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赵武灵王英雄传 第六十五章 中山国的天子梦

《赵武灵王英雄传》第六十五章 中山国的天子梦

作者:傲双 字数:3480 书籍:赵武灵王英雄传

  公元前378年田因齐出生在齐国临淄,于公元前356年继承主君之位。田因齐二十二岁成为齐国国君,君父突然离世,让这个少年对人生充满迷茫,他也不知齐国明天的走向。于是,整日沉迷于酒色歌舞,荒废度日,以此逃避君上的责任。齐国大臣皆看不下去,想要进宫劝阻君上主持国政。怎知田因齐先众人一步下令,谁敢进言者,斩。

  齐国诸臣见君上荒废政务,皆道:“新君乃昏君矣!君上,只顾一己之乐,荒废国政。齐国,怕是要亡于庶子之手啊!”

  田因齐闻言,也不生气,仍旧我行我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淳于髡不忍心君王贪图享乐,荒废国事,以一鸣惊人的典故规劝田因齐。田因齐当时听了,精神振奋,准备建立宏图霸业。然,第二日一觉醒来,仍是沉迷酒色歌舞。田因齐身边的侍者,见淳于髡碰了壁,取笑道:“淳于大人,八尺方为男儿。你不足七尺,难怪君上听不进去你的意见。”

  淳于髡,淡淡道:“我虽不足七尺,敢为八尺男儿不敢为之事。”

  侍者不悦,“淳于髡大人,你动嘴皮子是很厉害。不过,长成这样,太丢父母的脸呢?”

  淳于髡,纵声长笑,“我不足七尺,尚有男儿血性。尔等身高八尺,血性傲骨全无。我宁可不足五尺,也不愿成为没血性、傲骨之人。”

  出身平民的邹忌,见能言善辩的淳于髡也没能劝回君上那颗低迷的心。他采取了灵活的方式,投其所好,以琴理谈治国之道。田因齐爱琴音听之,幡然悔悟,以邹忌为齐相,立志革新。

  田因齐漫长的一生中,几度在人生道上迷失,幸运的是总会有人在他迷失的时候,挺身站出来为他指点迷津,将他引回正轨。故而,在诸臣的帮助下,田因齐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等人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齐国国力蒸蒸日上。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

  公元前334年,田因齐改革图强,称雄诸侯。徐州之地与魏国会盟,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故而,田因齐是第二个中原诸侯公然称王的男人。

  齐王田因齐也是一位谋定而后动之人。一旦是他决定的事情,无论前方有多少荆棘坎坷,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改变他的心意。中山国冒然称王,与齐国平起平坐,触犯了田因齐心中的底线。田因齐乃何许人也,英雄一世,傲然风骨,怎可与蛮夷中山比肩。为了教训这个出生蛮夷之邦的中山国,田因齐召集诸臣商谈攻打中山一事。

  攻伐大事,牵扯甚广。

  邹忌沉思半响,拱手说道:“王上,中山国与韩赵魏燕合纵称王。我们出兵去攻打中山,会遭到三晋及燕国反击。出兵一事,我们需要好好谋划才行。”

  田因齐闻言不喜,齐国在他的治理下,何曾怕过三晋,顿时怒道:“韩魏自顾不暇,哪有精力管中山国的破事。燕赵两国,安敢与我齐国争雄。这中山国太目中无人,胆敢背着寡人行王道,与韩魏燕赵缔结合纵。寡人不灭了他,难消心头这个怒气。寡人就让中山国见识一下我齐国的实力。”

  田罂,也劝道:“王上息怒。中山国称王,大逆不道,理应讨伐。但成候说得对,中山国与三晋及燕国合纵称王。我国出兵攻打他,其他四国焉能置之不理。即便,魏韩两国不能干涉我国出兵。但是,燕赵两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齐国以一国之力,对付三国,实在是不划算的买卖。”

  田因齐,怒道:“中山国如此狂妄,寡人就由着他。”

  “王上。”邹忌,拱手道:“我们可以派出使者,携带宝物,出使燕赵两国。顺便将我国攻打中山国的消息,告知他们。我们看看燕赵的反应在做定夺。”

  田罂等人也趁机附和。

  田因齐,微微思忖,道:“出使燕赵两国的人选,就交给你去办。”

  邹忌,瞥了一眼众大臣,目视君上,行礼道:“诺。”

  那日,魏赵燕三国使者,来到中山国宫中,面见中山君厝。魏使公孙衍邀请中山君合纵称王。赵使李疵也向中山国传达了赵君的意思。燕国,不做声,表示默认。中山君厝按住心中的雀喜,脸色十分宁静,“称王,事关重大,请容许寡人好好考虑。几位,请回。”

  官驿中,赵使李疵,问道:“犀首,中山君会称王吗?”

  公孙衍眸色之中很有自信,“放心吧!历代中山君皆爱做天子梦。我们抛出的诱饵,太具有诱惑力。今日,中山君虽没有表态,但我看他神色,早已经飞上云霄。中山君会答应的。我们不用心急,就在中山国大吃大喝几日。”

  李疵出使中山国前,赵君嘱咐他,凡是以公孙衍之意行事。李疵见公孙衍信心满满,也不担心,优哉游哉品位中山国的美酒及了解中山国的风土人情。

  中山君厝在中山宫召集重臣商讨,有关魏赵两国发出邀请行王道之事。

  中山宫的大臣意见不一,发表见解。

  “君上,我中山国国土狭小,兵微将寡,怎可行王道,图虚名。魏赵两国邀请我中山国称王,实乃包藏祸心。君上,你可要三思啊!”

  “非也!我中山国国土比不上齐国,但是燕国土地,也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中山国复国,历经三世,国之根基稳固。今,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坐地数百里、兵车九千乘,甲兵数十万。而今的天下,万乘之国有齐、魏、秦、韩、赵、燕及南楚和越国。我国位居燕赵齐三国之间,而不灭,岂不是我中山将士悍勇善战之故。魏赵邀集我国称王,燕使不语,实乃默认。三国的态度,说明我中山国的实力,足以影响中原的格局,也得到了中原诸侯的认可。君上,行王道,有何不可。”

  “魏赵两国与我中山国有隙。魏赵两国邀请我国称王,用心险恶。”

  “君上,臣以为行王道,是我中山国创立千秋基业,又一大成就。行王道,争天下,正该如此。”

  “你说的轻松。我中山国拿什么行王道,争天下。难不成凭你一张利嘴不成。”

  “君上,我国称王,必会导致齐国出兵讨伐,请三思啊!”

  中山宫内又有几位亲齐的大臣站了出来,说道:“君上,我们不能称王。称王是会得罪了齐国。齐国不高兴就会出兵攻打我国。我国拿什么与齐国相抗。魏赵两国来意不善,燕国态度不明,我们不能上当。”

  人,都有梦想。中山君厝也不例外。他也是有梦想的人。他的梦想就是中山国可以行王道,争天下,傲视中原诸侯。中山君厝的天子梦,一直鼓舞着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今,中山国在他治理下,民风彪悍,国力大增。已然成为继齐魏楚秦赵燕之后第八大强国。

  曾经,有位高人来到中山国对着中山君厝的先祖说:“此地有王者之气,后世子孙必有王者。”

  这八个字,一直激烈着中山国众人前赴后继。

  中原诸侯从未正视国中山国,他们皆视中山为蛮夷之国。三晋不搭理他,齐燕两国对他吆五喝六,处处鄙视。尤其是齐国来的人,总会蹬鼻子上脸大骂中山君。齐国给中山国带来的不满情绪,慢慢累积,怨恨颇多。前两代中山君尚懂得韬光养晦,隐而不发。中山君厝,年少气盛,怎可忍受中原诸侯颇多不平等的待遇。

  如今,中原诸侯抛来橄榄枝,向中山国示好。中山国若是答应合纵称王,便会得到中原诸侯的承认。中山国也会摆脱被他国轻视的局面。中山君厝见自己的大臣,张口一个齐国,闭口一个齐国,心中一点都不是滋味。

  中山君厝为太子时,有人给他看面相。说他长大后,有王者之气相。今日,魏赵燕三国立邀中山国相王合纵,不是正好印证了高人说的话吗?想到此处,中山君已然有称王的欲望。

  国相司马稠闻众大臣之言,也听不下去,沉着脸,训斥道:“你们是中山国的臣子,是君上的臣子。你们张口闭口都是齐国。是何居心。”

  “相国,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诸位,还要我提醒吗?”

  “中山国没有齐国的帮助,怎能存活至今。我们开罪了齐国,就等着齐国千军万马来讨伐。”

  司马稠,怒道:“中山国是块烂泥,齐国也扶不上墙。诸位,你们眼中就看得见齐国。看不见你们祖宗为了中山国的将来,呕心沥血,渲染江山吗?”

  中山君厝继位至今,也是受够了齐人的气。每当中山君厝,想要为国家干点大事。这些大臣,总会拿齐国来打击他的万丈雄心。有时候,他也搞不懂,这些人是中山国的臣子,还是齐国的臣子。中山国与齐国皆是诸侯国。凭什么齐国要高人一等,中山国就要低一等。

  此时,积怨颇多的中山君厝心中的怒火宛如火山爆发,一泻千里,指着大臣,责问道:“你们还记得是寡人的臣子吗?齐国,真的就令你那么害怕,令你们摇尾乞怜,肝胆俱碎吗?”

  “君上,我等是为了中山国千秋基业考虑。”

  中山君最烦听到这些大臣义正言辞的话,大袖一挥,“中山国是寡人的天下,中山之地由寡人说了算。齐国没有资格对我中山国国事指手画脚。”

  “君上,你是要和齐国断交开战吗?”

  “寡人不会主动与齐国挑起战争。但是,齐国若要欺负我国,寡人定会以中山全部的力量与之对抗。”

  “君上,你疯了不成了。为了行王道,图虚名,不惜与齐国断交开战。为了王道,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值得吗?”

  “寡人是疯了。”中山君厝,冷声道:“值不值得,由寡人说了算。”

  司马稠也不喜欢这群大臣,明明是中山国的大臣,不优先考虑本国的利益。事事以齐国利益为先。齐国对中山国影响太深刻了,若是不加以约束。中山国不是诸侯国,而是他齐国名下的附属国。为今之计,中山国称王合纵,既可以改善与三晋及燕国的关系,也可得到中原诸侯的承认。又可以,摆脱齐国对中山国的影响力。中山国称王,也是在他司马稠的辅佐下成就的大事。这也是流芳百世,众人敬仰的伟业。

  为了自己的伟业,为了那份流芳百世,司马稠坐不住了,他道:“王上,臣主张与魏韩赵燕,行王道,缔结合纵。”

  中山君厝见司马稠懂他心中之志,面对反对称王的大臣,双眸之中散发出强烈的杀气,冷色道:“有谁再敢阻拦寡人称王者,杀。”

  司马稠支持中山君厝行王道,既是为国,也是为了自己心中那份宏图霸业。

  如今的中山,亦非当年的中山国。中山国复国历经三代,根据稳固,坐地数百里,兵车九千乘,甲兵数十万。他相信,中山国有能力,也有实力称王。但,齐国对中山影响根深蒂固,司马稠也觉得不可大意,私底下对着中山君道:“君上,我们派人出使齐国,将行王道之事,告诉齐王。”

  中山君厝,盯着他,“齐王不答应寡人称王如何。”

  司马稠,挺起傲骨,“中山国的事由中山国做主。齐国不答应,我们也绝不低头。”

  “齐国出兵攻打我们,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齐国要攻打我中山国。我中山男儿,岂会怕了他。”

  翌日,中山君厝召集魏燕赵三国使者,答应称王合纵,几国交换国书。仪式结束后,魏赵燕使者,启程返回本国。中山君厝,拖着沉重的步伐,壮怀激烈,走进宗祠,呐喊道:“历代祖宗啊!你们看见了吗?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今日,子孙厝,做到了。你们在天之灵,感受到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