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道长歌 第一百二十五章尚水城

《大道长歌》第一百二十五章尚水城

作者:青峰雨亭 字数:1856 书籍:大道长歌

  “让大师见笑,我不会画平安符,是以辟邪符蒙混过关。”

  方休客气一声。

  话是如此,他却并不担心辟邪符不对路数,至少这辟邪符是真的辟邪符,而就算老妇给的起香火钱,去其他道观求来平安符,也未必就是真的平安符。

  世上有符咒,却还有花经。

  修行人搬运气息书写的符咒,是有法力的真正经文,而雇抄书匠抄写拓印的符咒,全无效用,纯是个摆设,就是花经。

  老方家父子之前便给青石观抄过花经。

  这件事上倒不好指责李溪,毕竟修行不易,到十个道观里求符,有九个半给花经。

  不是常年来往的大香客,或者达官显贵登门,区区一点香火钱,哪里值得修行人耗费精气出手。

  所以酒鬼和尚才说少见。

  “这倒没关系,她家大郎不过是沾染了些许阴气,辟邪符也算对症下药。”

  酒鬼和尚随口回道。

  这也能看出来?

  方休不由高看酒鬼和尚一眼。

  自己也算半只脚先天,怎么就一点阴气的痕迹都无发现?

  若非这酒鬼和尚跟妖人有关,倒是可以请教请假。

  “观主心善,是燕京百姓福气。”

  酒鬼和尚喝一口酒,又轻轻笑道:“我倒是钻研过一些符咒之术,可以传授给观主。”

  “唔……谢过大师好意,我修行尚浅,暂没有分心的打算。”

  方休客气回绝。

  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毕竟他只会十二道最粗浅的法咒,这般技穷的准真人,怕是古往今来都无几个。

  只是再心动,也不能跟妖人团伙学什么符咒。

  “小事而已,这符咒之术……啊,不学?”

  酒鬼和尚一愣,反倒诧异,盯着方休道:“观主不必拘谨,我既然开口,就不会藏私。这符咒亦有高下之分,最擅此道的是神门,但早已断绝传承。我今日可传观主一道锁阴阳咒,已是世上少有的高深……”

  “多谢大师,但千般法术,也不如道行一二。”

  方休懒得听他啰嗦,插嘴打断道。

  他马上就能先天大成,等法脉一开,便可催使真正法术。

  骑上小电驴,还要啥自行车?

  腿闲?

  酒鬼和尚不乐意了,放下葫芦,停下筷子,沉下声音,幽幽道:“这道锁阴阳咒,出自鬼宗!”

  鬼宗。

  这名字平平常常,甚至有些不上台面,但听到耳里却莫名威严,心中自生一股敬畏,殊为奇异。

  方休已不是乡野村夫,自然知道这里头有些玄机。

  大道无痕,弥漫天地。

  睡龙天师在画中留下观想法,还有纸张笔墨作有形的凭依,这鬼宗却能将深意融入两个无形的字中,定然是大有来头。

  换言之……大有麻烦!

  这鬼宗听起来就邪气嗖嗖,肯定是不干好事,人人喊打,才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不为人知。

  “那便更不能学了,我是青石观的弟子,又蒙师长厚爱,举荐我住持无厌观,怎能做背弃师承,改换门户的事?”

  方休义正言辞。

  学一道法咒,怎么就是背弃师承?

  酒鬼和尚气乐,瞪着方休道:“鬼宗避世已久,观主怕是不太了解。这鬼宗出自八鬼老祖,他传下的八鬼真经,将人身三魂七魄中的命魂与中枢魄守住,余下炼成八鬼,养在内相之中搬运不停,开辟窍穴时,只用八鬼一扑……”

  他说着摊开手,掌心一缕黑色气息窜起,幻化成一团幽深焰火,内里八道浓墨流转,好似八头鬼怪。

  方休下意识看一眼,便觉着那焰火与八鬼都是由一个个细小文字组成,奥妙无穷,耳边更响起晦涩精深的经文。

  “大师快收了神通!”

  方休转开视线,肃然道:“我修炼先天得道经,奥妙无穷,直指大道,大师怎能用这些旁门左道来扰我视听,乱我道心?”

  “你把八鬼真经当旁门左道?”

  酒鬼和尚气急难耐,收了掌心气息,脱口叫道:“那先天得道经是道童启蒙读物,也配叫直指大道?”

  “大师慎言!”

  方休声音一高,盖过酒鬼和尚:“先天得道经出自我道门始祖,岂容折辱?”

  “哇呀呀,你这个蠢材!”

  酒鬼和尚气得乱叫,饭也不吃,抄起葫芦就回房。

  啪!

  西厢房门狠狠关上。

  “看来我也有些辩法的天赋?”

  方休悠然自得。

  他现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抄致富书。

  只要不去跟什么妖人,什么鬼宗沾上关系,安安心心抄书修行,还怕大道无望?

  何谓道心?

  以方休看来,就是明白自己所求。

  除所求外,别无所求。

  吃饭!

  吃完继续抄书。

  回到书楼里,早上抄写的《大罗伏龙真经》新老两本还在桌上。

  “待我将这大罗派的真经领悟,难道比什么八鬼真经差?”

  方休将新本仔细收好,老本塞到归置旧书的架子上。

  书才放好,他却忽而咦一声,又将老本拿下来。

  仔细看,便见老旧书皮上,大罗伏龙真经几字好似活转过来,如蛇蜿蜒,一阵聚散,很快变化成另外四个字:

  八鬼真经!

  ……

  大明皇宫。

  一处往里日玉阶蒙尘、青砖覆苔的老旧宫院,近日因圣驾亲至,清扫得整洁一新,又复宫城风采。

  原本冷冷清清无人光顾的广阔庭院,此时亦是人影幢幢。

  外一圈禁军,里一列内卫,戒备森严,水泄不通。

  与宫门不远处,候着一群疲惫不振的奉部官吏,顶着黑眼眶的陈习跟在上司身旁,正偷偷举目往宫前打量。

  “陈习。”

  忽而一声威严又不失亲近的声音轻轻响起。

  声音出自一个头戴乌纱帽,身披绯红官袍,胸前绣锦鸡补子,成熟稳重的尊贵妇人。

  她站在人群前,一众奉部官吏隐然以她为首。

  陈习警醒过来,低下头,几步行到尊贵妇人旁,轻声应道:“大人。”

  “仰面视君,是为不敬。”

  女人低声点她一句。

  陈习本想解释,她并非注视陛下,而是在看那叫张锦的书生。

  和自己一般上下的年纪,却能主持编书局,经办国运延续之事,何等显赫。

  但眼前大人早教过她为人处世的规矩,此时该点头应承:“是,大人。”

  “女子为官不易,处处要比别人谨慎,才能走得长远。”

  女人又道。

  “是,属下谨记。”

  陈习恭敬行礼。

  这位就是现今满朝官员中走得最远的女人,如此嘱咐,已经是把她陈习当成嫡系来提点。

  这情形落入旁边其他奉部官员眼中,自是一番眼热。

  区区一个听传,竟能得尚书大人耳提面命的教诲,还点名带入宫中行走,这是何等的照顾?

  也有其他心思的。

  女子为官不易?

  这个小听传如若不是女子,跟你亲近,会被你尚书大人倾心栽培?

  你尚书大人若不是女子,跟中天令亲近,会被内阁提拔执掌奉部?

  赵关城在人群之末,十分守规矩地低着头,视野余光却在尚书大人跟陈习脚下,心中如是想到。

  只是他有意无意将另一点忽略。

  在场诸多奉部官吏,就只有这一熟一少两个女人。

  “中天令到。”

  忽而有宦官尖声唱名。

  便见一道赤练遁光横贯天际,劈开半空,从远处射来,落到宫殿前去。

  “天师来了。”

  陈习目光顺着那道遁光,往宫殿前望去。

  赤练遁光夺人眼球,四周众人都这般,倒是无人去计较仰面视君的不敬。

  只不过离得远,殿前人又多,陈习只依稀看见一个修长身影。

  大明朝道门魁首。

  都供府实权。

  天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