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第三十一章 和尚定计 夜离扮傻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第三十一章 和尚定计 夜离扮傻

作者:不丑不怪 字数:2620 书籍: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多赖和尚接过手来,仔细一看,顿时虎脸变了色,便将琥珀坠子交还给夜离道:“你随洒家来。”

  话落处,多赖和尚大步走在前面,将夜离领进了一间静室,请他坐下后,急切问道,“你如何有这物件?莫不是子熙叫你来寻洒家的?”

  “大师果然明白,在下夜离,正是奉子熙公主之命,准备请求大师助我救出英侯。”夜离虽然不知多赖和尚与子熙公主有何渊源,但他看过一眼就说穿了海底眼,便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多赖和尚蹙眉叹道:“这事可比登天还难呐!城中大牢如同铜墙铁壁,并且又有重兵层层把守,就是连一只苍蝇都休想飞出去,更不用说救人了。洒家早些时候去过一趟,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下知道此事极难,这才先来问个路径,然后再想办法救出英侯。”夜离坚定道。

  多赖和尚见他势在必行的架式,便道:“也罢,多说你也不信,洒家就先带你去走一遭,叫你知道洒家所言非虚,回去也好给子熙有个交代,叫她最好还是另想办法。”

  说罢,多赖和尚自去取了一件斑斓袈裟披上,又戴了一顶毗卢帽,手拄了一根锡杖,俨然高僧大德的模样。

  夜离十分吃惊道:“难道马上就去大牢?这大白天的,恐怕会被人发现!”

  “呵呵呵呵……便是在夜间,你也休想摸进大牢半步。洒家自有主张,这便去向素坤话道话道。”多赖和尚说过,又道,“你也要换一身破旧衣裳,扮着我的跟班,不许说话,否则叫他们起了疑心。”

  夜离不明多赖和尚究竟意欲何为,但毕竟救英侯要紧,便将斩妖刀先暂寄在庙内,随多赖和尚去寻了一件破旧皂直缀子穿在身上,又被多赖和尚在脸上抺了两把锅底灰,扮成了一个面目愚陋的哑巴跟班。

  多赖和尚便唤厨子用斋笼盛了几份素斋,叫夜离提在手里,两人一前一后就出了苏谛庙。

  素坤被几名臣子抬回了九鼎楼,传唤来巫医看治。

  那巫医神灵活现地剥剥眼皮子,扒扒舌根子,又推捏了筋络一番,就噙了一口冷水往素坤鼻孔里一噀。

  咦?这手段还灵验哩!

  素坤身体抽筋似地抽了几下,就醒将过来了。

  巫医抺干了素坤脸上的水渍,又取了几枚黑丸,叫研碎了和水吞服,病则可愈。乃去。

  素坤醒了过来,却是神志迷糊,口内不断嘟哝着胡话,实是丧子痛绝也。

  众臣如煎似熬,恓惶不安。

  此时弥敦走将进来,众臣好像遇见了主心骨,都围将上来,打听战事。

  弥敦就把拿英弘作人质的事说了一遍。众臣听说子熙公主已经退兵,都以手加额,各自庆幸。但见素坤依旧梦魇似的满口呓语,大家又都懵然相对,欷歔不已,一时不敢离去,俱陪着度过了一夜。

  次日早上。

  素坤渐渐清醒来,把药给喝了,又进了些淡粥清汤,精神略振。

  他抽起身来依在象牙床头,却见弥敦在侧,边羞愧道:“悔不听副祭司的话,这才叫我儿丧了性命。”说着,老泪吧嗒,甚揪人心。

  众臣也颇为伤感。

  弥敦劝道:“事已至此,主公节哀,如今还是以大局为重。小人暂时用英弘吓退了贼兵,但不是长久之计,那丫头定会另谋他计。主公还是修书一封,速叫大少主回师驰援。”

  素坤犹豫了片刻,道:“早些时候,快马讨要军粮来报:大少主正与傲奢在古同郡大战,傲奢已连败了两阵。如果攻克了古同郡,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打到天都圣宫去了。此时如果叫大少主回兵,岂不是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老夫实是于心不忍啊!”

  素坤言语分明,弥敦知道主公无有回师的念头,肃立一旁,默然不语。

  素坤抬眼巡视众臣,问道:“大家可还有什么别的良策?”

  众臣们缩颈耸肩,绿豆眼对着王八眼,王八眼对着绿豆眼,一转不转,没个应声。

  素坤长叹道:“只可惜老夫还没有调驯好那八头小貘人,否则……又有何忧?”

  素坤兀自慨叹,众臣闭囗如钳。

  偌大的寝宫沉寂得如一口枯井,仿佛连日光穿进花页窗台,也能听见哒哒的声音。

  值此时,忽然门外侍卫传报:苏谛庙的多赖大师求见。

  众臣们闻报,都悚然一惊,神色紧张起来。

  弥敦慌忙劝道:“多赖此时又来,必定心怀诡计,主公还是不见为好。”

  “诶,老夫倒觉得他这回来得正在节骨眼上。大家既然都想不出好主意,老夫何不趁此机会,叫他再去劝劝老匹夫,或许能叫老匹夫改了念头,这也未可知啊!”

  此时子熙公主正图谋攻城,众臣又无人献出良计,而且长子素勇与傲奢酣战未艾,难以回师,正可谓是三把火在素坤的屁股下烧燎,令他坐立不安,忽听见多赖和尚来访,素坤就想出这个办法来。

  弥敦等众臣闻说,果然有道理,便都纷纷点头。素坤便传多赖和尚来见。

  不多时,多赖和尚拖着锡杖,大步而入。

  夜离尾随其后,唯唯诺诺,甚是惴惴不安,毕竟惧怕被人识破哩。

  众臣见了多赖和尚,都面目肃然,弯腰施礼。

  多赖和尚坦然接受,也不回礼。

  众臣多不曾留意夜离,只当跟班而已,唯有弥敦多了一个心眼,时不时冷眼上下打量,这叫夜离背脊上凉飕飕的,佯装镇定地站立在和尚身后。

  素坤命侍座毕,问道:“大师不在庙宇里清修,又来鄙舍作甚?”

  多赖和尚将锡杖交付夜离拿着。

  夜离胆战心惊,一时没拿稳,锡杖就敲在了头上,他一边摇摇晃晃地把住锡杖,一边摸着额头,皱眉眨眼,惹得众人哈哈大笑,一时都放松了警惕。

  多赖和尚一边朗朗大笑,一边大咧咧坐下,回道:“洒家在庙中听说,大祭司与子熙那小丫头正在交战,但这战事一起,死的可都是克京人的儿郎啊!洒家一想到此,哪里还能清修得住!”

  “大师果然消息灵通,却不知大师要帮哪一边啊?”素坤道,“当年斯图城破,大师可是宁愿出家当和尚,也不愿做傲奢的臣子啊!这种高风亮节,实是我克京人的榜样。老夫如今也正是继承了大师的夙愿,只是你兄长英侯不知天时人和,一味向傲奢屈膝献媚,把个克京人弄得饿殍遍野,怨声载道,老夫这才揭竿而起,为民请命。大师如果真悲悯克京人,就应该去劝劝你兄长英侯,叫子熙那丫头撤了兵马,我们共商大业,重振克京人的家国。”

  多赖和尚朗笑道:“洒家那兄长生性懦弱,目光短浅,不及大祭司气宇宏阔,高瞻远瞩。洒家这回来,正是本着‘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之愿,想去劝劝他。如果两家能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克京人的福址,也是洒家的功德一件啊。”

  素坤这时正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难挨,焦头烂额,这番话却不正中下怀?

  因此他大喜过望道:“大师果然心怀大义,与老夫不谋而合。如今子熙那丫头在斯图城外虎视眈眈,事态瞬息万变,还请大师速去大牢,劝劝英侯,好早日化去两家兵戈。”说罢,迫不及待地传唤侍卫速引多赖和尚去大牢劝解。

  多赖和尚暗自窃喜,起身谢礼,遂随侍卫大摇大摆出了九鼎楼。

  夜离这时才知道多赖和尚的计谋和气魄来,于是提着斋笼,闷声不响,紧随后头而去。

  弥敦旁边细听,多有疑窦,见多赖和尚离去,就凑近身来道:“主公,他与英弘本是同父兄弟,哪有老鹰啄自家眼的?此去一定不怀好意!他往日也没带个跟班,这跟班虽是笨拙,却也有几分可疑,主人千万不可慢怠。”

  素坤略喘了几口气,奸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老夫姑且一试。若想救人,哼哼!城中大牢就如同铜墙铁壁,连个苍蝇都飞不出去,他们又能怎样?副祭司就把心放入肚里去吧,还是要多加提防城外动静。”

  弥敦闻言无奈,晦着脸色讪然退下。

  众臣本是只有脑子并无主见的主儿,唯有点头附和而已。

  多赖和尚和夜离被两个侍卫带领着,径来到了斯图城大牢外。

  两个侍卫交了差事,就扭身回去了。

  牢头识得多赖和尚,不敢慢待,点头哈腰引着二人朝大牢内走去。

  大牢里果然铁栏道道,机关重重,越走到里面就越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真个叫一步一个凶险,无怪素坤不曾派人盯随哩。

  牢头在前头带路,火把亮光愈来愈小,渐渐地仅照出两米开外,而脚下的烂泥滑不溜湫,踩得叽咕叽咕作响。

  夜离这才知道和尚所言非虚,心中恰似一面破鼓在咚咚胡乱敲打,早已没有辙了。

  约摸走过半里来路,牢头就在一间牢房前停下了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