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五十五章 道信大师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第五十五章 道信大师

作者:隐仙者 字数:3398 书籍: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双峰山主峰乃是两座三百余丈高的对峙山峰组成,故名双峰山,为大别山余脉第一高峰,传说双峰山由七仙女仙化而成。四周有峰峦如聚,蔚然成观。登临主峰凭高眺望,眼底千里丘陵、沃野,脚下“河流如束带,田舍若棋盘”,“峻岭横屏晓雾开”,“千壑谷静响杜鹃”。群山之中素有回龙晨钟、玉竹涌翠、双峰托日、麋鹿回头、顽石抱树等奇景,享誉九江。

  “当!”

  悠扬的钟声,从山顶的寺院内传开来,给寂静的山林带来说不出的清净悠扬之意。阵阵梵呗诵经之声,悠悠扬扬的似从遥不可知的远处传来,传遍寺院。此时正是东山寺的早课时间。

  “叮!叮!叮!”

  三下清脆的磬声,从做晚课的大殿传来,念经声倏然停止。

  整座禅院万籁俱寂,只有虫鸣唧唧之音,逐渐填满山头与寺院的空间。

  ‘蹄踏踏’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打破了禅院的寂静与肃穆。

  独孤凤坐下的骏马粗健的长腿踢着官道的泥尘,带起了一卷尘屑,在薄暮中往回龙峰飞奔,山道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显示着东山寺的僧侣都在寺内坐着早课,留给山林一片寂静与悠扬。

  自上趟单人独剑挑战静念禅宗后,她的心从来未试过像这刻的充满着兴奋。

  两旁树木婆娑,点点的红花和郁郁葱葱的绿叶里点缀着,阳光落在树林中驱散了淡淡的薄暮,充满了朝阳的活泼生机。

  独孤凤的眼忽然明亮起来,看到了一向疏忽了的大自然美态,其中每一棵树、每一道朝阳的清辉、每一片绿叶,都含蕴着一个内在的宇宙,一种内在恒久的真理,一种超越了物象实质意义和存在的美丽。在她一向俯视天地的锐目中,世界从未曾若眼前的美艳不可方物。

  一股莫明的喜悦,从深心处涌起。那并不是因看到自然内蕴的美态而来的喜悦,而是对即将迎来的战斗生出的兴奋。自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她五岁学剑,十五岁有成,十年辛苦,十年磨砺,方才铸出无双剑锋,自出道以后,揍李建成,胜李神通,挑宇文化及,扁黄山遗民,剑之所指,挡着披靡。所遇对手中,也就了空和尚,堪做对手。如今即由此良机会一会道信老和尚,怎么能错过。只是希望道信老和尚名符其实,不要让她失望才是。

  当今天下,高手众多,如四大圣僧,三大宗师之辈,在别人眼里固然崇高无比,那是无可攀登的一座高峰,但在独孤凤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个她踏上剑道路上的磨刀石而已。道信老和尚既然有胆抢走她看中的徒弟,那就要做好承受她怒火的准备。

  山林小道,走到了尽头,独孤凤看到了名满天下的东山寺。东山寺坐落在山间,虽然不如静念禅宗般宏伟,但是殿堂结构也十分的雄伟,布局十分的精奇,一眼望去,尽显名刹气象。

  一条长长的台阶从山间延伸到山门。对门的白石台上,一座宽大的山门,上书“东山寺”三个大字,字体气度恢弘,隐隐透着洞察众生之苦的慈悲之意,山门两侧左右边排列着金刚、力士的土像,不但造型各异,其气度姿态动作,至乎体形大小都呈现错落有数、多姿多采的景貌,变化间又隐含某种和谐托衬的统一性。

  独孤凤纵马踏上台阶,在人马如一的绝顶骑术操纵之下,战马灵活如飞燕一般,在台阶上一掠而过。

  “施主,请留步!”守门的两个和尚见独孤凤纵马奔上台阶,双双大吃一惊,待马奔到近前,才反应过来,慌忙的阻拦。

  独孤凤对两人的阻拦视之不见,胯下骏马一缩一弹,凌空跃过两个和尚,往山门落去。

  两个阻拦的和尚目露出惊骇之色,不可思议的看着战马越过他们,飞驰入山门。

  寺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山门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广场,迎面是一座宏伟的主殿,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可想见在阳光照射下的辉灿情景。

  主殿的左右两侧是一带厢房,但相隔的距离甚远。主殿前巨大的空间形成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除了正中的放着一个大香炉外,其余地方空无一物,并不是如静念禅宗一般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的铜像。香炉正燃着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令人的心绪亦不由宁静下来,感染到出世的气氛。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各色的铜人,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却是与少林寺的十八铜人颇为类似。

  独孤凤纵马跃上白石栏杆,勒马而停,高声喝道:“道信老和尚何在?”

  “咿丫!”

  在独孤凤的注视下,主殿的正门缓缓张开来。一队僧侣自正门中鱼贯而出,在大殿前一字排开。

  “阿弥陀佛”众僧齐宣佛号,有如暮鼓晨钟,在整个广场上震荡不休,似可把深迷在人世苦海作其春秋大梦者惊醒过来,觉悟人生只是一场春梦!

  “哼”独孤凤冷哼一声,声音不大,却结结实实的传到每个诵念佛号的僧侣耳边,打断了他们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气势,佛号再也念不下去。

  一把古怪诙谐的声音从殿内传来的唱道:“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

  失道。不取你精通经论,不取你王侯将相,不取你辩若悬河,不取你聪明智慧,唯要你真正本如。要眠则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这禅唱的不但话里隐含令人容易明白的智慧,最厉害处是能把声音弄得飘忽难测,让独孤凤虽然知道对方是在殿堂内,却偏偏无法确定他的位置。

  独孤凤将眼光转向大殿门口,淡然道:“装神弄鬼!”

  那人哈哈笑道:“施主果然聪慧,一猜便中。老和尚确实是在装神弄鬼!”

  说话间自门内走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独孤凤首先看到的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他似乎在百岁高龄过外,一对白眉长垂过耳,雪白的长须垂盖隆起的肚腹。但定睛细看,两目固是神光电射,脸肤却幼滑如婴儿,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光秃的头顶,虽肥胖却不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样子,予人和善可亲的感觉。另一个身影正是独孤凤欲收做徒弟的那个孩子,此时却是做小沙弥打扮。

  见独孤凤往他瞧来,道信大师微笑道:“碧山人来,持盈*满怀。前种李树,今收瓜田,引琢自然,何如与裁?”这六句说的玄妙,其的意思却是有人来访,却满怀盛气,皆是因为以前种下的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天定,何不和解呢!道信大师不愧四大圣僧之一,字字珠玑,却是暗含劝谏之意。

  对于和尚的舌绽莲花的口才,独孤凤自然深知,闻言也不接话,径直道:“既然我来的目的大师已经知道,那就不必多说了。把我徒弟交回来吧!”

  道信大师笑道:“弘忍天生慧根,与我佛有缘,乃是自愿拜入我佛门。其父母虽与施主有前约在先,但是弘忍并没有答应拜施主为师?因此算不得施主的徒弟吧!”

  旁边站着的小沙弥弘忍也双手合十,向独孤凤施了一礼道:“阿弥陀佛,多谢施主的美意,只是弘忍一心向佛,出家乃是我自己的意愿,还望施主见谅。”

  独孤凤也不理那小和尚,只是望着道信大师道:“多说无益,若论口灿烂花,我自然比不得大师。但是若想抢我独孤凤看中的徒弟,先胜过我手中的剑再说吧!”言毕,全身功力凝聚,一群无风自动,剑气冲霄而起,带起满头黑发飞扬。

  道信大师还有满腹言语要说,却被独孤凤冲天的剑意笼罩,再也无暇说话。不由暗自苦笑一下,尚是第一趟碰上独孤凤这种蛮不讲理的人物,二话不说,说打就打,偏偏独孤凤剑法已经到了近乎上窥天道的境界,以他的修为亦要全神应付,一个不好就要吃大亏,再也没有机会施展辩才。

  道信大师一挥手,将弘忍轻轻一推,送到数十丈外,独孤凤却没有趁机出手。

  “锵”

  一声清脆的剑鸣之声,倚天古剑出鞘,长剑斜指道信大师,剑尖颤震,发出嗤嗤尖啸。

  独孤凤淡淡的道:“我若输了,掉头就走。老和尚你若输了,就准备再寻觅个弟子吧!”

  道信一边抵御着独孤凤催发的如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的剑气,一面哈哈笑道:“施主果然直接。那就让老和尚来领教一下了空师兄赞不绝口的心剑神诀吧!”

  独孤凤精神不断的凝集,瞬间进入灵情分离的境界,整个人仿佛被分成了两部分,情感与灵性彻底的分离,一方面她变得更加多愁善感起来,一个小小的思绪都能挑动她的情绪,另一方面她的理智仿佛被独立的抽离身体,以第三者的视角旁观,对战局做出最冷静的指导。

  独孤凤眼中神光暴现,积蓄到顶点的愤怒情绪将灵情真气催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倚天古剑倏地爆开,变成满天剑影,也不知那一把才是真的。

  道信大师低宣一口佛号,双目低垂,仿若入定,一对巨掌缓缓前推,看似没有任何招式花巧,甚至没带起半分劲气狂风,可是独孤凤却知对方已到大巧若拙的至境,这一掌笼罩的正是万千剑影中的真身所在。

  独孤凤剑影收回,万千剑影合成一道实体长剑,缓缓向道信大师的巨掌迎去。

  双方的动作均慢至极点,但旁观的众人却知道他们这一掌一剑的速度委实迅比闪电。那种时间上的矛盾,真能使人看看也忍不住胸口夺闷,想吐喷鲜血。

  独孤凤的长剑在短短一段距离里不断变化,每变化一次速度就会慢上一分,到最后一个变化结束,倚天剑的在旁观众人的眼睛中仿佛拖拽着万吨货物的一般,行进已经比蜗牛还慢。

  而此时弘忍的身体才越过了十丈的距离,达到了这一抛的最高点,由此可见这两人的交手,其中竟没有丝毫的时间缓冲。就像你看到听到雷声时,闪电其实已经发生了。

  “轰!”

  掌剑轰击。

  一股气流由掌剑交击处滔天巨浪般往四外涌泻,道信大师身后的木门被狂猛的劲气冲击的四分五裂,碎片纷飞。

  道信大师被强猛的反震力道震得连退三步,每一步都踏碎一块石板,却是借着后退的脚步将独孤凤攻进体内的剑气转移到脚下。

  独孤凤也被震的向后飞退,借着抛飞之势不断化解道信大师的力道。却是在掌剑交击时,道信大师近百年的佛门正宗玄功立如长江大河般倾泻过来,独孤凤在灵情心法催动下大幅增长的内力竟仍然不及,被迫倒退,借飞遁之势化解道信大师近百年的精纯佛门真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