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十国千娇 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热

《十国千娇》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热

作者:西风紧 字数:2593 书籍:十国千娇

  河东潞州,九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

  但节帅衙署内却是很暖和,门口挂着充填厚实的门帘;里面烧着石炭,火焰正旺,把从高高房梁吊下来的一口铁锅里的水烧得“咕噜咕噜”直响,白烟一直在冲。

  北面背着手正在回顾周围的中年汉子便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李筠在这里已经呆了好几年,长期和北汉军作战。

  李筠身穿一身绸袍,长得人高马大,两道剑眉颇有杀气。但也许是他嘴皮长得薄、肤白、皱纹少的关系,仪表看起来不如周围的武将五大三粗。

  下首几个五大三粗的武将穿得非常厚。在这屋子里呆了一会儿,他们已经有点坐不住了,有人脸上开始冒汗……外面很冷,穿着厚衣服进来却很燥热。另外几个幕僚因为没披甲,倒比较方便,有人已经把大衣脱下来。

  “三处都派人来了,父亲先见谁?”一个年轻武将开口问道。

  一个部将纳闷道:“三处?不是只有符彦卿和李继勋派来的人么……还有一处是哪里的?”

  李筠冷哼道:“还有一处,北汉的使臣。”

  “哈哈!主公现在炙手可热哩!”那部将大笑道。

  一个幕僚进言道:“砍了北汉使臣献上去,谢绝李继勋的儿子李守恩,与符家联姻乃是上上之策。符家既有大周太后,又与禁军新贵郭绍为姻亲;主公只要和符彦卿联姻,可保高枕无忧。”

  另一个人却沉声道:“先帝驾崩,东京还不知道会怎样……”

  李筠看了一眼刚才说话的人,已然明白幕僚的意思。若要起兵图谋大事,现在李继勋、李重进联合造反,若又有北汉兵来助,声势实力便大了,胜败犹可一争。

  这时部将嚷嚷道:“先砍了北汉的人!他娘的,打了这么多年,咱们死了那么多人,还有脸来和解?”

  不料李筠挥手道:“散了,明日再说。”

  众人只得纷纷告辞。

  等人都走了,李筠对长子李守节道:“李继勋的儿子李守恩安顿在衙署内?”

  儿子道:“是,父亲。为了不让那三人相互见面,我安顿在衙署后面的房子里。”

  “随我去瞧瞧。”李筠当即说道。

  及至待客的地方,李筠见到了李继勋的儿子。相互寒暄了一番,李守恩是替他的弟弟来提亲的,带来了不少礼物。

  李筠很不耐烦地打断了守恩夸赞弟弟如何文武双全的废话,直接问道:“李继勋现在派人来提亲,意下是要我和他们一起谋反罢?”

  守恩愣了愣,回过神来急忙沉声道:“素闻节帅忠义,常念太祖知遇之恩。今东京奸夫淫妇勾结内外,弑君意图篡位,党同伐异大肆屠杀忠正之士;大周太祖传下来的江山危在旦夕。节帅……”

  “怎么起兵?”李筠听到满口大道理越来越不耐烦了。

  守恩只得说道:“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乃太祖之甥,我父亲欲拥立为主,仍奉大周国号。”

  李筠一听笑道:“我提着脑袋拥立李重进?哈哈,李重进是我爹还是我什么人?”

  守恩一言顿塞。幸好旁边有个幕僚,立刻说道:“您稍安,自古结盟实力大者为主,我家主公(李继勋)意在自保,无心争权。只要您愿意一同起兵,主公可先以利害劝说李重进;无论李重进什么态度,我家主公都愿意奉您为主!”

  李筠却直接摇头道:“扯!李重进还做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的时候,李继勋是步军都指挥使吧?他俩共事多年,挺合得来。李继勋不和李重进一个鼻孔出气,却要和我同心同德?我连李继勋长啥样都没见过。呵,实在太荒谬……你们刚还说奉李重进为主,马上嘴皮一翻轻轻巧巧又变了,问过李继勋了吗、问过李重进了吗?尔等小辈说了能算话?”

  “节帅!禁军势大,无论谁当权都不会把机会留到外镇来;此时我家主公和李重进一心起兵,机遇难得,失之不再来呐!”幕僚急切劝道,“那郭绍年轻小辈,您却要听命于他真的服气?”

  李筠已经失去了兴趣,很无礼地拂袖就走。

  这时幕僚小声劝守恩道:“事不济也,咱们赶紧想办法从潞州逃走!”

  守恩道:“父亲言李筠事关重大,不能畏惧危险。”

  幕僚急劝道:“李筠狂妄自大之人,难以理喻。王饶若是没病逝,他与赵匡胤曾有联姻婚约;咱们先拉拢王饶之后,还能争取一下李筠。现在无计可施了。”

  ……李筠离开后直接去前衙礼馆,那边安顿的是符延卿的长子符昭序。现在李筠还没说要反、仍奉东京诏令,所以接待符延卿的人正大光明。

  李筠先见了李继勋的人之后,心下里承认一句话比较有道理:和李重进、李继勋一同起兵,是一个机遇,这样地盘才宽、兵力才多。

  但这个机遇实在不是很好,这边三李是扯皮的,李筠看不到最大的好处归谁;东边大名府符彦卿离得很近,实力很大,河北还有龙捷军左厢两万人,一旦起事、龙捷军左厢可能会南调交到符彦卿手上壮大实力。

  不如先坐山观虎斗,看看李继勋、李重进和东京禁军干一仗,也好估摸禁军现在是什么状况。

  李筠到了驿馆,符昭序等人迎出大门,一口一个自称晚辈十分恭敬。

  “昭愿从小喜读书,他的大姐(皇太后)和二姐(郭绍妻子)都特别疼爱他。”符昭序三十多岁了,没有多少夸张的言辞,径直就暗示实在的东西。

  李筠观之,笑道:“卫王的儿子比李继勋的儿子懂事。”

  “晚辈谢李公美言。”符昭序拜道。

  李筠又道:“李继勋也派人来提亲了,我觉得一个姓的,联姻怕世人笑话,已经谢绝。”

  符昭序道:“李公英明。我父亲对待紧邻同僚也是满心诚挚,彰德军王节帅病故,父亲专程派人到相州帮助其子女操办丧事,又怜王节帅子女年轻,欲收为义子义女,待之如家眷。”

  “卫王在远近威望很甚,大伙儿都服他。”李筠好言附和道。与刚才见李守恩的态度全然不同。

  李筠起身道:“昭序随我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收了卫王的礼,自然应该奉上一份。”

  “那晚辈却之不恭。”符昭序跟着他出门。

  李筠连侍卫都不带,径直和符昭序二人走到衙署后门。李守恩等二人听见禀报,赶紧又出来迎接,他们打量了一番李筠身边符昭序的打扮,顿时有些疑惑。在场的四个人引荐了一番。

  就在这时,李筠忽然从腰间拔出剑,一剑捅了过去。“大公子!”幕僚惊呼。连符昭序也吃惊得脸色变了,刚刚才好好的寒暄说话,完全没有要动武的征兆。

  “啊!”李守恩惨叫一声,捧着腹部蹲了下去。

  李筠往后一抽,猛地把剑拔了出来,顿时血溅得满地都是。他立刻又一脚踢了过去,将李守恩踢翻在地,不顾他痛苦地蜷缩着身体,上去抓住帽子扯掉,一把揪住李守恩的发髻,挥起剑就向其脖子上劈下。

  那幕僚站在那里发抖,忽然转身就跑。“来人!”李筠这才大喊了一声,外面的侍卫涌进来,便下令一个武将道,“那屋子里的人,全部就地杀了丢出城外去。”

  “喏!”武将抱拳应答,随后便一挥手。

  李筠已经把李守恩的脑袋割了下来,递给符昭序道:“李继勋的长子,刚才也引荐过了。这份礼怎样?”符昭序只得伸手抓住血淋淋的发髻,按捺住震惊道:“多谢李公厚礼。这份礼晚辈得送到东京去替您请功才好。”

  李筠谈笑自若道:“一颗脑袋能有多少功劳?我攻辽州等地杀的北汉军何止此数?”

  “李公英雄气概。”符昭序忙赞道。

  李筠谈论了一会儿,便叫人送符昭序回礼馆。他犹自回衙署大堂,正见到李守节,便沉声交代道:“入夜后,把北汉使臣送走。”

  守节不解:“刚刚听说父亲杀了李守恩,杀了便杀了,不如把北汉人一并剁了!”

  李筠笑道:“你太年轻,尚需历练。今后会懂的,现在照为父的话做便是。”

  “儿遵父亲之命。”李守节只得拜道。

  ……符昭序得到脑袋,虽然天气冷了,还是赶紧把脑子血肉清理一番,拿盐来腌好。他一面派快马回大名府送信禀报,一面告辞了李筠府,携着脑袋径直往东南方去,绕道翻越太行山、从河北渡黄河,然后才去东京。因为西南方黄河北岸的河阳三镇在李继勋手里。

  潞州离东京并不远,只要有合适的黄河渡口,快马三天就能到。(所以潞州的地形才十分有利和重要,就好像在周朝头上的一把剑,过太行、渡黄河便可一马平川攻击东京。但此地不仅能威胁东京,也是抵挡北汉军南侵的重镇,没有潞州昭义军,北汉军骑兵便可长驱南下,周朝连预警和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