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河惊涛 四三一 欲辞难辞(一)

《长河惊涛》四三一 欲辞难辞(一)

作者:清月冰蓝 字数:2555 书籍:长河惊涛

  浙江,杭州府。

  大明朝最大的丝绸织造作坊聚集于此。

  一眼望去,全是织机!

  满满的工业感,朱允熥甚至怀疑自己穿越到十九世纪了。

  普通的织机有一丈宽,横着就排了五架,一直往后延伸,足有三十行!

  中间是一条让人通行的通道。

  一条道走到底。

  在杭州府官员的陪同下,吴王朱允熥像是领导视察工厂,不时走走停停,作出必要的指使。

  “一台织机每天能织出多少匹布?”

  身后是几位穿着粗布长褂的商人。

  他们虽家缠万贯,衣着却十分朴素,脚上穿着平底黑色的布鞋。

  朝廷有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

  哪怕你家是产丝绸的,也不能穿。

  其中一个长相儒雅的商人小步上前,脸上挂着微笑:“回吴王殿下的话,一台织机两班倒不停,每天能织六尺布。”

  “六尺,太少了。”朱允熥微微摇头。

  一台织机两班倒,一个人一天得干十二个小时。

  天天盯着织机,这不得干恍惚了?

  长相儒雅的商人名叫张兴路,是浙江最大的布匹商人。

  他没有听出吴王的意思,笑着道:“小民手里有三十个作坊,若能开海贸的话,可以再添二十个作坊。”

  不管是浙江的官员,还是浙江的商人。

  此时对朱允熥,都是毕恭毕敬。

  要问原因,还得是因为朱允熥掌握了处事的流量密码。

  你们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们画什么大饼。

  咱们没有冲突,全是利益相关!

  眼前这几个丝绸商人,听说朝廷要开海,在杭州府设立市舶司,一个个顿时如见了活祖宗一样。

  其实早在大明还未立国前,朱元璋当吴王时,就曾在太仓州黄渡镇设立市舶司。

  洪武三年因太仓靠近京师,于是改设在广东广州、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各设立一个市舶司。

  到了洪武七年又废止了。

  明初设立市舶司,主要是为了诸国朝贡。

  广州的市舶司,专为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

  浙江宁波的市舶司,专为日本朝贡。

  泉州的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机织声此起彼伏。

  几个商人正微笑着陪着朱允熥在通道中边走边看。

  “此处太吵了,请殿下去前厅稍坐。”

  张兴路做着手势引路。

  一行人走进大厅,立刻便有十几个仆人端着茶具上来。

  客厅又大又亮,装修的很讲究。

  一色的紫檀木茶几,各摆着一把紫檀木雕花圈椅,

  张兴路微欠着身子:“请吴王殿下上座!”

  “嗯。”

  朱允熥毫不客气地在上首椅子上坐下。

  杭州知府端坐在在下首第一个位置上,其他官员依次,屁股半坐着。

  几个商人没有落在,站在一旁。

  干练的仆人开始上茶,他们如同耍杂技似的。

  碧绿的芽尖慢慢浮上了茶杯水面,散发着浓浓的茶香。

  “好茶!绝对是上品!”

  杭州知府笑着道。

  朱允熥品着茶水,感慨道:“杭州真是个好地方啊!”

  众人认真倾听下文。

  “孤在苏州,可没喝过这样的好茶,相反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好不容易才筹出点银子。”

  杭州知府道:“杭州不必苏州有钱,但咱们杭州的商人,就俩字:慷慨!”

  朱允熥赞道:“瞧出来了,三天不到给孤筹了一百五十万两,真慷慨!”

  有商人道:“主要是吴王殿下心里想着咱们。”

  他们有的开绸缎行,有的开茶叶行,还有的开瓷器行。

  别看这些商人没啥地位,他们的能量还是不小的。

  朝中有不少他们的代言人。

  最早的是刘伯温,正是江南富豪们的代言人之一!

  当初胡惟庸和陈宁狠狠地收拾过江南富豪们,遭到刘伯温的敌视。

  但胡惟庸做事很灵活,懂得打一巴掌揉三揉,后来与江浙富商的关系维护的还不错。

  杨宪就不行了,一意孤行,动了江南富豪们的奶酪。

  在很短时间内,就遭到了疯狂的报复,迅速消失在政治舞台上!

  朱允熥将茶杯放向茶几,笑望向丝绸商人张兴路:“你给朝廷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孤给你一样东西。”

  “取笔墨来!”

  众人以为吴王要赐下墨宝,一个个兴致大增。

  可能现在吴王的墨宝不值钱,待等到他将来当了皇帝,那可就值钱了!

  说不定能保命!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允熥没写字。

  他在画画,画出了飞梭的原理。

  “这东西不仅能让织布速度变快,还可以加宽织布布面,你可以让人造出试试。”

  朱允熥放下毛笔。

  张兴路是搞纺织起家的,接过图纸一看,大概明白了这改装后的织机原理。

  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

  现在使用这玩意,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张兴路端正了面容,声音里透着兴奋:“好,草民这就让人连夜赶制出!”

  “吴王殿下真乃奇才!”

  朱允熥摆摆手,干咳了一声:“奇才谈不上,拾人牙慧罢了。”

  “殿下谦虚了。”

  “不知殿下可否能赏赐墨宝?”

  有聪明人提出要墨宝,哪怕是一个字。

  说是要带回去供起来,当传家宝。

  “好!”

  收了人家那么多银子,朱允熥没好意思拒绝,当下开始写字。

  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字。

  当官的就算了。

  “殿下!”

  这时,纪纲大步走了进来。

  他扫视一圈众人,然后站在朱允熥身边,欲言又止。

  朱允熥问:“什么事这么心急火燎的?”

  纪纲没有说话,又扫了一圈众人。

  杭州知府识相地起身告辞。

  众官和商人们也笑呵呵的纷纷告退。

  “说吧。”

  “禀吴王殿下,惠王那边的银子被人劫了。”

  还有这好事......朱允熥顿时来了兴趣:“谁干的?”

  纪纲回道:“不太清楚,悬天司查到了些蛛丝马迹,听口音那帮贼人好像是北平的。”

  “燕王的人?”

  关系到册立皇太孙。

  四叔这是急了吗?以这种状态参与进来?

  “还有一件大事,是京师传来的。”

  纪纲的表情十分严肃,看起来事情不小。

  “说!”

  “凉国公蓝玉,被抓进诏狱了!”

  闻言,朱允熥心中一颤。

  蓝玉好端端的怎么栽了?

  “什么罪名?”

  纪纲回道:“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举报凉国公意图谋反.......”

  意图谋反???

  朱允熥差点骂娘。

  怎么可能!

  蓝玉现在这么乖,老朱没道理杀他啊!

  历史上蓝玉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被抓进诏狱,然后凉了。

  现在正是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蓝玉这是鬼打墙,绕不开了?

  朱允熥很快冷静下来,他觉得此事大有蹊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