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洪荒:开局捡到斩仙飞刀 第1103章 天堑山脉

《洪荒:开局捡到斩仙飞刀》第1103章 天堑山脉

作者:天空有云 字数:1744 书籍:洪荒:开局捡到斩仙飞刀

  第24章说服村支书

  这一步,本身就在陈广生的考虑之内,现在李勇这件事,就是个催化剂,把他的计划提前了。

  而且93年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全国各地,都会掀起一场经济改革的风暴,他们正好趁这个东风,快速发展。

  “办厂?广生,你是说要在咱村子里头,办个豆腐厂?”

  张秀英没想到,陈广生竟然会这样说,心这么大!

  “是豆制品加工厂,秀英婶,这样一来,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我们的豆腐,可以销往整个莲花县,甚至是其他地方。”

  “广生,办厂可不是小事。”

  张秀英觉的陈广生说的有道理,可是真要付诸行动,必然会困难重重。

  “秀英婶,我知道有困难,可只要能挣钱,我想不会有人有意见的。”

  陈广生看的比张秀英通透,没有什么人,会跟钱过不去。

  两家人商量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第二天起来,陈广生,胖子,还有李勇三人,开始在村里挨家挨户的收豆子。

  可是没收几家,就被张远国叫了过去。

  他家在张家坝的正中间,是村里少有的二层小楼,外边还有个院子。

  陈广生在李援朝家做豆腐,出去卖的这件事,眼下在村里,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可是他们究竟赚了多少钱,却没什么人清楚。

  张远国毕竟是村里的支书,见识非其他人可比。

  这可是足足几百斤豆腐和豆干,陈广生他们竟然两天就卖完了,那该赚多少钱?

  而且眼下又在村里大肆收购豆子,说明豆腐还远远不够卖,这让他震惊的同时,也有些心动。

  他身为支书,对于钱方面看的没有那么重,可如果他能借此机会,带着村里一起致富,这该是多大的一笔政绩啊。

  他今年才45,如果这件事办成了,那么更进一步的可能性会很大。

  “广生,从上次农业税的事情,叔儿就看出来了,你是个干大事的人,我听说你们这次出去卖豆腐很成功?”

  张远国亲自帮陈广生他们倒了杯茶,笑呵呵的问道。

  “叔儿,我们的豆腐和豆干很新鲜,在市场上的确很受欢迎。”

  张远国和其他人不一样,陈广生和他说话显的格外小心。

  “那肯定,秀英做的豆腐,还有你爸的手艺我还是知道的,广生,你们家在张家坝生活这么多年,想必你也看到了。

  如今虽不像老早以前饭都吃不上,可和其他地方一比,还是个穷乡僻壤,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也是咱张家坝的一份子。

  现在你有了这么好的发财路子,有没有办法带其他人也一起发家致富?”

  张远国发现,陈广生的城府,出乎自己意料的深,说话也是不卑不亢,觉的再说那么多套话恐怕也是放屁,不如开门见山。

  胖子和李勇听到此话,眼中都出现了震惊之色,因为在来的路上,陈广生就和他们讲,支书让他们过去,肯定是谈村子一同卖豆腐的事,果然一语中的。

  陈广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喝了口茶,盯着张远国看了会儿,微笑着说。

  “叔儿,这些年我们家在村里,承蒙各位乡亲的照顾,如果有这个机会,广生自然很乐意。”

  “聪明人做聪明事,广生,那你认为,现在这机会来了吗?”

  张远国嘴角一勾,反问道。

  “来了,叔儿,我们这两天去的地方,是桃花镇,咱们的豆腐和卤豆干,在那很受欢迎,我想在整个莲花县,也应该如此,如果咱们张家坝联合办一个豆制品加工厂,还是很有搞头的。”

  陈广生已经想过了,办厂这件事很大,而且牵扯到各家利益,宗族之间的方方面面,想要办成难度非常大。

  所以这中间,就需要一个润滑剂,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张家坝,没有比张远国更合适的人选了。

  按古代的叫法,张远国就是这一代张姓的族长,说话一言九鼎,在姓张的这些人中威望极高。

  而且他又是村里的支书,和两乡一镇,甚至是县里的领导都能说上话,只要他肯出力,事情将变的容易许多。

  听到陈广生要办一个豆制品加工厂,张远国并没有任何震惊之色。

  由于现在还没有确立市场经济,像办厂这样的大事,起码要有县地级别政府颁发的经营和生产许可证,可这两样东西,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到的。

  但张远国有信心可以办成,他现在所看重的,就是这个厂子要是办成了,将来听谁的,直白点,就是姓张还是姓陈。

  “广生,办厂这件事,我可以帮你,而且短期内就可以完成,不过叔儿想问问你,这厂子办成了,将来的厂长由谁当?”

  说到这,张远国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他虽然更加看重权力,可如果能借此机会大赚一笔,又何乐而不为呢?

  陈广生在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考虑的,直接道。

  “叔儿,厂长必须由我来当。”

  张远国看了他一眼,眼角露出了一丝嘲讽之色。

  “广生,这个点子是你出的,由你来当叔儿倒是可以理解。

  但别人不一定知道啊,叔儿虽然是支书,但什么事都得讲民主,我总不能逼着他们支持你吧。”

  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还不够格,当厂长不能服众。

  陈广生知道,这个厂长自己来当不太容易,可他也不会这么放弃,就笑着说。

  “叔儿,既然是办厂赚钱,那年龄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我有信心,一年内,我能让我们的厂子的豆制品,销往整个阳市。

  如果我办不到,到时我自动退位让贤。”

  说完后,陈广生看了一眼张远国,又道。

  “叔儿,我知道,论起名望,这个厂长由您来当最合适。

  可是据我了解,1984年的时候,国家就下达了《关于党政机关在职干部不要与群众合办企业的通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政企分开,官商、官工分开的原则。

  当然,在张家屯,不会有人去说三道四,可要是咱们厂子将来做强了,叔儿您带领全村人民致富,这是大功一件,升官是必然的事,那时可就说不准了。

  再说了,叔儿您是支书,其实这个厂长不论谁来当,到最后不都是您的功劳最大吗?叔儿您认为呢?”

  根据陈广生对华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来看,生意想要做大,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