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枭 第二九章 市场的需求

《明枭》第二九章 市场的需求

作者:半包软白沙 字数:2679 书籍:明枭

  第二九章市场的需求

  “哈哈哈!”余风舒畅的大笑起来,这一刻,他才明白,什么叫“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眼看这一个手下上百人马的贼首在自己面前告饶,而他的生死,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这种感觉,怎么不叫人沉醉。

  余风现在的身家,这贼首说的“不义之财”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不过,既然刚刚享受到这生杀予夺的感觉,到是不妨多享受一会。

  “你是说,你献出你所有的身家,不为保自己的性命,就是为了保他一条性命就满足了?”余风指指那个瘦弱的少年。那少年浑身瑟瑟发抖,看年纪,倒还真的和这贼首相差不大,要不然,余风都怀疑这小子是他的儿子了。

  蝼蚁尚且贪生,能好好的活着,谁愿意去死?丘时嘴里暗暗发苦,外面这些官兵冲进庄子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自己当官兵的时候,是个什么德行,他可是清楚的紧,如果他强行用自己藏起来的金银做筹码,企图换取自己的一条性命,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被他们严刑拷打,金银被拷去,然后,自己性命也不保。没有了自己这个首领的首级,官兵的这次剿匪的功劳,至少要缩水一大半,换做是自己,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这些已经无用的金银,直接献给对方,没准还能为自己身边的这位远房堂弟,换得一条性命。反正,这是最好的抉择了,这要是带队的官兵心黑的话,那就是家门不幸了,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死而已,和官兵们冲进门来乱矛刺死他们这几人,没多大的区别。

  “还望大人慈悲!”

  四周的兵丁望着余风,不管是以前的长矛,还是现在换了身份,成了卫所的官兵,对于余风的命令,他们都不会有任何的迟疑,现在,只要余风一声令下,这几个贼人立刻就得了账。

  余风盯着匍匐在脚下的丘时,稍微沉吟了一下:“刚刚冲我军阵的骑兵,是你训练的还是收拢的骑兵!”

  丘时闻言大喜,对方没有立刻追问金银的事情,反而问起不相干的骑兵的事情,那么,对方就是杀他的心思没有那么强烈了。此刻,一个自知必死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丝活命的希望,哪里还有不死死抓住的道理。

  “是小人训练的,小人原来是大帅的马队的一名小旗,这些法子还是懂的一些的!”

  余风问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刚刚马队冲击军阵,虽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害,一个是他的手下纪律严明,另外一个,就是这些骑兵数量稍微少了一点,相对于骑兵的冲击,他的军阵的厚度还是大了一些,但是,要是这骑兵的人数翻上一倍,再号令严明一些,像自己的手下这般,那么,这谁胜谁负就很难说了。

  而且,骑兵机动力强,正面冲击未果,立马就可以转到侧面,再度组织攻击,要是自己的侧面,是自己的骑兵掩护,那么,就不用调动大阵,专心对付正面的敌人了。说穿了,余风有点眼红了,一个破庄子,都有几十人的骑兵,自己堂堂总旗,不,自己堂堂百户,手下全是步卒,叫人怎么能平衡。

  见到余风沉吟不出声,丘时顿觉有望,指着自己身边的亲随,“这些人,都是小人当日军中亲如兄弟的袍泽,养马驯马也都有一手!”

  这丘时是马队的,这些所谓的军中袍泽,肯定也是马队的,没准还就是当初同时跑出来的。余风心下踌躇,还真的不想一刀砍了这几个贼人。自己要是训练骑兵,毫无疑问,这些人能够帮上很大的忙。

  “留的你们几人性命,也不是不可以!”

  丘时脸上登时大喜,没待出声谢恩,余风冷冷的话语抛了过来:“你说的金银财货,一文不剩的全部给我拿出来,你们几人编在我军中,为我效力,如果一人走脱,全部连坐,枭首!”

  “谢大人恩典,谢大人恩典!”丘时几人欣喜若狂的连连磕首。

  余风不再理他,剩下的事情,自有身边的人去安排,他背负双手,咪着眼睛朝着天边看去,西边如血的残阳,正在和夜幕搏斗着,挣扎着不想落山,丝丝余晖照在这院落里,竟是一种很奇异的宁静的感觉,这杀戮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崇祯六年七月,灵山卫总旗余风忠勇用事,剿匪有功,擢升为卫所百户。

  崇祯四年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驻防陕西。经过三年的经营,至崇祯六年,陕西已经成为民军的禁地,各路民军纷纷遁入山西。

  崇祯六年二月,曹文昭任山西总兵,追剿山西三十六营民军联盟,军威大炽,五台、盂县、定襄、寿阳贼尽平。曹文昭被洪承畴评价为:世间良将,天下无双。民军首领紫金梁逃遁中病死,老回回被斩首,民军三十六营联盟宣告解散。

  崇祯六年六月,山西、陕西的民军基本消失,余众皆去河南。可惜的是,河南虽然没有洪承畴,没有曹文昭,还有一个平贼将军左良玉,这位和曹文昭一时瑜亮的猛人,丝毫不逊于他的同僚,带着手下的昌平军,也是追着民军一顿狠揍,朝廷上月月捷报连连。

  关外无事,关内内乱将平,大明朝终于有了一丝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味道。

  虚假的和平!余风将手中的笔墨丢到一边,叹息了一声。在他的身边,吴嫣然瞪着她那双桃花眼,有点不解的看着余风。

  这里是余风的庄园的书房,能够在书房里有个座位,堂而皇之和余风议事的女人,也就只有吴嫣然了,就是余风的娘子雪娘,也不曾有这个待遇。

  “这抄录来的邸报,说的不都是好消息吗?你还叹什么气?”

  距离大夏庄剿匪,已经过了月余,回到赵家村的余风,顺顺当当的接任了百户一职,如今,他也算是有身份的军官了,就是朝廷的邸报,虽然不能直接传到他的手上,但是,抄录一份给他,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洪承畴。曹文昭,左良玉,都是一时的良帅猛将,若是朝廷放手让他们去打,这西北的民乱,何患不平?”如果不知道余风的出身,听这话,倒还真象是风一位忠心王事的朝廷武官的肺腑之言。

  “你倒是志向高远,这些总督将军的事情,也是咱们能指点的吗?”吴嫣然撇嘴道:“反正咱们山东,是不用担心这些流民的了,这些流民要过来,得先过了左良玉那一关再说!”

  还真的过了那一关,不过,不是往山东来的,而是去了四川,余风心里暗暗苦笑。不过,继续和吴嫣然说这样的话题,似乎就有点跑题了,他叫吴嫣然来书房,可不是和她来探讨天下大势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布巡检派人来,说要两万斤细盐,你怎么看?”

  “不给!”吴嫣然干脆利落的说道。

  “不给?有钱不赚?咱们手下这些儿郎的兵器铠甲、军饷,还有最近托人从青州那边收来的马匹,每天银子流水般使出去,现在有银子不赚?”余风大奇道。

  他一向秉承着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的道理,在了解到吴嫣然的才能后,盐事上大多数的经营生产,他都放手给了吴嫣然,只有重大的事情,他才过问一下,和对方达成一致。此时,很显然两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我们细盐作坊做出这批盐来,也足足要一月有余,而盐场晒出来的粗盐除了供应作坊的开销,却是再也卖不动了,一边是堆积如山的粗盐,一边是力不从心的供应细盐,这可不合经济之道!”

  余风眨巴了一下眼睛,才品味过吴嫣然话中的意思,敢情,现在是细盐供不应求,而粗盐却是滞销了,虽然短期看起来,钱是多赚了不少,但是,对于余风的整个产业链却是没有好处,一旦细盐的销售渠道被人卡住脖子,那余风立刻就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鸡蛋还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了啊!余风摇摇头,不得不说,他开始怀念起后世的那种捆绑销售起来,要是自己也能来上这么一手,你买一担细盐,非得再买上三担粗盐不可,自己哪里还有这滞销的担忧。

  那就索性多产些细盐好了,余风暗暗忖道。

  “那把细盐作坊再扩大一些如何?”余风询问,话一出口,他立即意识到了不妥,细盐毕竟是供应高端客户,而目前自己的高端客户市场,基本上全是掌握在布巡检的手中。自己的盐货,除了少部分的销售到以刘姓盐商为首的几个盐商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布巡检销售出去的,这样,岂不是让别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门。

  果不其然,吴嫣然摇摇头,“这样不行,这不是产能的问题,问题是,我们自己销售的盐货太少了,要知道,大多数吃盐的,还是普通百姓,这细盐,总归占不了大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