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蛰之宝盖流苏 第二十六章 肥下

《龙蛰之宝盖流苏》第二十六章 肥下

作者:至酉 字数:4156 书籍:龙蛰之宝盖流苏

  提前到达太行山口却连续几日没有任何大军的消息,邵易和风洛棠过了两天悠闲的日子。

  这一天,风洛棠终于忍不住了。“少爷,咱不能这样干等着。要不你开个结界,咱上那边看看去?”风洛棠笑眯眯地说。

  邵易回身望了一眼正在休整的赵军军士们。经过两天的休息和体力补充,他们已经渐渐的恢复士气和战斗力了。

  邵易转过头眨了一下眼睛,说道:“也不是不可以,不过……”

  “能不能不要逮着个机会就提条件呢?”风洛棠打断他。

  “我提过什么条件了?”邵易心说我想提的一大堆,不是一样也没敢说嘛。“我是想说我们必须速去速回。”

  “那没问题。我保证看一眼就回来。”风洛棠粲然一笑。

  “那你是先去看李落棠的老爹呢?还是去煜哥和黑哥那里?”

  “当然是咱煜哥和黑哥!”

  龙煖辰赢了首阵回来之后,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脸孔,唯有林煜仍然是古井无波的表情。

  两人默契地撞了下右拳,心里的压力丝毫没有卸掉。

  林煜低声说“一天。你的拼命为咱们赢得了至少一天的时间。”

  铺天盖地的暴雨倾盆而下,公子嘉也从城头撤了下来。

  远远看见林煜与龙煖辰的撞拳和低语,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露出了玩味的神色。

  邱家大院儿被辟为临时指挥场所。各位将军和各级官吏集聚在此议事。

  大多数人认为大雨会让双方暂时休战,不过公子嘉仍然要守军慎防秦军冒雨偷袭。

  “安排军士们按每三个时辰换防。切不可懈怠。”公子嘉吩咐道。

  虽然他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但王族嫡子的身份让他在这小小的肥累城,仍然是无人不俯首听命的。

  老将谭义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这时候起身说道:

  “肥累城周围并无山林。加固城墙只能以土夯或砖石。

  秦军攻城,有远程投石战车,还有云梯。只要让秦军攻到城下,城池很难守住。

  所以,保住肥累不被攻破的唯一办法,就是将秦军阻断在离城三里之外的安全距离里。”

  “但是旷野作战对赵军不利。“谭义话锋一转又说道:

  “秦军拥有兵车几百乘。骑兵、步兵和车兵配合完善。出城阻敌虽好过据城而守,可依然困难重重,胜算不大。”

  公子嘉听这话也有些踌躇。

  林煜在旁边轻声说道:“老将军所言极是。秦军人数是我们的三倍。目前守城军士加上龙将军所部两千人也不到一万。秦军此次攻城大军有三万人之多。”

  他低头想了一阵,缓缓说道:“恐怕只能用疑兵之计了。”

  这疑兵之计如何使用他也没有继续说。谭义和公子嘉都困惑的看向他。房中的气氛有些沉闷。

  天色将晚时,林煜和龙煖辰回到清净处所,一起站在窗前,望着外面倾泻如注的的大雨,一筹莫展。

  其实林煜所说的疑兵之计,无非是他想到了曾学过的一个法阵。

  这是道家胖师父教他的‘阴兵过境’的法术,施展起来费神巨大。林煜没有实践过,没什么把握。

  不过‘阴兵过境’的景象要使秦军完全相信也有难度。因为这阴兵所着服饰并不与赵军相似,顶多起到搅混水的作用。

  林煜正在琢磨,忽见院中屋檐下如水帘一般的雨水里出现一团光影。

  四周飞散而下的雨点在这团光影的波动中瞬间蒸发,变成水汽雾团,升起一院子烟云。

  龙煖辰后背绷直,锟铻剑刚要出鞘,就见嘻嘻哈哈的邵易和风洛棠从光影里走了出来。

  风洛棠大叫着:“煜哥、黑哥,还是我们念着你们吧!想我没?”同时用胳膊肘撞了一下邵易。

  邵易将挂在前胸后背的各样东西乐呵呵的拿下来:“看我们带了山鸡、野兔、锦鸡……这个鸟挺漂亮,没见过,不知道叫什么。”

  他将这堆太行土特产一股脑堆在屋子当间儿,拍了拍手说道:“哦,还有一只小野猪。”

  林煜和龙煖辰见到二人是真心地高兴,忙拉他们坐下。

  风洛棠说:“你们好歹有屋子有床睡。你可不知道啊,那山高的,那路难走的,那水深的!我八辈子的苦都在太行山受了!”

  “也没见你瘦啊!”邵易小声嘟囔道,被风洛棠闪了一记眼刀。

  邵易对林煜说:“煜哥,好在我们已经到达指定地点。这次,幸亏我们在山上……”

  “等等,等等。这一段必须我说。“风洛棠打断邵易,然后绘声绘色的讲了如何遇到成一大师,如何被蛇阵虐到不行,如何得了化了龙的宝剑镆铘。

  邵易也细细讲述了驱使龙相相令和召唤本命神兽的法诀。

  其余三人认真听罢,风落棠迫不及待的念动召唤神兽法诀。

  只见她手腕上的白色玉镯闪出一道金光。几人眼前便见一条不足尺长的小白龙飞在空中。

  那小白龙浑身雪白,鳞片上镶有金边,一双眼睛宝石般红色晶莹,长得分外漂亮。

  邵易也将丘子唤出。赤红小龙在空中一个急停看见了小小白龙,顿时傻在当场。

  一张龙嘴再也合不上,两只乌溜溜的龙眼几乎就要掉到地上。

  林煜唤出的青仔出来的时候很是从容。他的角还没完全长出来,只在头上有两个小小的鼓包。

  青仔在空中划拉一圈,留下一道翠色光芒,飞到丘子身边,用龙尾轻轻一撞说道:

  “你可不可以把嘴闭上?你现在的表情是不是要告诉我,以后你不会再跟我玩儿了?”

  丘子试了好几回也没把嘴全闭上。他翘起龙尾指了指那条小白龙,含糊的对青仔说:“问问叫啥名字。”

  青仔很有风度地过去问。

  小白龙扭头看看风洛棠,好像在说“姐姐我叫啥”。

  风洛棠想了想,肯定地说:“你就叫蝉儿吧。你可以用我从前的小名儿。现在已经没人这么叫我了。”

  小白龙转过身认真的告诉小赤龙丘子和小青龙青仔她叫“蝉儿”。

  丘子和青仔各报了姓名。三条小龙在空中叽叽嘎嘎翻滚成一团。

  龙煖辰摸着自己手腕上黑玉刻的翼龙,多少有点羡慕。

  风洛棠拍拍她的肩说:“黑哥呀,我们在云洞结界看到过你家小龙。不过它还是只蛋蛋。”

  龙煖辰笑着摆摆手说:“我得赶紧弄回来养着。在你们形容的那种冷清地方就是孵个十万八千年也不能破壳而出。”

  躲开吵吵嚷嚷的三条小龙,林煜把几天来在肥累城发生的事情给邵易和风洛棠讲述了一遍,然后也讲了自己打算施法布阵‘阴兵过境’。

  邵易想了想说道:“也许我跟煜哥可以配合一下。”

  本来以为的疾风骤雨,没料想下了整整两天两夜。

  赵军是在焦虑中度过的。

  肥累驻军一边冒雨深挖战壕,设置路障和加固城防,一边大量地准备木材石料制成滚木雷石防备攻城。

  第三天上午大雨初歇,秦国的虎狼之师就急不可耐地动起来。

  不下三百辆结实的单辕战车由两掺两服四匹大马拉着稳稳地开入战场。

  骑兵、步兵队列鲜明。兵器森寒发亮,在朝霞中反射出片片白光。

  迅速推进入大军队列的攻城器械、投石机和云梯早已备好,随大军缓慢地往肥累城下推进。

  秦军的调动,赵军在城上看得清楚。大战在即,肥累城严阵以待。

  林煜只留了龙煖辰跟在公子嘉家身边,临走前将一道提前画好的符悄悄交给龙煖辰说:

  “等公子嘉站在城头,便将这道符悄悄的贴在他身后。这道符可保他不被流矢乱箭伤到。你站在他一丈之内,也可无忧。”

  龙煖辰点点头,还是那四个字:“煜哥,放心。”

  肥累城中各处有序划分。

  首先将尚有一战之力的城中青壮组织成民兵,收拢石块、石料和木料等,运上城头;

  把还年轻的妇女组成‘健妇团’,帮助运送粮草、食物;

  然后让军医为首,城中将郎中、药铺掌柜和伙计组织起来,寻找干净大宅,设立临时伤员救治场所;

  最后,在城中尽量找隐蔽之地且坚固之所,安排老弱妇孺躲避战火。

  这些命令都是城头上公子嘉一条一条有条不紊吩咐下来的。

  所有细节都是他和身边龙将军商量的结果。

  龙煖辰的缜密让公子嘉对这员猛将刮目相看,心说有将如此,赵国何以不胜。

  他却不知龙煖辰真正的心思和身份,只不断对龙将军的建议赞许有加。

  一个时辰后秦兵向前推进了五里。一阵远程劲弩发出连珠鸣响弩箭,宣告攻城正式开始。

  赵军按照谭义老将军的战策,将城中所有战车一共五十多辆,全部排列在城外三里地的位置。

  战车前是层叠编队的赵国弓弩箭手,手持宽长青铜盾,等待秦军进入射程后,便射出如蜂飞雨洒般的箭雨,坚守不动地对秦军的前进做着抵抗。

  秦军几十面战鼓擂响,号角高亢。悍勇的兵士在如雷的喊杀声中开始了第一次冲锋。

  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和锐不可挡的高涨士气,让秦军如黑压压排山倒海的威压巨浪向赵军和肥累城呼啸而来。

  前线抵抗的赵军几乎已经是肥累城里全部守军的半数以上,但也仅有四五千人。

  双方经过几轮箭雨、冲锋与抵抗的拉锯战,距离正在不断的缩小。

  秦国的进攻还在继续。

  赵军凭借壕沟和路障做着殊死抵抗。

  谭义老将军手握一柄青铜云头鸟首纹大刀,如山不动地立在正中间一辆坚实的战车上。

  四周八个旗号传令兵挥动令旗发令。

  前面三排青铜大盾兵士阻挡着敌人的来箭。

  他目光坚毅锐利,粗大手掌握紧刀柄,青筋暴露,口中大声简洁地发出指令,从容地掌控着战斗的节奏。

  传令旗号兵不断地变换手中的各色旗帜,指挥队伍变换阵型。

  三排弓弩手依次轮换,向进攻的秦军射出羽箭。

  秦军也早观察到这辆位于赵军中后方的指挥战车。

  大量的羽箭如携风飞雨纷纷向谭义的战车射来,一阵紧似一阵。

  谭义一边挥动战刀拨打空中羽箭,一边继续传令赵军寸步不准后退。

  车前三排铜盾兵随时有被羽箭射中倒地的,旁边有其他的士兵迅速补上缺口,将铜盾高高举起。

  忽然一只流箭带着呼啸“通”的射中了一个盾兵的脖颈。士兵鲜血喷溅向后仰倒。

  就在这个档口,七八支羽箭同时从这瞬间出现的缺口射入。

  谭义手中大刀挥斩,羽箭纷纷掉落,却仍然有一只劲力十足的长箭“砰”地钉入了他的左肩。

  他向后一顿,几乎摔倒,但立即稳住身形,举起右手大刀,将露在外面的长羽箭柄“咔嚓”砍断。

  他用刀拄地一下,迅速将刀再次举起,喊道:“魏弩战队,疾风箭准备。”

  旁边绿色令旗平挥三下,赵军前队迅速变化队列。

  不断有人中箭。可赵军射出的羽箭并不减少。无一人后退。

  公子嘉站在城头毫不慌乱,按部就班的指挥安装了藤制车围的大车,去将前线的受伤士兵一车一车拉回城门。

  那些藤围大车入到城中时全部好像刺猬一样插满了羽箭。

  城中的青壮迅速将伤兵抢回,送往临时救治地点。

  秦军的进攻仍未停止,在密集羽箭的掩护下,前锋部队一丈丈攻向前方。

  没有突破赵国设置的壕沟和路障前,秦国最强大的骑兵部队还没有发起冲击,在密密层层的步兵和车兵后面整装待发。

  战斗在双方阵营中开始弥漫起血腥味道的同时逐步升级,益发紧张。

  李牧独自坐在帅帐里,对突然将领们离去以后的安静感觉很不适应。

  好像这不大的空间里刚刚聚起看不见的压力,将他箍紧得胸闷气胀。

  刚才帅帐里将领们的争论快把这帐顶子掀翻了。

  现在突然安静下来,反而让他原本十分坚定的心情,平添了几许不确定的忧虑。

  帅案上厚厚几摞来自于肥累城的军事战报,最后一页是肥累主将谭义的亲笔,只有五个大字:“肥累危,速援!”

  是否要救援肥累,各部将领几乎有点一边倒。

  肥累若失,秦军不但可以叩响通往邯郸的大门,同时可以将赵军与邯郸守军的联系直接切断,为未来战局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所以各部将领一致要求速速率军前去救援肥累,以免赵军陷入被动的战局。

  “谭义啊。”李牧默默地想:“你个老家伙得再给我挺上几天。”

  谭义可是跟着李牧从匈奴战场上下来的老将。

  他不下数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中过匈奴人的狼牙箭,挨过胡人的锋利马刀。

  但是他都挺过来了。

  还有一次在战场上,谭义为救李牧驱动奔马撞向敌人,自己摔出去八丈远,差点连魂儿都没有找回来。

  后来他足足在军营里躺了三个月,才重又握起他的大刀。

  真真是骁勇悍将,威震北境。

  可是这一次大将军李牧知道,自己是铁了心的按兵不动。

  谁说都没有用。

  质疑的声音,埋怨的声音,甚至是出生入死的老将们咆哮的声音,都没有让李牧点这个头。

  李牧有些黯然地低头看着“速援”二字。

  如果这是一场生死的搏杀,先动的那个人已经输了。

  蒙琛去攻肥累,先动了。

  如果赵军跟着也动,去救肥累。那么战局将逆转。

  输的那一个人就是他李牧,就是赵军。

  可是不去救的话,谭义那家伙能不能每次都那么幸运呢?

  行军打仗,慈不带兵。

  李牧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脑海中想到谭义这名老将,而且还想到了那么多。

  但是他也想到了秦国的十五万大军的兵强马壮,和秦王日日望向邯郸那鹰隼一样的目光。

  小小的肥累到底能支撑几天呢?

  李牧在等。

  他咬紧后牙,默不作声,紧抿着双唇,在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