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巫蛊圣经 第一章 乌山密境

《巫蛊圣经》第一章 乌山密境

作者:杺月 字数:1727 书籍:巫蛊圣经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清政府格局紊乱,西太后把持朝政,国外多股势力都把大清国当作一块肥美的蛋糕虎视眈眈。偏偏人祸未平,天灾又降,海河流域因降雨频繁发生洪灾,110个县受灾严重,京城亦受到严重的波及。

  国库连年的空虚,各地又因接连不断的灾祸而税赋难筹。老百姓穷困潦倒,地方官员只顾享乐和自己的顶戴,报喜不报忧,对百姓强取豪夺,以应上差。导致各地暴乱不断发生,朝廷派兵多次镇压,也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养心殿东暖阁。

  “启禀太后,福建叛乱已平,斩首叛贼1357人,其族皆发配边疆为奴。”

  “嗯,这事儿你们办的不错。”

  “太后,近日来,海河流域洪水猖虐,京城多处已受波及。恳请国库拨银修缮堤坝,引洪抗灾。”

  “准...!”

  “太后!”

  “嗯...?”

  “启禀太后,近年来各地叛乱频起,平乱军资巨口难填。如今天灾又降,京城内的修缮已经捉襟见肘。国库早已经入不敷出,如要再修堤坝,恐怕...”

  “大胆...。”

  “臣不敢乱说。”

  “堂堂大清国,疆域百万,这么点银子你就给我哭穷?我看,国库都进了你们自家的口袋了吧?”

  “臣万万不敢,望太后老佛爷明察。”

  “老佛爷,这所谓汉官不可重用,中饱私囊,图谋不轨是有的。”

  “李总管,这事可不能乱说的啊!”

  “小李子是不是乱说你自己心里清楚。念你也是老臣,就自己交了顶戴家资,回家养老去吧!”

  “太后,太后开恩,老佛爷明察啊。”

  “哄出殿去。”

  “拟旨。即日起,各地税赋征收一倍。云南银铜两矿加大开采,年入库量铜不得少于1000万斤。银不得少于50000两。”

  “太后,如此的加赋,怕要引起民变。”

  “哼,我看谁的脑袋不想要了?那1357颗人头就是他们的榜样。”

  “是,是,奴才明白。”

  “就照这样传旨下去,行了,我也乏了,散了吧。”

  “嗻...!”

  云南,大清国边疆重地,设云南府,管辖14府,厅、州、县及土府、州、司百余地,人口百万。地质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银、铜、盐产量最丰。

  这个边陲之地,是个多民族聚居的乐土,风土人情也极少能受到中原影响,虽然老百姓生活依然贫困,但纯朴的民风却使得这个弹丸之地得享清平。

  可如今的时局动荡不堪,大清朝廷又即将颁布一道犹如催命的旨意,云南的未来,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在云南,有一重镇,名为昆明,人口往来繁众,各族人等混杂,尤以苗族最多。很多住在这里的苗族人,都会靠山为生,日里登山采药,涉猎伐材,小能糊口,大可富甲一方。

  而他们所靠的山,便是当地极为有名的乌山。乌山是当地人的叫法,古老相传已经不知道起于何时,不过中原人等却另有称呼,仍然以乌为名首,取一蒙字,名曰乌蒙山。

  且说这乌蒙山,方圆足有百里开外,峰峦起伏,高耸入云,山中林茂兽繁,一片的欣欣向荣。

  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山坳里,穿过浓密的树林,就会发现一个不大的神秘村落。外人几乎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的存在,而村子里的人,也很少走出过大山。就这样,他们过着类似与世隔绝的生活,山外的时局也根本和这些人无关。他们就是大山的子民,神秘莫测的苗族分支...花苗。

  夜深了,山风呼呼的吹着,不过在这山坳的密林后,却根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今天是初一,天上没有月亮,到处都是黑漆漆的没有光,鸟兽也都躲进了自己窝里,不愿面对这份黑暗。

  突然,一声男人的长啸从林间传出,声音尖利而持久,远远飘开,在山谷中回荡。小村子的中心空地上,原本黑压压一片,此刻竟然随着那个声音的响起,同时有四簇火苗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空地。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里已经站满了人,几乎全村的村民无一例外。在空地的中央,隐约可见一块垒砌的四方形土台子,在台子的四个角,各放置了一个大大的火盆,火盆中烈焰熊熊,也不知道烧的是什么,火光居然泛着一股幽幽的绿芒。

  台子的正中,站着一位老者,身穿黑色绣花长袍,头戴围巾,面色枯黄如朽木一般,手持一个黝黑的手杖,高举于头顶,仰头望着天空,口中不知在默默的念着什么。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老者突然低下头,平视台下的人们,眼中精光四射,被那绿油油的火光映衬的,说不出的诡异。

  只见他大喝一声,猛的将手中的黑杖向土台戳了下去。“砰”的一声,手杖与土台接触发出了一声闷响。火光下,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通体黝黑发亮的蛇从他的袖口中爬了出来,顺着手臂攀上了那手杖,一路蜿蜒向上,直到手杖的顶端。那蛇见再无去路,用尾巴牢牢的缠住杖身,蛇头高高扬起,长大了嘴巴,势如吞天。

  台下的村民们一见到这般情景,忙齐发出了一声喊,纷纷跪拜于地。那蛇竟真如迎受朝贺的君王,一动不动。

  这时,从台下又走上来了五个人,两男在前,两男在后,中间夹着一个女子。瞧那女子,年约二八,身着黑底绣花长裙,上衬小褂,头顶银饰结帽,如花盛雪,肤白而莹润,体态轻盈。

  到得台上,四个男人分站左右,默不作声,任由那名女子继续向前,一直走到那持杖老者的身前方才停下。

  老人将目光移到了女子的身上,面无表情,也不做任何动作。那女子也是淡定自若,却不是望着老者,而是将目光放在了那手杖顶端盘踞着的黑蛇身上。

  台下的村民们仍然跪在原地,一个个都低着头,没人敢向台上看一眼。一时间,整个山坳里都静的出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