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夏一家 第三七七章 过万里石塘

《华夏一家》第三七七章 过万里石塘

作者:血沃中华 字数:1820 书籍:华夏一家

  赵晓兵提醒王飞,海盗也有三六九等,那些死心塌地与朝廷作对,为祸百姓的该杀。

  被逼为盗,左右摇摆的就要设法挽救了。

  总之一条,打海盗还是要发动一场人民战争。将沿海各县的老百姓都发动起来,让海盗上不了岸。

  海盗登不了岛,上不了岸,失去了根基,自然就灭亡了。

  离开广州,易山说想去陵水、三亚看看。

  王飞问咋个走?

  南宋的琼州还是蛮荒之地,哪有这些个地名词?陵水还是县名,三亚为何地?

  王飞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俩。

  赵晓兵指了指西边,说邛州又叫海南岛,就围着它转一圈再去雷州,到了地方师傅自然晓得喊停船。

  易山对于做先生很感兴趣,又开始在船舱里给孩子普及大海的知识了。

  他把指挥室当教室,拿着指挥棒挂图讲解,把上到库页岛,下至麻逸,渤尼,真腊,一直到南海下面标出个马六甲海峡,都描述成新宋海域了。

  赵晓兵在边上说只要把祖宗海守好就行。

  易山瞪了他一眼,说老师在讲课,不许打岔。

  孩子们都嗯嗯的力挺他们的爷爷,一脸鄙视地看着他。

  赵晓兵很无趣,干脆出去陪凤凰他们看海。

  稍后,孩子们下课了,叽叽喳喳的都跑了出来。

  晨曦眼睛极好,一眼看见海面上一条海豚跳起来了,高兴地大喊有大鱼,接着又是一条,两条海豚往海面上跳,跟着军船走。

  王飞说那是海豚,是跟着兵船在寻找吃的。

  显然,鱼类已经晓得轮船会倾倒生活垃圾,在里面寻找好吃的了。

  不一会儿,海豚像是受到惊吓,散开了。

  王飞说怕是有鲨鱼来了。

  当真的,没过多长时间便看到身体比海豚长得多的鲨鱼出现了,足足有好几条,紧跟着船游了两刻钟的样子才离开,赵晓兵抱着建英的手都软了。

  刚刚放下女儿,才出仓来的祥云又看到大鱼在海面喷水了,赵晓兵又把建英抱起来看。

  是鲸鱼,大鲸鱼,怕有三四丈长呢,不停地往海面上喷水。

  这次娃娃们是把海洋瘾过安逸了。

  易山很开心,赵晓兵问他还去三亚不?

  他说去个毛线,连个渔村都没得,赵晓兵说很快会有的,毕竟那里是个天然良港。

  军舰转向往西北去雷州了。

  王飞的南海舰队司令部就在那里,他说上岸后叫广南西路的人也来雷州开会。

  两日后来到雷州,王飞的办公室早已挂起了赵晓兵画的新宋国地图放大版。

  易山指着海岸线说再成立一个北海舰队,驻高丽东海岸的江口,就把那个出产海参的小渔村建设起来做母港。

  把上边的海岸守护起来。

  这是中国人永远的痛,知道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

  赵晓兵当然同意,叫王飞回头给曹主任报告。

  福州到高丽西海岸归东海舰队防御,余下的就是南海舰队的任务了。

  关于造船,实际上目前的造船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但是科学院已经有很多新技术可以应用,肯定要像后世那样研发一批,储备一批,装备一批的不断更新,让武器装备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易山说:要在福州建学院,建造船厂,上铁皮船,用蒸汽机推动。

  舰炮已经有了,继续研发。

  他也知道现在还做不了现代意义的铁甲船。

  赵晓兵同意,他说其实可以考虑在大江口子上建船厂的。

  易山说别为他老丈人拉动经济选址,大江口子上因为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要长长的,那里不适合。

  赵晓兵说哪有啊,鄂州、洪州也可以选啊。

  所有原材料都要从成都运过来,从内水再到海上的,转一大圈麻烦了。

  不如在鄂州造好,直接下水就过来了,那里的港口还够得上现在的船舶吨位。

  赵晓兵汲取后世的教训,对把重要的工矿企业摆在沿海,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武力打击范围还是有畏难情绪的。

  比如说现在偶尔发生的海盗上岸抢劫,对沿海的城镇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潜在威胁。

  世界各地都在发展进步,他日有敌人从海上威胁国土,那些紧靠海岸的城市就成了敌人要挟的筹码。

  况且,现在的船舶吨位还小,内水安全,港口水深又能满足需要,为什么不行呢。

  因此,他现在还不希望把如此重要的项目直接摆在海岸边上。

  易山考虑片刻,同意在大江上找地方建造大型舰船。只是把舰船学院放在福州了。

  水兵嘛,就是应该面向大海。

  赵晓兵觉得也不是啥都不在沿海搞,福州可以先搞舰船维修,等将来有需要是再扩大为造船厂。

  这是将两人的意见进行了折中。

  王飞说不但福州要建维修厂,这雷州也要建,东海也要建。

  赵晓兵觉得这就是个长远规划了,可以分阶段把急需的先搞起来。

  易山问他,南海舰队的任务是啥子?

  王飞说肯定是把南海守起来噻,现在捕鱼的渔船已经走过万里石塘了。

  易山说那海军就要比渔船走的更远,为了渔民的安全,海军要为捕鱼经商保驾护航,就当是出海训练了。

  第二天,赵晓兵带着易山,王飞参加了汇报会。

  岳麟干的不错,广南西路背靠内陆,把贸易做到占城,真腊,天竺了。

  三年来社会稳定,财税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

  他家小妹岳晨做财政局长,小丫头口齿伶俐,把个工作说的一清二楚,赵晓兵听着很是开心,问她好久做的财税工作?

  丫头说也就干了两年呢。

  易山很高兴,打趣的对他们讲南海舰队驻在这里,地方要大力扶持,不光是吃和住,还要帮着水兵们找媳妇。

  赵晓兵一下子就笑起来了。

  易山楞了他一眼,说他是认真的。

  赵晓兵跟着点头,解释说水兵常年在外执行任务,地方要多做些稳定的工作。

  将来渔民会越走越远,渔船会越造越大,没有强大的海军保护一切都是空谈。

  岳麟做保证,说他一定按照两位大人的要求做好拥军优属事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