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夏一家 第二四一章 他就是老大

《华夏一家》第二四一章 他就是老大

作者:血沃中华 字数:1770 书籍:华夏一家

  待玉娇讲完后赵言呐开口了,他问汪尚书,组工部的监督司如何开展工作,有了监督司他们刑部还有何事?

  这次丁辅说话了:“监督司乃从官员职能职责范围,职业操守层面监督官吏,往后会有官员规制,以高于刑律之规严格要求,先对官吏进行处置后再交与刑部法办。”

  这就是说,新宋将制定类似于后世的国家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来约束新宋官吏了。

  那就不再是朝廷几个判官御史什么的监督、弹劾官吏,而是要在朝廷里形成系统的反腐败防范体系。

  丁辅见大家没有话说了,又看向赵晓兵。曹友闻去了滋州让叶伯成来代会,没有发言权只是当传声筒。

  他看着叶伯成说道:“临安来了些御史言官,路,州级副职里面可以适当安置,但是要军情司全面审查,经过培训选拔后将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戳客排除在外面,让真心干事的人把才干都发挥出来。”

  这个发言,老爷子听了非常满意,他就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好先生,能有机会解决点旧朝老友是很不错的。

  再也没有人说话了,丁辅总结:“老夫看这个事议得甚好嘛,十日后再议科举也。”

  接着大手一挥宣布散会。

  呵呵,老爷子的老大派头显露出来了,当真没得皇帝,他就是老大了。

  回到家里,玉娇同志学了子文那一招,冲上去跳起来用手将赵晓兵的脖子环抱住,两条细长腿收起来夹在他腰间啪啪啪往他脸上打啵。

  把公主和莹莹都看得惊呆了,幸亏卫士都在外面,红菱直喊这丫头疯了,快下来,快下来。

  他知道玉娇是开森啦,从前都是看人家脸色做官,穿越过来后可以决定别人做什么官,心情自然不一样了。

  赵晓兵被她一冲一抱差点摔倒,不是练过功夫怕要出洋相了,饶是如此也顺着她的力道转了两圈才稳住呢

  等玉娇在他左右脸颊盖章后下来,他才说哇塞,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哪里的母猴子进院子了。

  说完就开跑,玉娇立即气呼呼地追了过去……

  晚上吃过饭喝茶,公主问他科举制如何改?

  他说找变革专家汪玉娇同窗噻。

  玉娇开始摆出一副老师派头,有模有样的上起课来:“啊,这个事儿很简单啦,你不是去了罗城,马湖,嘉定,他们下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们就设置什么样的科目,找这方面的专家来选拔人才不就得了。”

  看看,人家玉娇多会教,当真简单呢。

  只是公主长期身处临安的富家小院,一天到晚看的都是诗词歌赋和论策,一下子跳到科技上来还站不稳,听得是云里雾里,一脸的懵逼了。

  公主又把眼睛对着他求援。

  赵晓兵假装没看见去书房了。

  刚练了没几个字,公主就溜进来了。

  “夫君说说嘛。”公主一脸的求救模样。

  赵晓兵看了她一眼继续写字。

  “老公,嗯。”

  赵晓兵是第一次看到公主卖萌,小女子为了事业,也是拼了。

  他问公主:“李尚书是何想法?”

  “李大人还是要科经,诗赋与论策取士。增添农耕、医药,选民间奇巧工匠为新宋所用。”

  他听了点点头,别人下去转了一圈,思想上还是有很大的进步嘛。当然也别指望能有跨世纪的进步,包括他赵晓兵自己都还要学习呢。

  他说:“可以了,科技和科举文武都搞,名额不用太多,目的是为了将规制建立起来,体现新宋重视人才。当前实行的变革是人多位子少了,结构不均,闲散官员打堆,都还要进行再培训,再安置。本来就要压缩文士的名额,选那么多来有何用?

  增加农学,医学方面的科目很好,将来就需要这些有真才实学的实用性人才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工匠可以单独开一个评选方式,新朝廷设置鲁班奖,分一、二、三等取才,评上了的享受进士同等待遇,愿意留下的朝廷安排使用,不愿意的发放路费送还回家。”

  公主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他,简直不相信她说的这些。

  他问:“如何?不该这样做?人家蒙古汗国打仗屠城都不杀工匠了,还给他们户口免除徭役。那种天下奇才还不值得我们按照进士相待?”

  看到公主写完了,他接着说:“去告诉李尚书,设立几个学校,一个是将罗城军营改为新宋陆军军官学院;第二个是新宋医学院,建在成都;第三个是新宋科学院,也建在成都。第四个是新宋体育运动学院,你们礼部要把这几个学院办成了,社会就要前进一大步。”

  公主嘴巴张得大大的,眼儿都不转了,他上前捧住她的脸颊嘴对着嘴亲了上来。

  回头又写了几个字看到公主停下笔了,他继续说道:“人我都找好了,军官学院易山做院长,医学院云朵做院长,科学院沈志远做院长,体育运动学院红菱做院长。

  李尚书也可以提议建设文学院,戏剧学院,书画院什么的都行,有人就建。或许今后全国统一了,还能建设起更多的学院,明白了吗?”

  公主一边写一边点着头。

  “今晚就这边睡了嘛。”他跟着说道。

  公主也是跟着就点头了,突然她把头抬起来看他。

  赵晓兵正贼兮兮地盯着公主呢,公主小脸一红,马上埋头去写字了。

  这时莹莹来了,给了他一份密报:“胡勇军病重。”

  他等公主走了,才问怎么回事?莹莹说从最近陆陆续续收到的消息汇集起来看,去年的尼池战役进行到紧要关头时他亲往前线督战,战斗中受了严重的箭伤,一直是在带伤做事。

  拥军虽然去了山南休养,但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西蕃军政委员会集体做出决定,他才同意汇报的。

  拥军还不到四十岁,有勇有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让赵晓兵非常纠结,痛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