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妃难求 第二百七十九节 病中

《一妃难求》第二百七十九节 病中

作者:锦绣狂欢 字数:2733 书籍:一妃难求

  “公子,你看到了什么?”太史渊问。

  孟章纳闷地盯着画看。想了想,反问:“除了墨色,难道这纸上还有别的?”

  “嗯,确实还有。”

  孟章不耐烦地抬头:“太史先生,你想说什么,就赶紧讲了吧,我这里有消息传达,说完还有别的事。”没时间跟你扯三五七。

  “哈……那就请孟公子先说。”太史渊笑笑,将宣纸往旁边放了放,端坐过来与孟章说话。

  孟章心中虽然好奇,但要紧的事还是先做,他道:“近日我会跟礼部推荐太史先生出仕,记得你过去是在京城吃过皇粮的,我想,大概重新出任官职有不方便的地方。”

  太史渊点头。

  “太史先生,你看,是否要更改一下名姓籍贯之类?”孟章这才将来意说明。

  “确实有这必要,在下需要躲避一人的注意。”太史渊道,“这样吧,孟公子在推介的时候,可以说。只知道在下有名号为崇山先生。”

  “我记下了。”

  太史渊又道:“有劳公子美言,在下感激不尽。”

  “举荐纳贤是我份内之事,太史先生只要专心为百姓谋福祉,就足够了。”孟章假意谦道。

  “为百姓谋福祉?……嗯,礼部有何事需要在下去办?求雨抑或丰年?”太史渊问。

  “这嘛……”孟章道,“不知先生可通医术?”

  “略懂一二。”十道九医,虽然太史渊并不是挂了牌子的道士,但他专研的方术也有医药方面的学问在做。

  “那就成了。”孟章起身,回首道,“崇山先生么?我会记得这样讲的,告辞,请了。”

  “嗯,请。恕在下不便远送。”

  太史渊将孟章送到门外走廊上,转身回来,牵了那幅画到窗前。本想说试探试探孟章的,谁知此人说不探究,就当真不再问起,可以说此行是目的性相当明确,对别人所起的话题,也并无兴趣。

  “很骄傲的后生,可惜只是无名闲人,这样的人,做事很难坚持,更擅投机取巧。”太史渊评论着,将手中的画朝空中一展。

  透过墨迹,几道光点出现在纸上,正是纸面被戳穿的地方。

  这是昨夜的星相图。在通星相的人眼中,是会说话的好物。“哈哈哈……”太史渊笑了起来。

  “四姑娘。”帛阳入了屋,视线先扫过屋内侍候的众人,再落到屏风上。

  秦姒躺的是床,在只有皇族能用上床铺这种奢侈物的时代,已经算是极高的待遇了。当然,这个时代的床,跟东宫殿里那张同样,简直就是一座挂满帏帐的小屋子。

  听见帛阳的声音,秦姒缓慢地撑起身,靠坐在床柱内侧。

  侍人将纱帐撩起,勾挂于两侧,这样才有了些凉风流入帐中。秦姒原本红润的脸色因此退了些,因她没有在发热,所以这红晕应当是好的,但她以为这是缺氧造成的面色潮红,并不能算是脸上多了血色。

  “好些了么?”

  帛阳隔着屏风与她说话。

  他原本可以不这样遵守礼节,但如今情况有些不同。

  秦姒躺的地方是在后宫范围之内,用的宫女是各妃手下抽调出来的人手,人人都留意看着他俩,二人不能相处得太过自在。

  于是帛阳不得不怀恋过去秦姒住在偏云阁的日子。好歹还能两人亲密相处,不受外人监视来着。

  锡师被西征军威胁的那段时间,后宫里也挺乱的,虽然妃嫔不敢逃走,但个个都与亲人联络着,仿佛只要朝中有谁绑了帛阳出去投降,宫里女子立刻就会走人一般。

  这样的情况下,帛阳让秦姒去管理后宫,说她曾经有带兵的经验,必要时候,将那些不安分的女人整肃一下也是必要的。兵临城下,他是没心力去管这些,但更不想知道自己后宫里谁与外戚勾结,蓄谋杀了他“解救”锡师之危。

  秦姒白天在后宫里处理事务,夜里帛阳偶尔会召她过去。

  两人对着塑沙地图默默无语。

  秦姒看着西朝的领土一寸寸被东朝侵吞,或者说被收复,心情很是复杂,不知道该替帛阳忧心,还是替元启帝高兴。虽然心中矛盾,但鉴于自己身在西朝,又吃西朝的俸禄,没有首鼠两端的道理,于是便帮帛阳出谋划策。

  她的出谋划策效果不大,纯粹纸上谈兵,因她确实没什么实战经验,所有知识都从书上和对元启帝的了解中来——而她对元启帝的战略战术,了解得十分浅显,可以说,只听过歌功颂德。不知详情。

  于是两个年轻人最长做的便是对着最新战报发愁。

  有时候帛阳会觉得十分沮丧,又再说自己没用,秦姒还是好言好语地安慰着,说没关系,你不是征战型的君主,我知道你是经济型的,很富国。

  帛阳哭笑不得:富国的皇帝就要被人攻破都城了,你说这有什么用。

  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不迁都,这回就算人头落地,也绝对不再迁都西逃了。东朝那边进行得顺利的话,墨河与桓州两位带血缘关系的诸侯王至少能说动一个,只要锡师再坚持两个月,京都应该就能告急的。

  翌日帛阳又接到飞鸽传书,江近海禀报说,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墨河王有自己的想法,先伪装做墨河进贡纳税款的使节,往京城去了,估计在京城里面墨河王还有暗桩。

  这事儿帛阳没跟秦姒说,虽然连张缇都给派了出去,料想秦姒没人再可以指派,但怕就怕她又神奇地搞到几个死忠、或者利益相同的人,给他摆一道。

  ——这个时候他实在是再也经不得折腾。机密不容泄漏。

  不过跟四姑娘谈谈对方的战术什么的,倒是有点意思,四姑娘学习的能力真是非常强,一个月以来,跟她说过元启帝的各种动向之后,她预测敌方下一步行动是越来越准确了。

  直到某日,秦姒指着沙盘,说锡师军再退十里的话,元启帝搞不好会亲自带兵驻在这里,而非后面的大营。

  后来的事情就像东宫知道的那样了。

  只是当时西征军没显露出什么迹象,不过几天固守。没有出兵而已,等锡师刺探到消息,发觉不对,杀上前去的时候,才发现西征大军已经默默地撤了。这下一口气撤到关隘重地,东朝才留有守兵防卫,足足吐出了数百里土地,中间的村镇农田等,全都放弃。

  再往后,约莫一个月,京城的飞鸽传书捎来好消息,说元启帝已然战死,加上东宫太子遇刺身亡,如今京城朝中无主,元启帝的子嗣又都死得渣都不剩了,群臣与皇室宗族商议之下,决定等待墨河王进京继位。锡师之危总算解除。

  这样说来,其实秦姒是诛杀元启帝的功臣来着。

  这名功臣在西征军撤退的时候,由帛阳陪同着往战场上去走了一趟,帛阳将伏击和偷袭的地点指给她看,分享一下击退强敌的喜悦之情。

  只可惜,他忘记了,秦姒再怎么聪敏,毕竟还是个女性。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漂杵的场景,她当时看了觉得没什么,几天后回城途中突然受风寒,十分不舒服。

  这只是小病,折腾了她十数天之后,京城传来元启帝死于此役的消息,那才是立刻暴雨打残荷,秦姒又惊又乱之下,原本已见好转的病情急转直下,竟然卧床不起了,最严重的时候,一整夜都喘不过气,呼吸衰竭得像是马上要死掉一般。

  联系到她曾经有过肺疾的病史,御医在帛阳的监督下认真驻守治疗。没敢与别的妃嫔来往半分,算是相当尽心尽力,这样战战兢兢地救治了半月,才保住了秦姒与他自己的性命。

  按说,御医这样大的功劳,帛阳帝总该给点赏赐让人休息了吧?

  帛阳嫌痊愈得慢了,时时给御医老人家脸色看,人家没办法,只好提醒帛阳,要注意祭祀多办办法事。这样就算好得慢些,至少也有人给他垫背,不仅仅算他和太医院的责任了。

  大战刚过,百废待兴,帛阳也很忙,有空就过来看看秦姒,极少召别的妃嫔过夜。

  加之秦姒自己病着,原本在管的后宫排值之类的事,就都放下了,帛阳又不答应由三妃代为处理此事,所以被冷落的女子就都有了意见,说秦姒是故意压着名册不排日,不让皇帝恩宠别人。

  怨恨归怨恨,这些风声丝毫也到不了秦姒耳中。

  侍候她的宫女都知道,皇帝对这位娘娘的宠爱,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这位娘娘的脾气看起来很好,但却是能在官场上混的狠毒人,于是哪里敢多言半句。

  关于秦姒人品的风声,自然是从安小璃那儿来的,除了这位年轻嬷嬷,没人再管培训新宫女,也没人能管调|教秦姒手下的宫女这档子事。

  而另一方面,秦姒在后宫里的种种恶评,也止于安小璃耳中。

  她就听着,别人对秦姒的怨言,她很有妇德地什么也不传出口,如同她的母亲所要求的那样,做个很踏实很机灵的下人,少说话多做事,这就是她奉行的宗旨。

  帛阳挺看好她的,所以让她回后宫去,继续服侍秦姒,许诺说,往后安嬷嬷出宫养老,她这小安嬷嬷自然就顶上,让她娘俩也世袭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