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攀龙化鸾 第105章 皇帝大舅来找茬

《攀龙化鸾》第105章 皇帝大舅来找茬

作者:侠云 字数:1769 书籍:攀龙化鸾

  攀龙化鸾

  刘彻听完这句话,才猛然醒悟道,原来如此,此次征集的三十万大军,其中大多数士兵都是关中人。因此,很多人家在春耕的时候,不得不扔下一家老小,去服兵役。

  这些服兵役的壮丁家里面的耕地,有半成不得不撂荒。

  这肯定会影响关中地区今年的粮食收成,幸好,这对金府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因为,金府的耕地还是在严格按照金知蝉的要求再实行休耕制度。收获粮食的时候,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的耕地,也就大大节省了人力。

  而且,金府的耕地,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还不一样,其中三分之一中的是冬小麦,三分之一就是大豆,夏收之后,便是秋收,虽然累是累了一些,可单凭庄子上剩下的人手,还是能够完成这样的劳作的。

  金知蝉现在并没有干农活,而是站在田外,带着草帽和纱巾,当监工呢?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监督四个小犯人服劳役。

  她这是在惩罚铁梨花、金豚儿、木小八和朱宝儿是个小混球,金修、铁平和朱都得知这四个小孩子的想法后,非常赞成二小姐用这种方法惩罚这四个异想天开的小家伙。

  “二姐,这日头太热了,豚儿又渴又累,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会儿啊?”金豚儿扭过头,哭丧着脸,苦苦哀求道。

  此时,金知蝉的前面,一女三男是个中二病小孩子正同金府庄子上其他男孩子一般,全都背着小背篓,弯着腰,挪动着大屁股,一步一步艰难地跟在佃户们的身后,拾取着散落在田间地头的豆粒。

  女孩子们的待遇就要好一些了,她们头上身上虽然没有金知蝉身上那么奢侈的轻纱,可她们每一个人头上都带着一定特大的草帽,足以将整个脸遮蔽在太阳下。

  相反,在田里干活的那些男孩子,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头上的草帽都极小,能不能盖住脸,主要还是得看他自己的头的大小了。

  金豚儿刚一扭头,金知蝉便立刻寒着脸,厉声喊道:“一、二……”

  一听到这两个字,金豚儿浑身打了个寒颤,只用了一秒的时间,便立刻转身俯下身子开始干活,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因为之前,他就因为这么做,屁股上硬是挨了二姐一鞭子,到现在,他的大屁股还是火辣辣的疼。

  不但是他,就连铁梨花因为干活的时候,漏了不少地里面的豆粒,也挨了金知蝉的一鞭子。

  这让一向调皮捣蛋的木小八和朱宝儿噤若寒蝉,干活的时候,丝毫不敢大意,放松自己,让二小姐找到自己的错处。

  金知蝉就是在故意找茬,就是在故意想方设法的惩罚这是个小混球。

  汉武帝,她的大舅是打退了匈奴人,将匈奴人赶到了漠北,可是,这个时代,谁又统计过,究竟有多少汉人死在了北征军中呢?

  更不要说,那些受伤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

  一将功成万骨枯。

  年青人总是不知道这点。

  打仗一定是要死人的,在自己有权势的情况下,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亲人经历战争的痛楚呢?

  她虽然也知道讨伐匈奴的重要性,可真让自己的亲人上阵杀敌,反正金知蝉做不到。

  这也是金修、朱都和铁平硬下心肠,让金知蝉狠狠处罚他们四个的重要原因。

  “蝉儿,你倒是清闲,朕还真得以为你也在田里面干活呢?”就在这时,刘彻率队来到了田间,站在金知蝉的身后说道。

  “哦!是皇帝陛下啊!您在宫中不是正忙着指点江山,臣服万邦吗?怎么有空来我这个小庄子了?”金知蝉看到是皇帝大舅,却一点想要行礼的意思都没有。

  刘彻身旁的韩嫣一见,便向说话,却被自己的弟弟拉了一把。

  顺着韩说的眼光一看,原来,刘彻的脸上居然还挂着笑容,一点没有生气的意思。

  果然,刘彻听完哈哈大笑着说道:“哈哈哈,朕当然是想指点江山,臣服万邦啦!可惜啊!朕到底还是年轻,看人的眼光差了点。这一点,朕就比不上蝉儿你了!”

  “皇帝陛下这话,小女子真是不敢当啊!”金知蝉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便宜舅舅,谦逊地说道。

  刘彻不以为杵地接着说道:“当得,如何当不得呢?蝉儿,你既然早早就看出王恢那厮不顶事,就应该早早进宫来告诉舅舅吗?”

  “好,皇帝大舅,你既然把话说道这里,蝉儿有句话要直言相告了。”

  “你说!”

  “王恢是该死,可是,你用‘首谋不进’这条罪责将他下狱,实在是做得太糟糕了。”金知蝉转身直视着刘彻说道。

  “哦!”刘彻闻言就是一皱眉,问道:“此话怎讲?”

  “王恢如果明知道匈奴已经撤退,还独自领军追击匈奴大军的话,那才是真的该死,您想过没有,他弱国真的这么做了的话,最坏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还有,他如果就此而战死的话,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您是不是还要好好地加封一下他的遗属,为这位为您献身的猛将而风光大葬呢?”金知蝉突然略微提高了声音,反问道。

  “蝉儿,照你这么说,王恢拥兵不进,替朕保存了士兵的性命,不但无过,反而无功啦!”刘彻也是大怒道。

  “呵呵呵!”金知蝉冷笑着解释道:“不错,但这并不说明他就不该杀。首谋之人是他,进献诱敌之策的人也是他,陛下,您就没有想过,匈奴人为什么会突然撤兵这件事吗?据我猜测,很有可能是匈奴人攻破了马邑城周边的小型障塞,从那些贪生怕死的小武官那里得知这一计划的。机事不密,就是王恢最大的罪责。”

  “不错,陛下,匈奴人若不是得知了这个计划,根本就不可能那么巧,刚入塞,就立刻撤军。这么重要的计划,王恢怎么能将之散布到整个军中呢?他实在是罪该万死!”东方朔在一旁帮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