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欢天喜帝 第146章

《欢天喜帝》第146章

作者:行烟烟 字数:2650 书籍:欢天喜帝

  声音如絮而飘,随风窜入他耳中。

  他低眸,脸色如冰染成霜,未有言语,似是默认。

  她阖眸一瞬,手不由自主地攥紧,睁眼再看远处北戬大军那势收利落之态,轻一启唇,以微不可闻地声音问他道:“你是谁?”

  他鬓角发飞,侧脸清俊如常,偏过头来看她一眼,漠然一笑,道:“我本姓向,单名一个朱字。”

  向……朱……

  她呼吸骤窒,盯着他的双眸瞬缩如针----

  他未及她再开口相询,便轻一点头,脸色愈冷,独自断认了她心中所猜之测。

  白袍宽敞的袖摆被风吹得忽上忽下。

  远方北戬大军仍然停着不动。

  她猛地一闭眼,心口急剧在震,惊不能言。

  向朱。

  北戬皇帝向晚第三子,初封宁安郡王,后封宁王,大历元年四月殁,年二十。

  思绪之弦疯狂在颤……

  大历二年正月,宁墨初录太医院内舍生。

  宁墨……

  竟然是他!

  昨天写了些,但是因为赶报告,没写完,又觉得悬在半空发上来不痛快,所以今天一次写完了这部分,哗哗都发上来,这样看起来应该比较……舒服吧。

  好吧,最大一颗炸弹被我丢上来了……默默地爬走。

  卷四 雄图江山,何为欢喜 天下三十七

  城上城下千步之距,两军相峙。

  她与他间一袖横隔,二人相对。

  秋风狂然大起,吹散晨雾,远方云卷天脉缕缕透,日上九霄。

  刺眼金茫映着明甲利刃,万人铁阵弓弯弦颤,女墙之上硝烟漫漫,阔天广地间毫无声息,这一刹,静得出奇。

  她慢慢睁开眼,指尖已攥得发紫。

  他眼底冰棱迎日灼闪,抬起右臂,白罗宽袖随风一展,而后云淡漠然地收手拢袖,背于身后。

  远处响起鼓号之声,北戬大军鸣金收兵。

  马步兵攻城之阵如潮水般奔滚不休,朝后涌去,车器石弹弓矢利箭之危,转瞬既除。

  几言几行之间,天翻地覆。

  身后邰守城将兵们僵愣如石,但看城下北戬大军弃利而退,却无一人明白其意为何。

  半瞬风落,方恺陡然回神,大声呼点麾下二将,命其各带六千人马,出城追袭退兵,左右相夹,一扫其势。

  ……是以为北戬大军背生疾患,才慌忙收兵而走。

  英欢闻声,长睫轻动,猛地转过身来,抬手止了方恺之令,四下一瞥城上数千将兵,开口道:“轻率不得。”又上前两步,对方恺吩咐道:“北戬大军既退,你正好叫守城士兵们轮勤警戒,趁时歇息一番,以便养精畜锐。”

  连日来兵疲将乏,任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起这般熬。

  方恺低头略想。随即大手一挥,重命城上将校点兵布守,又命士兵们就地歇息,自上前来,冲英欢单膝跪下。道:“陛下为激士气而亲来督战,其勇令臣感佩;然此地甚危,陛下天子之身出不得意外,还望陛下回城,臣定当拼尽全力,保城守地,九死不辞!”

  说罢一垂首,目光直对英欢足下碎石。

  她虽为天子。可仍不过是女子之身……但她却能亲身随军出战、于三军阵前手刃燕朗、为狄风力报一死之仇;今又以天地不惧之姿,亲登城头、临矢迫刃,只为激士气而勉将兵,此种种之行,当真令他心臣拜服。

  之前若非北戬阵前弓兵突然收矢不发,此时城头之上定是早已利箭簇簇、顷至如注;她人在军前,倘有一寸闪失,他如何能够担负得起!

  英欢着他起身,唇牵而应,命他也去歇息。这才侧过身,冷眸淡眄墙头所立之人。

  白衫华飘,身影不斜。

  双眼不寒不暖,面无波澜。只是静望着她。

  一如从前。

  她看着他,抬手轻摸腰间佩剑,不动声色开口,低声道:“陪朕回去。”

  于是他走过来,跟在她身后,越过排排守城士兵,穿过重重焦味烟雾,迈过块块覆地碎石。下了城墙。

  二人一路无话。

  风渐渐小了,日头愈来愈高,待回至内城官衙里,已是疏影短斜、秋叶寂止时分。

  英欢直直去了三堂之后的小厢,看了看天色,叫了两个衙内守兵在院外候着。才在内将门闩落了。抬手慢慢解了腰间冷剑,偏头看了他一眼。神色无恙。

  他撩袍坐下,动作一如既往地温漠,脸上波澜不惊。

  好似先前一场不过是个梦。

  过眼即消。

  她走去坐在另一边的椅子上,两人之间隔了小几,未动未语,只是淡淡看着他。

  眼底渐渐暗下去又渐渐亮起来,眉头蹙了又展,终是变了脸色。

  他恰在这时抬头,眸光微凛,直直触进她眼底,与她对视半晌,而后坐直身子,忽而开口道:“陛下是如何发现的?”

  她面色素白,靠上身后椅背,眼里水光轻晃,终于开口,声音微微有丝哑:“此言何意?”

  他嘴角弯了一瞬,眼底却黑了,“陛下今晨亲登城墙,于大战之时不顾己危,怕不只是为了激励士气。”

  她未语,眉头略动,神色坦然。

  若果只是为了激励士气,何至于一路越过女墙,行至城头才止。

  ……又岂用将自己裎于敌军万箭所对之处。

  他笑意凝在嘴角,手指拨了拨腰间水玉,又道:“拿天子之命相逼,此事也就陛下一人能做得出来。”

  她落落一牵唇,声音散淡,“你为何见不得朕死?”

  他轻笑,“陛下若是此时死了,岂不是便宜了中宛?……更何况,我从来也没想过要让陛下死。”

  她眼底微凉,声色陡然一利,“是你没想过,还是北戬没想过?”

  “可有差别?”他淡声道,慢一推几。

  她怠于同他周旋,眸子一冷,心口却是僵了。

  知他不会叫她死,否则日日夜夜早已下手,何至于等到此时。

  知他不会叫她死,才以命相逼----

  他倒是看得清楚!

  他看看她,眸子浅阖,又问她道:“陛下到底是如何发现的?”见她仍旧不语,他面色亦渐转凉,接着问道:“是因北戬发兵之机颇准,陛下才生疑。”

  她目光凛凛如刃,在他俊雅面庞上划了半晌,缓缓一摇头。

  他动眉,“那么便是因我滞于顺州城内,长时不走。”

  她仍旧摇头。

  他脸色略变,又道:“绝无可能再早。”

  她见他淡漠之色终消,才落睫,低声开口:“四个月前,沈无尘曾押解粮草器甲至军中。”

  他眸色颇寒,“不只是押粮。”

  “你自然清楚他不单是押粮出京。只是你不知……”她凉凉略笑一声,“当时他便对朕说,大历十二年春,曾在京中见过你同卫尉寺刘奇一起出入酒楼。”

  他蓦然一挑眉。

  她又道:“你更不知,随他一道押送器甲而来的军器监小吏。也曾见过你以太医院赠药为名,同军器监丞多有来往。”

  他定望着她,僵声开口:“这几事本也不算逾矩,何至于令陛下生疑。”

  她点头,凉声道:“因是沈无尘虽然当时对你存疑,朕却不信;便是在你亲来顺州后,朕仍然不信,那人会是你。”

  怎么可能信。

  大历二年初入太医院。从此几见君面几倾心;大历九年以过人之资早升太医一职,从此长伴君侧;大历十二年被册皇夫,从此国中尊荣无双矣。

  这么多年来谨奉于她,温润廖廖,体察君意,纵是她心中无他,他亦不怨不悔……在背后生生捅她数刀地那个人,怎么可能,会是他。

  心底略微一抽搐。

  竟有些疼。

  她撇眸,看向窗外旋飞红叶。又道:“可北戬偏偏于此时发兵,你又迟滞不走,朕才不得不信。”

  往事似珠,颗颗连串。剔透之茫刺人心神。

  “大历十二年,朕御驾亲送康宪公主赴东境,其时东江浮桁为人损坏,此事是你所为。”她淡然道,仿佛说出地话根本于己无关,“你本想叫人困朕于东江西岸,却不料寒冰舢断非人力所能控,到底迟了一步……倒让朕因此于开宁行宫内留了一夜。”

  若非卫尉寺官员刻意包庇。又怎会彻查许久,都不知是护驾诸卫中的何人所为。

  他闻言,搁在案上的手狠狠一攥。

  她瞥他一眼,继续道:“朕第一回去西苑习骑射,曾参商所用弯弓是你令人做的手脚。你本想叫她于文武重臣面前出丑,让朕失心于她。却不料那弯弓劣弦最后伤到的人。竟会是朕。”

  若非军器监有人相通,御前所用器甲之物。又怎会如此不堪。

  而那日他人不在太医院当值,却能立时赶至禁中替她察伤,若非早有所备,又怎会知道得那般快。

  他脸色一下变得突黑,眼中神情是从未有过地生寒,盯住她,低低道:“陛下……”

  “朕还未说完,”她未再看他,声音愈发哑了:“狄风出征中宛……邺齐所付合伐南岵残部之书,是你泄与中宛的。”她眸底一阵阵发黯,不等他开口,接连又道:“这些事情之间本无关联,只是那日突闻北戬出兵南下,朕忽而想起沈无尘先前所言,才又念及这件件往事,恍若雾散天亮一般,一下全然明白过来。”

  他身上每一块骨头都在轻嚣,人僵得不能再僵,“我本也没料到,陛下能参透这许多事情。”

  她偏头看他,眼中水光尽灭,“朕想明白了这么多,却独没想到你竟会是向晚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