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永不下车 第七一八章 分辨

《永不下车》第七一八章 分辨

作者:阳电 字数:1776 书籍:永不下车

  如果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这种人,是坏,那么贾斯汀*土豆这种人,则是蠢。

  至于坏蛋与蠢材,哪一个更可恶、更危险,

  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回顾漫长的人类历史,绝大多数时期,绝大多数群体,对“坏蛋”的厌恶程度都远大于“蠢材”,为追逐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家伙,会破坏群体的秩序,显然比不知自身利益为何物的蠢材更可怕。

  但是在今天,亲手开创一个新的时代,阿达民眼里的“蠢材”,就比“坏蛋”更危险。

  人,按两指标、四象限的方式划分成四类,指标A为“是否明确自身利弊”,指标B为“是否遵守公共准则”,四象限的界限却比较模糊。

  一般而言,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A与B的人设都是很清晰的,

  这正是公众眼里的完美人设。

  至于“坏蛋”,显然是不符合指标B,但,这一判断其实也隐含着“符合指标A”,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甚至无法明确自身利益,不知道什么样的言行,会对自己有利,那么也谈不上作恶与否。

  很多种类的精神病患,就属于“不符合指标A”的范畴,由于无法清晰界定自身利益,

  才会出现从伤人、到吃S的种种疯狂行径。

  最后,则是“不符合指标A、而符合指标B”的一类,在阿达民看来,这正是如贾斯汀*土豆这种人的精确定义:

  虽然愿意遵守群体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却无法正确认识自身利益,进而,也不知道怎样的言行才会最自己有利,为虚妄的怪力乱神,宁可做出些既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群体的愚蠢行为。

  总结起来,在方然眼里,当今时代的民众可以分为四大类:

  明确自身利益,愿意遵守规则的“好人”;

  明确自身利益,为此不择手段的“坏蛋”;

  不能明确自身利益,也没办法遵守规则的“疯汉”;

  以及如土豆先生这样,不能明确自身利益,却会迷之遵守规则的“蠢材”。

  从蒙昧过去,到崭新未来,在人类文明跨越奇点的过程中,第一类人当然要拯救,问题是其他三类人怎么办。

  “坏蛋”,旧时代的一大麻烦,虽然本质上讲,人类文明的演化、变迁,完全是客观规律在发挥作用,但因此而抹杀一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抹杀品德高尚、舍己为公者的光辉,那也是不合适的。

  客观规律的作用,在文明变迁中,是一代代的将奉献者、牺牲者、舍己为人者扫除,

  而无法、也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自我意识。

  在这种大环境下,身为“坏蛋”,为追逐利益而不惜代价,这种行为自然会被一切遵守规则、或者仅仅是无力作恶的民众所憎恨。

  然而,一旦文明跨越奇点,所有人都拥有了无限长的生命,自我利益便与整体利益完全契合,这种情况下,根本也不会存在什么“损人利己”的现实可行性,所有个体的人生目标,都完全一致,罪恶也将不复存在。

  到那时,即便再怙恶不悛的“坏蛋”,只要不是脑袋瓦特的“疯汉”,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

  便天然的不会再作恶,因而,天然摆脱“坏蛋”的身份。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对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这种人,阿达民只厌恶其言行,而非针对其本人。

  一个人,从生到死,时光不过短短数十年,普通人的一生中,有机会、有能力染指重大利益的时刻,又能有几次,身处黑暗笼罩的旧时代,洁身自好,固然值得钦佩,随波逐流,却也不过是人的一种本性。

  即便斯皮尔伯格这种人,经过彻底的教育、改造,一旦身处新时代,

  也会向过去告别,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暂时不理解这一点,很正常,盖亚净土大区各地的培训,学校教育,未来展示与行为指导等流程,都在逐渐扭转民众的认识,

  真正让他们意识到,即将到来的人类文明之2.0版本,是全人类的完全、彻底之解放。

  “坏蛋”,只是暂时的身份;

  相比之下,“疯汉”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并不能一概而论。

  “疯汉”,文雅的称谓是“神经或精神病患”,民间长期将这一组专业词汇混用,在出口成脏时,往往互称“神经病”,其实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当行为,怎样看,往往都更像是“精神病”的症状。

  不论精神疾患,还是神经疾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人的自我意识,

  严重的就会变成精神病人,或者神经病人。

  粗糙的理解,前者是脑神经系统的“软件故障”,后者则是“硬件故障”,当然这样划分并不一定妥当,大部分精神/神经疾病,都会兼有这两种情况。

  不论哪一种情况,精神/神经病患,都会累及患病者的自我思维、自我意识,考虑到“永不下车”的定义,很显然,这是一种相当严重的情形,甚至比传统概念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坎瑟、心脑血管疾病都更严重。

  当今时代,盖亚净土的医疗体系,空前发达,取得的公共卫生成就十分惊人。

  西历1510年的预测数据,全年的人口损失,有望降低到“三十人以下”的历史新低,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0001%以下。

  即便这仍然是一种悲剧,相比旧时代的几千万人口/年之损失,变化仍然是翻天覆地的。

  但是“自我意识”,对这一蛰伏在脑神经系统中的存在,直到今天,GPL的专家、学者们仍未研究透彻,相关的治疗手段也很有限。

  对一些发病率较高的“大众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由于前期研发的投入巨大,若干年前,GPL就有若干治疗方案,虽然到今天还无法根治,将疾病进展极大拖延,甚至长期没有显著的症状恶化,却并不困难。

  但也有一些精神/神经类疾病,或者由于发病率低,或者由于难度太高,到现在也没解决。

  人类的多种遗传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或“17三体综合征”,一系列疾病的原因都在于DNA,现有的技术手段,仍仅限于检查、预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