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明大唐王 第435章 登台拜将

《南明大唐王》第435章 登台拜将

作者:戍边铭东 字数:1991 书籍:南明大唐王

  南明大唐王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送向辽东粮草物资,是便捷的方式便是海运。

  眼下七八月分,正是炎炎夏日即将过去,秋高气爽之时,正即便主力为南方人的大明军队。

  郑成功在十日前便即到达天津,这一次郑家几乎将所有主力战舰全部集中于天津,不仅仅要运送钱粮,还要运送十数万的大军,以及随军而行十数万的辅兵和夫子军。

  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就算是雄霸南海的郑家舰队,亦是觉得有些吃力。

  这种规模的大调动,别说郑成功没有经历过,就算朱聿鐭在后世听过也看过纪录片,更知道有比这个更加巨大的登陆行动,但是真的亲眼看到了海上风帆密布,战舰铺满视线中的整片大海,还是觉得内心一阵阵的震憾。

  这是大明如今能够集结到的最强大的主力部队,无论陆军还是海军,都是大明最精华的部分,说句难听的话,若是这支部队覆没了,大明可能几年时间都缓不过来。

  这一次再看到郑成功,朱聿鐭明显可以看的出来,郑成功之前那积郁的模样,已经基本上消失不见,整个人如今更是似乎全身都带着煞气一般,就如同一把出鞘并沾着鲜血的利剑一般,望之便令人后背发凉发寒。

  虽然以杀戮发泄心中愤懑是朱聿鐭给郑成功安排的,但是当朱聿鐭听说几乎整个山东的士绅都被屠戮一空后,朱聿鐭还是对郑成功心理状态有些担心起来。

  国仇加家恨,外加之前被山东士绅们坑个半死的经历,郑成功对于山东士绅的仇视自然是极强的,只是朱聿鐭没有想到,同样是这个阶级出身的郑成功,真的狠起来时,却是不比被这个阶级压迫的妻离子散的农民军宽容。

  简单跟郑成功聊了几句,朱聿鐭确定郑成功并没有真的变为一个杀戮机器,但是却也看的出来,郑成功心中的积愤还是没有完全宣泄,一提到满清就立即失去了从容,整张脸都开始变得狰狞起来。

  朱聿鐭绝对相信,如果明军在辽东会战之中取胜,这位国姓爷,估计同样会在辽东再来一次大杀戮。

  对此,朱聿鐭并没有试图改变郑成功的想法。

  要怪也只能怪这个该死的乱世,生生将一个希望成为一个儒雅文人的郑大木,给逼迫成了这样一个满心仇恨的屠夫。

  在没有将他心中这股子仇恨宣泄出来之前,任何劝阻的话语,都只能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譬如说李定国在入京之后,除了觐见皇帝,商讨明军下一步战略之后,同样也对满清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不过这报复却是对死人的。

  多尔衮、多铎、豪格等一众满清显贵的坟墓,全部被李定国带着自己的家丁一一掘开,将这些尸骨挖出来鞭尸,尤其是张献忠之死的直接负责人豪格,最后更是凄惨的被挫骨扬灰,这仇虽然报的不地道,但却可见其仇恨之深。

  这看着可没有颁布文物保护法,或者就算颁布了,对于李定国这种大明顶级勋贵的意义也不是很大,朱聿鐭听说这事后,虽然觉得李定国干的这事情有些幼稚,但却不会真的去为几个死人多说一个字。

  好在李定国还有理智,并没有大张旗鼓的给张献忠招魂,告诉其在天之灵大仇人已经被收拾了,否则朱聿鐭就算再想装袭作哑,也无法面对万千的讨伐之音。

  八月十一,已经集结完毕的大明军队,在京城之外列为整齐的军阵,等待着皇帝的检阅,并且举行誓师大典。

  当看到一座高高的土台立于三军之前,众军看到之时都有些讶异,根本不知道这究竟是何用。

  但是当朱聿鐭带着李定国上了高台之后,台下文臣们已经个个都有些坐不住了,他们隐隐觉得这可能要出现大事了。

  当皇帝及一批锦衣卫步上高台,双手下压,三军立即整肃,人人目光遥望着高台,只等皇帝开口。

  “绍武四年八月,越十上日,皇帝文,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我大明有天下,历数无疆。囊者,蒙元氏篡盗,洪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披荆斩棘,始有大明。

  及至崇祯一朝,天灾人祸,不一而足。又建奴努尔哈赤,蛮兵残忍,戳杀汉民,罪恶滔天;千里辽东,汉家子弟,竟无立锥之地!

  奴子皇太极,载肆凶逆,窃据神器。狼子将兵,以为明祀堕废,兴兵寇边,屠戮无数!及至奴子福临,悍然入关,狡诈百出,巧操一时,窃居天下。

  朕不才,畏天明命,又惧太祖高皇帝之业,将坠于地,奋而聚兵,以保祖祠,数年征战,终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罚。

  朕无惧无德添帝位,询于庶民,外及遐荒君长,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天下归心。

  然建奴元凶巨擎,逍遥关外,国仇家恨,不可不察,今谨择吉日,登坛告祭,皇天后土,以朕之名,登台拜将,痛击凶寇!惟告列祖列宗,永护汉家,番国蛮夷,永绥宾服!”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檄文,在朱聿鐭身后那几十个特别选出来的大嗓门的锦衣卫同声宣读之下,远近可闻。

  唯一可惜的是,大明将士基本上没几个听懂的,但是登台拜将,却是人人都听的清楚,一下子所有人都呆楞当场,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那便是这一次,再也不是文臣主导战争,而是统帅之权,重回武将手中!

  而文臣们的反应与明军将士差不多,虽然这檄文从头到尾他们都听的懂,但是当听到登台拜将的檄文后,却是如同大军将士没有二致,几乎全部都呆楞当场。

  与武夫们的振奋之情不一样的是,文臣们却是看的更加的远,他们敏锐的发现,这一次似乎完全不一样了,绍武皇帝这做法已经不再是放权于武将,更是将中断千年之久,大将军受封拜将出征的规矩再次拾了回来。

  这不仅仅代表着武夫们开始崛起,更代表着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

  自大宋而来数百年的文贵武贱的局面,到了如今已经彻底破碎,只是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启用大唐之时的出将入相制度,如果真的全盘恢复起来,那文人数百年来的所有努力,就将彻底化为乌有!

  再一想到这狗皇帝之前的唐王爵位,所有文臣都觉得如同滚滚惊雷自心田划过,难道那个已经埋在遥远故纸堆里,以武立国的大唐,竟然借尸还魂了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