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繁华录 第四十二章 想法

《繁华录》第四十二章 想法

作者:嘉滢 字数:2999 书籍:繁华录

  张莹从皇帝李治的行宫回到汇通制糖作坊已经是午后时分。

  此时,作坊后门敞开着,作坊管事韦盛指挥着搬运工人从马车上卸甘蔗。见到张莹,他兴高采烈地说道:“郡主,这回我们的原料问题终于解决了”

  听到韦盛的话,张莹心想:“现在的原料问题是解决了,可那只是一时的。如果没有属于作坊的原料基地,这原料供给总是会受制于人。”

  这句话一出在张莹脑海里后,她的大脑又接二连三地冒出一系列想法:

  她要在阳光充足、温度、雨水适合的地方购置大量土地作为她的蔗糖原料基地。

  她还要大规模培训技术人员与维修工人和制糖工人,因为她要在大唐乃至海外开设汇通制糖的分号。

  因为信息不灵通致使自己在刚刚过去的原料战中处于被动地位,她现在决定要扩充自己的信息组织。她要专门培养一批人去搜集方方面面的信息。这样自己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张莹的脑子里盘算这些事情,她似乎对韦盛的话充耳不闻,对眼前的热火朝天的搬运场面视而不见。

  见小主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韦盛心想:“永佳郡主本是心思机敏、机变百出之人,今天怎么变得有些木讷?噢,明白了,一定是永佳郡主出面解决的原料问题。所以,她看见有人给作坊送原料才丝毫都不觉得惊奇。”

  想到这,他看着张莹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尊敬。

  张莹的头脑里冷不防冒出这些该如何做好后续经营的想法后,她三两步奔回自己平时办理事务的房间里。她现在要仔细考虑一下,把这三件事情的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考虑清楚。

  “娘好象在杭州府还有几千亩土地,自从我们家搬到洛阳去以后,这些地似乎分成若干个田园交给她在这里的王氏族人管理,我明天亲自去拜访王氏族人并告诉他们从明年开始种植甘蔗。再向他们承诺,到时候我会以市价收购。这样,他们即可从中获利,我也有了蔗糖原料。”

  想清楚这个问题后,张莹的思绪又放到后面两个想法上来。她要设立一个专门教授学员技术的书院。而培养、训练一些情报搜集人员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两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先解决哪一个,她在脑子里比较了一下,最后决定先行培训技术人员。

  此时,窗外暮霭沉沉。收工的钟声恰好在这个时候敲响。

  张莹急忙让海棠去通知工人还有作坊的几位负责人收工后到议事厅议事。

  工人们收工后收拾停当就纷纷聚集到议事厅内。大家似乎形成了一个印象,那就是每次郡主召集大家议事,说的事情都关系到作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一旦讨论的事情形成共识,大家就会受到很大益处。

  所以,众人只要是听到去议事厅议事的通知时,一个个都会变得喜形于色。

  见工人和几个管事还有唐青到齐后,张莹把她要成立工匠书院的想法向众人说了一遍。末了她说道,只要是汇通制糖作坊的子弟,她会考虑优先招收。而且作坊里几个技术过硬又识字的工人还会被调到作坊给学生上课。

  “郡主的这个提议好啊,我们这些做工匠的人也能进入专门的书院读书。如此一来我们这些工匠的地位也会比从前提高。”一个负责机械修理的工人说道。

  听了他的话,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几句话过后,众人纷纷表示愿意让他们的子弟到书院学习制糖术。

  还有几个年纪较轻的工人向张莹询问,如果他们也想多学些技能,郡主的书院收不收?

  张莹答应收下他们。这些人乐得合不拢嘴。

  众人情绪高涨,大家又给张莹提了几条好的建议。张莹一一采纳。这之后,众人才散去。

  等到会议结束时,张莹发现她的师父也就是作坊的技术总管唐青坐在座位上。刚才议事时,他至始至终一句话都没有说。

  待众人散去后,唐青没离开。张莹知道他这是有话想对自己说。

  没等唐青说话,张莹抢先问道:“师父,怎么好像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

  “丫头,你成立这个工匠书院是不是还要我帮着带徒弟?”唐青答非所问地说道。

  “师父会是书院的院长,自然要负责给学生们上课了。”张莹回答。

  “丫头,称得起是我徒弟的人只有你一个。我收你为徒并非因为你是郡主,而是看你聪明过人。当看到你的轴承设计图时,我就知道你在技能方面资质过人,很想收你为徒。所以,我当时找了一个理由让你做午饭,只有通过看一个人做菜的刀工、火候还有味道才能判断出这个人是否心灵手巧。当我看到你的做的菜肴刀工精美、火候适中,菜式精细,我知道你不止心灵手巧而且还有很大耐心。而这些正是做一个优秀工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顿了顿,唐青又说道:“丫头,具备你这样质素的徒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收下你是我这辈子最明智的选择。可是,现在你不能随便收一个人就让他当我的徒弟。你明白吗?一般的庸才老夫是不会收的。”

  说完,唐青象一个固执的小孩子一样瞪大一双眼,撅起嘴巴,他的胡子也一翘一翘的。

  看到唐青的样子,张莹觉得很好笑,她强忍着不使自己笑出来,一本正经地说道:“师父,我创办这个工匠书院的真正用意是为将来建立汇通制糖的分号打基础。我只想让你把制糖设备的制作还有维修技术传给那些人。至于其他本事,你想传给他们就传给他们,如果你不想,谁也不会勉强你。别生气了好吗?”

  听张莹说完话,唐青忽然笑了,他说道:“这么说还差不多。丫头,师父的那些厉害本事都留着传授给你。做大唐郡主没什么稀奇,做一个懂得工匠技术的大唐郡主才了不起。”

  “我这个师父还是是与众不同,生气快,消气也快。”看着充满孩子气的唐青,张莹不由得笑了起来。

  第二天她又亲手写了招生告示,派人出去四处张贴。然后,她又派专门的人负责招收学生。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张莹骑着马亲自去拜访王婷的族人。她把王氏族人聚集在一起后先向众人派发了礼物,然后向他们提出明年种植甘蔗的要求,并且告诉众人,她会每天补偿给每户五十文钱,这笔钱她会在年末发放。每家的甘蔗她会以市价收取。

  种甘蔗有钱拿,另外再把甘蔗以市价换钱。这等于每家有了两笔收入。这让王氏族人开心不已。

  开心一会后,众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一个个又变得忧心忡忡。

  一个年纪在五旬上下的老者说道:“郡主,前些天甘蔗大幅涨价,一些人连甘蔗种子都开始囤积,种子的价格被炒得很高,而且市面上现在很难买到。如果你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非常愿意种植甘蔗。”

  “老伯伯放心,种子的问题包在我身上。”张莹回答。

  接下来,她询问众人如果种植甘蔗,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一个人又说道:“郡主,我刚刚在地里种了冬小麦,如果现在除掉小麦会给我造成很大的亏空,能不能等收获小麦后,我再种植甘蔗?”

  “毁坏农田里的秧苗是触犯大唐律,要判处刑罚的,再说,他只要答应种植甘蔗即可。”想到这,张莹急忙说道:“可以。等你收获小麦之后,你再种植甘蔗不迟。”

  然后,她又对众人说道:“谁的地里还种有其他秧苗的,想收获后再种植甘蔗的也一并与我说清楚,我专门记下来。如果没有,大家就同我签订一份种植契约。”

  王氏族人见种甘蔗有利可图,纷纷与张莹签订契约。

  原料基地的问题解决了,张莹心中一阵高兴。

  她回到汇通制糖作坊时,却见招生处门可罗雀。

  原料除了作坊工人的子弟想入新型的工匠书院外,没有人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

  这个张莹能够理解,因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入人心。谁都想让孩子读书考取功名,没有人喜欢子弟读书后不做官倒去做工的。

  “现在没人来没关系,等到有人看到我的工匠书院里出来的工匠赚到巨额收入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人的思想发生改变。”

  此时,张莹遇到事情的时候都变得非常沉稳。她把张家在杭州府的另一处房产月华居暂时作为工匠书院的授课地点。

  好在作坊工人的子弟和作坊内的年轻工人踊跃参加。这新型的书院一时到不至于冷场。

  汇通制糖作坊每天都收到大笔购货款。又要管理经营,又要找时间给书院的工匠们上课,张莹变得比从前还要忙碌。

  就在她忙碌不堪的时候,有一个人比她还要忙碌。这个人就是叶无双。

  叶无双自从给张莹制造谣言,然后又在太子怪罪下来时,她很成功地把自己的过错说成是为太子笼络人心而出的策略。这让太子李弘对她刮目相看。

  她在感受到人生变幻,时运难测的同时,又开始让手下人对张莹的作坊进行监视。

  张莹在原料战时变得分外谨慎,让作坊乃至身旁的可疑人物全都离去,这些人里面就有叶无双的手下。因此,叶无双能探听到的关于张莹的信息倒也格外有限。

  尽管如此,她还是知道张莹最近赚取了大笔收入,而且她过得也相当开心。这让她非常恼火。一个邪恶的计划,在她脑子里面形成。

  “永佳,过了这么久,我才又准备一份大礼送给你,真是对不起。等着,当你发现这份礼物之时,就是你魂归离恨天之日。”

  想到这,叶无双的脸上又露出得意与残忍交织在一起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