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魂之印 第七百五十七章 圆满

《九魂之印》第七百五十七章 圆满

作者:青山失魂 字数:1894 书籍:九魂之印

  “殿下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吗?”蜀郡守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刘瑞的脸色, 邀功似的将其请到某处井口,自信满满道:“若论井盐的产量与品质,蜀郡若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旁的水井都还只有十七八丈时, 咱蜀郡的盐井就可搭六十余丈。”

  刘瑞顺着蜀郡守的目光瞧去,只见在直径可观, 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的井口上架着个做工复杂,有不少齿轮带动的大滑轮,上头的绳索一头勾着凿井工具深入井底,一头由牲畜进行拉动。

  看到此处,刘瑞不知该感叹西汉已经有了最简单的机械常识,还是该为眼前的寒酸场景捏把冷汗。

  至于郡守引以为傲的六十丈盐井……刘瑞真是吐槽无能, 只想说句:“谢谢,并没被安慰到。”

  说句不中听的话,就算没有眼前的凿井工具, 靠把铁铲从秦昭王年间挖到现在也能挖出百米深井。

  “哎……”刘瑞揉着太阳穴, 忍不住叹了口气,想着该从哪里开始。

  “先让人散场吧!”被刘瑞带来的赵非乐和赵石子沉迷研究刘瑞提出的制盐程序,二者从关中到蜀郡的路上没怎么睡过, 不是在改进工图就是在优化流程,甚至用沿路的材料做了个模型来测试他们的猜想:“按照家上(太子近臣对太子的尊称)的设想, 此地的火井(天然气井)可以替代柴火熬盐,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让附近的居民散开,待我们确定火井和黑卤水的开采位子再过来帮忙。”

  “善。”刘瑞点了点头, 让人给附近的居民一笔补偿, 就让他们尽快搬离。

  趁着居民搬离的功夫, 郅都安排附近扎营, 而被派来监管工匠的少府监则安排隶臣砍树削竹,搭建工地。

  顺带一提,这位叫汲卫的少府监并不是之前接待过刘瑞和薄戎奴的那位,而是协助少府令和大匠处理工程的实践派。

  刘启安排这位的理由除了汲卫有着极为丰富的工地经验,便是此人家学渊源,六代为官,且在关中的黄老学里有着极为显赫的地位,因此受到章武候和丞相的推荐,被派来盯着郅都和蜀郡官员,避免他们轻慢刘瑞。

  “汲黯和汲仁的父亲啊!”刘瑞一边修改工图,一面打量做事稳妥的汲卫。

  历史上的汲家虽然比不上从汉文帝时一路风光到隋唐的窦家,但在西汉的鼎盛时期也有二三十人同朝为官,几乎是明目张胆地形成学阀。

  刘瑞:不愧是西汉,总能做出超出常理的事。

  “关于火井运输的事儿,家上提议用中空的竹子和圆木为管道,但是在衔接处和转折处依然有爆炸的风险。”战国时虽已发现了火井,但是由于人们的认知不足,当时的工匠极为头铁地往井里扔了火把,结果引发了爆炸。而待危险散后,人们用竹筒盛着井里的火光可保一天不灭。

  鉴于巴蜀一代多盐井,所以火井资源也极为丰富,当地采盐工人也善于使用竹筒储存火井里的可燃气体,在一定程度上顶替了油灯与蜜蜡。不过因为火井的危险性极高,巴蜀一代的普通人宁可忍受油灯的骚味也不敢在家放个爆竹。

  除了运输问题,如何提高凿井效率与采卤时的压强问题也是赵氏父子头疼的来源。

  刘瑞的想法很好,也很有操作性,奈何这个世界的冶炼技术还不达标,化学水平最高的就是装神弄鬼的术士,而他们在秦灭后要么去蓬莱找徐福,要么转文科成为黄老学在少府的中坚力量。总之就是刘瑞在关中钓了半天也没等到拿长生不老忽悠他的术士,反而还被刘启骂作有病。

  “管道方面可以用麻布缠紧后涂一层桐油进行二次加固。”刘瑞在模型上示范了下,给出意见:“实在不行就在麻布桐油的二次加固上用熟石灰进行三次加固。”

  感谢诸葛亮,感谢北宋人民,感谢明清工匠的智

  慧让刘瑞在土著面前不至于一点用都没用:“只是这种管道在地上运输时还算有用,一旦深入六七十丈的盐井就会变得无比脆弱。”

  彼时虽然没有压强一说,但是对“气” 也有了比较浅显的认知,算是民科推动物理发展。

  而在与赵氏父子相处过程里,刘瑞也再次意识到将墨家收至麾下的重要性。

  相较之下,墨家不仅是现成的人才库,更有一套培养工程人才的完成体系。

  如果说少府是个大工厂,能带出一批熟练工,那墨家就是实验室和实验场所兼有的工业大学,专出工程师的那种。

  至少在这个年代,无论是汉朝还是中东的安息帝国,亦或是千里之外的罗马希腊,搞发明的要么是家里矿,要么家里有矿的人给包养了,总之要靠个人力量成为民科专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尤其是在亲自对比过普通工匠和赵氏父子的差别后,刘瑞更是压力满满。

  “要不让赵氏父子给少府的工匠进修一下?”刘瑞与赵氏父子聊的口干舌燥,趁着二者实验的功夫招来汲卫,吩咐道:“你这几天观察下本地的制盐工人和少府派来的工匠,看看有没有聪明好学的愿意跟着赵家父子精进一二。”

  汲卫闻言诧异地看了眼刘瑞,不知太子此举有何深意,但是还是没多问地立刻照办。

  “家上,您看把取卤的竹筒改成这样可以吗?”赵非乐的手脚很快,在与刘瑞交流后便就地取材造了个迷你实物。

  当下的井盐技术只能取几十米的表层卤水,采用的也是取水的笨办法或是扔个吸水物件带上卤水,效率低到令人发指,并且对采取深层的黑卤水毫无意义,所以刘瑞和墨家改进的不仅有凿井工具,还有取卤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