那便好,那便好。”他又看向弘书,抿了抿唇后郑重拱手道,“多谢六阿哥。”他不是傻子,虽然还不知道报纸在京城有多受欢迎,但就冲六阿哥能让手下在文章里给他说好话这一点,就能看出六阿哥是在帮他。

  弘书微微一笑:“岳将军这是做什么,我又没做什么,快请起。接下来,岳将军想去哪里看看?”

  岳钟琪迟疑了下,道:“惠民书局?”

  弘书哈哈一笑:“岳将军家中应该不缺书吧?还是想着照顾照顾我的生意、帮我去去存货?这倒不必,惠民书局的书还愁不够卖呢,您啊,就别跟小民们抢了。”

  岳钟琪苦笑摇头:“臣一届武夫、不通文墨,买书回去也是装装样子,再则六阿哥您是为百姓谋福祉,某怎好意思去和百姓抢夺。些许书于我不过是牛嚼牡丹,于小民却是天大机缘。”

  还说自己不通文墨,这机缘一词用的不是挺好,充分地表达了他觉得弘书这书局开不久的意思。

  弘书道:“岳将军这话可是自谦,以岳家家风,岂会不通文墨。”说一句就罢,他也不想和岳钟琪在大街上互相吹捧,便道,“既然岳将军想去,那就去看看,正好,我也想请教请教岳将军,听说陕西文风颇盛,私塾、书院遍地开花、蔚然成风,想来该有一些没有传到京城的绝版书,到时候还要托岳将军帮我买一些送回来。”

  两人上了马车,略说两句买书之事后,弘书感觉嘴皮子有些干,就请岳钟琪自己看看报纸:“这报纸上,报道的全是京城以及朝廷最近的大事或者新鲜事,岳将军只需看看,就能对京城的变化了解个七七八八了。”

  岳钟琪自是无有不从,他也想看看这六阿哥办的邸报到底是什么,以及刚才脑中划过的那道闪电还能不能再次出现。

  但很快,他就有些迷茫起来,概是因为,有些文章他看不懂,一些是因为名词不理解,譬如这篇:《富商奉万两白银,雍和宫外跪求再看一次热气球被拒》。

  热气球是什么?竟然值万两白银?而且这富商什么来头,竟然敢这么大喇喇地跪在雍和宫外炫富,也不怕皇上给他来个抄家?

  有些是因为太过离谱。

  瞧瞧这篇,标题:《两家人大打出手,起因竟是为了一块煤球!》,内容主要是讲了一起因为抢夺某条巷子回收煤球权而发生的群体械斗案。

  煤球是什么岳钟琪是知道的,不管是年羹尧做川陕总督之时还是后来他接手,都大力推广过蜂窝煤,每年写年终汇报奏折时也会汇报一下本年内蜂窝煤在辖地的销量,顺便提一提百姓因为这事对皇上的感激与歌颂,再夸奖一下六阿哥拍拍皇上会教导皇子的马屁。

  但,用过的煤球有什么好回收的?甚至还为此发展到械斗的地步,他不懂,但他大为震撼。

  更震撼的还在后头,瞧瞧这是什么:《近亲结婚忧患多,早婚早育夭折高》,这标题简直太大白话了,白话的让岳钟琪一眼就猜到其要表达的意思,但就是这样他才不敢置信,连忙看了一遍具体内容,想要否定自己的猜测,但结果却证明他的猜测是对的。

  “六阿哥,这、这篇文章里说的是真的?怎么可能呢?”岳钟琪眉头微皱,有些不信,亲上加亲乃是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章里却说三代以内的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是傻子、残障、患先天疾病的概率要比非近亲夫妻生下的孩子高得多;而女子,自古以来都是十三四相看婆家、十五六出嫁生子,文章里却说十五六的女子还没长成,生下的孩子夭折率比二十以后生下的孩子要高几倍。

  “这里面的说法有什么证据吗?”

  弘书看着岳钟琪指的那篇文章,有些头疼的揉揉太阳穴,这篇文章的发布其实是有些着急了,正如岳钟琪所问,文章里提出的观点证据准备的还不足,数据也给的比较模糊,所以他才将这篇文章放在了比较偏的地方,而不是头版头条。

  这么着急赶了这篇文章出来,主要还是为了应付他额娘。还记得年前他额娘说要把表妹赛玛接进宫去作伴,当时弘书还天真的觉得额娘可能是要抬举乌拉那拉家,却没想到,他额娘竟是打着亲上加亲的主意。

  出了正月,赛玛就被接到了乌拉那拉氏身边,弘书去请了几回安,回回赛玛都在,要只是如此弘书还能安慰自己是满人不在乎男女大防,但他额娘明晃晃地让他和赛玛多说说话、还让他带赛玛在圆明园里逛逛,这就让他不能再欺骗自己。

  反应过来的弘书就有些无语,先不说近亲身份,就说两人加起来都不满二十的年纪,他额娘到底在急什么!但他也不能直接戳穿他额娘的目的并拒绝,那样未免有些伤母子情分,也会显得很自作多情伤人家小姑娘的脸面——虽然人家小姑娘什么都不知道。

  没办法的弘书只能紧急把如今已经升职为太医院院使的吴谦找过来,悄悄给了他一份关于近亲和早婚早育的课题计划,嘱咐他尽快先赶制一篇文章出来投到报社去,并且千万不能暴露是自己让他做这事的。

  文章如愿发出来,弘书却还在头疼怎么能不着痕迹地让他额娘看见这篇文章。

  “当然是真的。”弘书决定先拿岳钟琪练练手,到时万一他额娘发现是他指使的,他也能用‘科学理论’说服他额娘相信,“岳将军可能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太医院院使吴大人写的,吴大人医术卓绝、堪称如今天下之最,他早年就发现这一问题,这些年一直潜心研究,如今才略有成果。不过这结果毕竟太惊世骇俗、且与传统观念不符,便想着先在报纸上发些文章试探试探大家的接受程度,敲敲边鼓,再一步一步移风易俗。”

  “至于证据,当然是有的,不过我于这些也不太懂,岳将军若有疑问,改日我将吴大人请出来,岳将军亲自问他便是。”

  他说的这样信誓旦旦,岳钟琪不由有些动摇,抿了抿唇道:“这,不知六阿哥可否今日便将吴大人请出来一叙?”

  “嗯?”弘书有些奇怪,“岳将军何须这般着急,您在京城最少还要留一月左右吧?”

  岳钟琪苦笑一下:“不瞒六阿哥,我有一小女,如今正是相看婆家的年纪,家中爱若掌珠,不忍她受委屈,便想将她嫁给我夫人的内弟之子,前番我在陕西停留时,我夫人还说,想就这几月给两个孩子定下。”

  “若此文章为真,我自是、自是不能让小女受此苦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