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妃难求 一百四十五节 天然呆的水准

《一妃难求》一百四十五节 天然呆的水准

作者:锦绣狂欢 字数:2677 书籍:一妃难求

  气晴好,车队准备完毕。

  秦准备完毕,端坐在车上,张缇准备完毕……不过想法还没调转过来:“东家看来是有些劳师动众了啊。”州里一时派不出足够多的大夫,算上学徒来凑数总算是够了五十人,各携药材与简单的医用器具,跟在队中。

  虽然其实都是秦一人提出的标准,但连张缇看着,都觉得这事情已经闹大了,更何况是知县。

  当地知县急忙半途上赶来迎接,又是伏地叩首告饶,又是跟前跟后地替自己辩解,身后是拉拉杂杂地跟了一大帮子人。

  “他好吵。”秦低声埋怨。

  张缇笑笑:“东家,你现在知道,张某那几天过得多煎熬了?”

  秦睨他——再煎熬你不也从别人手里讹了大堆补偿么?我这可是白受累。

  眼看着这天色就暗了,前面还一点灯火都没,山道,林地,雾气在林里慢慢升腾,据说都是小蚊虫组成的,黄昏时候望着,令人头皮一阵阵发麻。

  “出来县城有三五个时辰了吧,还要多久才能到村上呢?”秦问。

  张缇回头看了看,回答:“听县丞说,过了这道山湾就能看见村落了。今晚是就在村里过夜吧?”

  “嗯。”那当然,总不能让她连夜再赶回去,山村附近应该还算安全吧……不过传说有疫情,那可要小心提防着点,不慎染上的话,就新旧病情一起来了呢。

  山路拐过一个角。面前地道儿上设着道关卡。十来名官差搭着棚守在路边。

  见秦一行来了。诸人急忙撤下卡子。立于山道两侧。

  被隔离地村子之一就在对面山上。两座山之间是以索桥连接。看起来晃晃悠悠地。也不知道能不能过牛车。安全起见最好还是别过。

  秦下车。远眺山村。只见半山腰上建着几排小屋。也有砌了院子地。但更扎眼地是村子上方山壁垮塌一半。露出内中地岩石泥土。而滑落地大量山石与树木。将村内地建筑毁了六七成。原本没有什么感想地画面。莫名增添几分凄凉。连村里袅袅升起地炊烟。也变得像是哀悼地青烟了。

  “这条村原本有三百多口人。如今似乎点算下来少了大半哪。断了与村外地联系。就算食物衣服能自给。盐油铁器等一时也没办法自制吧?”张缇翻了翻卷宗。提议说。“东家。不妨请知县大人将封锁撤下如何?”

  秦摇头:“不。先派人入村查实是否真有疫病吧。我们在这里稍等片刻。”虽然天色将晚。但该谨慎地仍是要谨慎。

  遣了差役与大夫各一名过去探看情况,众人在这边等候。

  “东家,请喝水,”接过水袋,张缇又取了几块肉干出来,递给秦。

  “等一等,张大哥,你看,对面是不是来人了?”

  秦起身,眯起眼望过去——索桥上似乎走来一人?她眼睛不算好,只能隐约看见来的是青色人影,与刚才派过去的差役与大夫衣服颜色不同。

  那人影在索桥上晃晃悠悠地走着,来到这边山道,见一大队人马,也不惊讶,自己专心走自己的道儿。不过,官差是不可能放他过去的,当即上前拦下:“站住!此路禁止通行,回村去!”

  对方心神似乎不在状态,被拦下之后,愣了片刻,这才将双瞳对焦到官差身上:“咦,请问差爷,这是何故呢?”

  “为防疫情蔓延,村人禁止出行!快回头!”

  对方不解地反问:“可是,山人并非此村住客,怎能一律视同?”

  “谁叫你倒霉到村里去了呢,快回去,不要站在这里!车队里有京城来的大人,你可不要把疫病传给大人,那就罪过大了!”

  “什么疫病?”对方继续一脸茫然,继而恍然道,“哦,差爷说这条村死鼠死人的乱病么?山人昨日访友,已经带了良药给村人煎服,如今病倒的人,都有好转了。”

  官差不假思索喝道:“满口胡言!昨日我们哪里有放人过去!你分明就是村里人想逃出来!快回转,现在还来得及!惹恼了大人们你担当得起吗!”

  被拦住的人无辜地望着官差,年轻的脸上,连表情变化得都慢腾腾地。

  秦扯扯张缇的衣角,后者侧首看了看,摇头,示意继续观望。

  此时索桥另一端出现了数人,过桥来一看,是先前派出的差役与大夫以及两名村民。四人回到山道上,对知县禀报说,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发病之人痊愈极快,村民都说是一名仙人来治好的。

  “仙人?”

  “真的,神仙拿了一篮子药过来,村里发病的人喝了当晚就能下地!仙人就长这么高,说话慢吞吞的……”村民说着,抬眼

  面,“穿的衣服就跟被差爷拦住的那兄弟差不多。

  顿了顿,另一人小声道:“前边那人莫不就是活神仙吧?”

  张缇这才清清嗓子,让几人都到他面前,顺便把“神仙”也带了过去,数方说话,前后能对得上,包括医者,都说疫病看起来是好了多半。

  “东家,你看怎么着?”张缇回头。

  秦示意物资运送过去,人就在这边扎营休息一夜(她还是不放心。),顺便客客气气地请活神仙也留下,一并带到下一条村去看诊。不料对方一听村名,乐呵呵地说前几天去过了,那病能治,该送的药不够使,他还去了两趟呢。

  张缇在一旁看着,忍不住道:“这位‘活神仙’,还没请教高姓大名呢?”

  或许别人耳中这听起来是挺平常的一句问话,但秦跟张缇相处久了,自然能听得出,他问得极为不耐烦,八成是信不过此人吧。

  “高姓大名怎敢当,山人祖辈上传下一个氏叫太史,从山涧深谷得了个贱名为渊,自字叔浅。”那人慢条斯理地说了一通,又停顿片刻,自谦到,“少年时候读过几年书,后逃名隐居山中数载,将要连字也不识得了,庸人一名。”

  此时县丞上前,对知县耳语几句,知县恍然,连忙对秦说:“禀大人,方才是下官疏忽,没认出是本县有名的贤士!”

  张缇悻悻地瞪他一眼:你根本就不认识这人吧。

  知县继续跟秦介绍:“这位太史先生,祖上是本州郡望名族,现隐居山中,医术星学、墨书功法,皆有一得,过的是节俭清苦的日子,存的是忧民报国的志向!”

  一席话说得太史渊的表情越发茫然兼无辜。

  他看了看张缇,心下了然地闭眼,再将视线移开,望向秦。

  而后者询问道:“既然知县这样说,那太史先生,如今朝廷急需贤德人才,你是否愿意随本官出山呢?”

  太史渊啊了一声,反问:“这位小兄弟,看你年纪轻轻,却能有这举荐的权力,莫非是县里的书吏,或者县学夫子?”

  张缇噗地笑起来。

  知县神色越发地窘迫,轻声提醒:“太史先生,瞧你又蒙了,这位就是京里来的钦差大人啊!”

  “钦差?”

  “呵呵。”秦含义不明地笑笑。

  知县急忙回身,道:“秦大人,下官去年真举荐过太史先生,州里有存底来着……这回的灾情就发生在太史先生居处附近,所以……”

  秦打断他的发言,叩了叩扇柄:“能为朝廷举贤荐才是好事,不过知县大人你瞒报灾情是一大过,两者不可相抵,本官自会斟酌落笔。”

  就算要撒谎说自己有所安排,最好也不要等穿帮之后再编吧?何况就看太史渊那副没睡醒的样子,会配合知县说好话才怪。

  “是是是……”

  秦踱了两步,道:“派出医队入村详查疫病,同时遣人核实受灾户数,造册申领赈济银,务农者折算土种与器具。以上,限明日日出前处理完毕,本官将至另一村落赈济,随后回京。”

  “是是是。”知县额头细汗直冒。

  这是他头回看见秦表态,下意识地猜想是钦差大臣震怒于自己的失职了。

  其实,像张缇这样长期跟着秦的人,自然明白,东家作出一副很决断很魄力的架势时,多半是因为她提不起兴趣继续跟人磨蹭来着,简言之,她觉着没劲。

  是啊,她看着太史渊,觉得自己也快晕晕欲睡了。

  明明第一眼印象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偏偏是个慢性子,连走路都是飘忽状态的,眼神通常不知道漂移到什么次元去了。像这样散神状态的人,她在古代还是头次见着。

  这人的呆状如果会传染,那一行人估计没谁能幸免,除了张缇。

  张缇就看太史渊很不顺眼,他说不出为什么,总是感到此人漫不经心的样子,很能惹动他的无名火起。

  而且最让他厌恶的是,太史渊是个神棍。

  哦不,方士,就算是方士吧。

  此人呆呆地倒坐在板车后面,正对着张缇,有时候那个眼神就不知道穿越张缇,看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突然像中邪一样,出声说“明儿,有大风啊”或者“午后急雨”,每言必中。

  他每说准一回,张缇就更不满他一层,不过秦倒是很好奇,时不时爬上同一辆板车,跟太史渊请教气象与地理学识——从而加深张缇的不满。

  他下定决心,回京以后要好好研习一门奇艺,哼。(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