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黑科技之树 第一百四十五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

《黑科技之树》第一百四十五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

作者:学者医 字数:3013 书籍:黑科技之树

  从曹原的那篇“关于常温状态下超导材料的制造”的论文发表以后,可以说引发了无数的热议。

  质疑也有,肯定也有,关心也有,可以说各种情绪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表达了个遍。

  但真正了解星空科技集团关于常温超导体材料的性能的就只有科技部跟星空科技自己了。

  科技部的公告也算给星空科技集团研发出常温超导体材料做了一次背书。

  而曹原跟林浩这段时间忙碌的是如何将常温超导体材料扩大生产以及实际应用,这两个可以说是非常难了。

  由于生产常温超导体材料需要人工智能AI系统的控制能力,以及石墨烯材料的生产能力。

  所以说直到现在国际上都没有任何一个研究所跟实验室复制了曹原的实验。

  他们缺少的就是人工智能AI系统来进行生产工作时的控制。

  林浩两个人分工明确,林浩负责应用发展工作,曹原负责进一步研究如何扩大生产规模,以及进一步寻找跟低成本的超导材料。

  由于常温超导体材料现阶段生产成本还很高,也注定了它现在能够使用的领域还很少。

  只能应用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林浩手头就有两个非常紧急的项目需要超导体材料,那就是高速超导磁悬浮列车跟“司南”磁悬浮汽车了。

  再接下来的应用领域,恐怕就是航天科技及能源领域了。

  现在林浩迫切要解决的就是高速超导磁悬浮列车。

  金陵市郊区的磁悬浮列车轨道高架桥已经建设完毕了,现在就等铺设轨道以及生产试验样车。

  超导材料具有抗磁性的特性,将超导材料放在一块永久磁体的上方。

  由于磁体的磁力线不能穿过超导体,磁体和超导体之间会产生排斥力,使超导体悬浮在磁体上方。

  全世界磁悬浮列车的发展方向分为了两种。

  一种是以汉斯猫为代表的常导磁吸型,直流电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来将列车悬起。

  速度在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城市内部长距离快速运输。

  还有一种就是以脚盆鸡为代表的超导磁吸型,利用的就是超导材料的抗磁性,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0公里以上。

  当然脚盆鸡在试验样车上使用的还是低温状态下的超导材料,使JR公司的L0列车达到603公里每小时的世界记录。

  也正是由于低温超导材料的昂贵维护价格以及脚盆鸡当地的实际需要,这种高速超导磁悬浮列车还一直处在实验阶段,并没有建造使用。

  星空科技集团采用的磁悬浮列车发展方向也跟脚盆鸡的JR公司一样,都是超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不过区别就是曹原搞出了常温超导体材料。

  不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来控制低温状态。

  而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巨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又在极速提高,加上迫切的出行需求及高质量的乘坐需求。

  跟脚盆鸡不同,对于高速磁悬浮列车有着更加实际现实的需要。

  民航客机的巡航速度也就800-1000公里/每小时,又容易受天气及航空管制的影响,这样一比起来对于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需求一定不比民航少。

  这样看起来,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绝对少不了,这也是中车集团愿意跟星空科技合作搞开发的原因。

  按照星空科技集团磁悬浮列车实验室的之前的计划,他们设计的磁悬浮列车在运转时与安置在地上上的线圈相互效果,发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

  这时产生的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能够实现磁悬浮驱动,而且速度也很快,设计运行速度在每小时800公里左右,已经达到一般民航飞机的巡航速度。

  将原本打算使用的低温状态超导材料置换成常温超导体材料以后,生产维持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整个磁悬浮列车的体积也进一步减少。

  等林浩把常温超导体材料的数据发给星空科技负责试验样车生产工作的研究组以后,他们就开始跟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交涉。

  星空科技负责提供核心部分的超导材料零件,他们来负责试验样车的生产工作。

  毕竟中车四方原有的磁悬浮列车研究工作已经很完备了,缺的就是超导材料方面的技术。

  这也算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常温超导体材料的产品了。

  中车四方公司方面的研究团队在知道星空科技还真的能够研发出常温超导体材料来。

  并且就在磁悬浮列车上使用,不禁为星空科技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而钦佩,超导材料他们也研究很长时间,但只能做到低温状态下的超导材料。

  有了星空科技集团提供的超导材料,他们生产的磁悬浮列车一定能够打破速度上的记录,纷纷的提前干劲,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起来。

  而同时让林浩没有想到的就是还有一个嗅觉灵敏的企业,直接找上了公司来。

  一直在实验室里忙碌的林浩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这时候,AI小莹开口了。

  “主人,李欣总监在门外找您,您要见他吗?”

  “让他进来吧,把门打开。”林浩把手里的工具放下,想看李欣找自己干嘛,之前他有交代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打扰自己。

  “我说林董事长,你自己躲这里一个人清闲,把外面抛给我们,公司的大门都快要被踏破了。

  不是找你就是找曹原的,你们俩的电话又不接,知道我们在前面顶的有多辛苦嘛。”李欣刚进门就抱怨着。

  “没办法,这不是特殊时期嘛,手机一开机,电话都打爆了,也不知谁搞到了我的电话号码。我已经让林助理去给我换了。

  再说我手里有实验要做呢,说吧,到底怎么了,这么急的找我。”

  林浩把眼罩摘了下来,坐在椅子上边休息边看着李欣说到。

  “你不在外面不知道,光媒体采访就已经让我们应付不过来了,还有各种找合作的,想投资的,还有想买专利授权的。

  光招待这些人就把我和罗宏给累坏了,这不是找合作的找上门了,而且还是让我们无法拒绝的公司。

  罗宏让我来找你,看看你是什么意见。”李欣把手里的平板递给林浩说到。

  “哪家公司啊,还让我们无法拒绝,这么厉害吗?”林浩疑惑的说到。

  一看手里的资料,瞬间明白了,“国家电网”,一家巨无霸公司。

  最为一家世界500强排名强五的公司,并且是唯一一家电气公司。

  关于超导材料技术研发的相关工作早就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展开。

  并且成功的实习超导变压器的研制工作,当然由于要保持低温状态,同样具有维持成本高的缺点。

  并不适合市场需求,只能作为一种技术积累来保存。

  而现在星空科技成功研制出常温超导体材料,这点对于国家电网来说可以是如同及时雨一般。

  近几年,国家电网大力收购各个国家的国家电网股份,负责东南亚、南美洲、希腊这些国家的输电、配电、售电业务。

  加上国内的电气业务,可以说市场规模是无比巨大。

  同样国家电网公司对于新兴技术的需求也是无比渴望。

  于是就瞄准了星空科技,想要在超导材料生产及相关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发动机方面寻求合作。

  对方的目标是最好得到星空科技专利的授权,让他们独立来开发相关的产品。

  对于国家电网的这一需求,林浩实在是没有办法拒绝,想要尽早普及超导材料技术在世界上的使用规模,就必须要大量的投资。

  可林浩又感觉不甘心,自己跟曹原辛辛苦苦搞了2年左右才把常温超导体材料技术给搞出来。

  这一下子就要把手里的技术给授权出去,搁谁身上都受不了。更别说林浩了。

  林浩仔细思考了半天,抬头问到:“你跟罗宏对于合作是什么意见?”

  “嗯,我们俩的意思还是以你为主,你说合作就合作,你说不合作就不合作,但我们俩的意见倾向于展开合作,都不同意技术授权。

  毕竟关于电气方面的技术跟产品不是我们集团的发展方向,我们公司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从头开始的话,这个规模实在是有点大,以我们现在的体量是吃不下这个市场的,容易撑到。

  但我们也不能把这块巨大的蛋糕这么轻易的给了别人,还是要分一杯羹的

  当然,最后的决定还是你来做,我们都听你的,毕竟在这种新材料的应用上,我跟罗宏两个都是外行。”

  林浩彻底沉默了,见林浩一时拿不定主意,李欣就回去了,当然对方也知道,这种规模的合作计划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谈妥的。

  要慢慢来,把所有的漏洞跟顾虑打消掉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林浩这下彻底纠结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最后的主意还是要自己来拿。

  像国家电网这种事情,在以后肯定会络绎不绝,世界各个国家的主要电气公司都想分这杯羹。

  有些烦恼的林浩,手里的实验都进行不下去了,不解决这个问题,星空科技将来是要出大麻烦的。

  为此林浩直接回了家,想要安静的仔细想一想该怎么办。

  这时外界的另外一条消息再次把星空科技推上了风口浪尖。

  根据\111\115\10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的测算,星空科技集团研发的常温超导体材料如果得到广泛应用的话。

  在未来的10年时间里将会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高达20万亿美元以上,要知道2021年鹰酱家的\107\104\120总量为亿美元。

  这相当于用10年时间创造一个鹰酱家的财富,而且还是保守估计。

  消息一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就把星空科技集团推上了各国媒体的头条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