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之从乞丐到皇帝 第三百四十一章 抢滩登陆

《穿越之从乞丐到皇帝》第三百四十一章 抢滩登陆

作者:飞翔的八戒 字数:1790 书籍:穿越之从乞丐到皇帝

  秦王死后一个月,皇帝终于下旨,令人去查抄了秦王府。

  王府抄出来的财物足有十大车,光是记录贵重财物的账薄,就足足十二本。账薄呈到御前时,皇帝沉默了良久。

  待把秦王府财物收归国库,皇帝当晚便去景阳宫见郑太后。落座,皇帝道:“乐阳留下,其它人退下!”李丹青闻言,便在郑太后下首坐了。

  皇帝问郑太后道:"这些年,母后是不是对朕很失望?"

  郑太后不答他这句话,另起话题道:“哀家记得,皇帝初继位时,意气风发,励精图治,君臣相和。"

  皇帝沉默一下方道:“是的,那几年朕自感是明君,一心要做些大事好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直到突厥使者到来………"

  皇帝的声音低沉了下去,“那个时候,朕才醒觉大夏国自先帝起,国库已空虚,勋贵占着大量财产,想打仗,除非先除掉勋贵们,把他们的财产收归国有。"

  "可勋贵皆连络有亲,朕若逼得太紧,怕会内乱。"

  "当时想着先送飞龙去和亲,待重整朝政,扳下那些勋贵,国库有钱了,再打突厥,之后把飞龙接回来。"

  皇帝抬起头看着郑太后。

  "朕为着新政,为着敛财,甚至扶持萧宇墨,为的是让他对抗勋贵们,助朕一把。"

  "这些年过去,萧宇墨的确为朕敛了一些财,但却犯下累累罪事,且也没动摇过勋贵们半分。""今年初,魏凌光策论一上,朕单独召见了他,听他谈了一番,觉得他的计策可用,便决定重用他。"

  “可惜……”

  皇帝声音有些暗哑。

  “老二有才干,朕器重他,对于他的事,睁一眼闭一眼,没料到助长他的野心,令得他做下大错事。"

  "他和萧宇墨一死,朝中又只有那帮子老臣在说话,这些人没有朝气,只想苟且,无心和突厥争斗,也不会想起要接飞龙回来。"

  "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若……"

  郑太后猛然伸手,按在皇帝手上,厉声道:“皇帝,你正当壮年,不宜说这些丧

  气之话。”

  “母后!"皇帝喊了一声,隔一会道:“若是老三继位,他身边是戚家和武安侯,这些勋贵们到

  时定把持朝政,要走从前之路,如此,飞龙就回不来了。"

  “但老二没了,如今除了老三,也没人能担起重任。”

  李丹青听得暗暗心惊。

  萧宇墨和秦王要杀她和齐子蛰,于她的角度,对方是敌人,必须除之而后快。魏凌光的母亲和弟弟要害她,将她沉塘,她逃了出来,自然也要除掉对方。

  但在皇帝的角度,他要行新政,勋贵们要走老路,萧宇墨和秦王,是他扶持起来对抗勋贵的。秦王是他儿子,纵越界一些,嚣张一些,也在他可容忍范围内。他不能容忍的是勋贵们多年干政,阻止他变革。

  如今萧宇墨和秦王死了,朝臣多依附晋王和勋贵,皇帝若不能扶持新贵来对抗,朝庭又是一波死水。

  皇帝说着,看向李丹青。

  “乐阳,朕查过了,杀死萧宇墨的易木心,实则是你舅舅杨柏。他当年为着你母亲之事,到萧府质问萧宇墨,差点误伤萧贵妃,萧宇墨当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送出京。"

  “他出京后,跟着人到塞外,在塞外多年,容貌也改变了。五年前又跑回京城,在秋狩山庄外救了朕一回,朕见他武功高强,就带他回京,安排他在高长山手底下做事。"

  "他潜伏多年,为的是杀萧宇墨。"

  “萧宇墨持卷宗威胁你时,他恰好在树上,听到你提及杨蕊娘和杨琴娘,知晓你是他外甥女,当即一跃下树,砍下萧宇墨的头,为杨蕊娘报了仇,也为你解决了敌人。"

  李丹青大惊,原来皇帝什么都知道。

  她当即跪下,叩头道:"父皇,儿臣先前并不知道易木心便是舅舅杨柏。"皇帝摆手, "朕也是后来让人彻查才知道的。""你且放心,朕已叫人收手,不再追捕他,放了他一条生路。"

  李丹青忙替杨柏谢恩。

  她这会心中还有一个疑问,萧宇墨提及两个内侍的话,当时皇帝宠幸过杨蕊娘后,叫内侍灌了杨蕊娘一碗药,这件事是真是假?

  皇帝似乎看出她的疑问,淡淡道:“朕临

  时决定出门,哪里知道会遇到杨蕊娘,又哪里会叫内侍备下那种药?灌药之事,纯是萧宇墨捏造,为的是威胁你而已。"

  "朕查实了,你确实是朕的亲生女儿。"

  李丹青大大松口气。

  因为萧宇墨那句话,她一直惴惴不安,深怕自己身世还另有隐情。如今听皇帝说已查实,自己确实是他亲女儿,顿时有了底气。

  皇帝又道:“你舅舅杀了萧宇墨,而你设下圈套,诱得魏家一家子在殿前揭发荣昌,你再喊了证人至殿上,证实魏家一家子陷害你这个公主的事实,当时人证物证皆全,朕不得不削了魏凌光的官职,流放他们一家。"

  "你还和齐子蛰里应外合,诱使老二现出原形,当殿谋反。""乐阳,朕扶持的三个人,可说全毁于你手中。"

  李丹青听得这些话,不由发抖了。皇帝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

  是不是说,太后寿宴那一晚,自己和齐子蛰轮回前,听见荣昌公主说秦王大事已成,其实只是皇帝放的烟雾?秦王实则没有成大事!

  自己梦中见到秦王喊弓箭手射杀李大鼎诸人,其实只是梦,并不是真的?

  还有佛香阁中,自己进阁内调换了丽嫔之事,皇帝知不知道?李丹青不敢深想。

  她叩头道:"父皇,儿臣所做的事,固然是自保,但魏家也确实陷害过儿臣,人证物证皆全,儿臣没有冤枉过他们半分,他们的下场,是咎由自取。"

  "至于秦王殿下,他确是生了谋反之心,确是在殿中布下耳目,他想对父皇不利,死有余辜。""儿臣所做一切,问心无愧!""但父皇若要处罚儿臣,儿臣领罪就是。"

  皇帝深看李丹青一眼。

  "乐阳,你身为女子,所谋所做,胜过许多男子。""你起来罢!"

  李丹青定了定神,给自己鼓气,安慰自己没事儿,这才爬起来。她不敢坐,只垂手侍立。

  皇帝转过头问郑太后道:“母后,儿子该当如何罚他?”郑太后知道,皇帝这么问,其实是要下一个台阶。

  她淡淡道:“皇帝不是要削勋贵权柄么,就罚乐阳帮着想

  一个妥当法子。”不过一个借口,削勋贵权柄之事,兹事体大,多年未能成功,焉能指望一个小女子!

  皇帝听着这话,却转向李丹青道:“如此,你且想一个法子出来。”

  李丹青心念急转,想起史上三个成功的削藩对策,用于削勋贵权柄,好像也可行。其一,推恩令,其二,釜底抽薪,其三,借刀杀人。此三条对策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她跪下细禀这三条对策,又细细分析其中利弊。皇帝听毕,眼睛亮了亮,问道:"你从何处听来的这三条对策?"

  李丹青道:“书上看来的。”

  她编了起来, "在石龙镇时,儿臣曾拣到一本书,里面记载许多谋略,称为三十六计。"皇帝大感兴趣,问道:“那本书呢?”

  李丹青道:“那本书本来埋在土里,书页已有些腐朽,儿臣读了几遍,才记熟其中一部分,书页便完全朽掉,化为了渣渣。"

  皇帝有些失望,转念一想,那本奇书虽朽了,但乐阳记得里面的内容,叫她默录出来便好。郑太后在旁边听着,却是记起一事,道:“先帝那会,曾提过一件事,说前朝国师翻遍古今之

  书,结合当世之事,著了一本名叫《奇计》的书,后来前朝亡了,那本书也下落不明。乐阳拣到这本书,该不会是《奇计》吧?"

  李丹青一脸诚实道:“当时拣到书,扉页已朽,看不清书名,但依稀可分辨出来,书名是两个字的。"

  郑太后抚掌道:“那应当是国师所著的《奇计》了。乐阳,你且把记得的部分抄录出来,上献你父皇,将功抵罪。"

  李丹青马上恭声道:"是。"

  看看天色不早了,皇帝便告辞。郑太后朝李丹青使一个眼色,李丹青忙送皇帝出殿。

  皇帝看看月色,慢下脚步道:“陪朕走走!”"是。"李丹青陪侍在皇帝身侧,一道朝御花园走去。

  皇帝想起很多往事,也想起当年在石龙镇见到杨蕊娘的情景。他跟李丹青道:“跟朕说说你在乡间的事。”

  李丹青在将军府时,便从宋氏嘴里问出原身在石龙镇一些事,她再编一编,便编出乡下一些趣事。

  皇帝听得津津有味

  。

  到得御花园,皇帝叫人在凉亭内挂上灯,他带着李丹青进亭内落座,欣赏夜景。皇帝问道:“你记得你母亲的模样么?”

  李丹青伤感道:"她病亡时,儿臣还小,完全不记得了。"皇帝也有些伤感, "她长得太好,遭际却堪伤。"

  夏夜有萤火虫飞过,李丹青伸手捞了一只,拢在手掌心内,一会儿又松手放它飞了。皇帝默默看她,隔一会道:"乐阳,你非得嫁齐子蛰不可么?"

  李丹青思忖一下道:"父皇,儿臣嫁过一次,差点被害死。""齐子蛰母亲不喜儿臣,纵齐子蛰破了他母亲誓言,儿臣也不是非得嫁他不可。"

  "儿臣若成亲,看在驸马份上,多少也要照拂夫家,还得生儿育女,于己,没有一点益处。""普通女子嫁人,是不得已。儿臣是公主,也可以不嫁人的。"

  皇帝失笑, “乐阳,你这些想法果然不同普通女子。”他笑毕,正色道:“生儿育女是为了老来有靠,你不嫁人,老了怎么办?”李丹青笑道:"公主还用发愁老了怎么办么?有封邑,自有人奉养儿臣至老。"皇帝:"但是没有后,百年后,谁来祭拜你?"

  李丹青怔了怔,古人就是这一点绕不过去,非常注重死后之事。她道:"真需要人祭拜,到时收养一位养子便是。"

  皇帝摇摇头道:"待齐子蛰立了功归来,若能想法破了他母亲之誓,朕便给你们赐婚,若他不能,你还是另择驸马罢。"

  李丹青:好么,说半天,敢情白说了。皇帝在催子女成亲这件事上,跟现代父母没有两样。不过皇帝说这些,明显是对她这个女儿上了心,还是令人感动的。

  这会子,晋王和晋王妃已谋好一计。若计成,李丹青只好嫁王嘉若。李丹青嫁到王家,以后自有夫家制肘她,不怕她不听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