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明大唐王 第324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南明大唐王》第324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作者:戍边铭东 字数:2019 书籍:南明大唐王

  登莱二府数日内便即全部陷落,这个消息委实将济南城中的山东巡抚祖泽溥给惊到了。

  不过他根本没有任何心思去光复登莱二府,而是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直接将济南周边的绿营全部征调一空,集中所有力量防守济南城。

  至于投降,那是不可能投降的,除非是在被活捉的情况下。毕竟作为辽东投降势力,其中最大家族之一祖家出身的祖泽溥,因为镇守辽东时间极长,与满八旗打交道次数最多,对于满八旗是有着最深入灵魂的畏惧。不到山穷水尽,他是绝对不会考虑投降的。

  但是面对着势大难制的明军,祖泽溥又是没有太多的好办法,作为山东巡抚,自然有着守土的责任,这么短的时间连丢两府,祖泽溥只觉得似乎天都要蹋下来了。

  但是他手中只有一千标营骑兵,外加山东绿营兵大概六七千人,若是如今全山东绿营齐至,估计还能凑出来个一万左右,但这却是冒着整个山东完全空虚的危险,而且还并不一定能有什么作用。

  毕竟自家人知自家事,山东向来便不是强兵,分散在各地的绿营,又是上一次苏克萨哈南征挑选精锐随军后,再经历一次山西平叛再挑选了部分,剩下的都是一些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混日子**子,就算集结来了,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面对着明军的威慑,为了全力保住济南这个山东牌面,尽管这些**子不顶事,但如今的祖泽溥也没有了别的选择,把着扒拉进盘子里面就是肉的想法,根本不嫌弃这些兵会不会打仗,直接开始行文各地,全力调兵前往济南。

  毕竟这山东哪里丢了他都好解释,但自己的驻地若是丢了,估计就算他老祖家在朝中再有关系,哪怕他已经被抬旗入了汉军旗,估计也是一个难逃一死的下场。

  当明军开始分散在登莱二府,开始攻城掠地之时,祖泽溥一边八百里加急向北京求援,一边孤注一掷的开始下达了全省征调令,将一切可用能用的兵丁,哪怕是凶悍一些的衙役也全部征调在内,全部向省城集结而来。

  这种动员令,直接将整个山东上下完全吓住了,这年头能混上个官当当,在乱世还能保住家业的士绅,都不是什么蠢货,在战乱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时势自然有他们的一套判断准则。

  祖泽溥这般拼命收拢兵力,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位祖大人对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守住济南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如今是将所有本钱全部集中在一起,寄希望如此情况下,保住济南不失。

  当然这个命令也透露出来另一个令人绝望的信息,那便是在明军大举进攻的当口,济南绝对没有任何救援兵力可以派出了,大家还是自求多福比较好。

  收到这条命令,胆小一点的还是依旧依令而行,至于即将到来的明军,毕竟他们还没有杀到眼前,还可以先放一放。

  而祖大人的传令兵,可是已经握着明晃晃的刀子出现在眼前,哪里还能顾的上其他。

  而胆子大一些,或者说在明清对赌中比较看好大明的,则是面上痛快的答应,回头便即直接集结兵力将这些传令兵打翻当场,飞马向明军上了降表,而这些传令兵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当然,这些比较胆大的,一般都是最为靠近登莱地区的官员,距离稍微远一些的,基本上还是处于墙头观望风向的。

  这些急切反正而来的官员们,不仅仅是献上了投名状,更是将如今山东的局势与已经开始狗急跳墙的祖泽溥所有行动,全部和盘托出。

  听到山东如今已经空虚到了这个地步,原本还仅仅只想在山东登莱二府折腾一番,便即见好就收的郑成功,立即改变了主意,重新将目光盯上了济南城。

  不过他当然也不可能完全相信这些二五仔们的一面之辞,派出了众多的斥候向西而去,求证这些消息的准确性。

  令郑成功意外的是,沿途许多城池,一看到明军斥候出现在视线之路,竟然直接便即选择开始投降,甚至还有一些比较主动积极的城池,县令还在扭扭捏捏之时,就被担心身家性命不保的士绅,直接给绑了出来投降。

  而随着斥候不断的逼近济南,他们都感受到了济南方向惶恐不安的气氛,似乎是风水轮流转。

  这一次面对着明军斥候,济南清军的表现与崇祯朝明军碰到清军斥候并没什么两样,往往是一看到,便即怪叫着,远远逃开。

  清军的窝囊表现,也让明军斥候胆子更加的大,往往十数骑就敢直逼济南城而来,在城头清军的观望下得意洋洋的绕城而走,极尽耀武扬威之事。

  不过他们的正事也没有耽误,在连续击破数路增援济南而来的清军**子后,也得到了与之间各县得到的一样的情报,那便是祖泽溥真的在山东进行了大动员。

  但是看着这些数十人,上百人零零散散从各地赶来的清军,全部都是一触即溃的窝囊样子,明军斥候委实都不觉得这些清军能够给他们造成多大的麻烦。

  这些人吃饭的作用,估计也远远的大于他们作战的能力。

  在各方面情报都已经表明,祖泽溥完全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货,郑成功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集结军队,准备前往济南去玩一把大的。

  不过吃过一次亏的郑成功,也多留了一手,除了在登州城留下了足够的防守部队外,更是下令水师沿海岸线而进,先一步拿下永阜,为大军策应,以防万一。

  绍武二年十月初,在郑成功的率领下,数万明军离开掖县,大举向着济南开赴而来。

  在掖县的教训在前,沿途之路,没有一城一地敢于有所抵抗,往往明军主力还未到,各城便即先一步递上降表,城中的士绅更是极为殷勤的离城数里准备好犒军的钱粮,大军临近便即一窝蜂一般的涌将上来,大赞王师远来辛苦,大家盼望王师如盼父母之类云云。

  这种感人的军民鱼水情,从出了莱州府就没有停止过,一路上父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态度,更是让郑成功感觉极为飘飘然,有这样的民心作为保证,大明中兴还会远吗?

  在郑成功一路上不断的接待心怀大明的忠臣义士,大军行动难免有些缓慢之时,阿济格却是亲率数万铁骑,日夜兼程的扑向了山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