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佛道秘辛

《大唐之我是独孤凤》第一百一十一章 佛道秘辛

作者:隐仙者 字数:2874 书籍: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歧晖乃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独孤凤的这番‘激’将话分明是帮他说服张果,也无暇思考独孤凤为何要帮她,忙顺势说道:“师妹说的不错。 宁道奇名为道首,实为道贼。此人身为茅山宗长,不思振兴我道‘门’,反而和胡‘门’‘混’在一起,沆瀣一气,实在可恨。哎,若非师祖仙去的早,哪里轮到他来耀武扬威,成为道‘门’第一高手。”

  听的歧晖的这番话,独孤凤不禁微微一笑,这位歧师兄还真是如历史上记载的那样仇视佛教,现在恨屋及乌,连和慈航静斋走的很近的宁道奇都恨上了。上清派乃是南方道‘门’第一大派,一向和南朝贵族牵扯很深,在南朝灭亡后,受到不小的打击,现在‘门’派没落,全靠宁道奇这个道‘门’第一高手的牌子撑着。楼观道自北朝兴盛,巅峰之时有着严达与王延、苏道标、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乐、于章、张法成、伏道崇等十位道‘门’宗师高手坐镇,号称“田谷十老”,地位就如同现在的四大圣僧,论实力可谓冠绝天下诸‘门’派。楼观道一向自诩老子真传,乃是道‘门’正宗,故十分排斥佛教,直斥佛‘门’为胡‘门’妖教,对其攻讦不休。据独孤凤所知,三十年前北周武帝灭佛,表面上看是魔‘门’煽风点火,但是其实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是楼观道,北朝胡寺几乎被一扫而空,甚至‘逼’得禅宗四祖都不得不南迁避难,放弃少林寺的大好基业,楼观道的威势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也是盛极而衰,随着“田谷十老”相继仙去,楼观道后继无人,逐渐开始走下坡路,而一直被打压的上清派乘机联合佛‘门’,反过来压制楼观道,也在情理之中。

  张果看了歧晖一眼,摇头叹道:“岐师侄想要振兴道‘门’还是想一点其他的方法吧,我老头只想吃饭睡觉,炼丹玩耍,实在不想出山折腾了。”

  “这个……”岐晖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顿了顿,又小心的道:“师叔,不知师侄非要非要打扰您的修行,实在是佛‘门’欺人太甚。这和尚四处胡言‘乱’语,装神‘弄’鬼,糊‘弄’黎明百姓尚且罢了。但这些和尚居然敢‘乱’写‘乱’说,污蔑我教祖师,那个法琳写的什么《佛陀弘法记》,居然公开宣扬说道祖乃是他们佛‘门’菩萨转世,这不是欺我道‘门’无人吗?我等身为道‘门’弟子,只要在人间一日,就绝不容忍这等胡‘门’妖人妄言‘乱’语。可叹,宁道奇身为道‘门’中人,竟然和佛‘门’沆瀣一气,毫无廉耻,实在是可恨。”

  张果听的一愣,眉头微微一皱,问道:“你说宁道奇与佛‘门’沆瀣一气,这是何意?”宁道奇毕竟是道‘门’中人,此时就算上清派和佛‘门’的关系比较缓和,也说不上多亲近,更谈不上沆瀣一气,但是歧晖口口声声说宁道奇是道贼,张果不禁有点好奇。

  歧晖冷笑道:“师叔不知,前两日宁道奇亲自来楼台观,找我论道?师叔可知他找我论的是何道?”

  张果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独孤凤倒是可以猜到一二,宁道奇此来,多半是劝说楼观道与佛‘门’和解的,甚至多半也有劝诫楼观道与联合,支持佛‘门’代天下万民选择天子的意思,不然歧晖不会如此愤慨。

  果然,只听歧晖继续愤慨的道:“宁道奇竟然劝我与佛‘门’止息干戈,哼,胡‘门’乃域外妖教,仗着口吐莲‘花’之能,上则‘迷’‘惑’百官君王,下则鼓动黎明百姓,又好大修佛寺,以青铜黄金等贵物塑造佛像,如此愚民伤财,又不是生产,实乃天下蠹虫。宁道奇身为道‘门’第一人,不洁身自好,反而与佛‘门’妖教为伍,实在让人不齿。”

  独孤凤笑问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以前并没有听说宁道奇与佛‘门’勾结,宁道奇此次突然为佛‘门’说项。岐师兄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歧晖想了想道:“前些日子,听说宁道奇曾上静斋挑战,静斋无人应战,却捧出慈航剑典人宁道奇观看。不过,若只是这一项恩惠也无法收买得了宁道奇,哼,多半是宁道奇想借佛‘门’之势压制我楼观道。”

  独孤凤倒是首次听说这件事情,这么看来,宁道奇上慈航静斋的事情刚刚发生不久,不禁想起和氏璧的下落来。根据原著的剧情来看,和氏璧在陈朝灭亡之后消失不见后,就一直被收藏在慈航静斋之中,这次慈航静斋多半借给了宁道奇。这个世界的和氏璧可不仅仅时天子皇权的象征,更是一件异宝,对于修炼先天真气有着莫大的功用。而独孤凤更知道和氏璧更是有易经洗髓扩充经脉的作用,这样的宝物,对立志破碎虚空的独孤凤来说,作用也十分的巨大。因此,独孤凤一直想把和氏璧‘弄’到手,不过和氏璧以前一直在慈航静斋,除非她能鼓动楼观道的所有高手一起去慈航静斋强抢,或许有希望到手,而现在和氏璧到了宁道奇的手中,只怕入手的难度又要增加了,独孤凤虽然自信,但也清楚现在的她还不能战胜宁道奇,强抢更没有希望。不过,独孤凤也不着急,和氏璧是慈航静斋为自己选定的天下之主造势的重要工具,到了合适的时候必然拿出来宣传,独孤凤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出手,从师妃暄或者静念禅宗强抢就可以了。

  和氏璧在慈航静斋手中的消息,现在应该还是个秘密,不过,独孤凤可没打算为她们保密,因此笑着问歧晖道:“不知道岐师兄听说过和氏璧没有?”

  歧晖闻言笑道:“师妹说笑了,这般鼎鼎有名的东西,我怎么会不知道?卞和于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不识真宝,以欺君之罪砍掉汴和的左脚。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捧着‘玉’去见武王,又被砍掉了右脚。直到文王时,方才剖开这块璞‘玉’,见得真宝,因感念汴和,故命名为和氏璧。不过此宝真正名闻天下,还在‘完璧归赵’的典故。自秦始皇命李斯撰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经‘玉’石匠镌刻璧上后,这和氏璧就成了和氐玺。自秦汉以来,为历代皇帝之宝,现在已经变成了皇权的象征。不过,此宝自从南陈灭亡之后,已经在世间消失了,陛下当年曾经大索金陵,几乎是挖地三尺,仍然没有找到。此事已经成了一件悬案。莫非师妹知道它如今在哪里?”

  独孤凤‘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道:“我当然知道。不过,师兄不妨猜上一猜。看是哪家取走了这件穿过‘玉’玺。”

  歧晖微微一笑,以手捋着三缕长须,道:“师妹这是要考校师兄呀!不过既然师妹能肯定,那和氏璧必然落入某一家的手中了。当今天下,势力繁多,但是能够有势力做到此事的,不过三四家而已。四大‘门’阀割据一方,在南陈并无多少影响,略去不提。我楼观道自然也是没有参与的。魔‘门’与皇上关系密切,若是魔‘门’得到了和氏璧,必然会在皇上手中。南朝道‘门’与陈室关系密切,无论是灵宝派还是上清派,都有可能得到,不过这两派当年就是重点怀疑对象,其一举一动都在我楼观道和魔‘门’的监视之下,没有机会。如此说来,最有可能的就是落在佛‘门’的手中了?”

  歧晖的推断结果,与独孤凤所知的结果一般无二,这样‘精’准的推断,让独孤凤不禁多看了他两眼,这位岐师兄不愧在历史上大兴楼观道的人物,果然智计不凡。

  独孤凤点头笑道:“师兄果然厉害,推测的一点没错。据我所知,和氏璧就在慈航静斋,宁道奇前往慈航静斋的目的,除了借阅剑典之外,还应该是借用和氏璧。”

  歧晖点头表示同意:“不错,和氏璧除了是皇权的象征,能作为传国‘玉’玺外,其本身还是一件异宝。对我们这些修炼先天真气的人大有裨益,宁道奇前去求借也不无可能。”突然,歧晖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身躯一震,道:“我明白了。哼,慈航静斋好大的野心,扶植起了一个杨坚不算,还想再扶植起一个皇帝。”

  独孤凤闻言已经知道他明白了慈航静斋得到和氏璧的用意,慈航静斋在两次灭佛时吃了大亏,深知不依国主,不成法事,因此在北周武帝灭佛之后,便集中全部力量扶植杨坚。杨坚本身便是被慈航静斋的尼姑抚养长大,乃是佛‘门’的一着暗棋,却没想到因缘际会,杨坚竟好命的压倒群雄,建立了大隋。佛‘门’也借着杨坚的支持,势力迅速膨胀,短短三十年时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若非慈航静斋原本选定的下一任皇帝杨勇,败给了魔‘门’支持的杨广,只怕佛‘门’的势力还要庞大。

  独孤凤笑道:“正是如此,和氏璧只怕就是他们早已经准备好的造势工具。”

  歧晖冷笑道:“这群胡‘门’妖僧,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如今天下烽烟四起,大隋天下风雨飘摇,就是这群和尚在‘弄’鬼。哼,玄感与梵清惠关系密切,要说玄感趁着皇上攻打高丽最紧要的时候起兵造反,没有梵清惠在其中挑唆,我是半点不信。”

  ps:抱歉呀各位,今天卡文了。新加入的佛道之争是原大纲中没有的,整个后面的故事都要调整,很麻烦,一天都在构思。整个长安篇关系到后面剧情的走向,因此不能不慎重考虑,因此今天更新晚了,请大家见谅。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隐仙者写的《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