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骠骑天下 章 二零九三 政论

《骠骑天下》章 二零九三 政论

作者:拉风的树 字数:1796 书籍:骠骑天下

  山海楼是咸阳的酒楼之中.生意最好的一个.主要除了这里的服务舒适之外.还有便是在有着很多别的酒楼无法做出的菜式.

  挑了个靠窗的位置.陈胜便坐了下来.不知为何.对于这榻坐.他一直都不觉得很习惯.尤其是每一次跪坐完后.两脚的酸麻.都让人痛楚苦难耐.在军营的时候.他便让工匠制造出了不少椅凳桌子.这些器物在闽中、岭南推广得不错.但回到咸阳.却发现没多少人愿意使用.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人一榻坐.是数百年以来.中原流传已久的风俗.是礼仪之中的一部分.而陈胜所做出的椅凳.并不是没人做过.北边的胡人.也喜欢用木头制作类似的家具.因为胡人荒蛮.所以中原人家.尤其是达官贵人的家里.更是不愿使用这种东西.

  陈胜对此有些无语.但他却也清楚.桌椅取代坐榻.是势在必行的.人的习‘性’.总是喜欢舒适的.所以他已经开始打家具市场的主意.派人采购木材.并且聘请匠人.开始打造家具.在适当的时候.便借势推广.

  点的菜式上来之后.两人大快朵颐.不过陈胜注意到.邻座的一名中年男人.眼神不时却盯着他望着.

  这男人相貌堂堂.有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陈胜见到这男人的时候.也忍不住啧啧称奇.想来这男人必然是必然是朝中的大官贵胄之流.但看着陌生.显然是自己没有见过的.

  难男人对面.还跪坐着一个约莫六旬左右的老者.老者‘精’神奕奕.正对男人说着说着什么.

  陈胜好奇.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留意听两人的话.

  “……此行……山东六国臣民尚未归心.应重法处之.方可震慑复辟势力……大抵如此无碍.”

  中年男人夹着菜.一边嚼着.一边听那老者的喋喋不休.那老者对满桌酒菜却好像没有一点的兴趣.说起话来.便是难以抑制.仿佛话痨一般.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说越大.

  陈胜总算听清楚了.这两人原来的在探讨秦国的施政路线.从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教育之上.老者述说起来都头头有道.陈胜暗暗称奇.秦国律法森严.常人可不得‘私’底下议论朝政.两人的胆子可着实不小.不但议论了.还在酒楼上谈论这些.真是胆大妄为之至了.

  但陈胜却听得眉头越来越皱.无他.因为这老者所提出的那些方法.都是让陈胜无法接受的.

  但是让陈胜更难以接受的是.那中年男人竟然听得频频点头.不时还细问几句.仿佛对这老人的说法非常赞同.终于.陈胜听得那老者说得不耐烦了.一拍桌子.对着隔壁桌上的老人怒道:“老丈之言.在下可不敢苟同.若按照老丈这等法子治国.那秦国可不得安生.”

  邻座两人.讶然看了陈胜一眼.那老者听到陈胜这一番无礼之话.一张老脸不由涨成了紫黑‘色’.他一哆嗦.抬手指着陈胜怒道:“你.你好大胆.你可知道……”

  “诶.李先生.不要和一个后辈小子计较嘛.”中年男人淡淡一笑.对着陈胜微微一笑.说道:“鄙人和李先生有感秦国当下的局势.探讨了一下秦国今后可能走的道路.揣摩一番而已.并无恶意.小兄弟为何以为.李先生的法子不好.”

  陈胜心头一惊.他素来对自己的脾气控制得不错.但今天却是不知为何.听到这老头子说的话之后.心里感觉有一团闷气.淤积着.不吐不快.但说完之后.便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想道歉也是迟了.

  见中年男人脸‘色’如常.老先生也不好发作.但不‘阴’不阳说道:“小兄弟既然觉得老夫所言不妥.那必然‘胸’中有治国良策.不如说说.让老夫一个心服口味.”

  陈胜苦笑了一下.那中年男人脸上却是浮出了笑容.把唤来‘侍’‘女’.把两个的案桌并在了一块.

  “小兄弟.请说.”中年男人的笑容仿佛有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陈胜无奈之下.只好说道:“在下惶恐.只是觉得.老先生所言.有些过了.”

  “如何过了.”男人又问道.

  “首先.老先生觉得.山东六国方才安定.疆域未稳.应以重法治之.这一点.在下不以为然.正因山东之地未稳.此法才最不可行.若朝廷想让天下人归心.必然不能对天下有二心.对待这些新地.固然治之以法.但更要轻徭薄赋.宣告皇帝圣恩.对黔首百姓推恩抚恤.方能聚拢民心.使得民众归心.”

  中年男微微一笑.说道:“继续.”而旁边的李先生.却是一脸不屑.以为老生常谈.

  “第二.再说税赋.李先生说.朝廷应广开税赋.重农抑商.确保田亩有耕之力.同时对商人课重税.贱其地位.以保证国家的稳定久安.在下以为.此乃愚昧至极之举也.”提到重农抑商.陈胜心中便有火气.若剥去他的官.陈胜便是商人一枚.老头子的话.分明是冲着他去的.他焉能不‘激’动.

  “天下纷纷扰扰.往来者不为名.即为利.商人.虽然逐利.但却能够国家各地.互通有无.商品流动.更创造无数的财富.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税收.以闽中为例.闽中郡一年的商业税赋.是黔首所缴纳税赋的三十七倍.从这里便可以说明商业的重要‘性’.一旦打压.给国家所带来的破坏.何等严重.”

  “民皆有逐利之心.倘若所有人都去经商.那田地谁来耕种.徭役谁来承担.”李老先生怒气冲天.怒言反驳.

  陈胜却冷笑说道:“在夏商周三代、亩产不过一斗.但如今‘精’耕细作.亩产却是六斗以上.这不是耕作的人多少而决定产量.而是采用何种耕种技术决定粮食产量多少.若担心产粮不足.朝廷便应该着力于设法解决粮食低产的问题.如何引进更多粮食物种.推广种植.比如闽中郡正在推广种植的马铃薯.亩产达到三千斤.倘若推广开来.大秦国还能饿死人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