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隋秦王 第四百二十六章 计定太原

《大隋秦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计定太原

作者:清河云上 字数:3010 书籍:大隋秦王

   杨浩与长孙晟商议郡兵改革细节,而后王仁恭也被叫进了书房。两个人一个长年经略突厥、另一个更是大隋军中磨砺多年并有亲自带兵,对杨浩所说的军制改革,颇为惊奇。

  经过骁果右军之后,杨浩对前世的军制越发有信心。

  古人当然也注重军纪、军规和作战纪律,甚至有些名将对于军纪的严苛要求还要超过了骁果右军,一旦军士犯错,动辄打杀。远的且不必说,就说去世不久的杨素,便是以阴狠治兵而闻名。每战之前,必寻由头,斩杀士卒,以血气威慑帐下将士。

  这种极端的法子,虽可一时激励士气,但不可长久。

  杨浩从骁果右军中摸索出来的做法,与此截然不同。士气、军心当然要培养,但是绝不是杀鸡取卵般,单纯靠血腥屠戮换来的敬畏之心,其关键更在于日常一举一动的磨炼,从细节、细微处,培养军士的果敢、勇猛和纪律性。

  而且更核心的一点,自古以来历代名将绝对做不到的,便是杨浩所行军制中,普通士卒的上升通路。骁果右军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军中比试,便收拢了全军将士的忠诚。

  量材适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

  真要不论出身、不计门第,大范围地遴选人才,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做到过!哪怕是横扫八荒、奴隶将军辈出的秦国,其军官主体仍然是贵族,与大隋府军中的世家子弟并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当听到杨浩述说郡兵改革要彻底打破将才遴选制度之时,长孙晟和王仁恭都非常震惊。

  “两位不必顾虑,河东诸郡郡兵已成体系,我自然不会全部废除掉,所以才会想出军考的办法来筛选各级军官,若他们顺利通过军考,证明有真才实学,自然会留任、甚至升迁,如果没有通过,呵呵,被淘汰也无话可说……”杨浩猜到了两人心中的担忧,解释道。

  “军考?”

  长孙晟苦笑了一下,心道,圣上将文官选拔付之于科举取士,杨浩如此巧合又搞了什么军考,要说其中没有圣上的意思,打死我都不信!

  惊讶之余,心情反而轻松了许多。看来杨浩果然是受了圣上的指示,自己只需要好好配合便是了。

  这里却是长孙晟误会了。

  杨浩想出了军考的办法,筛选各郡郡兵的军官,主要是参考了后世的人事考试制度。军考的内容,他也已经想好了,除了武艺之外,还包括当初组建骁果右军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诸多军事课程。

  严格意义来说,相比当初骁果右军单纯的军中比试,接下来河东诸郡要进行的军考,难度反而提升了许多!

  毕竟当初骁果右军遴选将士只看武艺,而作战指挥等其他军事课程,都是之后陆陆续续逐渐学习的。最早的一批军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个别人略有调整,绝大多数将士都通过了考验。

  如今河东诸郡的郡兵却要同时面临诸多考验,难度自然提高了不少。

  “这……会不会太严苛了?毕竟殿下要考的内容,他们都不曾学习过……”王仁恭在旁提出了一个疑问。

  杨浩笑道:“我自然会给他们学习的机会,他们以前有没有读过兵书,读过什么兵书,我都不计较,但是参加军考却必须要过这一关,我会给参加军考的军官提供考试纲要,能不能通过,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长孙晟斟酌道:“秦王给他们多长时间准备?”

  杨浩伸出一根手指,道:“一个月吧。”

  长孙晟微微一愣,王仁恭忍不住道:“会不会太短了?”

  杨浩道:“时间紧迫,我们等不起了。这样吧,如果第一次军考没有通过,可以再给他们一次考试机会,时间还是一个月。如何?”

  长孙晟赞道:“秦王思虑周到!”

  王仁恭也点点头,表示没有意见。

  杨浩接着道:“军考先在太原和马邑实施下去,长孙将军在太原,太原郡自然归你负责,王太守负责马邑郡。”

  “好。”长孙晟和王仁恭应了下来。

  只听杨浩又道:“郡兵改革先从这两郡开展下去,其余各郡等太原和马邑完了之后,再行改革。另外,对于扩充郡兵,我却有一个想法,两位帮我参谋一下。”

  长孙晟正色道:“秦王请说!”

  杨浩徐徐道:“河东之地,凡十三郡,如果仍是按照郡地扩充郡兵,却是有诸多不利,我想可否将诸郡征召的新兵,聚之于太原一地,日后对突厥、鲜卑用兵,也可号令统一?”

  长孙晟闻言惊道:“此事恐怕不行!各郡郡兵调动,除非有总管府号令……”

  这时崔长芳插嘴道:“长孙将军莫非忘了,你不就是河东总管吗?”

  “呃……”

  长孙晟听得一呆,无言以对。

  杨浩赞许看了崔长芳一眼,又道:“凡征召新兵,按郡地造册、登记军籍,名义上仍归属于各郡,不过平日训练,以及日后出征,却要独立成军,由总管府统筹辖制,两位觉得如何?”

  长孙晟与王仁恭互望了一眼,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忧虑,最终长孙晟站了出来,苦笑道:“秦王此法,我当然知其便利之处,只是……”说到这里,目光投向杨浩,吞吐不语。

  杨浩知其言外之意,笑道:“长孙将军不用担心,我会亲自报与太子殿下,此事最终如何,由陛下和太子来决定吧。”

  长孙晟闻言一喜:“如此晟便放心了!”

  敲定完这两件事后,杨浩又与两人商议了一些细节,同时让穆离取来了骁果右军施行的练兵册子,以及军规军纪范本。

  长孙晟和王仁恭大开眼界,看得赞叹不已。

  两人有不解之处,也不用杨浩解释,早在一旁干听了许久穆离却是挺身而出,替长孙、王两人讲解了起来。他几乎是伴随骁果右军,一同成长起来,对于骁果右军却比任何人都要熟悉。

  听着穆离一本正经的解释,长孙晟大为惊讶,不由多了少年郎几眼,将他记在了心里。能在这个弱冠之年有这副见识,端的不简单。

  直到暮色深沉,张灵姝派小鸾来催问晚饭,长孙晟和王仁恭始发觉时间过去了很久,待起身告辞,却被杨浩留下来共进晚餐。

  两人却之不恭,只好留了下来。

  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杨浩府上的菜肴口感似乎与平日里他们吃的略有一同,至于哪里不同一时说不上来,但是就是觉得秦王家的饭菜更有味道一些,两人不觉大快朵颐。

  晚饭之后,杨浩向长孙晟询问起朝堂上的近况,尤其是征讨辽东的部署。

  “应该快了,至晚也会在五月初出兵。”长孙晟打了一个饱嗝,老脸微窘,干咳一声后,赶紧回道。

  杨浩闻言轻哦了一声,随口问道:“圣上还是决定要御驾亲征吗?”

  长孙晟叹道:“是的,陛下圣意坚决,任谁也无法动摇!不过在吏部尚书牛弘、刑部尚书梁毗极力劝说下,陛下好歹答应坐镇涿郡,这才让朝野反对声音小了下去。”

  杨浩抿了抿嘴,问道:“那朝中其他重臣呢?”

  长孙晟知道杨浩问的是众世家的态度,微微一顿,如实道:“朝中大臣的意见大体分成两拨,除了牛尚书等人之外,更多的大臣却是反对陛下对辽东用兵,不光如此,而且还劝谏陛下体恤民情,反对运河、驰道修建……”

  不用长孙晟明说,杨浩便猜到他说的是太常卿高颎为首的那些人,不由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长孙晟点到为止,并没有多说。

  杨浩沉默了一会,最后吐声道:“朝堂上的事情,交给陛下和太子去烦心就好了,我们专心收复六镇之地便是了。接下来几个月还请长孙将军、王太守全力以赴,郡兵改革仰仗两位了,其他的事情由本王来承担。”

  “是!”

  长孙晟王仁恭两人同时抱拳,异口同声道。

  事情既定,两人向杨浩告辞,杨浩送两人至府门。

  “秦王请留步,太原城里的官员现在还以为我与殿下不睦呢,若是让他们瞧见了您对我如此礼遇,只怕会有很多联想。”长孙晟一边笑着,一边婉拒了杨浩的送行。

  此时已经过了戌时,但月明云轻,星光大亮,几十步外清晰辨人。

  “两位慢走。”

  杨浩拱了拱手,忽然朝王仁恭问道:“王太守何日启程去马邑?”

  王仁恭恭敬回道:“明日便动身。王爷不必客气,以后直呼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杨浩笑道:“那如何使得!”

  虽然王仁恭体魄健朗,看不出已经年近五十,但总归比杨浩大了许多岁,纵使其曾是秦王府佐官,杨浩也不会因此轻视他。

  “明天河原那边要开炉了,我却不能抽身,不能送你,提前祝你一路顺风!”

  “谢谢王爷!王爷珍重!”

  王仁恭含泪激动拜别,与长孙晟一同离去。

  ……

  长孙晟、王仁恭去拜见杨浩的消息,当天晚些时候便传到了太原城众官员的耳朵里,尤其是两人离开时冷淡的神态,更是让人联想纷纷。

  “传闻秦王与长孙家不睦,果然是真的!两个人一个是秦王,一个是河东总管,若是冲突起来,我等太原系官员该如何自处呢?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听到长孙晟两人被晾了一个下午,直到日落时分,杨浩才姗姗返回,王绩等人不由叹了一声。

  刘文静在自己家中,听了属下的传报,不由皱了皱眉,问道:“秦王是何时从悬瓮山返回的?”

  那名属下微微一惊,想了一下,恭敬回道:“好像是申时一刻。”

  刘文静眉毛一扬,又问:“长孙晟两人离开时,又是何时?”

  “差不多戌时前后。”

  刘文静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自言自语道:“长孙晟和王仁恭竟然在郡守府呆了两个时辰,有点意思~~~”

  报信的属下疑惑道:“令使大人,有什么不对吗?”

  刘文静呵呵一笑,摆手道:“没什么,你下去吧。”

  “是!”那人躬身退下。

  刘文静眯着眼,望向无尽的夜空,喃喃道:“呵呵,一个杨浩,再加上一个长孙晟,看来太原要变天了!只是,这太原城之外的天下,又会怎么样呢?”

  在他注目的夜空一隅,幽深晦暗的天幕背景下,隐隐有星云浮动,似玄龟,似游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