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明大唐王 第140章 南下

《南明大唐王》第140章 南下

作者:戍边铭东 字数:1938 书籍:南明大唐王

  与闯营势如破竹之势拿下荆州不同,李成栋在仙霞关下,却是势成僵局。

  数以百门的火炮连绵不绝的轰击着仙霞关,但是对于仙霞关厚达十米的城墙的破坏力,却是微乎其微。

  仙霞关前,是一片崎岖的丘陵,这块地方想要展开优势兵力,那绝对是痴心妄想,每次以千人为单位的兵力攻击,就已经是极限了。

  而仙霞关守军足有近万,这点兵力就如同添油战术,虽然连绵不绝,但是对于守军来说,压力却并不大,根本无法撼动守军,更别说令守军疲惫了。

  这点兵力的攻击力度,只需要数百守军就能打退进犯之敌,大军可以从容休整轮战,根本无需担心军队疲惫。

  一连攻了十数日,仙霞关依旧巍然耸立,似乎根本无法跨越而过。

  当郑成功等的不耐烦,上前查看过后,也默默的将原本准备好的爆破队给挥退了下去。

  仙霞关依山而建,地面是坚硬的岩石,想要进行穴攻爆破,这穴攻就是一个极大的工程,并不比正面进攻要慢,甚至还会更耗时。

  似乎仙霞关完全就成了一个鸡肋,只能强攻,拿人命不断的向里添,直到清军慢慢将血流干,再无其他办法。

  “公爷,这样怕是不行,退兵吧。退向鸡呜口吧,在哪里重新再修一座关隘!”

  连续观看了数日,郑成功便否决了强攻的想法,拱手对李成栋劝道。

  李成栋额头青筋不断的跳动着,紧抿着嘴唇,并没有说话,显然心中还是十分的不甘心。

  “国公爷,国姓爷说的有道理。仙霞关为天下雄关,强攻怕是难免伤亡惨重,还是退兵吧。陛下旨意只是要我等北上扼制浙江鞑子而已,并无要求一定拿下仙霞关!”

  杜永和也在一旁劝道,对于这雄关,他这种擅长野战破敌的悍将,对此是真的有些想绕着走。

  “候爷,陛下为何不令我等直入浙江?若按照你的主意,泛舟东海,直指杭州,浙江岂非可轻易拿下?”

  虽然不甘心,但李成栋却是明白,再这般围攻仙霞关也没有多少意思了,毕竟这样的雄关,只要守军还有士气,还愿意抵抗,那真的要拿人命去拼,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陛下自有考量。”

  对此,郑成功显然不愿意多回答,因为对李成栋这个擒杀一手提拔并赐他国姓的隆武帝的二臣,他本就没有多少好感。

  “唉!”

  李成栋心中轻叹一声,他当然明白郑成功的想法,甚至对于皇帝的想法,他也略有所得。

  如今攻打浙江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要远比攻打这仙霞关要容易的多。

  但是打下浙江容易,想要守住浙江却并不容易。

  北京的满清显然不可能坐视江南变天,恐怕镇压的军队如今都已经在路上了,南直隶还在满清手中,满清大军要过江显然并无难处。

  在浙江的土地上,满八旗的骑兵威力还是极为强大的,而且浙江亦是多山,更重要的是,浙江的山脉纵横,将整个浙江天然的分割成一块块难以联系的孤点,十分适合满清军队逐个击破。

  而在这福建就完全不一样了,满清大军在这到处都是大山的福建,战马就完全失去了作用,没有了战马,他们的战力就会直接废掉一半,容易对付的多。

  而福建省地势略微平坦的沿海地带,却完全是郑家舰队的天下,只要没有击破郑家之前,任何人想占据福建沿海地带,都将是一场永无止歇的噩梦!

  这大概就是绍武皇帝为什么只打算让自己封住仙霞关的初衷吧,只要封住这仙霞关,就轮到自己坐享地势了,双方攻守易位,今日自己受的苦,对方估计也会加倍吃回去。

  想到这里,对于绍武皇帝并没有将他当做后娘养的,强迫他与仙霞关死磕的情谊,多少有些感激。

  要知道他可是擒杀过绍武皇帝的兄长,对方没有给他穿小鞋,依旧给他信任,连铁杆心腹郑成功,绍武皇帝都能让其配合自己作战,各种物资更是从来不曾有丝毫短缺,足以表明了绍武皇帝的气魄和容人之量,令李成栋一想到,便即心中暖暖的。

  因此,对于郑成功的不合作,倒也并没有勃然大怒,反而只是哂然一笑,并不在意。

  李成栋轻轻叹息了一声,虽然不情愿,但他却不得不退兵。

  一来这仙霞关难以攻下,留下只会徒损兵力,得不偿失。

  二来大军久顿于此,粮草补给艰难,与其等到粮草接济不及时不得不退,还不如趁着如今还有余力,先行退兵为上。

  眼见郑成功并没有回答的意思,李成栋心中冷笑之余,也立即做了决断,采纳郑成功的建议,全军撤向鸡呜口,随军的夫子军则开始原地制材,开始重新修建一座新的关隘。

  仙霞关的清军显然不是聋子和瞎子,在李军退兵之后,便即尾随而来,当发现了明军的意图之后,自然不可能坐视。

  在修筑关隘的这段日子里,清军与李成栋完全掉过了处境,变成清军进攻,李成栋依托地形防守。

  几次下来,清军便完全明白了李成栋之前的憋屈,甚至还要更加的憋屈。

  毕竟他们只是死守不出,但兵多将广的李成栋显然不满足只是简单击退敌军,数次以优势兵力设伏,再狠狠吃掉几批不怕死的清军之后,仙霞关的清军便完全老实下来,再不做任何不切实际的行动。

  在福建战事已经趋近于平静之时,北京的满廷,也已经整理出南征的大军。

  这一次,不仅仅是三顺王全部南下,原本准备经营喀尔喀蒙古的多铎部,也被紧急叫停,开始就地转入防御。并抽调回来近万满八旗,八千蒙八旗,参与到南征事宜之中。

  这些被抽调的满八旗,大多都是两黄旗与正蓝旗的人,对于多尔衮而言,两黄旗与豪格的正蓝旗,显然都不算是安定份子,让他们去南方消耗一番,对人对已都是好事。

  当然,作为大清最忠诚的两白旗,也不可能一毛不拨,多尔衮考虑了一番后,派出正白旗一个牛录参与南征。

  为了安抚三旗,多尔衮十分体贴的派出正黄旗中,急速向他靠拢的固山额真谭泰,为征南大将军,会同镶白旗固山额真何洛会、降将刘良佐等一众绿营将领,带领满、汉、蒙兵马一同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