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癫神路 第一百九十章:乱点鸳鸯谱

《癫神路》第一百九十章:乱点鸳鸯谱

作者:萌臣 字数:2539 书籍:癫神路

  等杨兴邦也赶到汴梁,大家便坐下来,开始商量营救郑家大少爷郑晨星的对策。

  劫法场的方案,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被何宜良给否决了!

  原因何宜良说得很明白:首先,在公众场合下手,顾忌太多容易失手。其次,错过了最佳营救时机,对郑家的伤害已经造成;因为等到郑晨星上法场的时候,元朝官府肯定已经认定了郑晨星的谋逆罪名,郑家遭到株连已经不可避免。

  出于这些考虑,何宜良认为最好是赶紧下手,趁着郑晨星的谋逆罪名还没有最后坐实,先劫狱救人。

  当然在明面上,劫狱的目标还不能是郑晨星,郑晨星只能是在劫狱的过程中被‘顺便’救走。而且要制造出郑晨星在劫狱过程中遇害的假象,为的自然是让郑家可以继续正常生存下去。

  朱明亮不在的情况下,一般人是不会对何宜良的分析指手画脚的,林静如虽然智谋高强,但却对战术层面的安排没有太多兴趣,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只要有何宜良在的时候,秦起差不多都已经习惯了偷懒,此刻他又思想开小差,自恋地欣赏起自己来:我秦起多么有远见啊,早就将杨兴邦喊来了。

  劫狱还不是要靠打洞,直接冲进去的话,成算不大耶!

  -

  大家一致同意何宜良指出的大方向,接下来就是落实方案细节。

  到了这一阶段,秦起觉得自己承上启下的作用已经完成,便主动让贤,改由何宜良全盘主导。

  秦起揉了揉太阳穴,小声地自言自语道:“修炼内功后,不知怎么地总是头疼?”

  身边的林静如不满地白了他一眼:“头疼是一种懒人的说辞,和修炼内功可没有什么关系。”

  -

  几个人将营救计划掰开揉碎,反复咀嚼。两个时辰后,一个成熟的方案渐渐浮出水面。

  根据汴梁情报队和郑家提供的信息,行省监狱全部建在地下且分为两层,地下一层为普通监房,地下二层为重犯监房。郑晨星自然是关在重犯监房内。

  首先开始的工作自然是挖洞,杨兴邦带着老上级孙湘逸调派的五十名jīng壮士兵,最先进了汴梁城。

  因为要避免地下渗水,监狱在修建的时候,就选址在一个小土包上,杨兴邦也就无需过多使用其水相师的专业技能,只是选择了一条最近的路径。

  -

  挖洞的技术xìng主要在于防止渗水,既然这一带基本没有渗水的问题,那后面的工作应该会很顺利。

  杨兴邦本来就是挖洞老手,他紧急赶制出来的工具自然十分趁手,五十名民军士兵轮番上阵,挖掘的速度超快。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挖出来的土怎么处理?

  开挖地洞的地点,由汴梁情报队帮助选定,是一个独门独户的住家院子。

  这个院子的面积不是很大,如果挖出来的泥土堆放在院子里,很快就会堆得过高,被附近邻居们发现。

  如果动用马车运往城

  外,又怕万一被城门口的元军盘查出蛛丝马迹,那可就打草惊蛇了!

  怎么办呢?

  不用急,杨兴邦早已想好了办法,就是将泥土用马车拉出去,然后在城内找合适的地方偷偷地丢弃。

  杨兴邦的马车,就有点像今天的渣土车,泥土到处乱扔,老百姓是要骂人滴!

  杨兴邦长期在乡村生活惯了,对保持城市环境认识有些不足,在此提出批评。

  -

  再说文天祥大人,从成王赵宪手中接过太皇太后的密诏,心中难免有些哭笑不得。

  我建议皇家给地方官员下放权限,你们不听我的建议就罢了,还把我赶到元军占领区去,看来还是嫌我忠言逆耳呀!

  心情虽然有些沮丧,但是文丞相这样的忠臣,自然知道维护皇权是第一位的,个人得失必须放在后面。

  于是他完全按照太皇太后的授意,开始办起了离职手续。

  -

  第二天,文天祥有些突兀地上了一道措辞十分严厉的奏章,对朝中诸位权臣逐个臭骂了一遍,特别是对左丞相陈宜中,更是言词激烈,最后竟然请皇上将其诛之以谢国人。

  文丞相状元出身,骂人的水平自然是很高滴!满篇都是有理有据,句句皆能击中要害,这些被骂的人自然也是被咬痛了,纷纷忍不住站出来反击,朝堂上顿时乱作一团。

  文丞相一贯与朝中的权臣们不和,但平常争执的都是国事政务,人身攻击还是很少见滴!

  太不像话了!

  庄严肃穆的太皇太后拍案而起,对文丞相不顾大局、逮谁咬谁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一番申斥,直肠子的文丞相不服啊,随即就递上了辞呈。

  -

  文丞相洒泪跪谢了太皇太后的放逐之恩,怀揣着太皇太后的密诏,急急离开临安,快马加鞭赶赴岳州去见高世杰大人。

  因为战功卓著,此刻高世杰已经被任命为湖南湖北制置大使。

  高世杰对文大人倒是一直很敬仰滴,所以并没有因为对方已经是一介平民了,就搬出架子拒绝见面。

  两人略作寒暄,文天祥请高世杰屏退左右,然后拿出了太皇太后的密诏。

  高世杰看完太皇太后的密诏,赶紧起身向文天祥行了个大礼,因为人家其实并非是一介草民,而是尊贵的襄阳王。

  -

  襄阳王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对高世杰细说了一遍,高世杰也是心中感慨。

  由于襄阳王的封地与高世杰的辖地紧挨着,所以今后的大致情况是,文天祥和高世杰将会搭班子唱戏:文天祥在江北,高世杰在江南;文天祥在暗里,高世杰在明里,大家齐心合力,共保宋军中路防线的安全。

  文丞相,哦不对,应该是襄阳王,一直都是文臣,写文章谈天下大是大非,自然是行家里手,但打仗到底行不行啊?

  高世杰虽然心里有些怀疑,但手底下却不小气。

  他很快将岳州最能打仗的梁永庚将军调拨给了襄阳王,梁永庚本来属下有五千jīng锐,战事缓和后又新招了不少人马,现在总人数在一万两千左右。

  文天祥也不多耽搁,谢了高世杰的大力支持,率领大军悄悄离开了岳州,从江陵附近渡江北上,向襄樊二城进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