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妻凌人 第三百四十九章 需要我的慰藉吗

《盛妻凌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需要我的慰藉吗

作者:小猪懒洋洋 字数:1743 书籍:盛妻凌人

  “当然是一个可以给她心灵慰藉的男人!”向雪斩钉截铁地回答。

  卫哲东立刻凑到她耳边低语:“你也是一个寂寞的女人,所以你需要我给你心灵慰藉吗?”

  向雪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我们现在在说六叔的事,你别打岔啊!”

  “关于男人女人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我打算从身到心全方位地给你慰藉,有没有觉得感激涕零?”

  向雪脸红,再这样搅局下去,还能不能愉快地完成卫老爷子的任务了?

  卫效理怔怔地出了一会儿神,才自嘲地摇头:“她值得更好的男人,而不是我。”

  “正如六叔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汪老板是个生活很有层次、思想很有深度的人,不是随意一个男人,就可以入得了她的法眼。”向雪立刻精神抖擞,顾不上再和卫哲东打嘴仗,连忙应付卫效理。

  “我和她只是比较谈得来的朋友,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卫效理有些狼狈地说,“我们认识已经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表示过类似的意思……”

  “六叔!”向雪打断了卫效理的辩解,“女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受过感情创伤的女人,在试图开始另一段感情的时候,会不断地问自己:当一份感情需要苦苦哀求才能得到的时候,获得后的欢乐真的能够抵消争取的艰辛吗?”

  “我……”

  “如果你不主动跨出那一步,我想汪老板只会一直矜持下去。然后,有一天会觉得再也没有任何希望,悄悄地离开这个城市。”

  “离开?”卫效理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有点怔愣了。

  “六叔,我告诉你,世界上最凄绝的距离,不是一生不曾相遇,而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近,却在忽即忽离中失去信心,于是绝然离去再不回头。”向雪认认真真地说,态度无比真诚。

  卫效理微微失神:“我再考虑考虑。”

  “只是吃一顿饭而已,又不表示别的意思。六叔,您这也太不爽快了吧?爷爷都发话了,要不我自己去请汪老板?”向雪趁热打铁地问。

  “你和她只是一面之缘,她不会答应你的。”卫效理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说。

  “没关系啊,我多去喝两次茶不就行了?一回生,二回熟,一来二去就成朋友了嘛!”向雪不以为然地说。

  “不用,我考虑一下。”卫效理摇头苦笑,“雪雪,我还以为你对我们的话题感兴趣,要想加入讨论呢!没想到,你忽然也变得喜欢八卦了。”

  “没有忽然,八卦是女人的天性……呃,你们的话题?什么话题?”向雪辩解完了才后知后觉地问。

  “我们在讨论卫氏的下一轮融资,民间资本的参与度会不会有所提升。”

  听到融资,向雪的眼睛就立刻一亮:“民间资本?可是对于卫氏来说,民间资本能够满足需要吗?”

  “可别小看了民间资本,近年来,民间资本的增长速度可是非常快的。不过,卫氏的融资,民间资本还远远不到唱主角的时候,但是BOYA可以考虑。”卫效理的回答又变得十分流利,只要撇开他的感情归宿问题,他一向思维敏捷。

  “我知道民间资本是弥补银行信贷不足的重要途径,可是不管小额贷款公司还是典当行,利率都居高不下。如果短期腾挪个几天还能承受,长期利率的话太高了。”

  “那只是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的,但是BOYA的银行借款基本上已经呈现饱和状态,除非自有资金增大,否则很难有银行会追加贷款额度。”

  “是这样的,所以资金问题,现在是制约BOYA飞速发展的瓶颈。”向雪苦恼地摇了摇头,“如果长期投资,我觉得这块资金的利率还是太高了。如果是短期证券投资,或许我会考虑的。”

  卫哲东赞成:“这个思路是对的,因为民间借贷的一大优点就是手续简便,放贷速度快。但是其利率偏高,长期使用的话资金成本太高。短期的证券行为倒是不妨,可以作为融资的补充。只要你的预期报酬率超过利率成本,这一单就可以做。”

  “创投资金也是新兴企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渠道。”卫效理补充说。

  “我也知道创投机构,出手顶少的也在百万以上,几千万的也比比皆是。如果特别好的项目,几个亿也是有的。但是他们往往要求在董事会上占据一个席位,虽然没有还款的压力,可是等于是削弱创始团队的控制权。”

  “只是一个席位而忆,怕什么?”卫效理不以为然地说,“以后的董事会也不可能只有你和东子,可以设五至九名董事,一个席位,兴不起什么风浪。况且,有时候他们派出来的董事,也都是懂行的人,企业拥有高度自由的同时,还能够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建议。”

  “那我写份BP投给几个创投公司?”向雪问。

  “BP当然要做好,用的地方多着呢。但是暂时你也不用着急着推销自己,等以后创投资金找上门来,可以得到更优惠的条件。”

  “不能吧?投资者还会自己揣着钱来求我收下?”向雪好笑地问。

  “六叔的策略是对的。”卫哲东接口,“中芯国际当初不就是投资者主动找上门的吗?以BOYA的发展势头,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中芯国际?”

  “当时的中芯已经是张先生的第二次创业了,他选择的是自己熟悉的半导体行业,不过当时半导体行业的门槛很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大批的顶尖人才,而且半导体行业幸无三年,就要经历一次市场低潮。所以当时有人戏称,所谓的半导体,其实就是做到一半就会倒的行业。”

  “那这位张先生真有勇气,重复选择这个高危的行业。”向雪认同地点头,“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得到高额的回报吧?毕竟,高风险,大多伴随着高回报。不过张先生的起点比我高得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