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武夫 第六十二节 谁来付账

《大宋武夫》第六十二节 谁来付账

作者:引弓 字数:2797 书籍:大宋武夫

  邱穆陵仲廉已经下到城下,指挥剩下的一万机动兵力,出壕列阵。普六茹伯盛见到城头旗号,便指挥圆阵中的各个指挥,交替掩护,向后撤退。

  五个指挥结成小圆阵,阻住金兵的追击,另外五个指挥则向逐步向后方退却。金兵的骑兵想要包抄,却被歩鹿孤乐平牵制。

  吴革看到宋兵的局面,面有忧色,宋军骑军太少,往后撤的时候,很容易就被金兵截住。

  果然,第一拨后撤的五个指挥停住,列出箭阵,等候阻击的五个指挥,金兵很快追上来,将普六茹伯盛的十个指挥都拖住了。

  更有两个金兵猛安,直接嵌入普六茹伯盛和邱穆陵仲廉之间,看来金兵准备将普六茹伯盛全军留下了。

  吴革焦急非常,向呼延庚请令,自率本部到南面去参战。

  呼延庚沉吟道:“义夫此情甚厚,只是义夫麾下的责任在守御东壁。”

  “若东壁危急,将主会不援救东壁吗?”

  呼延庚正想答应,却看见邱穆陵仲廉的部下,抬着上百根大树干,整齐的排列起来,不由得乐了,嘀咕了一句:“他们把这个都拿出来了,也不怕炸膛。”便拦住吴革:“义夫且看洒家的新玩具。”

  吴革随着呼延庚的手指看去,看见东郡将那些大树干对准正前方的金兵,突然,嘭的一声巨响,根树干喷出密集的烟雾来,同时撒出一片什么东西,将正面的金兵打倒一片,就在金兵一阵人喊马嘶的时候,其他的树干如同鞭炮一般,砰砰砰的炸响开来,邱穆陵仲廉阵前烟雾缭绕,金兵却被一扫而空。

  “这是何物?”

  呼延庚哈哈大笑:“松树炮,把大树干挖空,在后部填塞上火药,前面堵上破铜烂铁碎石子,引燃火药,便可用细碎硬物杀人。”松树炮的制作方法,可是明白的写在民兵手册当中的,普通农户只要有把斧子便能造。在抗日战争时代被游击队当做重火力来使用的,在特定地形条件下可以和三八大盖对抗,何况是金兵的七斤弱弓。

  这一轮松树炮的杀伤,的确让金兵震骇不已,借着这个机会,邱穆陵仲廉和普六茹伯盛两部交接掩护,退回了壕垒地带。

  “将主有这样的利器,怎的不推广全军。”

  推广全军?卡秋煞和松树炮的效果,也就是让金兵吃惊,宋兵得到了一个喘息机会而已。明天,金兵就会回过味来,这两件远未成熟的武器,在汴梁之战里,还派不上什么大用场。

  宋金双方自辰时战到午时,两军都已疲惫,在宋军撤回壕垒之后,城上的配重式投石机开始发威,金兵也快速撤离了城南地带,将满地尸体的战场留给宋军打扫。当天全天金兵都没有再进攻,但在汴梁城的南面,金兵已经驱赶民夫构筑了一座营垒。而基于上午与金兵鏖战的艰苦程度,宋军也没有派出兵力离开投石机的保护去干预。

  “金贼是要困城啊。”

  呼延庚又回到玉津园大营,一方面,今天用了两样新兵器,自然要总结讨论一番。另一方面,向王禀请示以后的方略。

  “汴梁存粮尚够三月食用,金贼未必能撑住三月。”王禀身为主帅,毫不惊慌,“不过要派信使去颍昌,让韩滔彭玘注意金营的动向,骚扰金贼的打粮队。”王禀虽然没有经历金兵第一次围攻汴梁,但也具体了解了当时的情势。解剖金贼尸体发现,金兵腹中只有喂马的黑豆,可见金兵的粮秣不一定能支持围城三月。

  待呼延庚与魏定国、凌振等人讨论完新武器的得失,出得大帐,已到了申时,天空已经变得阴暗,呼延庚望着天边凝结的朔云,心道:“要下雪了。”

  到了亥时,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原本安排在壕沟中露宿的宋兵都各自撤回了大营,但岗哨仍在,一夜时间,倒也不怕金兵偷袭。

  前阵子也下过几场小雪,汴水和蔡河河岸还结过薄冰。吴革钻进呼延庚所在的营帐来,叫道:“果然这才是真正的大雪啊,此雪一下,怕不冻死那帮金贼。”

  呼延庚却没有这么乐观,一般来说,下雪对攻城方不利,对守方有利。但金人素来坚韧,又在苦寒之地呆惯了,未必熬不过这个冬天。而反观宋兵,冬天的衣物还未齐备,许多军士还穿着单衣,打起仗来还好,不打仗的时候全靠躲在营帐中取暖。唯一让呼延庚稍感欣慰的是,这个时空执行了坚壁清野,周围的大树都被收入城中,宋兵暂时不缺柴火。

  呼延庚睡到半夜,突然警钟大作,金兵果然乘雪夜偷营,幸好宋兵岗哨未撤,一阵四下里一阵小规模的厮杀之后,夜晚归于沉寂。北壁和西壁也没有坏消息传来,想来也没让金兵占到太大便宜。

  但经过昨日一战,宋兵也没找到什么有效的办法,阻挡金兵继续在南面修筑营垒。不但如此,西、北两面好似聋了一般,昨日南面的战斗打得如火如荼,也没见那两面派人过来询问情况。呼延庚想:枢密院似乎没尽到居中调配的责任,不知道张叔夜在忙些啥?下雪了,也不知道那个办法张叔夜有没有采用。

  此刻,张叔夜正召集了都参军事刘鞈,开封府尹徐秉哲等人,商议为守城兵士添置冬衣。

  听完张叔夜絮絮叨叨的说完,徐秉哲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刘鞈道:“兵部库房,鞈已经点验过,铠甲兵器尚还敷用,但冬衣却没有多少,还需开封府采买才是。”

  看徐秉哲如同老僧入定,半晌不说话,张叔夜轻声唤道:“徐府尹,徐府尹……”

  徐秉哲突然惊醒:“啊,金贼甚是可恨,买新衣,冬装,冬装需要置办了。”

  “府尹说得对,十余万汴梁守军的冬装,须得采买。”

  “采买此事,不好办呀。”徐秉哲道,“宣和、正和年间,蔡京、杨戬等贼多次和买,引得民怨沸腾,变乱四起,眼下金贼大兵压境,若是还要和买,可要引起民变啊,还望枢密三思。”他这话的意思,开封府不接这活。

  张叔夜和刘鞈磨蹭了老半天,徐秉哲一推二挡,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三人商议半天,也没个结果。

  张叔夜回到后堂,边上一个黑矮的胖子,轻声问道:“恩相有何苦恼?”

  张叔夜将购置冬衣的事情说了。这黑矮胖子笑道:“这有何难?宋江有一策,献给枢密。借债。”原来这张叔夜面前的黑矮胖子,正是宋江。他和吴用等梁山所部被张叔夜击破,抓获后,就归顺了张叔夜,并参加了征方腊之役。

  据《东都事略》记载:“宋宣和二年,方腊作乱,陷六州五十二县,势甚振。会张叔夜招降梁山宋江,是属熙河前军统领辛兴宗,辛予千人,令攻杭州。杭州贼方七佛,有众六万,宋江用计破,擒之,旧属百余人亦伤亡过半。中军统制表江等功,辛企宗曰:‘江等原系江洋大盗,虽破城有功,不过抵赎前罪。’统制王禀不敢争,宋江等告退,遁隐终身。”

  根据这段记载,宋江取杭州的功劳被辛兴宗夺走。不过宋江吴用等人并没有归隐,而是被张叔夜用作幕僚。

  宋江建议张叔夜借贷,以赵官家皇宫里的财产做担保。

  张叔夜有些犹豫:借上了还不了怎么办?真的抄了赵官家的老底?宋江笑道:“王师必胜。”打仗打赢了还怕还不了帐吗?万一打输了,还需要还账吗?

  宋江看见张叔夜还在犹豫,心中在想,国朝勋贵还真是家底厚实,呼延家居然能够一下子拿出十五万贯,原来是呼延庚找到宋江,给出的主意。呼延庚到汴京以后,一方面与张叔夜的两个儿子结交,另一方面,便想办法打点张叔夜的身边幕僚,他一听到宋江和吴用自报家门,便知道这两个人弯弯绕的心思非常多,而且心黑手也黑,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可以让这两人去干。于是让邱穆陵仲廉与宋江结交,当邱穆陵仲廉装醉,吟出“敢笑黄巢不丈夫”的时候,就被宋江引为知己,至少是在表面上引为知己了。

  正在这时,张叔夜问道:“要这样借贷,公明,你拿一个章程出来”

  宋江把早准备好的章程拿出来,张叔夜又和刘鞈商量了一下,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别的办法,只好去请赵桓颁旨。

  他首先请赵桓解决冬衣的问题,赵桓倒也摆出了一副明君的样子,下旨让“各部院协同张枢密筹办冬衣,上下指挥施行。”但中书舍人孙觌写好了旨意,往哪里发布却成了问题。

  按说军队的冬衣归枢密院管,但张叔夜早已查看过枢密院下辖的库房,实在空空如也才另想办法。有大臣说归户部管,但户部只管民税,可管不着冬衣,还有说归少府、太府两卿管,但太府寺和少府寺现在都是本官,虚衔而已,别说冬衣,连麻布都没有几匹。

  最后,张叔夜长叹一声:“不若还是下旨给枢密院,让枢密院去筹钱,然后交给市易务去购买冬装。”

  此法一出,众人都说好。张叔夜于是又请旨,请以皇家财产作保。赵桓正在端着明君的派头,而且他并不认为真的有人敢找皇帝要帐,于是便笑吟吟的允了:“张卿家,只是大军需要,只管去借,朕给你兜底。”

  求月票、红票、收藏、评论,每日点击冲过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