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骠骑天下 第三十九章 黑水阁

《骠骑天下》第三十九章 黑水阁

作者:拉风的树 字数:1788 书籍:骠骑天下

  县衙后院,古浩然设宴招待尉缭师徒,聊表歉意。至于陈胜手下诸人,也已经请来大夫治疗伤势。

  把盏言欢到酣处,古浩然不忘旁敲侧问尉缭试图,此次到来彭城,是为了何事。

  尉缭据实回答,说在外周游天下,现想在彭城一带买下一处屋舍安顿下来,教导两个学生的学业。

  古浩然当即拍着胸脯,说若国尉大人不嫌弃,这事情包在他古浩然身上云云。尉缭也不推辞,只是说购买房屋所需多少钱,报上个数目即可。

  和这古浩然聊了一会,陈胜发现古浩然很不简单。这古浩然不过四十岁出头,身材偏瘦,下巴留着一把细须,看上去颇有书卷气。言谈举止,颇为得体,面对着曾经位高权重的尉缭,言语之间也是从容不迫,谈笑风生。

  尉缭也暗暗称奇,于是询问起了古浩然曾经担任过何官职。

  见尉缭询问起自己的过往,古浩然不敢怠慢和隐瞒,不快不缓地答道:“下官本是黑水阁中小吏,曾负责收集魏国和齐国一带的情报,后累积军功,升迁了职位,今年委派到此做了县令。”

  “黑水阁?!”陈胜眉头一皱,觉得这个名字倒是陌生得很。他对秦国三公九卿等官职非常熟悉,但是对于这个黑水阁,却非常陌生,一听就知道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存在。

  尉缭眉毛一挑,先是对着陈胜说道:“帝国崇尚五行水德,水在五行学说里,颜色便是黑色。这黑水阁便是以此命名,象征帝国的国运和力量。黑水阁曾经是帝国的间客机关,专门负责收集山东六国情报、收买敌国大臣贵族和刺杀各国威胁到我帝国的大臣名将的机构,在商鞅变法之后便已经设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大秦一统天下,黑水阁功不可没。”

  陈胜心中一动。当即明白这黑水阁相当于后世米国CIA一般的机构。陈胜本人对这种部门不陌生,因为他前生所在的特种兵大队,本身就是一支国防安全机构部门下辖的。

  尉缭又对着古浩然说道:“我掌管黑水阁近十年,怎么对你没印象?”闻言。陈胜大惊,原来老师曾经还是帝国的特务头子啊!怎么从没有听闻老师提起过的?

  古浩然却毕恭毕敬地对着尉缭拱手说道:“大人掌管黑水阁之时,下官刚好调任齐国,曾有十二年时间没有回过咸阳。”

  “原来如此!”尉缭恍然大悟,说道:“你是苍鹫的下属?”尉缭忽然想当年潜伏在齐国的一个下属的名字,这下属与他虽然素未谋面,可是纵横各国,所到之处,无所不利。齐国之所以不战而降,便有苍鹫在齐国经营十余年的功劳,此人成功瓦解了齐国上层建筑的抵抗心理,那些顽固抵抗份子,如田鹏族人那一派人,基本被此人收买了敌对势力,进行倾轧攻杀,死在齐国的内部斗争之中。尉缭对此人都颇为赞赏。

  “禀大人,下官便是苍鹫。”古浩然对着尉缭一拜,神情激动:“想不到下官这名字大人也能记得,真是下官三生有幸啊!”古浩然感动莫名。

  尉缭却摆了摆手,奇道:“不对。你身为黑水阁之人,为何却外放到外地当官了,而且,你之前还说,你本是咸阳小吏?这其中是否有何秘辛?”尉缭对古浩然的话产生的疑虑。在返回县衙的途中,古浩然对自己的身份略有提及,说是从咸阳丞相府里外放出来的官员。初时尉缭并不以为意,帝国兼并速度过快,从咸阳往外派出去当官的小吏不计其数。

  古浩然心中暗暗后悔。在尉缭面前喝多两杯后,两句话就把老底给交代了。他支吾地看了看尉缭左右的陈胜和田鹏,脸色有些为难。

  尉缭自然清楚,这代表着古浩然身上真的肩负着重要使命的特征。心中暗暗称奇。六大战国已经烟消云散,这黑水阁的人员现在应该主力负责西边东胡、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南蛮之地才对,怎么会在这里还有新的任务?

  不过尉缭也深知规矩,不再追问。不过古浩然却长长吁出了一口浊气,说道:“国尉大人,既然您在这里,下官也不必隐瞒什么。事到如今,下官也想请教于您,好解决眼前这个难关。”

  尉缭大奇。不过看到古浩然吞吞吐吐的样子,看到陈胜和田鹏的时候,眼光还有疑虑的神色,当即说道:“这两个是我的学生,不必担心什么。你的话半句都不会泄露出去的。”尉缭虽然已经远离朝堂,可是对于帝国中枢所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关注,事关黑水阁,他更加注意。因为黑水阁对外是一件利器,如果被心怀不轨的人掌控用来对付自己人,那也是一把杀人不沾血的利刃。如今掌控黑水阁的人,可是他的挂名弟子王敖。所以对黑水阁的事情,也格外放在心上。

  “事情是这样子的……”得到了尉缭的保证,古浩然对着陈胜和田鹏微微点头致歉。陈胜一脸好奇,而田鹏的脸色却不怎么好。当然,这并不是对古浩然的话得罪了他。而是他也知道古浩然苍鹫这个名头。此人曾经在齐国掀起过不少血雨腥风,身为王族一员,自然对此人大为反感。不过各为其主,这事情也怪不得古浩然,如果齐国王室自己争气一点,偌大的一个国家,又如何能够被秦国灭了?

  听着古浩然的话,尉缭开始陷入了沉思之中。

  事情还得从去年的秋天开始说起。那时候开始,整个帝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轮购买民间存粮的热潮,购买这些存粮的人,基本都是用山东六国的老钱,大肆购买了稻谷麦子,除了购买粮食,各地的食盐布匹、也被大量买走,民间物价一时飞涨起来。

  开始事情只是在楚齐两国旧地开始,帝国并不如何重视这一件事,可是慢慢的,事情开始变得扩大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