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妻凌人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八分就够

《盛妻凌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八分就够

作者:小猪懒洋洋 字数:1766 书籍:盛妻凌人

  在做什么呢?这么专心,刚才喊了你两声都不知道!”卫哲东从浴室里出来,一边擦着头发,一边走到向雪的身边。把她挤到椅子的角落里,然后自己大马金刀地坐下。

  “哎呀,你别闹!这是单从椅,不是双人沙发,别把椅子给坐坏了。”向雪揉了揉眼睛。

  “放心吧,我坐坏的,不会让你赔。你当我卫家的东西都是花拳绣腿吗?这椅子可是前朝的遗物,结实着呢,再加上一个人都坐不坏。让我看看,做什么事这么认真?”

  “六叔不是提醒过我吗?现在BOYA的股权结构不那么合理,而且我也觉得要否决部门经理的案子,可能会给他们造成某些负面的情绪。所以,我搜集了一些股权激励模式的资料,想看看哪些模式适合BOYA。”

  “要不要给你提一点参考意见?”

  “好啊,你忙完了?”向雪大喜,“我现在正在犹豫不决,股权激励模式不外乎期权、虚拟股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这么四种。唉,各有利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看来,以后我的选择困难症,恐怕会越来越严重……”

  “那你先说说各种激励模式的优缺点,你是怎么考虑的。”

  “好。”向雪精神一振,“先说期权,这是国际上最经典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虽然期权本身不能转让,但是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当然也可以放弃。所以,这种股权激励模式,对于员工的吸引力是最大的。”

  “对于你的高管来说,确实可能会很希望公司采取这种模式。毕竟选择权在他们的手里,比较灵活。”

  “是啊。”向雪苦着脸说,“但是期权获授者的行权,会分散公司的股权。如果再加上以后多轮融资的稀释,我怕以后我们对公司的控制权会受到影响。”

  “限制性股票也一样,虽然其出售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但持有的是公司的实际股权,也会影响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不过,这两种方式对优秀员工的吸引力,也是最大的。”

  “就是这么说嘛!”向雪叹了口气,“但是从长远考虑的话,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我还是倾向于后两种。”

  卫哲东没有立刻表示自己的意见,只是接着问:“你认为虚拟股权和股票增值权更适合BOYA的股权激励机制?”

  “是的。这两种模式,不会影响我们对公司的控制权。你看啊,虚拟股权可以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估价升高的民益,但是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的时候会自动失效。这样对于留住人才,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股票增值权呢,和虚拟股票也差不多,都不会分薄企业的控制权。”

  “真正想离开的人才,这些限制条件不是问题。”

  “好吧,有本事的人去哪里都能拿到股权。”向雪咕哝了一句,在纸上把上面两种股权激励模式划掉,“暂时先不考虑这两种模式,虚拟股权和股票增值权我觉得还行,就是对业绩和现金的要求比较高。”

  卫哲东不以为然:“这对BOYA是问题吗?”

  向雪干笑:“嘿嘿,你对我可真有信心。太盲目了吧,卫少?”

  “就算对你没有信心,我对自己的眼光也是信心十足的。”卫哲东笑着拧了拧她的鼻子,“有你的秘密武器,再加上我的参谋,BOYA可不仅仅完成收购赵氏就功成身退,还要继续作为咱们东雪集团的重要子公司继续输送巨额利润呢!”

  “那我……尽力而为吧!”向雪信心不足地说。

  “我不要你过于尽力,只要尽七八分就好。剩下的两三分,留到家里来,嗯?”卫哲东笑嘻嘻地说。

  “呃……”向雪无语。

  “你可以努力,可以认真,这样的女人很有魅力。但是别做到十分十二分,那就是过之而无不及了。我们除了要打拼事业,还要享受生活,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我也没有不享受人生啊?你看,刚才我们还在为明天的菜谱讨论了很久呢!”向雪说完,又急忙把话题生生再扭转回来,“你觉得我现在选择虚拟股权和股票增值权,是不是更合适一些?可是我又担心,这两种股权激励模式,可能对高管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如果要激励效应和控制权兼得,可以采取持股平台加上期权或持股平台加上限制性股票的模式。”

  向雪一头雾水:“这又是什么意思?怎么又冒出一个持股平台来了?还要加上这个加上那个的……”

  一串加号加到后来,她整个儿都糊涂了。

  卫哲东笑着解释:“就是让激励对象通过预先设定的持股平台,间接持有企业的股份,同时把持股平台所对应的表决权归集在创始的股东手中,也就是我们俩手中。这样,就可以实现股权激励下的分股不分权,就算看起来我们手里的股权比例下降了,但是控制权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

  “还有这种操作?”向雪惊异地挑了挑眉,很快把自己划去的两种股权激励模式又打了个勾,“如果不影响控制权的话,我觉得倒是可以选择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模式。”

  “其实四种模式都可以选择,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对象,对于股权激励的期待是不同的。”

  向雪正兴高采烈,闻言又是一滞:“不是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吗?难道还有别的对象?”

  卫哲东耐心地解释:“高管层当然是必须要的,其他如技术类和营销类的核心人才,也可以纳入股权激励的范筹。要知道,一个优秀的企业,可不仅仅靠优秀的高管层就可以撑起来的。就好比一幢大厦,除了顶层的高度,还需要有中间层和底层。空中楼阁式的建筑,是不能持久的。”

  “那按照这个范围来看的话,公司几乎所有的员工都需要纳入股权激励计划啊?”向雪瞪着眼睛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