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欢天喜帝 第144章

《欢天喜帝》第144章

作者:行烟烟 字数:2680 书籍:欢天喜帝

  宁墨看着她,眼底稍稍一黯,又道:“入城后听闻……邺齐皇帝陛下对陛下甚是礼尊有加,战中军前,事事都对陛下颇为照料。”

  她身子一僵。伸手抵开他,脸色顿时冷如冬冰,“何意?”

  “无意。”他低声道,撇眸避开她的目光,然后轻轻拉过她地手,随意搭指于她腕上。过了半晌才松开她。皱眉道:“……还是那年的旧疾。”

  那年……

  她半阖了眸子,心底惶然一动。知他在指什么。

  大历十年杵州视江归来,亦是突发迅疾,夜夜咳得昏天黑地,在宫中由他用药调养了许久才痊愈。

  他替她拉好袖口,扶她躺好,低眼看着她,又道:“想必陛下也未料到,当年杵州一行,日后会生出这许多事来……”

  话虽寻常,可其中蕴意却

  英欢冷眸对上他逆光之面,见他眼中漆黑一片,不由道:“事已至此,多说何用?”

  “是无用……”他声音略哑,喟叹一声,转身拉落帐幔,隔了团纱纹帐看着她的脸。

  瘦瘦的下巴,明眸红唇,脸色一如既往的淡漠。

  她只有对着那人、想着那人、念着那人的时候,神色才会变得飞扬陡亮,喜怒哀怨皆是情。

  一早便知、一早便明……

  大历十二年那个雪夜,她从康宪公主暂住寝宫出来,在殿外的廊柱旁狠狠咬他,哭着打他,含糊不清地叫着那个人。

  事后她命他忘了此事,可他如何能忘得了,那是他第一次见她露出那种绝望之色和疯狂不顾之态……

  大婚喜夜,她纵是在迷蒙不清之时,满心满念想着的,仍是那一人。

  多说何用……

  是无用。

  想着,他脸色便渐渐冰了下来,站起身,将纱幔掩好,垂首对她道:“莫论如何,臣此番前来,定会照料好陛下,不再需旁人操劳。”

  她不接他地话,只慢慢闭了眼,半晌才道:“军中不比京中,你行事须得处处依规,否则莫怪朕不讲情面。”

  他定定站了许久,待她呼吸渐稳,才侧身,蓦然一挥袖,扫灭灯烛之苗,又在黑蒙黯色中看她一眼,才转身出了屋子。

  外面月华如练,银辉洒透一地清。

  夏夜炎炎,其心凉凉。

  大历十三年八月,宁皇夫忧上疾亟,以翰林医官之衔,亲赴顺州以诊。

  及抵,上不豫,夫连日侍乐饵不离左右,诊脉进药皆亲为之;月余,上疾愈,夫恐其疾复作,滞而不走。

  九月七日,中宛屯清口,于宏领军夜追至山阳,俘阳平节度使吴益,遂拔阳州。

  十八日,林锋楠进破宛军于滦江口,直抵东岸,焚其营栅,又破之于瓜越,严、德二州平。

  时邺齐大军东进势猛。连拔忝、关,遂下裕州,直逼吴州。

  流火飞萤日渐远。

  秋风起,飒爽扫红叶。

  英欢人在府衙官宅后院中,倚了石千。慢慢翻着手中的战报,微凉秋风顺着大袖敞衫一路窜进她衣裳内,薄罗轻鼓,衬得她人更显清瘦。

  病日已去,人的精神一天要比一天好。

  北面捷报频频,京中又无大事,几日来一晌一晌似被拖得长了许多,闲暇之时竟让她恍恍生出如梦般地感觉。

  近半年来人在军中。吃疲受病连绵不止,突来这些清萧时日,倒让人有些不适应。

  仿佛她这一生,本就不该清享这般了无涩事的时光。

  自贺喜领军东进至今,时过近三月,只闻邺齐大军攻城拔寨役役胜,却不知他人在军中是否一切安好无恙。

  于宏同林锋楠两路于中宛北面亦是连战连胜,一连拔下四大重池,顺利得让她闻报几近哑然。

  南岵都城既由她占,此番中宛吴州她便无心同他再争;而她既然已趁他胶拧中宛重兵在东之时北上掠地。心中便也别无旁鹜。

  只盼他不要受伤、不会有难。

  风渐渐走疾,唰地刮开她随手搁在膝上的折报,一袭哗哗散落时,前面蹲下来一个人。替她一一拾起,折拢后又递给她。

  白纹袍袖一晃,她抬头,就对上他带笑的脸,听他道:“风凉,你病将好,还是回屋坐着罢。”

  英欢动动眉头,不多言。握了折报起身,越过他往回走去,待近主厢时鼻翳一动,才蹙眉道:“怎的还进药?不喝。”

  宁墨跟在她身后,也不劝,迈过门槛后才道:“来时恰遇人送报。臣便顺手带来了。”

  他抬手一指北面案上。看了看她,走去拿过药碗。便要去倒。

  她回头,淡淡望了他一眼,见那白袍背影稳若不慌,已然出了屋外,这才走去案边,拣过其上几封折报看。

  粗略一翻,才发现其中有东面来报一封。

  心不由一紧,又一动。

  慌忙动手先拆此报。

  里面详言邺齐大军在东面诸州进程,无甚新事,看了看发报之时,已是十日前了。

  她摸了摸那纸,将折之时,却发现其后粘了一张薄薄地信笺,不由一怔,然后小心将其摘下来。

  笺上印了暗纹。

  劲松逍扬的四个字,似要飞起扑入她地眼中。

  ……诸事尚安。

  她眼底一热,这字迹如此熟悉,不禁轻一叹气。

  虽无署印,可她却知这是他亲笔写与她的。

  心沉沉,思漫漫,念潮霎时奔涌而出,淌压过她心底最涸一处。

  再抬眼时,门口白袍之影逆着光,袖随风扬,冷面清清。

  英欢掩了眼中之情,不动声色地收好手中信折,而后看向他,道:“可还有事?”

  宁墨定立在门口,眼黯人邃,只看着她,却不说话。

  她微怔,蹙眉瞧向他,一向见他温润,却不曾料到他还有露出这种神色的时候……

  只是他面上阴雾转瞬即逝,身子一斜,外面阳光扑过白袍一角,复又映亮了他那张淡稳面庞。

  他略一垂首,低声道:“别无它事。”说罢,一撩袍摆,便要出去。

  外面忽然急匆匆跑来一人,险些撞到他身上,却也不顾陪礼,连禀也不及禀,便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陛下,北面急报!”

  英欢眉头拧起来,看清曾参商身上窄袍襟湿汗渍,不由上前,“何事如此慌张?”

  她随驾至军中多时,大小战役参历无数,早已不似从前那般莽撞鲁猛,却不知今日何事能令她慌然无措成这副样子。

  曾参商连宁墨仍然未退都不避,飞快抽了封折报出来,手指微抖着递上来:“一刻前刚送到的……北戬出兵南下。”

  英欢人一僵,目光凛凛,抬手一把扯过来。边展开边道:“北戬出兵,便是让它中宛几州又有何妨?何至于慌张至此地步!”

  早先邰遣沈无尘、邺齐派古钦先后出使北戬,所议不外乎就是今日这局面,就算北戬此时出兵南下、欲趁乱图占中宛北面数州,也不过是意料中事而已……

  思绪在她眸光扫至折报上地潦草墨字时。骤止。

  瞳缩人惊……

  曾参商话语如珠般地急急又道:“北戬十万大军齐发,二万在北佯攻中宛边镇以遮人耳目,其余八万绕过剑峡、沿西境一路南下,直扑顺州城!”

  英欢握着那纸地手微微有些抖,目光越过她肩侧,朝宁墨看去,就见他闻言后面色亦变,不由压声道:“你先退下。”

  他眼神一敛。面色恍然,未发一辞便退了出去。

  英欢轻吸一口屋外扑进来地凉风,沿案缓缓坐下,攥紧了那纸,眸光散淡,半晌才启唇冷笑,“当真是人心难测……”

  想当初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以北戬一偏隅小国,怎会有朝一日敢举倾国之力、趁隙攻伐她御驾所处之城!

  以为北戬恃其地险,最多不过是图中宛北面几州……岂知它竟能算得这般精准。于这时突发重兵,直指顺州!

  八万大军横扫向南,如此不留后路之势,若非确信她无重兵屯于顺州。又怎敢这般无所顾忌?!

  然她大军兵力所布,又怎会被北戬轻易知晓……

  她握着那纸的手松了些,眼底阴霾之色愈盛,脸色冷然,开口轻声又道:“……当真是,人心难测。”

  曾参商在旁低声道:“陛下,方将军及风圣军其余四品以上将校都已在一堂候着了……”

  英欢猛地起身,攥纸入掌。“走。”叶,清妃混着枯红,秋杀。

  一进一堂便闻齐齐恭道“陛下”之声,前方又有人升座与她。

  她直直上去坐了,眸光飞快一扫下面诸人。单刀直入开口便问:“哪一路调兵来援。最快?”

  方恺脸色黑冷不已,出列一步。道:“臣等方才已然议了一议,眼下无非四策:一为从奉清路调所驻禁军南下来援;二为命永兴路屯兵东攻北戬,以使北戬收兵回朝;三为疾命于、林二部弃北面已夺诸州、回师来援;四为命人东报邺齐大军,恳其分兵来援。”

  英欢抿了唇略想了想,脸色更是阴了。

  四策都非良策。

  奉清路虽有余兵,可却比不上北戬大军来速快;永兴路兵力不足不说,便是东攻北戬,亦有函谷关为障,且北戬大军直扑而来,只怕最后是会鱼死网破;于、林二部已然北上纵深,此时折南而返,非但来不及,更会丢掉已占数州;至于东面邺齐大军……

  她微一阖眸,手攥得紧了些。

  他领军一路破敌,中宛都城近在眼前、势在必得,当此千钧一发之刻,又怎会轻易弃而舍之?!

  ……北戬此次,当真是算尽心机,挑了个好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